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2024·江苏盐城期末测试]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总体指引,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具体方法指导 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④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测试]“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短短二十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能根据实践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诗人的羁旅之思源于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③诗中意境是诗人的意识对秋江暮色进行提炼加工的结果 ④诗人的创作寓情于景,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甘肃武威期末测试]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①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任何否定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测试]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航。中国考察队员克服南极艰苦环境的挑战,建设了中国南极秦岭站,点亮了中国新坐标。40年来,我国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奋战冰雪,书写我国极地科技创新的新篇章。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事物在从质变到量变再到新质变的循环中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2024·山东潍坊期末测试]一业兴、百业旺。旅游正在不断发挥综合带动作用,释放强大“乘数效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但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问题,有些底蕴深厚的城市急功近利盲目仿古,有些风景名胜因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之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应当找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禀赋 ②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正确处理景区建设与运维的关系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过度开发会适得其反 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旅游业发展要着重抓住国家政策红利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2024·山东潍坊期末测试]2024年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发展格局。◆到2025年年底,市级层面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力争90%以上的县(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诊疗格局基本构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根据材料,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②真理性认识具有现实价值,《实施意见》彰显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策的完善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④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县域医共体能助推优质诊疗格局的基本构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中国自古讲究“耕读传家”,“耕”和“读”处于一样高的位置。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菜园;进了城,小区顶楼、窗缝阳台只要身边有块地也会躬耕不辍;后来到了南极,到了三沙,便将菜种到南极,种在三沙海滩;如今天宫实验室里也出现了中国人种菜的身影:种菜场地变更的同时,种菜技术也在随之提高。这说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②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具有不受限制的发展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体系化的法律依据。这部法律使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也为信息产业明确了经营行为的合法性边界。该法的制定( )①反映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先导 ②表明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是上层建筑变革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积极回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材料表明( )①整体的社会历史是个体历史的相加之和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某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了群众拥护。这一做法是( )①通过改革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②消除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 ③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效举措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生动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江苏无锡期末测试]某地老工业区不断激活和挖掘老厂房的文化价值。曾经的老厂房变身“新地标”,废弃机床成为绿园里的小品,实现了工业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共融。老厂房的“变身”表明( )A.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物的属性B.物的价值随时空条件而变化C.观念创新实现了物的新价值D.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12.[2024·山东德州期末测试]取之泥土,淬火而生。德州黑陶起源于4 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是当时用于祭祀的礼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州黑陶注重传统制作工艺的继承,坚持守正创新,并借鉴硬刻微雕技术,传神再现了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一款款画风惊艳的黑陶作品再次“出圈”。对黑陶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黑陶文化蕴含着德州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②黑陶技艺与硬刻微雕技术融合,拓展了黑陶文化的内涵 ③黑陶文化是通过黑陶这一物化形式呈现出来的 ④黑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随时代变化而丰富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贵州毕节期末检测]2024年4月,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开幕。该展览通过“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展现中法文化交流史。中法文化交流( )①集中体现了两国文化的优越性 ②促进了两国文化相互学习借鉴 ③实现了对两国文化的相互认同④展示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安徽滁州期末检测]博物馆是承载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古今的重要场所。2024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 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一”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 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博物馆热”的形成( )①拉动了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凸显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陕西榆林期末检测]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的会徽“超越”(图)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创作。图案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代表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亚冬会会徽的创作( )①立足民族文化,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为我国冰雪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③是在实践基础上融通了多样化资源实现的文化创作 ④彰显了我们对新时代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定自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6.[2024·陕西咸阳期末检测]电影《第二十条》引起广泛反响,票房屡创新高。影片以三个生动的真实案例为蓝本,用艺术化的形式和接地气、贴近民众的创作手法,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内容展开,再次引发社会公众对于公平正义的热烈讨论。电影《第二十条》的成功得益于 ( )①全面且真实再现了法治社会的现状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积极借鉴其他民族文化长处和精华 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4·山东聊城期末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袤田野,农民群众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耕耘;生产车间,大国工匠钻研技艺,不断破解工艺难题;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埋头攻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街头巷尾,快递小哥穿梭骑行,社区服务精细温馨……千行百业的繁荣,千家万户的美好,都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有人认为,有了劳动精神,胸怀梦想,新时代青年就能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18.[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三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在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三地积极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制造研发优势,积极探索“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十年来,在三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8分)19.[2024·山东德州检测]《热辣滚烫》以高票房拿下2024年春节档冠军,赢得观众的广泛好评。欣赏热辣滚烫的剧情,探究台前幕后的故事电影《热辣滚烫》投资成本是3.5亿,大约10亿票房回本。这些成本包括影片的宣发成本、贾玲的减肥成本、影片的制作成本、演员的片酬成本等。高额的投资,保障了制作上的力求完美。《热辣滚烫》相对于传统的励志片,展现了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的坚强和勇敢,不少观众在被辜负的“讨好型人格”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热辣滚烫》不仅充满了欢乐与温情,还深刻探索了人生意义与追求。主演贾玲饰演的乐莹既有着普通人的平凡与真实,又有着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与坚韧。影片中的音乐、摄影、美术等各个环节也都精益求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热辣滚烫》得以成功的奥秘。(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某国记者感言道:“人民生活品质高,很安全;生态环境很棒,山清水秀,这才是21世纪生活应该有的样子……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200 多年的现代化道路,令人惊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以自己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证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完全可以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独立自主地走向现代化。有学者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14分)要求:①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模块综合测评1.C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并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也说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②④正确;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非具体方法指导,①排除;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③排除。2.B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诗人借助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说明诗人能根据实践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诗中意境是诗人的意识对秋江暮色进行提炼加工的结果,①③正确;诗人的羁旅之思源于客观存在,②错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指实践,诗人的创作(作品)不是实践活动,④错误。3.D 漫画揭示的是人们如果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②④正确;漫画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体现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①不符合题意;漫画并没有否定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不符合题意。4.A 40年来,我国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奋战冰雪,书写我国极地科技创新的新篇章,这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①正确;中国考察队员克服南极艰苦环境的挑战,建设了中国南极秦岭站,点亮了中国新坐标,这表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正确;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错误;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④错误。5.A 旅游正在不断发挥综合带动作用,释放强大“乘数效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应当找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禀赋,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①符合题意;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错误;有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问题,有些底蕴深厚的城市急功近利盲目仿古,有些风景名胜因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之美,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过度开发会适得其反,要处理好景区建设与运维的关系,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应当找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以及要正确处理景区建设与运维的关系,主要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没有涉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且国家政策红利属于外因而不是内因,④不选。6.C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①错误。《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年底,市级层面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力争90%以上的县(市,有条件的市辖区可参照)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策的完善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到2027年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这说明真理性认识具有现实价值,《实施意见》彰显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③正确。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并不是所有部分功能都决定整体功能,④错误。7.A 种菜场地变更的同时,种菜技术也在随之提高,体现了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②错误。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④错误。8.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使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也为信息产业明确了经营行为的合法性边界,体现了上层建筑变革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积极回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④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②说法错误。9.D 材料表明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也表明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③④符合题意。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历史的相加之和,①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错误。10.D 材料中的做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生动实践,是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效举措,③④正确。材料中所说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而不是生产关系的改革,①不符合题意。“消除社会基本矛盾”说法错误,②错误。11.B 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不能改变,A项错误;曾经的老厂房变身“新地标”,废弃机床成为绿园里的小品,实现了工业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共融,老厂房的“变身”表明物的价值随时空条件而变化,B项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观念创新通过指导实践实现了物的新价值,而不是观念创新实现了物的新价值,C项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项错误。12.A 德州黑陶注重传统制作工艺的继承,坚持守正创新,并借鉴硬刻微雕技术,传神再现了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表明黑陶文化蕴含着德州人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①正确;黑陶技艺与硬刻微雕技术融合,是技术方法的创新,没有拓展黑陶文化的内涵,②错误;文化通过载体表达,黑陶文化是通过黑陶这一物化形式呈现出来的,③正确;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随时代变化而丰富发展,④错误。13.C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优越性”说法错误,①排除;该展览通过“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展现中法文化交流史,可见中法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促进了两国文化相互学习借鉴,②④正确;应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排除。14.C “博物馆热”的形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积极作用,凸显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博物馆热”的形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未体现其经济意义,且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①排除;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③错误。15.D 立足实践,而不是立足民族文化,①说法错误;亚冬会会徽的创作为我国冰雪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②说法错误;亚冬会会徽图案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代表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体现出亚冬会会徽的创作是在实践基础上融通了多样化资源实现的文化创作,③符合题意;亚冬会的会徽图案“超越”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说明亚冬会会徽的创作彰显了我们对新时代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定自信,④符合题意。16.D 影片以三个生动的真实案例为蓝本,用艺术化的形式和接地气、贴近民众的创作手法,因此不是全面且真实再现了法治社会的现状,①不符合题意;用艺术化的形式和接地气、贴近民众的创作手法,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内容展开,说明该影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其他民族文化,③排除。17.答案 ①该观点具有片面性。(1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有效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有了劳动精神,胸怀梦想,有利于新时代青年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3分)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时代青年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3分)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除了劳动精神,还需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3分)18.答案 (1)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4分)十年来,三地“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携手共进,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京津冀整体发展。(4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向未来,要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4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十年来,在三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将京津冀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也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分)19.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高额的投资为影片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影片的成功带来了丰厚的票房收入。(4分)②文艺创作要弘扬和传递社会正能量,以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引领风尚,引起人们共鸣。影片蕴含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观众践行伟大奋斗精神。(4分)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视听盛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分)20.答案示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两大奇迹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可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维护了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国情交流互鉴,推动自身走向现代化。(4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