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7课 第1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7课 第1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北京朝阳区期末)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关于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反映的是国家每个公民的利益诉求 ②有法的国家就是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 ③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④法能够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江苏无锡期末)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这句话说明(  )
A.生产方式决定法律产生与发展
B.法律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律的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3.(2024河北沧州献县期末)“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②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部意志 ③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④法律规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河南郑州期末)针对近期全国多地出现的电诈团伙通过大量购买黄金进行“洗钱”的情况,各地公安机关迅速采取行动,打掉多个电诈团伙,抓获了相关犯罪嫌疑人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表明 (  )
①法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②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 ③法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④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江苏南京鼓楼区期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句话揭示了(  )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资本主义法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④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江苏淮安模拟)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说明(  )
①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③法律维护全体公民的权益,没有阶级性 ④法律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7.(2024重庆渝中区期末)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说明(  )
A.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
C.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D.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8.(2024四川西昌期中)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
①确立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②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提供了遵循 ③提高了司法机关审判水平,捍卫了司法公正 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河南开封期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关于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完全形成 ③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加坚实 ④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法水平,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四川眉山东坡区期末)对于资本主义法系,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而当代中国法系与资本主义法系性质完全不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具有阶级性,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已经形成十分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法律具有全民性,维护的是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四川成都期末)央视推出的纪录片《红色法庭百年志》,展现了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我国法治建设书写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非凡篇章。由此证明,我国的法治事业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活动
B.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农民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和主张
C.对已经形成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确认和实施
D.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的社会实践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高空抛物伤人现象,民法典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明晰有关方面责任,守护百姓“头顶安全”;针对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不良现象,通过法律形式为见义勇为者“撑腰”……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民法典,既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更为维护人民权益织密防护网。民法典共1 260条,全文逾10万字,大到产权制度,小到婚姻家庭,无不为人民而书写。这部深深镌刻人民权利的法典,将深刻影响14亿人的生活;公平正义的阳光,将更温暖地照耀无数人追梦的征途。
(1)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法治建设历程的知识,简要说明民法典的制定和出台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影响。
第三单元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1.D 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每个公民的利益诉求,①错误;有法并不等于法律体系完备,完备的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等,②错误;依据教材知识,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能够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③④正确。
2.A 材料强调了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即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法律产生的基础,而非法律的约束力,B项不符合题意;“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否认了法的阶级性,C项错误;社会发展决定法律的完善,而不是法律的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D项错误。
3.B 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①正确;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错误;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③正确;我国的法律规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④错误。
4.C 法具有社会职能,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但材料中的打击犯罪说明的是法的政治职能,①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说明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②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法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③错误。
5.C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就已经有法,并不是到资本主义社会才有法的,①错误;“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说明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法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④不符合题意。
6.B 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说明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法律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具有阶级性,③说法错误。
7.D 材料揭示了立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说明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8.C 我国早已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①错误;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提供了遵循,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②④正确;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③错误。
9.A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③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不是完全形成,②说法错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水平而不是执法水平,④说法错误。
10.B “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说明法律具有阶级性,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①正确;我国还未形成十分完备的法律体系,②错误;法律具有阶级性而非全民性,法律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③错误;资本主义法系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而当代中国法系与资本主义法系性质完全不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④正确。
11.D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活动,A项错误;我国的法治事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和主张,B项错误;我国的法治事业并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确认和实施,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的法治事业是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的社会实践,D项正确。
12.答案 (1)①法反映的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法典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为人民的权利提供法律保障。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民法典,以成文法的形式为人民社会生活确立规则,为维护人民权利提供法律依据。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社会职能。民法典共1 260条,大到产权制度,小到婚姻家庭,把人民群众的权利实实在在地写进了法律条文中,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2)①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使我国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新的高度。③对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