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部分民族地区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眼前利益,忽视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保护本民族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某画作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画作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也是一种文化 ③该画作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④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A.①③ B.①④C.③④ D.②③3.延续千年的大足石雕作品玲珑剔透,生动活泼,出神入化,被称为“现代文物”,远销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体现了(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石头的自然之美也是一种文化 ③大足石雕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4.“大妈”“土豪”等一些新词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目前,已有众多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角度看,这(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来形容百花齐放的春日盛景,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下面对于文化多样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努力消除文化差异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不同的国家都有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想到的是贴窗花、写春联、吃团圆饭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圣诞节,在圣诞节吃火鸡、唱圣诞歌等。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7.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B.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启示我们要 ( )①尊重差异,增强对各国文化的认同 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推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统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如:我们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结合材料,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角度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10.某歌曲以古风的歌词内容和穿插画龙点睛的粤语部分火爆网络。网友评价此歌曲拥有生命活力,词意古风悠然,曲境温婉清新,旋律优美动听,国粤流转自然。此歌曲的成功源于( )①具有民族特色,激发了听众的文化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内容,汲取了外来文化的优点 ③具有时代特征,能满足所有听众的文化需求 ④文化底蕴深厚,引起听众对歌曲的情感共鸣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1.西方崇尚个人价值,通过个人创造价值来推动社会进步;中华文化则强调集体价值,以集体方式推动社会前进。两者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 ②中华文明优于西方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 ③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的多样性铸就了社会实践的多样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③我们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3.1 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当前,中国尚处在话语低位状态,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工作、如何增强对外交流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要找到一套有效的中国话语去说明中国、解释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B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①③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②排除。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④错误。2.A 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不是文化,②说法错误;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④说法错误。3.B 大足石雕展现的是艺术之美,而不是石头的自然之美,②不选。材料体现的是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没有体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不选。4.A 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①②正确。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中“完全融合”表述错误,排除。5.A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①②正确。③中“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④说法绝对,均排除。6.B 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人过春节和西方人过圣诞节,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说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也说明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②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而不是根本不相容,④说法错误。7.D 材料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8.C 材料启示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持文化多样性,推进世界文化繁荣,②③正确切题。应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①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融合统一”的说法违背了文化多样性,④错误。9.答案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10.C 材料表明该歌曲的成功源于其具有民族特色,激发了听众的文化认同感,文化底蕴深厚,引起听众对歌曲的情感共鸣,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该歌曲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该歌曲具有时代特征,有利于满足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满足所有听众的文化需求”说法绝对,③错误。11.A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他们所崇尚的东西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体现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①符合题意。西方崇尚个人价值,通过个人创造价值来推动社会进步,而中华文化则强调集体价值,以集体方式推动社会前进,这说明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③符合题意。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虽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没有优劣之别,②错误。人类社会实践的多样性铸就了文化的多样性,④错误。12.A 从文化视角看,材料表达了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也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①②符合题意。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排除。题干观点强调世界文化各具特色,具有多样性,但没有体现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④与题意不符,排除。13.D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①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②排除。14.答案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认同本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正确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话语体系。②文化具有多样性,只有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才能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讲好中国故事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