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选择性必修 3+世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 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因受严 格保护和咸水特性,青海湖未直接提供任何物质产品服务。下图为 2020年各项价值量占比,其中水源涵养 价值是以湖泊蓄积水量表征。据此完成 1~2题。1.2020 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由小到大依次是( )A.物质产品、文化服务、调节服务 B.调节服务、物质产品、文化服务C.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物质产品 D.文化服务、调节服务、物质产品2.2010-2020 年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中水源涵养价值增加最多的原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②流域降水增加,人湖径流增加③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④流域降水减少,人为引水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非农部门水资源需求逐渐增加。通过挤压农业用水量, 缓解结构性缺水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水资源“ 农转非”。下图为 2006—2020年河南、四川和湖南水资源“ 农 转非 ”压力指数图。据此完成 3~5题。3.河南省水资源 “ 农转非” 压力较大,主要是因为该省( )A.引黄灌溉水量多 B.工业发展水平较低C.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4.2006-2020 年,四川省水资源"农转非,压力指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农业用水效率提升 ②农业种植面积大幅减少③年降水量增多 ④高耗水企业占比下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列可促进湖南省水资源 “ 农转非” 的有效措施是( )A.种植耐旱作物 B.提高机械化水平C.实施退耕还林 D.加快城镇化进程POPs 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 过程,可以输入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 POPs 主要来自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 中 POPs 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 6~8题。6.青藏高原地区 POPs 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邻近的印度半岛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③受极地东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 POPs 的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 )A.夏季 夏季 B.夏季 冬季 C.冬季 夏季 D.冬季 冬季8.应对青藏高原地区 POPs 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 POPs 等污染物的排放B.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C.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多国开展合作,研发 POPs 的替代物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 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人们在 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早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 绿色长廊”。生活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人们,在地上 先铺 0. 5m厚沙子,再铺 0. 1~0. 15m厚有机肥,然后铺 0. 5m厚沙子,最后再种植适于当地生长的蕃石榴和 椰枣树,土壤得到了有效改良。下图为埃及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 9~ 11题。9. “ 绿色长廊” 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 )A.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0.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 11.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改良方法可能会使( )A.地下水蒸发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C.地表水下渗减少 D.大气降水增多越野滑雪是最早的冬季运动之一 ,起源于挪成。挪成的传统民居多以木材为建筑材料,在屋顶木梁上 以桦树皮为“ 毡”,再铺上 20~30厘米厚的土,然后种植草,形成绿盖屋顶。下图为挪成简图和挪成传统 民居景观图。据完成 12~ 14题。12.挪威开展滑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地势起伏大,利于雪道修建③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 ④中纬度地区,气候较为温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挪威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原料廉价,便于进口 B.工艺简单,污染较小 C.造型美观,吸引游客 D.就地取材,节约成本 14.挪威传统民居采用 “ 绿盖屋顶”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排水方便 B.保温隔热 C.抵抗台风 D.防沙尘暴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奶源地。右图是新西兰区域图。据此完成 15~ 16题。15.对新西兰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悠长流急 B. 以平原地形为主 C.气候终年高温 D.位于中纬度地区16.新西兰能成为世界黄金奶源地的主要优势在( )①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②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放牧③饲养标准严格,疾病较少 ④受工业影响小,污染较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被誉为“ 聚宝盆 ”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煤、天然气、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盆地内部盐湖众多, 盐湖内以钾为主,伴生铁、纳、硼、锂等多种矿产,过去几十年盐湖内的钾盐资源开发利用较多。锂电池 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能源长足发展的今天,普遍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随着锂电 池的广泛应用,盐湖卤水提锂成为获取锂资源的主要方式,我国某大型矿业公司开始在东台吉乃尔湖进行 大规模卤水提锂。下图为东台吉乃尔湖位置及其锂含量分布图。( 1 )描述东台吉乃尔湖锂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6 分)( 2 )西藏西部的盐湖锂含量也较高,但开采较少。请比较分析在东台吉乃尔湖提锂的优势条件。( 6 分)( 3 )为保障资源安全,请为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6 分) 18.阅读图文材,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最新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超过 14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印度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城镇化水平仅为 34. 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 印度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 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2020年,印度提出“ 自立印度 ”经济方案,推动本土制造、 本土市场和本土供应链发展。下图为印度略图。( 1 )试分析印度限制粮食出口的社会原因。( 4 分)( 2 )指出印度国内迁移人口的年龄特征及方向,并说明其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可能影响。( 8 分)( 3 )有同学认为,印度实施 “ 自立印度” 经济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也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结合 材料和所学知识,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加利福尼亚湾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与北美洲大陆之间,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界处,是一条狭 长的海域,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湾沿岸多断裂陡崖,湾内岛屿众多,海底多火山,且有一条垂直深入地壳 的裂缝,海水出入裂缝,溶解多种矿物。加利福尼亚湾生活着世界上 1/3的海洋哺乳动物、 800多种不同的 鱼类。海洋探险家雅克 库斯托曾将这片狭小的海域称为“ 地球水族馆”,加利福尼亚湾丰富的营养盐类是“ 地 球水族馆 ”的重要支撑。下图为加利福尼亚海湾分布图。( 1 )说明加利福尼亚湾被称为 “ 地球水族馆” 的有利条件。( 6 分)( 2 )分析加利福尼亚海湾富含营养盐类的主要原因。( 6 分)( 3 )有人认为未来加利福尼亚湾海域面积将逐渐缩小。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 分)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2 13 14 15 161答案 A D C B A C B D B A A C D B D B1.A 根据材料信息 “ 因受严格保护和咸水特性,青海湖未直接提供任何物质产品服务” 可以得知,青海湖 水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价值量最小;从图中可以得知以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物种保育、洪水调蓄为主体 的调节服务最大。2.D 根据材料信息 “ 水源涵养价值是以湖泊蓄积水量表征” 可以得知,水源涵养价值增加代表着青海湖的 蓄积水量增加。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和流域降水增加,入湖径流增加都有利于蓄积水量增加, ②③正确;而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和流域降水减少,人为引水增加都指向蓄积水量减少,①④错误。 3.C 引黄灌溉水量多表明农业用水的一个来源,而不是直接导致 “ 农转非” 压力大的原因,水资源 “ 农转 非” 压力主要源于农业用水与非农业用水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不是灌溉水量的来源;工业发展水平低,对 水资源需求量少,即水资源的 “ 农转非” 压力不会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需要大 量水分进行灌溉,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导致“ 农转非” 压力较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率高, 水资源消耗量可能会较低,从而降低 “ 农转非” 压力。4.B 读图 2006—2020 年四川省水资源“ 农转非” 压力指数变小,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减少农业用水量,能 够降低“ 农转非” 压力,①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四川省农业种植面积并未大幅度减少, ②错误; 气候短时间不会有较大的变化,③ 错误;产业结构调整,高耗水企业占比下降,降低非农业需水量,从而 降低 “ 农转非” 压力,④正确。5.A 促进湖南省水资源 “ 农转非” ,首先要解决的是减少农业、生活中水资源的使用,种植耐旱作物是减 少农业用水量的重要措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实施退耕还林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变化不大,所以对 “ 农转非” 影响不大;加快城镇化进程会增加非农用水量,不利于水资源 “ 农转非”。6.C POPs 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青藏高原南部地区邻近印度半岛,其人口众多,工农业活动多, POPs 数量多,①正确;青藏高原地区 POPs 富集与高原面积广并无关联,主要受位置特殊性影响, ②错误;材料 提及青藏高原大气中 POPs 主要来自跨境传输,青藏高原气候受西风环流和南亚季风共同影响,南亚季风影 响着青藏高原南部地区,高原北部则受西风带影响,多方向输入使青藏高原地区 POPs 数量较多,③错误;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POPs 进入高原后流动性变差,并伴随降雪逐步沉降,④正确。7.B 青藏高原气候受西风环流和南亚季风的共同影响,南亚季风影响着青藏高原南部地区,而南亚季风的 夏季风(西南风)可以把印度地区的 POPs 吹往青藏高原地区,故青藏高原南部大气中 POPs 的含量峰值出 现在夏季;高原北部则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带冬季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影响大,故青藏高原北部大气中 POPs 的含量峰值出现在冬季。8.D 禁止 POPs 等污染物的排放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中亚国家经济能力有限,且技术水平较低,排放 的 POPs 较少,让中亚国家负担不太可行;POPs 传输主要借助风力,通过工程措施难以阻止;青藏高原地区 POPs 的来源主要是跨境转移,故应多国开展合作,并积极研发 POPs 的替代物,减少其排放量。9.B 由材料可知,埃及人们在尼罗河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 绿色长廊” ,埃及 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尼罗河沿岸水源充足,故“ 绿 色长廊” 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10.A 埃及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棉花品质好,而不是气温年较差大。11.A 土壤表层铺设沙子,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同时,种植适于当地生长的蕃石榴和椰枣树,提高植被覆盖, 增强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径流,植被覆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下水蒸发;大气降水与区域气候相关,这种改良方法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12.C 读图可知,挪威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利于雪道修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有利于 开展滑雪运动,②③正确, ④错误;挪威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与挪威开展滑运动无关, ①错误。13.D 挪威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不需要进口,有利于节约成本; 挪威传统民居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工艺并不简单;挪威传统民居多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并不是为了吸 引游客。14.B 据图可知,北极圈穿过挪威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挪威传统民居采用“ 绿盖屋顶” 有利于保温隔热; “ 绿盖屋顶” 不利于排水,挪威没有台风和沙尘暴。15.D 新西兰河流短小流急;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位于南半球 中纬度地区。16.B 新西兰能成为世界黄金奶源地的主要优势在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牧草多汁, ①正确;有全世界最严格的动物健康标准,牲畜疾病少, ③正确;养殖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受工业影响小, 环境污染少;④正确。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 1 )空间分布不均,湖泊的中南部锂含量较高,北部锂含量较低;湖泊中央锂含量高,四周锂含量低; 季节变化较大,夏季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影响,湖水面积扩大,锂含量较低,春季锂含量相对较高, 秋冬季锂含量高。( 6 分)( 2 )东台吉乃尔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相对较低,生产作业环境优于西藏西部;东台吉乃尔湖资源开发 较早,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有公路通向格尔木市);与西藏西部相比,柴达木盆地与东 部地区间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输出与深加工。( 6 分)( 3 )依托盐湖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盆地内部的能源资源,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源开发提供 保障条件;对盐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注意保护盐湖生态环境;提升钾矿开发水平,推进锂、硼、铁、钠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6 分)18.( 1 )印度人口众多(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 2 分)国内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 许多贫困人口勉强维持温饱或还未解决温饱问题。( 2 分)( 2 )年龄特征及方向:以中青年(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由北方的农业区迁入西、南部的经济发达地 区(沿海城市)。( 4 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迁移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非农业劳动),促进了该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4 分)( 3 )可行: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劳动力丰富,市场总量大; 推动国内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为印度提供了吸引外资和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机会。【或不可行:人 均收入水平低,贫富差距大,大部分人口消费能力有限;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制造业基础薄弱,配套设施 不够齐全,导致部分产业发展困难;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妇女地位低下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问题突出,制 约社会经济发展。】( 6 分)19.( 1 )条件:加利福尼亚湾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多,海水温度适宜;海水营养盐类丰富,利于浮游生物 繁殖,为鱼类等海洋动物提供丰富食物;海湾沿岸和众多的岛屿,为海洋生物提供浅滩、大陆架等栖息地 和繁衍地。(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 )原因:加利福尼亚海湾海底火山众多,火山岩的矿物成分被海水溶解;海水在出入裂缝过程中,溶解 多种矿物,使该海湾海水富含矿物养分和营养盐类;注入加利福尼亚海湾的河流(科罗拉多河)和(加利 福尼亚)洋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 )赞同。理由:该海湾位于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加利福尼亚半岛东移,使 东部海湾缩小;海湾东部及北部河流注入,泥沙淤积,使海域面积逐渐缩小。【或不赞同。理由:全球气候 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湾面积扩大;板块消亡边界使得北美大陆地壳抬升,沿海海洋地壳下降,加利福尼 亚湾面积扩大。】(每点 2 分,共 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