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科学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科学
1.(2025·义乌模拟)202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中违背该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B.出行选用公共交通
C.打印纸采用双面打印 D.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答案】D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塑料袋不容易被降低,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答】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导致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故答案为:D。
2.(2025·义乌模拟)水晶兰植株因无叶绿素呈白色,叶退化成鳞片状,但能开花结果。水晶兰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只有被子植物有花和果实。
【解答】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由“水晶兰植株因无叶绿素呈白色,叶退化成鳞片状,但能开花结果”可知,水晶兰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D。
3.(2025·义乌模拟)如图是小义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最外层甲处应标注的细胞结构名称为(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般就是通过观察细胞是否含有细胞壁等。
【解答】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故答案为:A。
4.(2025·义乌模拟)校园安全演练时,同学们发现盖上灭火毯后燃烧的木柴马上就熄灭了。主要原因是该操作能(  )
A.降低着火点 B.使可燃物消失
C.隔绝助燃剂 D.使木柴温度低于着火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足够的助燃剂、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A、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改变,故A错误;
B、盖上灭火毯,不会使可燃物消失,故B错误;
C、盖上灭火毯,可以隔绝助燃剂氧气与可燃物接触,起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盖上灭火毯,不能将温度降至着火点一下,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5·义乌模拟)利用如图放置的装置,分别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和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氧气和氢气进入瓶内的导管口分别为(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密度大的物体会向下沉,所以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要将氢气从短管进入集气瓶,从上往下将空气沿长管挤出。
【解答】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均采用短进长出,即氧气从乙进入集气瓶;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即丁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丙排出。
故答案为:D。
6.(2025·义乌模拟)如图,将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在一起后,让两位同学在两边用力拉也很难分开。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
A.书本的重力 B.书对人的拉力
C.纸张间的摩擦力 D.纸张间的压力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存在:物体之间相互挤压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将书本交叉叠在一起,书本之间相互挤压,存在摩擦力,很难被分开。
故答案为:C。
7.(2025·义乌模拟)班级进行了大扫除,对此相关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
A.清理一体机时,由于外壳已接地,无需关闭电源
B.将凳子放到桌面上,人对凳子施加了力但没有做功
C.用湿抹布擦拭后的黑板过段时间就干了,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D.阳光下,看到空气中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安全用电原则;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条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解答】A、清理一体机时,虽然外壳已接地,但为了安全,仍需关闭电源,故A错误;
B、将凳子放到桌面上,人对凳子施加了力,凳子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知人对凳子做了功,故B错误;
C、水由液体转化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C正确;
D、空气中的灰尘可见,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5·义乌模拟)在预防流感手抄报展示的内容中,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
A.加强锻炼 B.注射疫苗
C.多吃蔬菜水果 D.定期消毒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解答】加强锻炼、注射疫苗和多吃蔬菜水果都是针对健康人群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定期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D。
9.(2025·义乌模拟)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1、2、3处,观察并比较相应的电流值I1、I2、I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B.并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C.串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 D.并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电路只有一个回路,属于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
【解答】电路为串联电路,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故答案为:A。
10.(2025·义乌模拟)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在我国成都举行。下列与比赛项目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一项是
A.皮划艇:为了让艇前进,需将桨向前划动
B.射箭:弦被拉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摩托艇:相对于脚下的摩托艇,比赛选手是运动的
D.台球:白球被击打后能持续滚动,是白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为了让艇前进,需将桨向后划动,故A错误;
B、弦在力的作用下被拉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摩托艇与比赛选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知相对于脚下的摩托艇,比赛选手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惯性不是力,不能对物体作用,球被击打后能持续滚动,是白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5·义乌模拟)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上演“七星连珠”罕见天象。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七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A.金星 B.水星 C.木星 D.火星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八大行星与太阳间的位置关系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答案为:B。
12.(2025·义乌模拟)用易观察的现象显示不易观察的现象;用易测量的量表示不易测量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甲图: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B.乙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人对箱子的推力
C.丙图:用进入瓶中的水量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图: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用易观察的现象显示不易观察的现象、用易测量的量表示不易测量的量的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解答】A、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没有采用转换法,故A错误;
B、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人对箱子的推力,没有采用转换法,故B错误;
C、用进入瓶中的水量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采用了类比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5·义乌模拟)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关于此反应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丁物质由C原子直接构成
C.该微观模型中有四种物质
D.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为:。
【解答】A、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丁物质由分子构成,故B错误;
C、该微观模型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丙和丁的个数比为2:1,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5·义乌模拟)化学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化学反应中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如图为一定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图像,若把锌粒改为等量的锌粉,则图中的A点的移动方向是(  )
A.竖直上移 B.水平左移 C.水平右移 D.竖直下移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改变反应物的表面积,不会影响最终生成物的质量,只会影响反应速度。
【解答】把锌粒改为等量的锌粉,接触面积变大,反应速度加快,但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可知A点应水平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B。
15.(2025·义乌模拟)为提升驾驶安全性,手机导航软件有抬头显示模式,此模式下手机显示画面与正常模式并不相同。如图甲所示,把此模式下的手机平放在挡风玻璃前,手机中导航信息成像在司机视野前方,不需要低头看手机屏幕。若司机观察到视野前方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观察到的手机上的导航界面图像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挡风玻璃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分析可知,手机上的导航界面的图像与图A中所示的图像相同。
故答案为:A。
16.(2025·义乌模拟)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中,某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该材料主体结构由一种含钛(Ti)、铝(Al)的合金构成,表面涂层是一种特殊的有机聚合物。
(1)钛铝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在研制过程中会发生铝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①该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②此类反应也可用于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且判断方法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相似。据此判断 Cu 和Al2O3能否发生反应    。
【答案】(1)金属材料
(2)置换(氧化还原);不能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合金是一种金属和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置换反应的特点: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
【解答】(1)钛铝合金由金属钛和铝为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2)①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
②该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中金属单质要比氧化物中金属单质更活泼,铜的活动性弱于铝,可知铜和氧化铝不能发生反应。
17.(2025·义乌模拟)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在尿液压力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经盆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并产生尿意。做好准备后,排尿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引起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尿液经尿道口排出。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2)“膀胱壁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答案】(1)肾脏
(2)效应器
【知识点】泌尿系统;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形成尿液的系统是内分泌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2)由“排尿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引起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尿液经尿道口排出”可知,膀胱壁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18.(2025·义乌模拟)2025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四川内江市发生3.1级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在地震发生当晚,当地的月相为   ;
(2)四川地区地震多发,因其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交界”或“中心”)处;
(3)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____;
A.在商场时立刻乘电梯撤离
B.在家中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学生听从老师指挥,快速有序疏散至操场
D.要避免站在高压线等有坠物危险的地方
【答案】(1)满月
(2)交界
(3)C;D
【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农历判断月相,初一为新月,初七八为上弦月,十五、六为满月,廿二、三为下弦月。
(2)根据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较频繁,容易引发地震进行分析。
(3)地震时有条件的话跑到空旷的区域去,没有条件的可躲进室内狭小的空间中,并用东西保护头部。
【解答】(1)当天是农历十五,可知月相为满月。
(2)板块交界处容易引发地震,四川地区地震多发,因其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3)A、地震发生时,不能乘电梯撤离,故A错误;
B、地震发生时,安全第一,不能为了抢运物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故B错误;
C、 地震发生时,学生听从老师指挥,快速有序疏散至操场,以免因为混乱发生踩踏事件等,故C正确;
D、地震发生时,要避免站在高压线等有坠物危险的地方,以防被坠物砸伤,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19.(2025·义乌模拟)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命名为四川舰,它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
(1)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装置处于强磁场中,当其中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舰载机受到弹射装置所提供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舰载机受到的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以及   方向有关;
(2)舰载机弹射飞出时由于质量基本不变,   ,因此动能增大;
(3)四川舰采用了21兆瓦燃气轮机和6兆瓦柴油机的混合动力系统。采用柴油作为燃料,其原因是柴油具有较大的____。
A.密度 B.沸点 C.热值
【答案】(1)电流
(2)速度增大
(3)C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能的影响因素;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是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热值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1)电磁弹射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3)燃油具有较大的热值,在燃烧等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故答案为:C。
20.(2025·义乌模拟)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对血液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和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细胞数量的测定。
(1)血球计数板是一种特殊的载玻片,内有刻度线和凹槽,部分放大如右图所示。计数时一般对 1、2、3、4、5区域分别数出细胞数,然后再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对区域5的细胞完成计数后想要对区域1进行计数,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3)计数之前要给血液加入稀释液,不同的稀释液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某稀释液能溶解所有的无核细胞,那么加入这种稀释液是为了给   进行计数。
【答案】(1)减少误差
(2)左上
(3)白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血液
【解析】【分析】(1)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视野中要观察的物体在什么方位,装片就向什么方位移。
(3)根据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进行判断。
【解答】(1)通过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2)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区域1在区域5的左上方,实际区域1在区域5的右下方,所以要对区域1进行计算,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3)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可知是为了给白细胞进行计算。
21.(2025·义乌模拟)绿矾(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常用作净水剂、补血剂、制颜料等。
(1)绿矾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流程制备绿矾(FeSO4·7H2O)并回收金属铜。
①向固体中加入的试剂的化学式为   ;
②为避免绿矾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合适的结晶方式是   (选填“加热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答案】(1)纯净物
(2)H2SO4;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2)根据实验流程和目的进行判断,注意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解答】(1)绿矾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化学式可知 ,绿矾含有多种元素,可知属于化合物。
(2)①加试剂的作用是将铜和铁分离,根据结晶后得到的是 FeSO4 ,可知,试剂为稀硫酸,化学式为H2SO4。
②加热蒸发,温度升高,更易被氧化,所以为了防止被氧化,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
22.(2025·义乌模拟)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将杠杆原理应用于日常生活。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捣谷工具“ 舂 ” (如图甲所示),便蕴含着杠杆原理,其原理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 “舂”可视为费力杠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脚上下踩动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减少”);
(2)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
(3)如图乙,某次舂米过程中,人对舂的力F1保持500牛不变,1分钟内碓头下落20次,每次A点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均为45厘米,则人对“春”做功的功率为   。
【答案】(1)减少
(2)
(3)75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省力,则费距离;费力,则省距离。
(2)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注意t的单位是秒。
【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即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脚上下踩动的距离减少。
(2)反向延长F1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该延长线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如图所示。
(3)人对舂做功的功率。
23.(2025·义乌模拟)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 溶液(可释放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向其中放入等量黑藻,然后依次加入体积均为200mL的蒸馏水、 溶液、 溶液和 溶液。
②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溶解氧传感器探头,连接数据采集装置;
③开启LED灯 (冷光源),提供适宜且相同强度光照,实验过程中不间断进行搅拌。
④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得到的相关数据后,绘制了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和不同浓度 溶液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设计:设置甲装置实验的作用是   ;
(2)实验原理:探究过程中用于体现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   ;
(3) 初步结论:    ;
(4)实验评价:该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理由是   (写出一点)。
【答案】(1)对照
(2)溶解氧的浓度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只选择了黑藻一种植物做实验,缺少普遍性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2)实验测量的是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可知是通过比较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来体现光合作用强度。
(3)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越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为了避免偶然性,应换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解答】(1)甲中未添加碳酸氢钠溶液,是空白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实验通过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测量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用于体现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3)由图像可知,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高,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越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实验只使用了一种植物进行探究,存在偶然性,应多使用几种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24.(2025·义乌模拟)氮化锂(Li3N)常用作固体电解质和催化剂,可由氮气和锂化合而成。如图为其制取装置。查阅资料可知:锂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能与水蒸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则氮化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为确保氮化锂的纯度,实验时需先点燃酒精灯   (选填“B”或“D”);
(3)写出E中药品的名称并说明设置该装置的目的   ;
(4)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太快会使 产率过低,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3
(2)B
(3)浓硫酸,可以防止空气进入D装置
(4)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除不干净,导致部分锂粉与之反应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分析。
(2)为防止氧气对实验造成干扰,应先点燃B处酒精灯,用灼热的铜网将氧气除去。
(3)E中左侧导管在液面以外,可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4)由题中信息可知,空气中多种成分能与锂反应,可知氮化锂产率偏低,可能是因为杂质气体与锂反应。
【解答】(1)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3。
(2)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锂反应,应在点燃D处酒精灯前将氧气除去,故应点燃B处的酒精灯。
(3)为防止空气进入D中与锂反应,应在E中盛放浓硫酸。
(4)通入空气太快,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气体未被除尽,与锂发生反应,导致产率过低。
25.(2025·义乌模拟)用伏安法测电阻 R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实验前,若发现电流表指针未指向“0”刻度线,应调节旋钮甲、乙、丙、丁中的   进行调零;
(2)实验中,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情况为____;
A.都变大 B.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
C.都变小 D.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
(3)实验数据处理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公式,由多次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值分别算出电阻值,再求平均值;
方法二:先分别算出三次电压、电流的平均值,再根据公式用这两个平均值算出电阻。其中的方法   是科学的;
(4)若实验过程中 Rx的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上述电路及器材还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是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甲
(2)A
(3)一
(4)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测定电阻的功率、探究电阻长度对其阻值的影响等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乙、丙和丁是电流表的接线柱,用于连接导线。
(2)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其两端分压越大。
(3)取平均值时,是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
(4)定值电阻阻值不变,可用于探究需要电阻为定值的实验。
【解答】(1)使用前要先将电流表调零,若电流表指针没有在零刻度,需通过调整甲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
(2)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滑片向左滑,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可知电流表示数将增大。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电流增大,由U=IR可知,两端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A。
(3)为减小误差,需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求得电阻,应求出每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再将电阻值取平均值。不能将电压和电流值先取平均值再计算电阻,因为这样电压和电流不对应,不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经过电阻的电流。可知方法一是合理的。
(4)Rx的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其阻值不变,可用于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功率、探究电阻长度对其阻值的影响等。
26.(2025·义乌模拟)同学们通过学习,总结了物质鉴别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此图尝试着对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三种物质进行了鉴别。
【思维导图】
【实验过程】
Ⅰ取A、B和C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少量待测液体。观察发现均为无色透明溶液。Ⅱ分别往三只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A 试管内溶液变红,B试管溶液变蓝,C试管溶液无明显变化。
【分析交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属于思维导图中的   步骤;
(2)由实验过程可知,A试管中装的是   溶液;
(3)同学们认为石蕊试液的颜色为紫色,所以颜色的变化不够明显,于是检验试剂改用无色酚酞试液重新实验。发现B试管试液变红,AC试管溶液不变色。
①为了确定物质,在不增加新试剂的条件下,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②上述过程需两步实验,不太方便,请你再选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步实验就能方便地鉴别上述三种物质。应选用的试液是   。
【答案】(1)物理性质判断
(2)稀盐酸
(3)取B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加入AC 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Na2CO3、K2CO3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
(2)能使紫色石蕊试验变红的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验变蓝的的溶液呈碱性。
(3)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答】(1)“无色溶液”属于物理性质,可知属于思维导图中的“物理性质判断”。
(2)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A试管内溶液变红,说明A中溶液呈酸性,可知为稀盐酸。
(3)①将AC两中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加到B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将观察到红色褪去,而氯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红色不会褪去。
②通过分析三种物质的性质,可知可添加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可溶性盐来鉴别三种物质,稀盐酸与碳酸盐接触会产生气泡,氯化钙与碳酸盐接触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可以选择Na2CO3、K2CO3等。
27.(2025·义乌模拟)兴趣小组用家里的物品和刻度尺测量院子里某种实心石块的密度。
【材料准备】水桶、薄壁塑料瓶(已剪去瓶底)、大小不同的石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在水桶中倒入适量的水,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
②将塑料瓶拧紧瓶盖后倒置,然后在瓶内放入小石块若干并注入适量的水;
③把装有小石块和水的塑料瓶放入水桶中,使其漂浮;待塑料瓶稳定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瓶内外水面到塑料瓶底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如图乙;
④再把一颗大石块放进塑料瓶的水中,待塑料瓶稳定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瓶内外水面到塑料瓶底的距离分别为h3和h4,如图丙;
【过程分析】
(1)以上三幅图中,水桶底所受到的压强最大的是   图;
(2)向塑料瓶内加入适量水的目的除了调整重量使其漂浮外,还有的功能是   ;
(3)如图乙,若要增大塑料瓶内外液面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A.往塑料瓶内加水 B.往塑料瓶内加小石块
C.往水桶内加水 D.往水桶内加小石块
(4)【实验结果】
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和ρ水表示大石块的密度值是   。
【答案】(1)丙
(2)便于测出大石块的体积
(3)B
(4)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判断压强大小。
(2)由实验测量的数据可知,利用排水法测量大石块的体积。
(3)装置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增大,则浮力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4)根据瓶内液面变化情况计算大石头的体积,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计算大石头的重力,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解答】(1)由可知,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由图可知,丙中液体深度最深,可知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2)实验通过测量瓶内液面高度变化计算体积变化值,从而求得大石块的体积。
(3)要增大塑料瓶内外液面差,即要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则应增加装置的总重力,故应向瓶内继续添加小石块。
故答案为:B。
(4)设圆柱形瓶身的横截面积为S,大石块的体积为
装置始终漂浮,增大的浮力等于大石块的重力,即
大石块的质量为
密度为。
28.(2025·义乌模拟)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个内部容量1.25升的“水族箱”,跟随乘组一同进入太空。4条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组成了一个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家将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实现中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方面的突破。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2)如图呈现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   ;
(3)此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其原因是   ;
(4)在微重力下,斑马鱼开始时出现腹背颠倒、旋转、转圈等异常情况;但一段时间后,斑马鱼依靠鳍的协调配合,找到了适合的运动方式。此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答案】(1)金鱼藻→斑马鱼
(2)金鱼藻
(3)生物种类少
(4)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食物链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2)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强,稳定性强。
(4)斑马鱼找到合适的运动方式,是对环境的适应。
【解答】(1)食物链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金鱼藻→斑马鱼。
(2)甲的能量指向乙、丙、丁,可知甲是生产者,则甲为金鱼藻。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越强。
(4)斑马鱼在一段时间后找到了适合的运动方式,说明斑马鱼适应看微重力的环境。
29.(2025·义乌模拟)在2025年春节晚会上,一组机器人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机器人的质量为45千克,机器人双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3平方米。机器人在水平舞台上以0.8米/秒的速度经过40米长的大厅。
(1)该机器人经过大厅所需的时间为   ;
(2)该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大厅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机器人依靠固态电池供能,以80瓦额定功率进行舞蹈。为保护电池,当电量剩余20%时需停止舞蹈。若要实现45分钟连续舞蹈,充满电的固态电池至少应贮存多少化学能
【答案】(1)50s
(2)
(3)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进行计算。
(2)站立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3)消耗的能量为总化学能的百分之八十,根据W=Pt进行计算。
【解答】 (1)该机器人经过大厅所需的时间。
30.(2025·义乌模拟) 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次磷酸(H3PO2) 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1)磷酸、亚磷酸、次磷酸都属于酸,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   ;
(2)三种含磷酸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OH代表羟基,如磷酸有3个羟基。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则下列三种含磷酸在其他相同条件下酸性最强的是   ;
(3)磷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制取它的主要反应是: 实验室要制取磷酸铵2.98克,至少需要10%的磷酸溶液多少克
【答案】(1)H+
(2)次磷酸
(3)解:设需要磷酸的质量为x。
+ =+3
98   149
x   2.98g
,解得x=1.96g.
10%的磷酸溶液的质量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1)酸:电离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2)根据题中的提示“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进行判断。
(3)根据方程式计算磷酸的质量,再由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得溶液的质量。
【解答】(1)三种物质在电离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都属于酸。
(2)由“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可知,酸性最强的是次磷酸。
31.(2025·义乌模拟)鱼泵是一种为鱼塘、鱼缸补充氧气的设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自制简易鱼泵”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如图是他们设计的装置图(固定装置已省略)。
(1)鱼泵补氧有利于鱼的   作用;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装置的制氧原理   ;
(3)细化器中的微孔结构可将大气泡破碎为小气泡,据此推测鱼泵中安装此装置的目的是   ;
(4)在调节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小组同学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冬季与夏季的出氧速度存在差异。结合酶的特性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呼吸
(2)2H2O2 =催化剂2H2O+O2↑
(3)增大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氧气更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4)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酶及其催化作用;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鱼的呼吸作用:。
(2)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细化器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1)鱼的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可知鱼泵补氧有利于鱼的呼吸作用。
(2)原理是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 =催化剂2H2O+O2↑。
(3)将大气泡破碎成小气泡,增大了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目的是使氧气充分溶于水。
(4)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导致催化效果受影响,所以冬季与夏季的出氧速度存在差异。
32.(2025·义乌模拟)艾灸在中国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已有悠久的历史。
(1)艾灸能提高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   免疫;
(2)艾草中的某种有效成分为异戊二烯,其分子式为C5H8,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3)如图甲所示的艾灸仪,内部加热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是两个电热丝。使用时,先用高温档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调节到低温档保温并开始进行理疗。
①图乙中S2是自动开关,艾灸仪开始进行理疗,S2的状态是   的;
②若此艾灸仪的额定电压为12V,电路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分别为30W和5W,求电热丝R2的阻值   。
【答案】(1)非特异性免疫
(2)15: 2
(3)断开;24欧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常用电热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一种或一类抗原起效。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根据开关闭合和断开情况结合判断档位,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阻之和。
【解答】(1)由“艾灸能提高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可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3)①S2闭合,R2被短路,此时电路中总电阻较小,由可知,为高温加热档,则S2断开时,为低温档保温并开始进行理疗。
②加热档只有,其电阻为,电热丝R2的阻值为。
1 / 1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科学
1.(2025·义乌模拟)202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中违背该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B.出行选用公共交通
C.打印纸采用双面打印 D.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2.(2025·义乌模拟)水晶兰植株因无叶绿素呈白色,叶退化成鳞片状,但能开花结果。水晶兰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3.(2025·义乌模拟)如图是小义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最外层甲处应标注的细胞结构名称为(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
4.(2025·义乌模拟)校园安全演练时,同学们发现盖上灭火毯后燃烧的木柴马上就熄灭了。主要原因是该操作能(  )
A.降低着火点 B.使可燃物消失
C.隔绝助燃剂 D.使木柴温度低于着火点
5.(2025·义乌模拟)利用如图放置的装置,分别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和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氧气和氢气进入瓶内的导管口分别为(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6.(2025·义乌模拟)如图,将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在一起后,让两位同学在两边用力拉也很难分开。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
A.书本的重力 B.书对人的拉力
C.纸张间的摩擦力 D.纸张间的压力
7.(2025·义乌模拟)班级进行了大扫除,对此相关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
A.清理一体机时,由于外壳已接地,无需关闭电源
B.将凳子放到桌面上,人对凳子施加了力但没有做功
C.用湿抹布擦拭后的黑板过段时间就干了,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D.阳光下,看到空气中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2025·义乌模拟)在预防流感手抄报展示的内容中,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
A.加强锻炼 B.注射疫苗
C.多吃蔬菜水果 D.定期消毒
9.(2025·义乌模拟)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1、2、3处,观察并比较相应的电流值I1、I2、I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B.并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C.串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 D.并联电路电流逐渐增大
10.(2025·义乌模拟)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在我国成都举行。下列与比赛项目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一项是
A.皮划艇:为了让艇前进,需将桨向前划动
B.射箭:弦被拉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摩托艇:相对于脚下的摩托艇,比赛选手是运动的
D.台球:白球被击打后能持续滚动,是白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11.(2025·义乌模拟)2025年2月28日,太阳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上演“七星连珠”罕见天象。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七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A.金星 B.水星 C.木星 D.火星
12.(2025·义乌模拟)用易观察的现象显示不易观察的现象;用易测量的量表示不易测量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过程中主要应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甲图: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B.乙图: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人对箱子的推力
C.丙图:用进入瓶中的水量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图: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
13.(2025·义乌模拟)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关于此反应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丁物质由C原子直接构成
C.该微观模型中有四种物质
D.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14.(2025·义乌模拟)化学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化学反应中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如图为一定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图像,若把锌粒改为等量的锌粉,则图中的A点的移动方向是(  )
A.竖直上移 B.水平左移 C.水平右移 D.竖直下移
15.(2025·义乌模拟)为提升驾驶安全性,手机导航软件有抬头显示模式,此模式下手机显示画面与正常模式并不相同。如图甲所示,把此模式下的手机平放在挡风玻璃前,手机中导航信息成像在司机视野前方,不需要低头看手机屏幕。若司机观察到视野前方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观察到的手机上的导航界面图像为(  )
A. B. C. D.
16.(2025·义乌模拟)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中,某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该材料主体结构由一种含钛(Ti)、铝(Al)的合金构成,表面涂层是一种特殊的有机聚合物。
(1)钛铝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在研制过程中会发生铝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①该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②此类反应也可用于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且判断方法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相似。据此判断 Cu 和Al2O3能否发生反应    。
17.(2025·义乌模拟)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在尿液压力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经盆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并产生尿意。做好准备后,排尿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引起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尿液经尿道口排出。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2)“膀胱壁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18.(2025·义乌模拟)2025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四川内江市发生3.1级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在地震发生当晚,当地的月相为   ;
(2)四川地区地震多发,因其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交界”或“中心”)处;
(3)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____;
A.在商场时立刻乘电梯撤离
B.在家中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学生听从老师指挥,快速有序疏散至操场
D.要避免站在高压线等有坠物危险的地方
19.(2025·义乌模拟)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命名为四川舰,它是全球首次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
(1)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装置处于强磁场中,当其中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舰载机受到弹射装置所提供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舰载机受到的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以及   方向有关;
(2)舰载机弹射飞出时由于质量基本不变,   ,因此动能增大;
(3)四川舰采用了21兆瓦燃气轮机和6兆瓦柴油机的混合动力系统。采用柴油作为燃料,其原因是柴油具有较大的____。
A.密度 B.沸点 C.热值
20.(2025·义乌模拟)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对血液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和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细胞数量的测定。
(1)血球计数板是一种特殊的载玻片,内有刻度线和凹槽,部分放大如右图所示。计数时一般对 1、2、3、4、5区域分别数出细胞数,然后再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对区域5的细胞完成计数后想要对区域1进行计数,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
(3)计数之前要给血液加入稀释液,不同的稀释液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某稀释液能溶解所有的无核细胞,那么加入这种稀释液是为了给   进行计数。
21.(2025·义乌模拟)绿矾(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常用作净水剂、补血剂、制颜料等。
(1)绿矾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流程制备绿矾(FeSO4·7H2O)并回收金属铜。
①向固体中加入的试剂的化学式为   ;
②为避免绿矾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合适的结晶方式是   (选填“加热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2.(2025·义乌模拟)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将杠杆原理应用于日常生活。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捣谷工具“ 舂 ” (如图甲所示),便蕴含着杠杆原理,其原理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 “舂”可视为费力杠杆,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脚上下踩动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减少”);
(2)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
(3)如图乙,某次舂米过程中,人对舂的力F1保持500牛不变,1分钟内碓头下落20次,每次A点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均为45厘米,则人对“春”做功的功率为   。
23.(2025·义乌模拟)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 溶液(可释放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向其中放入等量黑藻,然后依次加入体积均为200mL的蒸馏水、 溶液、 溶液和 溶液。
②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溶解氧传感器探头,连接数据采集装置;
③开启LED灯 (冷光源),提供适宜且相同强度光照,实验过程中不间断进行搅拌。
④利用数据采集装置得到的相关数据后,绘制了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和不同浓度 溶液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设计:设置甲装置实验的作用是   ;
(2)实验原理:探究过程中用于体现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   ;
(3) 初步结论:    ;
(4)实验评价:该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理由是   (写出一点)。
24.(2025·义乌模拟)氮化锂(Li3N)常用作固体电解质和催化剂,可由氮气和锂化合而成。如图为其制取装置。查阅资料可知:锂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能与水蒸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则氮化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为确保氮化锂的纯度,实验时需先点燃酒精灯   (选填“B”或“D”);
(3)写出E中药品的名称并说明设置该装置的目的   ;
(4)实验过程中,通入空气太快会使 产率过低,可能的原因是   。
25.(2025·义乌模拟)用伏安法测电阻 R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实验前,若发现电流表指针未指向“0”刻度线,应调节旋钮甲、乙、丙、丁中的   进行调零;
(2)实验中,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情况为____;
A.都变大 B.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
C.都变小 D.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
(3)实验数据处理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公式,由多次测量得到的电压、电流值分别算出电阻值,再求平均值;
方法二:先分别算出三次电压、电流的平均值,再根据公式用这两个平均值算出电阻。其中的方法   是科学的;
(4)若实验过程中 Rx的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上述电路及器材还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是   (写出一个即可)。
26.(2025·义乌模拟)同学们通过学习,总结了物质鉴别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此图尝试着对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三种物质进行了鉴别。
【思维导图】
【实验过程】
Ⅰ取A、B和C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少量待测液体。观察发现均为无色透明溶液。Ⅱ分别往三只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A 试管内溶液变红,B试管溶液变蓝,C试管溶液无明显变化。
【分析交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均为无色透明溶液”属于思维导图中的   步骤;
(2)由实验过程可知,A试管中装的是   溶液;
(3)同学们认为石蕊试液的颜色为紫色,所以颜色的变化不够明显,于是检验试剂改用无色酚酞试液重新实验。发现B试管试液变红,AC试管溶液不变色。
①为了确定物质,在不增加新试剂的条件下,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②上述过程需两步实验,不太方便,请你再选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步实验就能方便地鉴别上述三种物质。应选用的试液是   。
27.(2025·义乌模拟)兴趣小组用家里的物品和刻度尺测量院子里某种实心石块的密度。
【材料准备】水桶、薄壁塑料瓶(已剪去瓶底)、大小不同的石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在水桶中倒入适量的水,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
②将塑料瓶拧紧瓶盖后倒置,然后在瓶内放入小石块若干并注入适量的水;
③把装有小石块和水的塑料瓶放入水桶中,使其漂浮;待塑料瓶稳定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瓶内外水面到塑料瓶底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如图乙;
④再把一颗大石块放进塑料瓶的水中,待塑料瓶稳定后,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瓶内外水面到塑料瓶底的距离分别为h3和h4,如图丙;
【过程分析】
(1)以上三幅图中,水桶底所受到的压强最大的是   图;
(2)向塑料瓶内加入适量水的目的除了调整重量使其漂浮外,还有的功能是   ;
(3)如图乙,若要增大塑料瓶内外液面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A.往塑料瓶内加水 B.往塑料瓶内加小石块
C.往水桶内加水 D.往水桶内加小石块
(4)【实验结果】
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和ρ水表示大石块的密度值是   。
28.(2025·义乌模拟)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个内部容量1.25升的“水族箱”,跟随乘组一同进入太空。4条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等组成了一个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家将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实现中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方面的突破。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2)如图呈现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   ;
(3)此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其原因是   ;
(4)在微重力下,斑马鱼开始时出现腹背颠倒、旋转、转圈等异常情况;但一段时间后,斑马鱼依靠鳍的协调配合,找到了适合的运动方式。此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29.(2025·义乌模拟)在2025年春节晚会上,一组机器人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机器人的质量为45千克,机器人双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3平方米。机器人在水平舞台上以0.8米/秒的速度经过40米长的大厅。
(1)该机器人经过大厅所需的时间为   ;
(2)该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大厅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机器人依靠固态电池供能,以80瓦额定功率进行舞蹈。为保护电池,当电量剩余20%时需停止舞蹈。若要实现45分钟连续舞蹈,充满电的固态电池至少应贮存多少化学能
30.(2025·义乌模拟) 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次磷酸(H3PO2) 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1)磷酸、亚磷酸、次磷酸都属于酸,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   ;
(2)三种含磷酸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OH代表羟基,如磷酸有3个羟基。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则下列三种含磷酸在其他相同条件下酸性最强的是   ;
(3)磷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制取它的主要反应是: 实验室要制取磷酸铵2.98克,至少需要10%的磷酸溶液多少克
31.(2025·义乌模拟)鱼泵是一种为鱼塘、鱼缸补充氧气的设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自制简易鱼泵”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如图是他们设计的装置图(固定装置已省略)。
(1)鱼泵补氧有利于鱼的   作用;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装置的制氧原理   ;
(3)细化器中的微孔结构可将大气泡破碎为小气泡,据此推测鱼泵中安装此装置的目的是   ;
(4)在调节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小组同学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冬季与夏季的出氧速度存在差异。结合酶的特性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2.(2025·义乌模拟)艾灸在中国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已有悠久的历史。
(1)艾灸能提高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   免疫;
(2)艾草中的某种有效成分为异戊二烯,其分子式为C5H8,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3)如图甲所示的艾灸仪,内部加热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是两个电热丝。使用时,先用高温档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调节到低温档保温并开始进行理疗。
①图乙中S2是自动开关,艾灸仪开始进行理疗,S2的状态是   的;
②若此艾灸仪的额定电压为12V,电路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分别为30W和5W,求电热丝R2的阻值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塑料袋不容易被降低,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答】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导致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故答案为:D。
2.【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只有被子植物有花和果实。
【解答】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由“水晶兰植株因无叶绿素呈白色,叶退化成鳞片状,但能开花结果”可知,水晶兰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般就是通过观察细胞是否含有细胞壁等。
【解答】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足够的助燃剂、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答】A、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改变,故A错误;
B、盖上灭火毯,不会使可燃物消失,故B错误;
C、盖上灭火毯,可以隔绝助燃剂氧气与可燃物接触,起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盖上灭火毯,不能将温度降至着火点一下,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密度大的物体会向下沉,所以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要将氢气从短管进入集气瓶,从上往下将空气沿长管挤出。
【解答】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均采用短进长出,即氧气从乙进入集气瓶;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即丁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丙排出。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存在:物体之间相互挤压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将书本交叉叠在一起,书本之间相互挤压,存在摩擦力,很难被分开。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安全用电原则;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条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解答】A、清理一体机时,虽然外壳已接地,但为了安全,仍需关闭电源,故A错误;
B、将凳子放到桌面上,人对凳子施加了力,凳子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知人对凳子做了功,故B错误;
C、水由液体转化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C正确;
D、空气中的灰尘可见,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
【解答】加强锻炼、注射疫苗和多吃蔬菜水果都是针对健康人群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定期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电路只有一个回路,属于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
【解答】电路为串联电路,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为了让艇前进,需将桨向后划动,故A错误;
B、弦在力的作用下被拉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摩托艇与比赛选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知相对于脚下的摩托艇,比赛选手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惯性不是力,不能对物体作用,球被击打后能持续滚动,是白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八大行星与太阳间的位置关系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用易观察的现象显示不易观察的现象、用易测量的量表示不易测量的量的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解答】A、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没有采用转换法,故A错误;
B、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人对箱子的推力,没有采用转换法,故B错误;
C、用进入瓶中的水量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模拟地球是个球体,采用了类比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为:。
【解答】A、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丁物质由分子构成,故B错误;
C、该微观模型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丙和丁的个数比为2:1,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改变反应物的表面积,不会影响最终生成物的质量,只会影响反应速度。
【解答】把锌粒改为等量的锌粉,接触面积变大,反应速度加快,但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可知A点应水平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挡风玻璃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分析可知,手机上的导航界面的图像与图A中所示的图像相同。
故答案为:A。
16.【答案】(1)金属材料
(2)置换(氧化还原);不能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合金是一种金属和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置换反应的特点: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
【解答】(1)钛铝合金由金属钛和铝为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2)①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
②该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中金属单质要比氧化物中金属单质更活泼,铜的活动性弱于铝,可知铜和氧化铝不能发生反应。
17.【答案】(1)肾脏
(2)效应器
【知识点】泌尿系统;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形成尿液的系统是内分泌系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2)由“排尿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引起膀胱壁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尿液经尿道口排出”可知,膀胱壁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18.【答案】(1)满月
(2)交界
(3)C;D
【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农历判断月相,初一为新月,初七八为上弦月,十五、六为满月,廿二、三为下弦月。
(2)根据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较频繁,容易引发地震进行分析。
(3)地震时有条件的话跑到空旷的区域去,没有条件的可躲进室内狭小的空间中,并用东西保护头部。
【解答】(1)当天是农历十五,可知月相为满月。
(2)板块交界处容易引发地震,四川地区地震多发,因其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3)A、地震发生时,不能乘电梯撤离,故A错误;
B、地震发生时,安全第一,不能为了抢运物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故B错误;
C、 地震发生时,学生听从老师指挥,快速有序疏散至操场,以免因为混乱发生踩踏事件等,故C正确;
D、地震发生时,要避免站在高压线等有坠物危险的地方,以防被坠物砸伤,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19.【答案】(1)电流
(2)速度增大
(3)C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能的影响因素;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是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热值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1)电磁弹射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3)燃油具有较大的热值,在燃烧等质量的燃料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故答案为:C。
20.【答案】(1)减少误差
(2)左上
(3)白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血液
【解析】【分析】(1)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视野中要观察的物体在什么方位,装片就向什么方位移。
(3)根据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进行判断。
【解答】(1)通过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2)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区域1在区域5的左上方,实际区域1在区域5的右下方,所以要对区域1进行计算,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3)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可知是为了给白细胞进行计算。
21.【答案】(1)纯净物
(2)H2SO4;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2)根据实验流程和目的进行判断,注意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解答】(1)绿矾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化学式可知 ,绿矾含有多种元素,可知属于化合物。
(2)①加试剂的作用是将铜和铁分离,根据结晶后得到的是 FeSO4 ,可知,试剂为稀硫酸,化学式为H2SO4。
②加热蒸发,温度升高,更易被氧化,所以为了防止被氧化,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
22.【答案】(1)减少
(2)
(3)75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省力,则费距离;费力,则省距离。
(2)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注意t的单位是秒。
【解答】(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即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脚上下踩动的距离减少。
(2)反向延长F1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该延长线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如图所示。
(3)人对舂做功的功率。
23.【答案】(1)对照
(2)溶解氧的浓度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只选择了黑藻一种植物做实验,缺少普遍性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2)实验测量的是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可知是通过比较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来体现光合作用强度。
(3)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越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为了避免偶然性,应换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解答】(1)甲中未添加碳酸氢钠溶液,是空白对照组,作用是对照。
(2)实验通过溶解氧传感器探头测量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用于体现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3)由图像可知,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高,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越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4)实验只使用了一种植物进行探究,存在偶然性,应多使用几种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24.【答案】(1)-3
(2)B
(3)浓硫酸,可以防止空气进入D装置
(4)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除不干净,导致部分锂粉与之反应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进行分析。
(2)为防止氧气对实验造成干扰,应先点燃B处酒精灯,用灼热的铜网将氧气除去。
(3)E中左侧导管在液面以外,可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4)由题中信息可知,空气中多种成分能与锂反应,可知氮化锂产率偏低,可能是因为杂质气体与锂反应。
【解答】(1)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解得x-3。
(2)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锂反应,应在点燃D处酒精灯前将氧气除去,故应点燃B处的酒精灯。
(3)为防止空气进入D中与锂反应,应在E中盛放浓硫酸。
(4)通入空气太快,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气体未被除尽,与锂发生反应,导致产率过低。
25.【答案】(1)甲
(2)A
(3)一
(4)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测定电阻的功率、探究电阻长度对其阻值的影响等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乙、丙和丁是电流表的接线柱,用于连接导线。
(2)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其两端分压越大。
(3)取平均值时,是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
(4)定值电阻阻值不变,可用于探究需要电阻为定值的实验。
【解答】(1)使用前要先将电流表调零,若电流表指针没有在零刻度,需通过调整甲将指针调至零刻度线。
(2)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滑片向左滑,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可知电流表示数将增大。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电流增大,由U=IR可知,两端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A。
(3)为减小误差,需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求得电阻,应求出每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再将电阻值取平均值。不能将电压和电流值先取平均值再计算电阻,因为这样电压和电流不对应,不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经过电阻的电流。可知方法一是合理的。
(4)Rx的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其阻值不变,可用于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功率、探究电阻长度对其阻值的影响等。
26.【答案】(1)物理性质判断
(2)稀盐酸
(3)取B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加入AC 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Na2CO3、K2CO3等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
(2)能使紫色石蕊试验变红的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验变蓝的的溶液呈碱性。
(3)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答】(1)“无色溶液”属于物理性质,可知属于思维导图中的“物理性质判断”。
(2)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A试管内溶液变红,说明A中溶液呈酸性,可知为稀盐酸。
(3)①将AC两中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加到B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将观察到红色褪去,而氯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红色不会褪去。
②通过分析三种物质的性质,可知可添加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可溶性盐来鉴别三种物质,稀盐酸与碳酸盐接触会产生气泡,氯化钙与碳酸盐接触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可以选择Na2CO3、K2CO3等。
27.【答案】(1)丙
(2)便于测出大石块的体积
(3)B
(4)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判断压强大小。
(2)由实验测量的数据可知,利用排水法测量大石块的体积。
(3)装置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增大,则浮力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4)根据瓶内液面变化情况计算大石头的体积,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计算大石头的重力,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解答】(1)由可知,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由图可知,丙中液体深度最深,可知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2)实验通过测量瓶内液面高度变化计算体积变化值,从而求得大石块的体积。
(3)要增大塑料瓶内外液面差,即要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则应增加装置的总重力,故应向瓶内继续添加小石块。
故答案为:B。
(4)设圆柱形瓶身的横截面积为S,大石块的体积为
装置始终漂浮,增大的浮力等于大石块的重力,即
大石块的质量为
密度为。
28.【答案】(1)金鱼藻→斑马鱼
(2)金鱼藻
(3)生物种类少
(4)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食物链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2)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强,稳定性强。
(4)斑马鱼找到合适的运动方式,是对环境的适应。
【解答】(1)食物链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金鱼藻→斑马鱼。
(2)甲的能量指向乙、丙、丁,可知甲是生产者,则甲为金鱼藻。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越强。
(4)斑马鱼在一段时间后找到了适合的运动方式,说明斑马鱼适应看微重力的环境。
29.【答案】(1)50s
(2)
(3)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进行计算。
(2)站立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3)消耗的能量为总化学能的百分之八十,根据W=Pt进行计算。
【解答】 (1)该机器人经过大厅所需的时间。
30.【答案】(1)H+
(2)次磷酸
(3)解:设需要磷酸的质量为x。
+ =+3
98   149
x   2.98g
,解得x=1.96g.
10%的磷酸溶液的质量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1)酸:电离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2)根据题中的提示“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进行判断。
(3)根据方程式计算磷酸的质量,再由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得溶液的质量。
【解答】(1)三种物质在电离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都属于酸。
(2)由“非羟基氧个数与总氧个数比越高,酸性越强“可知,酸性最强的是次磷酸。
31.【答案】(1)呼吸
(2)2H2O2 =催化剂2H2O+O2↑
(3)增大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氧气更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4)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酶及其催化作用;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鱼的呼吸作用:。
(2)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细化器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1)鱼的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可知鱼泵补氧有利于鱼的呼吸作用。
(2)原理是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 =催化剂2H2O+O2↑。
(3)将大气泡破碎成小气泡,增大了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目的是使氧气充分溶于水。
(4)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导致催化效果受影响,所以冬季与夏季的出氧速度存在差异。
32.【答案】(1)非特异性免疫
(2)15: 2
(3)断开;24欧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常用电热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一种或一类抗原起效。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根据开关闭合和断开情况结合判断档位,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阻之和。
【解答】(1)由“艾灸能提高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可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3)①S2闭合,R2被短路,此时电路中总电阻较小,由可知,为高温加热档,则S2断开时,为低温档保温并开始进行理疗。
②加热档只有,其电阻为,电热丝R2的阻值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