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4课 第2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4课 第2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云南德宏期末]“德宏惠民保”是一款德宏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费低、保障高,有效发挥了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作用,是我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以普惠的价格为德宏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百万级保险保障和便民化健康服务。发行“德宏惠民保”旨在(  )
①减轻患病群众高额医疗负担,增强人民福祉 ②在社会保障中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③规避风险,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 ④满足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提升综合医疗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广东茂名期末]广东是农民工就业大省,在粤外省籍农民工超2 300万人。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社保服务跨省通”。截至2023年12月,“社保服务跨省通”线下业务办理和咨询2.2万人次,网上专区服务量超过5.6万人次。2023年前11个月提供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服务超过5.2万人次、12.5亿元,跨省转入0.8万人次、3.4亿元。“社保服务跨省通”工作的开展(  )
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需求 ②能让更多的农民工享受跨省社保公共服务 ③能增加在广东的跨省农民工的转移性收入 ④意在提升跨省农民工的经济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浙江衢州期末]从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到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
①能给予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②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③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④有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②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④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会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广东茂名期末]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标准提高了多少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每月1 000元提高到2 000元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每个子女每月1 000元提高到2 000元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每月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
调整个税扣除标准(  )
①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能发挥税收调节贫富悬殊的功能 ②增加了相关家庭的实际收入,能激发消费意愿和能力 ③完善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能更好地改善和保障民生 ④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能促进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河北保定期末]2023年9月,某县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登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发现当地一名二级肢体残疾人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2万元,第一时间将这条信息反馈给乡镇开展摸底排查,核实后按程序将其一家四口纳入低保,并实施临时救助。这体现了社会保障(  )
①通过防范或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发挥“安全网”作用 ②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和他助推动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④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广东肇庆期末]2023年以来,民政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孤儿、残疾人等群体保障政策,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上述举措(  )
①体现协调发展理念,实现救助标准与物价同步上涨 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有效规避生活中的风险 ④有利于织密兜底保障网,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安徽宣城期末]为解决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较大的退休政策“双轨制”问题,根据国家人社部有关规定,经过为期十年的过渡,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政策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并轨,退休养老金统一按照新计算方法计算养老金。养老金并轨政策的落实有助于(  )
①通过再分配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②增加企业职工社会福利收入 ③健全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行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湖北十堰期末]“高福利陷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欧国家提供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由于这些福利太多、太高,压垮了财政,国家只能陷入寅吃卯粮的恶性循环。“高福利陷阱”对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是(  )
①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要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 ④既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坚持量力而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湖南株洲期末]《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
当前,老年人口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消费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于“衣食住行用”等产品和服务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但庞大市场需求目前尚未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据相关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
从内容上来看,银发经济既包括老年人用品等传统实物消费,也包括健康管理、家政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金融支持等服务,以及公共场所、居家环境和智能产品的适老化改造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产业空间可谓广阔。
但是,当前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多个消费领域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劣势,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甚至进行诈骗,使不少老年人身心遭受严重伤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对如何推进银发经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11.[2024·浙江杭州期末]社保是民生之基,是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因此,有网友发表评论认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高福利政策,使我国的社会保障赶超发达国家水平。网友的观点(  )
①认识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民生 ②认识到政府要尽力而为满足人民所有需求 ③忽视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④看到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政府的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为此应该(  )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冲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 ②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深化医养结合,实现居民劳动收入稳步增长 ③优化健康服务,构建由市场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④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养老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贵州毕节期末]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波及青海省多个地区,两省受灾严重。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善款,党和国家要理顺分配关系,让中国特色的慈善发展道路行稳致远。关于救灾善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属于社会保险,能够满足灾区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②属于社会优抚,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社会公平
③是第三次分配,通过慈善公益加强要素资源补给
④属于社会救助,在政府支持下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广东深圳期末]近年来,某市通过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社会救助模式,进一步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救助服务需求。此举(  )
①充分发挥了初次分配的作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②扩大了居民低保保障范围,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 ③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④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浙江金华期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4年我国社保制度将迎来一系列新规:一是扩大社保福利覆盖面,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将受益;二是调整社保缴费标准,企业社保费率由20%降至16%,个人社保费率从8%降至4%;三是提高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保待遇的支付水平。同时,严格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时间点缴纳社保费,杜绝逃避和拖欠现象;个人必须准确申报个人收入等信息,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如果违反规定,逃避缴费或提供虚假信息,将面临处罚并被剥夺相关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保新规的出台及其实施的意义。
参考答案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1.B 由题意可知,发行“德宏惠民保”旨在减轻患病群众高额医疗负担,增强人民福祉,满足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提升综合医疗保障水平,①④符合题意;“德宏惠民保”是一款德宏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不属于第三次分配,不能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②③错误。
2.A “社保服务跨省通”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需求,能让更多的农民工享受跨省社保公共服务,①②符合题意;“社保服务跨省通”没有增加在广东的跨省农民工的转移性收入,③排除;提升跨省农民工的经济保障水平不是“社保服务跨省通”的目的,④排除。
3.D 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而本题考查的是养老保险问题,①排除;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但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②③④符合题意。
4.B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①③正确;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②错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轻对未来的担忧,不能增加居民当前的可支配收入,④错误。
5.C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变化,与起征点无关,①不符合题意;调整个税扣除标准增加了相关家庭的实际收入,能激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能促进均衡发展,②④符合题意;个税改革不属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
6.A 题干材料体现了社会保障可以通过防范或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发挥“安全网”作用,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保障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和他助推动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没有体现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②④不符合题意。
7.C 题述举措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实现救助标准与物价同步上涨”的说法错误,①排除;社会救助不属于第三次分配,商业保险是个人规避生活风险的有效方式,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8.A 养老金并轨政策的落实有助于通过再分配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健全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①③正确;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不属于社会福利,②错误;实行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属于初次分配,而养老金属于再分配,④错误。
9.C 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与题意无关,①排除;“高福利陷阱”对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是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做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②正确;应是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要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③错误;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④正确。
10.答案 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银发事业和产业,推进养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行业布局的优化重组,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要对养老产业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规范养老行业的市场秩序;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织密扎牢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网;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老年用品的研发制造,使养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1.A “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高福利政策,使我国的社会保障赶超发达国家水平”,这种观点认识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民生,但忽视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政府要尽力而为,要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但不可能满足人民所有需求,②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④排除。
12.B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可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冲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养老需要,①④符合题意;居民劳动收入稳步增长,属于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②错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③错误。
13.D 救灾善款不属于社会保险,且满足不了高层次的生活需求,①排除;救灾善款不属于社会优抚,也不能“市场化运作”,②错误;救灾善款是第三次分配,通过慈善公益加强要素资源补给,③符合题意;救灾善款属于社会救助,在政府支持下保障灾民基本生活,④符合题意。
14.D “政府救助+慈善帮扶”充分发挥了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①错误;居民低保保障范围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某市通过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社会救助模式,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救助服务需求,此举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③正确;某市通过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社会救助模式,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④正确。
15.答案 新规扩大社保福利覆盖面有助于平等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新规调整社保缴费标准,同时严格社会保险费征收,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社保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助于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风险分担、责任共担、社会互助共济,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