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二实验探究课件(共5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生物复习【题型突破】二实验探究课件(共52张PPT)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
题型专练
【例1】(2024广东)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注射物 走迷宫平均耗时/s 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
(血管数·mm-2) 脑部GAT1蛋白平均
相对含量
甲 生理盐水 57.29 15.22 0.87
乙 药物OX 28.76 25.02 2.01
丙 银杏叶提取物 20.76 36.01 5.62
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将患病大鼠分组时,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据表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__________,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效果__________,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注射物
将45只患病大鼠随机且平均地分成三组
作对照
更短
更佳
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含量
(4)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复杂,剂量效果未知,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的研究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对照组(甲组),增设3组注射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的大鼠组(乙、丙、丁组),探究利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剂量效果
【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甲、乙、丙三组小鼠的注射物不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注射物。对患病大鼠进行分组时,要将45只患病大鼠随机且平均地分配到3组,控制单一变量,而甲组的注射物为生理盐水,不具备任何治疗效果,因此甲组的作用是作对照。
(2)与甲、乙组相比,丙组大鼠走迷宫耗时更短,说明大脑活动良好,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更佳。表中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两项指标,都是丙组高于甲和乙组,推测原因是银杏叶提取物能增加脑部微血管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含量。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应和健康大鼠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故实验需增设健康大鼠组为丁组。
(4)银杏叶提取物的剂量效果也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可以生理盐水注射物为对照组(甲组),增设3组注射了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的大鼠组(乙、丙、丁组),根据各组大鼠的治疗情况,探究利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的剂量效果。
【例2】(2023广东)我国劳动人民应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即水稻种植与虾、鱼、蟹、鳖或泥鳅等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达到稳粮增收、稻渔双赢效果,助力乡村振兴。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种稻渔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T-2-1所示。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所用水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肥量和环境条件等应保持一致。通过_________实验,能减小实验误差。
(2)与只种水稻相比,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__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有助于____________,促进水稻根的呼吸作用,进而促进水稻的生长。
稻渔模式
数量(或品种)
重复
增加(或提高)
稻蟹
疏松土壤
(3)实践表明,稻渔模式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产动物会吃害虫,这体现两者的__________关系;水产动物的粪便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
(4)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某同学受此启发,认为可把鸡引入以上5种稻渔模式。你觉得该想法是否可行,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捕食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可行,鸡能吃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或不可行,鸡会吃稻谷,导致水稻减产)
【解析】(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重复实验原则。由题目可知对照实验中稻渔模式不同,因此变量是稻渔模式,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2)分析题目中的柱形图可知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稻蟹模式最高;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会使土壤更疏松,增加土壤含氧量,从而促进水稻根部的呼吸。
(3)水产动物吃害虫,这是捕食关系,而水产动物的粪便会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等,被水稻吸收利用。
(4)要判断复合种养模式合不合理,就要看能否对稻谷生长带来有利影响。
1. (2024湖南)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3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类型1
探究型实验
D
2. (2024长春)图T-2-2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试管中馒头碎屑的量不同
B. 图中“?”应该为37 ℃
C. 滴加碘液后,①试管不变蓝
D. 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3. (2023日照)为了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的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中不合理的是(   )
A. 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
B. 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C. 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植株作为对照组
D.以蒸馏水培养的植株作为实验组
D
4. (2022广东)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为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玉米产量/(kg·hm-2)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甲 10 906 12 095 10 886
乙 2 287 4 770 4 361
丙 12 317 12 923 12 285
请回答:
(1)【提出问题】不同光照强度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细胞中的__________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_________;甲组与乙组、丙组可形成_________;该实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
产量
不同光照强度
相同
对照实验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实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__________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由此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产增产。
(4)【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增加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
5. (2021广东改编)火龙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 3天每盆浇水 500 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 112 天(16 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下表。
组别 0天 第112天
土壤含水量/% 茎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 茎含水量/% 根长/cm 根数/条
对照组 80.6 89.5 81.7 88.3 26.7 16.7
实验组 81.4 89.1 15.6 79.3 41.7 32.8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每组有苗 100 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__________;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12天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下降到 15.6%,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__________,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_________(填“轻”或“重”)。
(3)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_________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原因可能是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__________、根数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含水量
平均值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9.3%

抗旱
增加
增多
扩大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根尖的成熟(或根毛)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6. (2023遂宁)小张同学在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看到了图T-2-3中图乙和图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生
理盐水
B. 调节图甲的⑦,可使视野乙变成
视野丙
C. 向上方移动玻片,可将a细胞移到中央
D. 当视野较暗时,应该把⑤换成平面镜
类型2
观察型实验
B
7. (2024烟台二模)图T-2-4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低倍物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B. ①中的血液含氧量比③中的含
氧量高
C. 浸湿的纱布可以帮助小鱼维持呼吸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
D
8. (2024长春一模)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如图T-2-5)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若选用“10×”物镜,则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0倍
B. 图甲中,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应转动结构b
C. 观察时,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
吸一滴培养液制作装片
D. 图乙中,棉花纤维的作用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A
9. (2022衡阳改编)将仙人掌去皮擂成糨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2至3天可治愈。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结构,于是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图T-2-6所示。
请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____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图丙中[_____]反光镜的_________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_____( 填字母)。图_____(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如果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乙,制作装片时应该要滴___________。
(2)图甲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48
凹面镜
a
d
生理盐水


(3)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液泡

细胞膜
基因(或遗传)
10. (2023白城改编)图T-2-7是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中显微镜的结构图以及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霉菌相关示意图。
请回答:
(1)图乙、丙分别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的物像,其中图乙能看到一些椭圆形的细胞,据此判断它是__________的物像。实验中用__________对图乙所示装片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被染上颜色的__________和淀粉粒。
(2)实验观察到图丙中__________(填字母)所指的部分呈青绿色,它是由成串的__________组成的。观察时,发现视野有点暗,可以调节图甲中显微镜的__________(填序号)。
(3)生活中参与制作馒头的是图__________(填“乙”或“丙”)所示生物。
酵母菌
碘液
细胞核
a
孢子


(4)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橘皮上容易长出青霉。经过一段时间,发霉的橘皮会慢慢消失,说明在生态系统中青霉属于__________。
(5)从图丙所示生物中可以提取一种能治病的物质——青霉素,青霉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治疗流行性感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
不能
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但对病毒不起作用
11. (2023晋中三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皱叶醉鱼草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得到如图T-2-8所示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B. 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应保持相
同且适宜
C. 每组应挑选粒大饱满的2粒种
子进行实验
D.皱叶醉鱼草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类型3
测定型实验
C
12. (2023宿迁)某同学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两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其中细菌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mL-1) 45 855 905 1 075
热水口细菌数/(个·mL-1) 20 5 20 35
某同学从实验数据中得出下列结论:①每天喝热水比较健康;②只是喝冷水的话,应尽快把桶中的水喝完;③喝纯净水不如喝自来水。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
A
13. (2023福建)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该药在人体内发挥药效的最低血药浓度为8.5 μg/mL,过量用药会产生副作用。为研究如何科学用药,甲组服用布洛芬片剂,乙组服用相同剂量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两组均于上午8:00服药并定时静脉抽血,测得平均血药浓度如图T-2-9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组服药4 h后,血药浓度最高
B. 若需再次服药,乙组应间隔6 h
C. 服药后,片剂开始发挥药效的时
间更早
D.服药后,缓释胶囊的药效持续时
间更长
B
14. (2024巴中改编)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四川某高校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取若干只体重为10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mg·mL-1) 灌胃液体
用量/mL 实验小鼠
数量/只 48 h后小鼠
死亡率/%
A 0 1 x 0
B 0.015 1 20 10
C 0.025 1 20 20
D 0.035 1 20 30
E 0.045 1 20 40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你认为A组的小鼠数量x应该是__________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置A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20
控制单一变量
设置对照组(或起对照作用)
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5)生活中的部分废充电电池、废纽扣电池(如废镍镉电池等)中也含有镉。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你认为这类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食物链和食物网
回收利用(或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积累
15. (2024河北改编)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乙、丙3种乳酸菌株中,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无氧条件下,将等量的甲、乙、丙3种乳酸菌株,用相同培养液(该培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获得液体A、B、C。
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获得液体a、b、c。
③从上述6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液体 A a B b C c
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
注:数值越大,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
请回答:
(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__________,其中臼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菌与人的细胞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生物。
(3)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分析从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综合分析,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______。
成形的细胞核
犬齿
磨碎食物
原核
乳酸菌产生的不同物质
甲、乙

(4)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预防龋齿,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菌株X产生的哪种物质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等
16. (2024淄博二模)下列关于实验与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两种环境
B.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时,应挑选大、小花生种子各3粒
C. 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时,布的颜色是用来模拟生物的生活环境
D. 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时,“捕食者”可以刻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C
类型4
模拟型实验
17. (2024潍坊二模)为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某小组模拟了“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如图T-2-1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号桶标记为男性,2号桶标记为女性
B. 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应该相等
C. 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
D. 每次取完棋子记录后,需将棋子放回桶内再摇匀
C
18. (2023包头)为模拟观察香烟烟雾对气管的危害,某同学用图T-2-11装置模拟吸烟动作并进行如下实验: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抽取排水管中的空气使空气泵中的液面下降,烟雾就会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 该过程模拟了人的呼吸运动
B. 实验结果表明香烟烟雾影响草履虫纤毛的摆动
C. 草履虫的纤毛模拟了气管中的纤毛
D.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19. (2024长春改编)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虾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某生物小组为探究酸雨对斑马鱼幼鱼心率的影响,设计模拟实验如下。
①选取个体大小、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斑马鱼幼鱼40条并分成四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保持正常生活状态,不做任何处理);
②配制三种不同的pH溶液模拟酸雨,每种pH溶液只浸润一组斑马鱼幼鱼;
③观察并记录第100 min时各组斑马鱼幼鱼的心率,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图T-2-12。
请回答: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选取个体大小、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斑马鱼幼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将斑马鱼分组时,要做到_______________。
(3)记录斑马鱼幼鱼心率后要算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中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对斑马鱼幼鱼心率有影响吗
控制单一变量
随机平均分组
平均值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定范围内,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幼鱼心率有抑制作用
(5)酸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排放过多引起的,控制酸雨可采取的做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减少工厂烟雾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或对工厂的烟雾处理后再排放等)
20. (2024长沙)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带领项目小组制作了眼球结构模型(如图T-2-13),用以演示眼球的成像过程。在该装置中,光源、水透镜、光屏均可移动;推拉注射器可改变水透镜的曲度;显微镜光圈的大小可调节。请回答:
请回答:
(1)模型中,__________模拟眼球的晶状体,__________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2)若在光屏上形成的物像较暗,可将光圈调__________,使物像更明亮。
(3)项目小组的同学用该装置探究人体如何通过晶状体曲度调节看清远近的物体。他移动水透镜并记录光源与水透镜的距离,随后推拉注射器使物像清晰,记录水透镜的曲度变化。该操作过程是否严谨?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透镜
光屏

不严谨,正常的眼球前后径不会发生改变,但该操作改变了水透镜与光屏的距离
(4)若往水透镜里注射液体,会使水透镜的曲度变__________,相当于眼睛患上________,此时若想看清物像,可以在水透镜前加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使物像变得清晰。
(5)为了解广东省初二学生的近视率,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法。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上升,请你谈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视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视
凹透镜
调查
不走路看书,不在暗处看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