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检测
(2025年5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6分。)
1.以下是王平同学构建的一张思维导图,根据内容提示其中可以修改之处的是
悄悄变化的我 生理发育 (产生)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欣然接受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情感世界的丰富
矛盾心理 ④阻碍我们成长,予以回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微微总是独来独往,很少跟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也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但上次听她一个同学说,她在网上很活跃,非常健谈,网友数量多得超出想象”……以上材料描绘出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
A.勇敢与怯懦 B.独立与依赖 C.闭锁与开放 D.自卑与自主
3.诗歌《男孩女孩》“男孩是本巨著,记录着一生的英勇潇洒;女孩像首小诗,载着无比的温文尔雅。男孩像块坚石,大风大浪掠过,石块儿依存;女孩像颗星星,无际黑暗难掩星光点点 如今的男孩、女孩各撑起半边天。”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你赞同的是
A.男生、女生正常交往有助于完善自身 B.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具优势
C.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具优势 D.我们没有必要认识男生、女生之间的各种差异
4.青少年获取性知识,不恰当的途径是
A.阅读专业科普读物 B.向父母请教
C.浏览不明网站获取信息 D.向老师咨询
5.此前,中国已有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十几个城市陆续开设中学性教育课程,内容涵盖性价值观念、性行为、生殖与避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和远离毒品等。中学性教育课的开设有利于
①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②完全避免受到性骚扰和性侵害
③严厉打击性骚扰、性侵害等违法犯罪活动 ④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青春期要杜绝负面情绪 B.追求理想要坚持不懈
C.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D.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诗词所体现的情绪属于同一种的有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5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10分钟后,3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进入太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人民在高兴的同时,还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 “高兴”和“自豪”
A.前者长期稳定,后者短暂 B.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
C.前者是情绪,后者是情感 D.都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9.所谓光辉岁月,不是万众瞩目时的闪亮夺目,而是无人问津时的跋涉时光。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要否定自己,激发潜能 ②成功需要坚持和自强
③认识自己,收获成功 ④实现梦想离不开行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电影《哪吒2》最近火出圈,其中的故事情节不仅激发了广大观众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和自信,又不失在民族国家的大叙事下亲情和友情的小叙事,让很多观众找到了共情点。这说明
①积极情感体验源于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②情绪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
③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节目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④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才有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老师用这首小诗告诉同学们“自己也是一道风景”,这启示我们
A.要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B.有目标是被肯定的关键
C.要积极地表现自己 D.完美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12.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A.考试作弊,取得好成绩 B.看到同学被欺负,因害怕而不敢制止
C.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D.偷偷进入网吧玩游戏
13.如图漫画《我要劳动》中的学生
A.向妈妈寻求帮助,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B.积极参与劳动锻炼,彰显艰苦奋斗精神
C.正确认清自己的不足,做到了扬长避短
D.缺乏自立自强的能力,会阻碍自身发展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自己知青生活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青春的自信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
③做自信的人,要明确目标,全力以赴 ④自信的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从《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到《尚书》中的“以公灭私”;从西汉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清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贯穿其中的思想是
A.强调知行合一,注重躬行实践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重视家国情怀,强调责任奉献 D.提倡伦理规范,重视道德义务
16.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下列行为与道德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17.二十大代表刘秀祥,4岁丧父,母亲生活无法自理,他自幼就挑起家庭重担,高考后“千里背母上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有
①他孝老爱亲,用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他诚实守信,用生命诠释了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③他勇于担当,用坚持和责任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④他意志坚强,用成就证明经历挫折必能成功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2024年端午节,江西省立足文化强省战略,在文化传承与融合创新中推动传统节日绽放新光彩。各地精心策划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等户外文娱活动,开展包粽子、挂菖蒲、插艾叶、缝香囊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组织上饶打观舢、弋阳腔脸谱、上犹民间灯舞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展演……这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
②推进文明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③滋养心灵,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
④传承革命文化,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19.(6分)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常常会面临成长的烦恼,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面对,才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请你结合以下情境,指出正确的做法。
情境一 小丽进入初中后就特别爱打扮自己,有时也会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
(1)正确做法: 。(2分)
情境二 语文考试时,小梁因为紧张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没做出来,一怒之下,他把试卷撕了,哭着离开考场。之后的几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恍惚,他生病了。
(2)正确做法: 。(2分)
情境三 进入初中后,小哲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他觉得这就是爱情,于是大胆的向女孩表白。女孩很生气,从此开始疏远小哲,小哲很苦恼。
(3)正确做法: 。(2分)
20.(6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考察时专程到六尺巷参观,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悟“和”文化底蕴之美,获修身正已精神给养】“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家书中留下了上面的诗句。张家人收到信后,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受此感动,也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传颂至今的佳话。中华民族“和”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从“礼之用,和为贵”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将相和”到“孔融让梨”,谦和礼让、和为贵的理念代代传承,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和”文化体现了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底蕴?(2分)
【悟“和”文化理念之美,得治国理政智慧力量】纵观古今中外,中国始终秉持“和”的理念,循“和谐”“和平”“合作”之“道”谋发展。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生态观,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一直以来,“和谐的理念始终在深化和践行。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始终不变。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推动以合作共赢促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2)我们应如何把“和”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4分)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共12分。)
21.(12分)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筑梦中国行,扬帆少年时。《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于2024年9月12日播出。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脚下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河小学,有一群团结同心、奋发向上的小姐妹,她们生在大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大多跟爷爷奶奶生活。大山给了她们深沉的力量,可以肩负起生活的担子;而足球则像一个快乐的精灵,带给她们快乐和自信。正是对足球的热爱,对自己的自信,这群来自大山深处,由留守女童组成的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全国追风联赛全国总冠军,一起向着前方,继续跑!
▲苦难是花开的伏笔,逆境是成长的考验。来自安徽的双胞胎姐妹李智琳、李慧琳在不满4个月大时,父亲因病失去了行动能力。3岁起,姐妹俩便当起了母亲的小帮手,抢着做家务,照顾轮椅上的父亲。十多年来,姐妹俩有孝心、懂感恩,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帮助他人,传递温暖。
▲来自辽宁沈阳的11岁少年栾嘉瑞,从小心怀“航天报国”的梦想,多次在全国无人机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参与志愿服务:推广航天知识。现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全国“时代楷模”集体成员费俊龙,亲自为栾嘉瑞颁发荣誉,并祝愿他早日梦想成真。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3分)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一角度3分,共9分)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2小题8分,23小题12分,共20分。)
22.(8分)在学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某校七年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香樟古村 文化生活】
2025年“五一”期间,同学们来到了“中国最美香樟古村”——江西吉安钓源,感受文化之美。这里热闹非凡,小合唱评书、独奏、变脸、古村游玩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及古村快乐之行。同学了解到,钓源古村涵盖了服装、香道、手工艺、陶艺、冥想、文创产品、印刷体验、面包、书院、花艺等多个业态领域。这个千年古村,正以不同的业态小店和文创作为载体,让文脉的诗意肌理变成了新老村民们日常可触、可感的诗意生活方式。
(1)吉安钓源古村之旅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分)
【名言古语 文化典籍】同学们进行了古语名言比赛。以下是比赛过程中的部分古语名言:
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②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⑤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请你对以上收集到的古语名言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即可)(3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吉安古迹 文化名片】学校还开展了“品吉安优秀传统文化,传吉安经典文化名片”活动。
(3)请你推荐两个能体现吉安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2分)
23.(12分)某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下列是他们收集的资料,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榜样 崇德向善】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2025年1月15日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1)请你阐述举办“中国好人榜”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
【明法知行 健康成长】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明确,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欺凌、性侵害和暴力伤害的预防处置机制、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江西省出台的《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也规定,学校应当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并确定一名学校负责人分管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
(2)你有哪些好办法应对可能遭遇的校园欺凌和性骚扰?(4分)
【和谐校园 弘扬美德】
自尊,是人生的脊梁。它不是虚荣的外壳,而是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坚守。贫困学子在简陋教室中刻苦攻读,不卑不亢;残疾运动员在激烈的赛场上奋力拼搏,绽放光芒。他们用行动宣告:纵有千难万险,绝不贬低自己,以自尊为盾,捍卫尊严,书写不凡人生。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体现。为构建和谐校园,我们需要做一个自尊的人。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
2
分)

。(
2
分)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携手共建和谐校园!
七年级(
1
)班全体学生
2025

5

5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检测参考答案
(2025年5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C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D D C D A B
19.(6分)
(1)正确做法:小丽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2分)
(2)正确做法:小梁应学会调节情绪,运用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方法,管理好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2分)
(3)正确做法:小哲应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把握好尺度,面对朦胧的情感,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分)
20.(6分)
(1)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2分)
(2)①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②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③坚定不移走好和平发展的道路,弘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美德,持续推进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一点2分,满4分止)
21.(12分)
(1)拟题(3分)
例答:《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评论(9分)
例答:①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做孝老爱亲的人。②从自信的角度: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做自信的人,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从自强的角度: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能够“克己”“自胜”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④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角度: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已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⑤从梦想的角度: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⑥从正确对待逆境的角度:逆境不馁。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22.(8分)
(1)感受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分)
(2)(每一类占1分,共3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①③④
中华人文精神 ②⑦
中华传统美德 ⑤⑥
(3)白鹭洲书院、吉州窑、文天祥纪念馆、渼陂古村、欧阳修纪念馆等(其他言之有理即可)(一点1分,满2分止)
23.(12分)
(1)①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有利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⑤有利于公民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点2分,满4分止)
(2)①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让他人看或者触碰隐私部位。在体检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信任的成年人陪伴。
②拒绝黄色笑话。如果有人讲黄色笑话,要直接告知对方,他的语言让人感到不舒服,并减少互动或结束对话。
③快速离开危险。遇到性骚扰、性侵害等危险时要快速离开,去安全的地方。
④勇于说“不”。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明确说“不”。坚定地拒绝,有可能会让加害者停止侵害行为。
⑤寻求帮助。如果发生侵害事件,要相信自己没有错,同时愿意把事件说出来让信任的成年人协助处理;要及时报警,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点2分,满4分止)
(3)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③学会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一点2分,满4分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