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教案

资源简介

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2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0节
总第
20课时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并说明其海岸线特点。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
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特有物种有哪些?2、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主要有哪些?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部分地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国家——日本。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日本的地形和气候各有哪些特征?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位置及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1

课时教案
2016年2
月25


1节
总第
1课时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世界上不同时区之间,时间的相互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换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难点
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换算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什么?导入: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认识一下世界的大洲——亚洲。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时区时如何划分的?如何计算不同地区的区时?
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时区和区时
教学反思
讲练结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4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4节
总第
24课时


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举例说明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和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2、说明俄罗斯的农牧业情况及主要农业区。3、记住俄罗斯的主要铁路及分布。4、记住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城市及其职能与分布。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罗斯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俄罗斯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要素的特点。
重点
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及主要铁路。
难点
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及主要铁路。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俄罗斯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俄罗斯的概况,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俄罗斯经济与城市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2、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在哪里,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俄罗斯(第2课时)经济人口与城市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6周
课时教案
2016年6



27节
总第
27课时


第八章第六节巴西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2、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3、指出巴西的人口和主要城市分布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重点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难点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2、美国工农业的分布有哪些特点?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国,今天我们来认识法国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2、读图归纳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六节巴西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经济、人口与城市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3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11日

5节
总第
5课时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非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难点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亚洲的地理位置?2、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亚洲及欧洲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非洲。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非洲的位置?非洲河流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特点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非洲的地理位置二、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5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6节
总第
26课时


第八章第五节美国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美国工业、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首都及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总结美国的工业、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重点
美国的工业、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难点
美国的工业、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读图说出法国的地理位置及首都。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俄罗斯,今天我们来认识法国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2、美国工农业的分布有哪些特点?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五节法国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工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2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1


2节
总第
2课时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过程与方法
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重点
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难点
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世界上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亚洲的主要地形特征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1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18节
总第
18课时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2、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了解极地地区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3、说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地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南、北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重点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难点
1、学会运用极地经纬网地图。2、掌握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欧洲西部的经济特点是什么?2、欧洲西部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有哪些?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欧洲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两极地区。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指图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2、两极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1课时)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6周
课时教案
2016年3

28日

10节
总第
10课时


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区域
地理位置的特点;归纳东南亚的地形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
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导入:上节课我们世界的大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亚洲的区域——东南亚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位置和组成河流和岛屿三、气候类型和特点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7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2节
总第
12课时


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第3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重点
掌握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首都。
难点
东南亚的国家及河流对应关系。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东南亚的物产和矿产主要有哪些?2、东南亚的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哪三个?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东南亚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东南亚的国家。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东南亚的主要国家有哪些?。
2、东南亚的河流主要在哪些国家境内?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国家及首都主要河流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5周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26日

9节
总第
9课时


第六章第二节美洲(第3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美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重点
1、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2、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1、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2、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美洲的地形特点?导入:上节课我们对美洲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美洲的气候。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美洲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
2、美洲主要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3课时)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二、美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5周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22日

8节
总第
8课时


第六章第二节美洲(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美洲的地形特点
重点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难点
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导入:上节课我们对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美洲。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美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美洲有哪些主要地形区?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2课时)美洲的地形区二、美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7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1节
总第
11课时


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东南亚主要的物产、矿产,并说出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重点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难点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东南亚的主要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东南亚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东南亚的物产及矿产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东南亚主要的物产及矿产有哪些?
2、重要的稻米生产国有哪三个?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物产和矿产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3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2节
总第
22课时


第八章第二节埃及(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要素的特点。
重点
埃及的位置、首都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难点
埃及的位置、首都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2、日本的人种、民族和语言分别是什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日本,今天我们来认识埃及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简述埃及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农作物?2、埃及的名胜古迹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二节埃及地理位置及首都主要农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3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7日

4节
总第
4课时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4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重点
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难点
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2、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亚洲的气候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的河流和湖泊。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亚洲的主要河流有哪些?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亚洲的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二、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8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3节
总第
13课时


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的地势及地形特点。
重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难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哪几个?2、东南亚的石油输出国有哪几个?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东南亚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南亚。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主要国家有哪些,首都分别是那里?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二节南亚(第1课时)位置与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主要河流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4周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15日

7节
总第
7课时


第六章第二节美洲(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非洲的地理位置?2、非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导入:上节课我们对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美洲。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美洲的位置?美洲的国家主要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1课时)美洲的位置二、美洲的国家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4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3节
总第
23课时


第八章第三节俄罗斯(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濒临海洋及陆上邻国,知道俄罗斯的面积。2、运用俄罗斯地形分布图,总结俄罗斯的地形特征。3、根据资料和地图,归纳俄罗斯的地形特征及成因。4、能举例说出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罗斯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埃及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农作物?2、埃及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埃及,今天我们来认识俄罗斯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俄罗斯的地形有什么特点?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俄罗斯(第1课时)地理位置及首都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9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5节
总第
15课时


第七章第三节西亚(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2、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西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运用图表说出西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能够正确填图
难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能够正确填图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简述南亚的三大地形区?。
2、那样的河流有那两条,分别流经哪些国家?导入:上节课我们对南亚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西亚。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西亚的主要国家有哪些,首都分别是哪里?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亚(第1课时)地理位置主要的国家及首都气候特点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5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5节
总第
25课时


第八章第四节法国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法国的地理位置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总结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重点
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旅游资源。
难点
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旅游资源。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读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2、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在哪里,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俄罗斯,今天我们来认识法国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法国的地理位置及首都。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四节法国位置及首都地形、地势特点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3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21节
总第
21课时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日本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置,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结日本的经济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2、举例说明日本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点。3、知道日本的首都及其位置、职能。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日本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要素的特点。
重点
说明日本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置,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结日本的经济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难点
说明日本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置,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结日本的经济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日本的地形和气候各有哪些特征?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部分地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国家——日本。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2、日本的人种、民族和语言分别是什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日本(第2时)经济人文要素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4周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11日

6节
总第
6课时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非洲的气候特点。
重点
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简述非洲的地理位置?2、非洲的地形有何特点?导入:上节课我们对非洲的位置和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非洲的气候。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非洲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非洲河流主要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非洲的气候二、非洲的河流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0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6节
总第
16课时


第七章第三节西亚(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2、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3、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西亚石油的分布、生产及出口情况。
重点
1.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2.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西亚的主要国家有哪些,首都分别是哪里?导入:上节课我们对西亚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西亚的石油和宗教。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的产油国有哪些?。
2、发源于西亚的宗教有哪些,“圣城”和“圣地”分别是哪里?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亚(第2课时)主要产油国主要的宗教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1
7

课时教案
2016年6



29节
总第
29课时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世界上不同时区之间,时间的相互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换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难点
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换算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什么?导入: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认识一下世界的大洲——亚洲。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简述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时区时如何划分的?如何计算不同地区的区时?
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时区和区时
教学反思
讲练结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高。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7周
课时教案
2016年6



28节
总第
28课时


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2、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3、说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会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该国人口、城市分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重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2、读图归纳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巴西,今天我们来认识澳大利亚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2、读图归纳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七节澳大利亚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主要城市经济、人口与城市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0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7节
总第
17课时


第七章第四节欧洲西部(第1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3、举例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西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2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重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难点
欧洲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的产油国有哪些?。
2、发源于西亚的宗教有哪些,“圣城”和“圣地”分别是哪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西亚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欧洲西部。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欧洲西部的经济特点是什么?2、欧洲西部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四节欧洲西部(第1课时)主要国家及首都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2

课时教案
2016年3
月4日

3节
总第
3课时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
归纳
对比分析的能力。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重点
亚洲
欧洲的气候特征。
难点
亚洲
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世界上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亚洲的地形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亚洲的主要的气候类型二、亚洲及欧洲的主要地形特点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第12周
课时教案
2016年5



19节
总第
19课时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2、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了解极地地区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3、说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地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南、北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重点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难点
1、学会运用极地经纬网地图。2、掌握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1、指图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2、两极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两极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一下两极地区。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特有物种有哪些?2、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主要有哪些?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2课时)特有物种科学考察站
教学反思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政史地组教案

8周
课时教案
2016年4



14节
总第
14课时


第七章第二节南亚(第2课时)
备课人
安秀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和图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2、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4、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出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
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和图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难点
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和图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激情互动激情展示精讲点拨强化识记当堂检测反馈纠正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简述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主要国家有哪些,首都分别是那里?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东南亚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东南亚的国家。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2、南亚的主要宗教信及农产品分布?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回忆,思考回答倾听,激起对新知识的探索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代表发言倾听,学习分析疑难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识记。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答案,进行自测。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南亚(第2课时)气候及特点主要的宗教农产品及分布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