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6课 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6课 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天津红桥区期末)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某地组织宗教界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行升旗仪式、举办爱国主义讲座、参观红色研学展馆等。开展这些活动意在(  )
A.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权利
B.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国家意识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2024河南洛阳期末)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经过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一个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  )
①标志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 ②表明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西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确定了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④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山西太原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深刻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①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②旨在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和融合 ③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④有利于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浙江慈溪期末)2024年3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正式揭牌成立,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内蒙古自治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创新。此举有利于(  )
①赋予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团结 ③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消弭民族隔阂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5.(2024浙江温州期末)2024年2月,某地举办“龙行龘龘迎新春 前程朤朤向未来”民族团结一家亲迎新春文艺汇演。其中歌曲《爱我中华》、马头琴独奏《都仁扎那》等节目形象地讲述了各族群众心手相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人故事。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 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浙江宁波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表明我国(  )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支持群众信教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 ④通过提高宗教界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稳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四川期末)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踏上西藏这片热土,把西藏当作第二故乡,在雪域高原上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与荣光。开展对口援藏有利于 (  )
①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江苏南京鼓楼区期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旨在(  )
①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②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共同团结奋斗 ③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④改变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24福建福州仓山区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国家民委主办的“美丽中国·和谐家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系列展”之“大美青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隆重开幕。展览通过图文并茂、影像视频等展览形式,生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中华民族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展示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展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风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能取得发展上的飞跃。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10.(2024江苏泰州海陵区期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于2024年5月6日至8日在广西调研。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这需要(  )
A.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持续维护民族地区的大局稳定,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高度自治
C.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增强民族凝聚力
11.(2024四川成都期末)截至2024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自治区本级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29件,内容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等重点方面,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  )
①表明西藏自治区的各个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②因地制宜,积极推动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有利于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四川成都期末)近年来,某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融合党建资源,推动建立各民族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社区公约、居民守则,引导居民参与小区自治,团结引领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灿烂绽放。该社区党总支 (  )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建立各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江苏镇江期末)公益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海市崇明区当地统战系统、民宗部门以“瀛洲同心惠民生”为主题,推动宗教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不断促进宗教界人士为崇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体现了 (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国家鼓励宗教事业自我完善和发展
C.我国的宗教本质发生了变化
D.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4.2024年7月,武汉市黄陂区民族宗教界“祖国万岁 同心向党”第二届主题书画作品联展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巡回展活动在二程书院举行。联展现场,一幅幅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有的以雄浑的笔触书写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有的以细腻的线条描绘各民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有的以绚丽的色彩表达对党的深情祝福。此次活动的开展(  )
①表明我国支持宗教界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宗教健康发展 ②旨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③有利于增进宗教界人士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凝聚奋斗合力 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为宣传贯彻民族宗教政策知识,福建省南靖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邀请相关专家创作并主持以宗教名词和相关政策法规为主,百科知识为辅的灯谜400余条,结合全县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实践,举办“宣传民族与宗教政策知识灯谜竞猜”活动。举办该活动 (  )
①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是实现民族自治区高度自治的重要举措之一 ④说明我国政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持人民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山东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亲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新型民族关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治藏稳藏兴藏事业全过程、各方面,全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民族团结进步的歌声更加嘹亮。实践雄辩证明: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会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西藏如何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阿勒泰。阿勒泰是新疆的一个缩影,游客在旅游途中不仅领略了新疆的壮丽美景,还见证了新疆发展的巨大成就:新疆的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新疆的发展进步,见证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被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我国宪法虽经多次修改,但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基本没有变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立场。
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C 组织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意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强调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权利,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指出某地组织宗教界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强调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宗教界人士的国家意识,C项符合题意;组织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意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2.D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已形成,①错误;经过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一个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表明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西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②④符合题意;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不是题中现象确定的,③错误。
3.B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①③正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②错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④错误。
4.B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民就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①错误;此举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②④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民族隔阂,③错误。
5.C 这一活动有利于巩固新型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①错误;这一活动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②③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不符合题意。
6.C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支持群众信教,①错误;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表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提高宗教界的自我管理能力,④不符合题意。
7.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已形成,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①③错误;开展对口援藏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②④正确。
8.B “物质基础”说法错误,①排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②③正确;要依据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实行民族政策,而不是改变这一格局,④错误。
9.答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②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⑤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⑥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10.C 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项错误;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行使民族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有高度自治权,B项错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项正确;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D项错误。
11.C 西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①错误;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因地制宜,积极推动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②④正确;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不是方针,③错误。
12.B 该社区党总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最根本的保证,①④正确;该社区党总支并未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②错误;建立各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但不是根本途径,③错误。
13.D 材料强调我国宗教界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强调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事业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鼓励宗教事业自我完善和发展,B项错误;我国宗教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宗教界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D项正确。
14.D 我国支持宗教界开展合法活动,而不是各类活动,①排除;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进宗教界人士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凝聚奋斗合力,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③④正确。
15.C ①材料未体现,排除;“高度自治”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举办该活动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明我国政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持人民民主,②④正确。
16.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关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②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治藏稳藏兴藏事业全过程、各方面。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答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团结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③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