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台湾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尤其是西北部台北周边。“东电西送”项目将中央山脉东侧的清洁能源向西输送,“南电北送”项目将南部的能源向台北周边输送。近年来,“南电北送”的清洁能源占比逐渐上升,火电占比下降,且“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主要为了( )
A.优化能源结构 B.降低供电成本 C.提高用电效率 D.稳定电网负荷
2.“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能够直接带动( )
①仓储物流业 ②装备制造业 ③人工智能业 ④基建投资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为河谷相间地形分布区,地势北高南低,整体气候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凉多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昌都山地不同坡向、海拔土壤有机质积累差异较大。下图为西藏昌都市某山地阴坡和阳坡土壤有机质含量(g/kg)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
A.阳坡大于阴坡 B.同海拔地区均相等
C.阴坡垂直变化较大 D.低海拔区为最大值
4.阴坡山麓基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局地环流 B.地形条件 C.气候类型 D.人类活动
京昆高速雅安至西昌段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地带,此路段有著名的拖乌山双螺旋隧道(如下图)。之前还有修建三螺旋隧道和沿山攀升另外两套方案,但最终选择双螺旋隧道方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修建双螺旋隧道的主要目的有( )
①延长道路长度②提升道路高度③提升汽车爬坡能力④降低道路坡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放弃三螺旋方案,选择双螺旋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技术 C.经济 D.生态
7.干海子特大桥远离山体修建,其优势是( )
A.减轻自然灾害威胁 B.降低道路建设成本
C.方便道路施工建设 D.保证道路路面平直
蒙古气旋发源于蒙古国中部和东部高原地区,属于温带气旋,该国的西部、西北部多高山。蒙古气旋春秋季出现次数最多,尤其春季最为突出,冬季次之,夏季锋区北移,暖空气活动占优势,气旋显著减少。下图为2023年4月10日北京时间08:00蒙古气旋位置及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受蒙古气旋影响,图中甲地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气温低 B.有扬尘 C.多降水 D.风力小
9.蒙古气旋东、西两侧冷锋与暖锋的势力及移动速度特征有( )
①冷锋势力强于暖锋 ②暖锋势力强于冷锋
③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 ④暖锋移动速度快于冷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9月初,新疆“海鲜”突然蹿红。新疆“海鲜”以分散养殖为主,在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的同时,也销售到其他省份,甚至出口至海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新疆“海鲜”突然蹿红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品种具有独特性 B.“海鲜”品质优良
C.日本核污水排海 D.短视频宣传推广
11.当前,新疆冷链运输网络建设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新疆( )
①市场规模有限 ②地广人稀 ③航空运输发达 ④生态环境恶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南美洲10°S附近剖面示意图,2023年7月图示海域水温较往年偏高,沿岸所在国家发出灾害预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图示海域的沿岸洋流成因相同的洋流是( )
A.千岛寒流 B.西风漂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本格拉寒流
13.图中海域异常升温的根本原因是( )
A.信风风速加快,水流减弱 B.信风风速减慢,水流增强
C.信风风速减慢,水流减弱 D.信风风速加快,水流增强
“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内部各个功能用地组团(两个或两个以上)之间分散成组布局的空间形态格局。组团与组团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与规模大小之分,整体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各个用地组团之间通过交通干线形成联系,并通过生态空间加以隔离和区分。下图为组合式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相较于集中用地而言,“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优势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②促进商业规模扩大③缓解交通拥堵④便于市政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该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棋盘状模式
16.“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其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
A.各组团用地边缘控制占用农业用地 B.城区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城区中心增加公共设施 D.各组团用地边缘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夏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青、甘交界处,是黄河一级支流,该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大夏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1)分析林地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2)指出湿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人建议减少甚至停止矿产的开采,你是否赞同?请说明观点及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最北部,面积1128k㎡,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但岛上河流入海口处未发育三角洲。位于其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培雷火山因滑塌作用而未保留典型的火山口。培雷火山的放射状水系自形成以来,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下面左图示意马提尼克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培雷火山的水系及滑塌陡崖。

(1)说明培雷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2)推测马提尼克岛上的河流未发育三角洲的原因。
(3)判断滑塌Ⅰ和滑塌Ⅱ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依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流域处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是其地表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3年,汾河流域实施大量人工林和退耕还林政策。下图为汾河流域图和2005~2020年汾河流域各时期不同高程的平均植被覆盖度示意图。

(1)说出汾河流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2)描述汾河流域2005~2020年各时期不同高程平均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汾河流域植被改善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C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B C A
17.(1)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矿渣压埋植被;采矿点多,采矿区面积大。
(2)湿地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草场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草原湿地为旅游景观,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
(3)赞同。理由:开采矿产可能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或不赞同。理由:合理开采矿产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8.(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
(3)先形成滑塌Ⅰ,后形成滑塌Ⅱ。依据:滑塌Ⅱ形成的陡崖在滑塌Ⅰ形成的陡崖内,若先发生滑塌Ⅱ,则发生滑塌Ⅰ的时候滑塌Ⅱ所形成的陡崖很可能被夷平,故滑塌Ⅰ先发生,在滑塌Ⅰ的滑塌体上再发生滑塌Ⅱ。
19.(1)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特征: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叶片宽阔。
(2)时间变化特征:2005~2020年平均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2013年高于其他年份;原因: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空间变化特征:海拔1000m以下变化不大,1000m以上增加趋势明显;原因:高海拔地区人工造林和退耕力度更大,低海拔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度低。
(3)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径流减小,洪涝灾害减轻;蒸腾作用增强,降水增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