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1课 第1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1课 第1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浙江温州期末)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国情”是指(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2024山东期末)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下列对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主要体现在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得以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四川成都期末)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最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其他政治力量均封闭自守,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③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合乎人民意愿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④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近代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江苏镇江期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决定的
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5.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英勇的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材料体现了 (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誓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安徽合肥模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内容是根本。我们要深耕传播内容,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下列关于中国故事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红船起航——从此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 ④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福建泉州期中)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①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多重矛盾且相互交织 ③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④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广西青秀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思想启蒙入手,发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使资本主义的弊端突出地呈现出来,中国人对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工人阶级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华开办工矿企业和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开办洋务而产生,它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大公无私、富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的一般优点,还具有大部分人由中国破产农民而来、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相对集中等独特优点,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我们党诞生就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势,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请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9.(2024浙江期末)鲁迅的《祝福》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刻画了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压榨的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她在丧夫后被婆婆出卖,逃到鲁家做佣工,后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不久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回到鲁家后鲁四老爷嫌她“不干不净”不让她管祭祀,人们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司”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街头。这说明(  )
①近代中国要想实现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 ②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 ③“捐门槛赎罪”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④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束缚着中国妇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24湖南怀化模拟)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4浙江宁波期中)近代中国有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如图,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这些都是近代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③这里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解决了这些矛盾,中国就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湖南模拟)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然。这表明,五四运动(  )
①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④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做了各种尝试,但始终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我们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亿万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A 这里的“国情”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符合题意;1939年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C、D两项不符合题意。
2.D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不符合题意,③正确;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得以完成,④正确。
3.B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最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合乎人民意愿且能解决实际问题,①③符合题意。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他政治力量均封闭自守”说法错误,②排除。资产阶级革命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一些进步和发展,④排除。
4.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5.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④排除;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誓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③正确。
6.C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而不是五四运动,①错误。红船起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正确。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错误。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④正确。
7.C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①错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多重矛盾且相互交织,②③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错误。
8.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②近代以来,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抗争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中国需要新的领导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性。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其提供了思想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外部因素。
9.B 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仍未改变,祥林嫂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实现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①符合题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错误;“捐门槛赎罪”是封建迷信的一种,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③符合题意;“被婆婆出卖”体现族权,“改嫁有罪”体现夫权,“阴司受苦”体现神权,材料没有体现“政权”,④不符合题意。
10.D 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①④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11.B 近代中国有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里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③符合题意;图片中这些矛盾既有近代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②错误;解决了这些矛盾,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是还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错误。
12.A 依据题意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然。这说明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①③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④说法错误。
13.答案 ①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