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主题特训主题七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思维导图主题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2023云南改编)图Z-7-1中,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的模型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可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增大。此时,图乙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的③,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B.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的曲度(凸度)C.若光源形状为“p”,则光屏上形成的物像应为“p”D.若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应向靠近水透镜的方向移动2. (2022娄底模拟)图Z-7-2是某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橡皮筋(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①和②通过⑤连接模拟骨骼B. 若⑤表示肘关节,则该模型模拟的是屈肘动作C. 人在完成屈肘动作时,图中③④处于收缩状态D. 人通过骨骼肌的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来完成运动C【主题】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产品,它对人体有害吗?兴趣小组设计了图Z-7-3中的模型装置模拟人的吸烟,在装置①相隔20 cm处放置装置②,点燃电子烟后,两个装置同时推拉注射器,如图Z-7-3所示。请完成3~6题。3. 图中的装置模拟了人的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注射器往外拉模拟吸气B. 注射器往里推模拟呼气C. U形管模拟肺的气体交换D. 棉花模拟呼吸道上的纤毛C4. 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时,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A. 两个装置注射器的推拉频率保持相同B. 装置②U形管的另一端也点燃一支电子烟C. 实验后,观察棉花吸附的烟雾残留物D. 重复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的现象B5. 电子烟熄灭后,两个装置内的棉花都有褐色的残留物。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 对照实验失败B. 吸烟只对本人有影响C. 空气中的烟雾是无害的D. 间接吸烟不利于身体健康D6.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下列对电子烟正确的认识是( )A. 安全无害 B. 增强体质C. 舒缓心情 D. 危害健康D7. (2023山东改编)无土栽培是一种用培养液代替天然土壤栽培植物的技术。图Z-7-4为小明同学参观寿光蔬菜博览会时看到的无土栽培基本原理示意图,关于无土栽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蔬菜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吸收效率高B.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根的呼吸作用C. 根据植物所需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配制培养液D. 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可扩大农业生产空间C8. 学校开展跨学科实践模型制作活动,小华选取了漏斗、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磁条、球、小圆珠等材料制作了如图Z-7-5所示的肾单位模型。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小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A. a和b模拟动脉血管,c模拟静脉血管B. 漏斗模拟肾小囊,内装有小玻璃圆珠C. 磁条吸引小铁圆珠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 小塑料圆珠从d处流出9. 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太空水族箱也随之入驻中国空间站。太空水族箱中有斑马鱼和金鱼藻,并安装加热棒、温度计、气泵、光照灯、过滤器等设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安装光照灯是由于斑马鱼的生活需要光照B. 安装气泵的作用是保证鱼生活需要的氧气C. 安装加热棒和温度计是为鱼提供适宜的温度D. 安装过滤器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杂质等A10. (2022长春期末)我国是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生产丝绸的原料即蚕丝来自家蚕发育过程中的( )A. 卵期 B. 幼虫期C. 蛹期 D. 成虫期B11. (2023通州期中)西瓜种植基地采用“5G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进行管理。下列管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监测土壤含水量,以便合理灌溉B. 监测温度,以及时减小昼夜温差C. 监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时增补D. 监测光照强度,光弱时自动补光B12. 生物课上学习植物的生殖后,某同学在家进行了如图Z-7-6所示的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采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B. 仙人掌为接穗,蟹爪兰为砧木C. 后代具有仙人掌和蟹爪兰的基因D. 成功的关键是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D13. 同学们在开展茉莉枝条扦插实践活动时,对枝条进行了如下处理,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A14. (2024江西改编)古人称酸奶为“酪”,《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为:取乳煮沸→冷却过滤→取先成酪混合→保温→酪成。下列有关制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先成酪中含有酸奶发酵的酵母菌B. 先成酪与牛乳混合相当于接种C. 先成酪与牛乳混合后应再次煮沸D. 在发酵过程中容器不需要密封B15. (2023菏泽改编)小红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为探究酵母在面粉团中的发酵,图Z-7-7中设置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乙和丁A二、非选择题16. (2024北京改编)泡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因此同学们开展“制作安全又美味的白萝卜泡菜”项目式学习。泡菜制作过程如图Z-7-8所示。请回答:(1)腌制时,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该微生物能分解白萝卜中的有机物产生__________。将白萝卜装入后要拧紧瓶盖,说明该微生物的发酵需要___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环境。制作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字母,多选)。a. 开水冲洗发酵瓶 b. 将调味料汁煮沸 c. 加入一定量食盐(2)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硝酸盐的物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国家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0 mg/kg。乳酸菌乳酸无氧abc①据图乙可知,随着发酵天数增加,不同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且盐浓度越高,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越__________(填“早”或“晚”)。发酵1周后,盐浓度为__________的泡菜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②根据图乙的结果,为了身体健康,请你就泡菜发酵和食用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上升后下降8%晚泡菜发酵过程中应添加浓度为8%的盐(或发酵10天后再去品尝泡菜等)17. 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生物学项目小组利用瓶子、石英砂、塘泥、金鱼藻、米虾和孔雀鱼等材料尝试制作生态瓶。请回答:(1)项目小组在“白色不透明”“绿色透明”“无色透明”三种瓶子中,应该选用__________的瓶子作为容器。在“消毒过的石英砂”“无农药污染的塘泥”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在瓶底,并在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2)放入金鱼藻、米虾(植食性)和孔雀鱼(杂食性),保证瓶中既有生产者,也有__________者。米虾、孔雀鱼的数量要___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金鱼藻。无色透明无农药污染的塘泥消费少于(3)项目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孔雀鱼的死亡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Z-7-9所示,因此建议控制生态瓶的水温范围在_________℃。16~32(4)孔雀鱼用__________呼吸,观察到孔雀鱼呼吸急促,分析原因发现是金鱼藻的数量过多,相互遮挡,影响金鱼藻的_______作用,水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5)若想让生态瓶中的动植物维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延长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鳃光合减少每天进行充分的光照(或协调生态瓶中动植物的数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