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法治国家 课件(共2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法治国家 课件(共2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1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内涵
01
1、法治国家的含义(P85第一段)
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
依宪执政
主体 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法治
国家
表现1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表现2
坚持良法之治
表现3
尊重和保障公民
权利
表现4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则
(P85第二段)
①内涵: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即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制定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地位和效力最高。
思考:
2.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开始实施,为什么要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P85第三段)
①原因: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②什么是良法: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④标准:一部法律是否属于良法最大的标准是否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电影 我不是药神 与法律的修改》
2011年刑法修正案把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管这个假药有没有疗效,都认定为犯罪。
《我不是药神》之后,民众反应强烈,2019年我们的法律做了修改,未经生产批准进口的药品,不再定义为假药,而是变成“妨碍药品管理秩序罪”。
1.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2.良法要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治要求把制定的良法付诸实施,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良法的价值。
3.良法本身不是目的,制定良法是为了发挥法律在规范社会行、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良法与善治的关系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精髓所在(P86第一段)
①原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②表现: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注意: 公民权利≠公民政治权利
公民权利:指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公民资格和公民资格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权利。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022年“打虎成绩单”: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至少32名中管干部落马,至少37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过去五年来,8.1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2020年以来21.6万人主动交代问题。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任何权力都有堕落的倾向,因为人的内心有幽暗的成分。”
2. 法治国家的特征(具体表现)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P86第二段)
①原因: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②表现: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体制机制。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综合治理腐败的三根支柱,三者各担其责、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不敢腐是前提,指的是纪律、法治、威慑,重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惩治和威慑,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
2、不能腐是关键,指的是制度、监督、约束,重在全域化、立体化、常态化的制约和监督,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
3、不想腐是根本,指的是认知、觉悟、文化,重在立德铸魂、补钙壮骨、化风成俗的教育和引导,解决的是腐败动机问题。
拓展延伸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2)坚持良法之治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归纳总结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陈春秀维权中的遭遇反映出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试谈谈你心目中的法治国家?
陈春秀得知自己可能被冒名顶替后,开始了各方奔走,但过程并不顺利:
陈春秀先后找到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要求查询被顶替一事,被告知要先证明自己就是陈春秀。
在确定被顶替入学后,陈春秀希望山东理工大学能恢复她的入学资格,大学回应:无此先例。
顶替者陈某某委托亲戚找到陈春秀,要求私了。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陈春秀以教育权受到侵害为由起诉顶替者,要求赔偿,被告知《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设置对冒名顶替入学情形的法律责任。
国家权力不能乱用
宪法法律不可僭越
法律可以不断完善实现良法
国家权力运行不规范
公民权利未得到尊重和保障
妄图僭越宪法法律
法律不完善、不健全
建设法治国家
02
总要求
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1)推进宪法实施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具体要求
1.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怎么办)
二、建设法治国家
1.总体要求:(P87第一段)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具体措施:(P87第二段)
(1)推进宪法实施
①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检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二、建设法治国家
注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 这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合宪性审查: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或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确认其与宪法规定是否不一致、相抵触或矛盾,并根据宪法作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是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对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保证宪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遵守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备案审查: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国人大要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进行处理。
①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②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例。为了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用修改的方式发展宪法,而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宪法解释就成为宪法发展中最具操作性的一种方式。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P88第一段) 
①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②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宪 法
法 律
行政 法规
地方 法规
法律体系
法律层级
2.具体措施:
二、建设法治国家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P88相关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法律体系
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有着不同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P88相关链接:我国法律的层级是不同的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根据和基础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P88第二段)
①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②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
2.具体措施:
二、建设法治国家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公民角度)
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国家机关角度)
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国家角度)
3.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坚持良法之治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二、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推进宪法实施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三、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知识总结
【易错辨析】
1.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2.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是杜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3.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形成。
4.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5.推进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方可制定出良法。
建设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统一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
×
×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
1.(2024湖南,6,3分)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网络法治与10亿多网民直接相连,与14亿多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面对网络传谣、网络暴力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对“按键伤人”坚持严惩立场,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网络法治需要( )
①政府依法开展网络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②司法机关强化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
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凝聚依法治网强大力量
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真题练习
2.(2023广东,9,3分)近年来,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这种做法( )
①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②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
④旨在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真题练习
【详解】①:广东正在建设法律服务体系,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①说法错误。②③: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此做法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涉及维护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未涉及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④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