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1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第1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这一论断中的“逻辑”是指(  )
A.规律 B.逻辑学
C.思维方法 D.逻辑规律与规则
2.习近平经济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以下对上述三个“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规律” ②理论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工具性学科“逻辑学”
③理论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④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形式逻辑也叫普通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时经常运用的一种必要的逻辑工具。思维内容就是思维所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形式就是对某个对象反映的方式,也就是用词语所表达的概念、用语句所表达的判断和用复句所表达的推理等。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  )
A.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B.对推理进行理性的反思,杜绝逻辑错误
C.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D.引导人们自觉遵循思维的规律与规则,确保正确思维
4.“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对下列语句中的“逻辑”所表达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1+1=3”,这是什么逻辑 ——观点、论调 ②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规律、规则 ③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逻辑学 ④“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农民的快速富裕”,这一逻辑不能成立——理论、论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学好逻辑学的三个用处:增强判断能力、降低沟通难度、提高认知能力。逻辑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为包括基础学科在内的一切科学提供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的工具。这表明逻辑学(  )
①能够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 ②作为工具性学科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③能够提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切思维方法 ④揭示了所有科学领域中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有人说,论辩,不过是抬杠耍嘴皮;又有人说,论辩,不过是转得大些的脑筋急转弯而已;还有人说,论辩中抽到自己都不认可的立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获胜的。逻辑学中的“论辩”指的是(  )
A.由前提推导结论
B.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
C.用来说服人、反驳别人的过程
D.思维中的规则
7.“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  )
①只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就能获得正确思维 ②只有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才能获得正确思维 ③如果没有获得正确思维,说明没有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 ④如果获得了正确思维,说明遵循了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小王说:“所有的鲨鱼都是鱼,所有的大白鲨都是鲨鱼,所以,所有的大白鲨都是鱼。”
小美说:“所有的鲨鱼都是鱼,所有的比目鱼都不是鲨鱼,所以,所有的比目鱼都不是鱼。”
以上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是真的吗 为什么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9.“逻辑”的含义有多种,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下列各句中“逻辑”一词含义相同的是(  )
①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②“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③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方面 ④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说法中的“逻辑”,所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
①《墨经》是第一个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完整逻辑体系的文本 ②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不合逻辑的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④经济发展中要合理运用市场逻辑,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终究是实践的产物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思维的内容通过逻辑思维形式固定下来 ④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山东菏泽期中]正像“逻辑”有不同的用法一样,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逻辑学是指(  )
A.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B.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
C.以“规律”意义上的“逻辑”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D.研究一般思维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
13.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并且指出形式逻辑研究的是思维的主观形式,而辩证逻辑研究的是思维的客观内容,二者之间如同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形式逻辑的规律是主观的 ②辩证逻辑比形式逻辑更重要 ③辩证逻辑离不开形式逻辑 ④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应互相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世界历史的逻辑”。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的同学说,“我不学逻辑,照样会运用概念、判断,会推理,也会论证”。不学形式逻辑,你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学了形式逻辑,就可以由盲目性变为自觉性。
材料二 爱好逻辑的小华在网上购买了逻辑学入门书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了之后他才知道竟然有那么多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小华便向老师求教。老师告诉他:“逻辑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可以从形式逻辑学起。”
(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请说明材料一中“逻辑”的不同含义,并分析其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什么是狭义的逻辑学和广义的逻辑学,并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1.A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的主旨不符,排除。
2.A 理论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而不是工具性学科“逻辑学”,现实逻辑中的“逻辑”侧重指“规律”,②④错误,①③正确。
3.A 逻辑错误难以完全避免,B项中的“杜绝”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属于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与题意不符;遵循思维的规律与规则只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并不能确保正确思维,D项中的“确保”说法错误;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A项正确。
4.B 本题考查逻辑的含义。②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③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与规则”,前后不对应,均排除;①④正确。
5.A 学好逻辑学的三个用处:增强判断能力、降低沟通难度、提高认知能力,表明逻辑学能够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①符合题意;逻辑学为包括基础学科在内的一切科学提供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的工具,表明逻辑学作为工具性学科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②符合题意;逻辑学提供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的工具,不是提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切思维方法,③说法太绝对;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不能揭示所有科学领域中的客观事物的规律,④错误。
6.C 由前提推导结论是推理,不是论辩,A项排除;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B项排除;我们应该遵守思维中的规则,但这不是论辩,D项不符合题意;逻辑学中的“论辩”指的是用来说服人、反驳别人的过程,C项正确。
7.D 获得正确思维,需要很多条件,“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其中条件之一,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
8.答案 小王同学推理的前提是真的,结论也是真的。小美同学推理的前提是真的,结论不是真的。小美同学推理的前提是真的,但不符合推理的规律和规则,因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解析 本题考查推理的基本知识。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9.B ①中的“逻辑”是“规律、定律”,②中的“逻辑”是“思维方法”,③中的“逻辑”是“逻辑学”,④中的“逻辑”是“规律”。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
10.C 本题考查逻辑含义的知识。①中的“逻辑”指“逻辑学”,②中的“逻辑”指“规律”,③中的“逻辑”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④中的“逻辑”指“规律”,②④所表达的意思一致,①③排除。
11.B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终究是实践的产物,①符合题意;正确认识事物需要受多种因素制约,②说法太绝对,排除;思维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形式不能固定内容,③说法错误;“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符合题意。
12.B 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随着学科分化,才出现了狭义的逻辑学,A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逻辑学以“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为研究对象,C项错误;人们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D项错误。
13.D 形式逻辑的规律是客观的,①错误;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都重要,没有谁比谁重要之说,②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辩证逻辑离不开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应互相配合,③④符合题意。
14.答案 (1)含义:材料一中“世界历史的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方法”中的“逻辑”都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思维方法”;“学逻辑”和“形式逻辑”中的“逻辑”都指“逻辑学”。
关系:“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2)含义: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
关系: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解析 第(1)问需要调用逻辑的含义及其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逻辑”的不同含义,并分析其关系。第一小问,审材料,提取材料信息:“世界历史的逻辑”“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逻辑方法”“学逻辑”“形式逻辑”→可联系逻辑的含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联系教材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需要调用逻辑学的分类及其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第一小问,信息:逻辑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可以从形式逻辑学起→可联系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含义。第二小问,可联系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