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一方面宣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另一方面又一再允许本国议员窜访台湾,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过境”美国。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美国的不同态度违反了(  )
A.同一律,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B.矛盾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C.排中律,违背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D.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2.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空间,公民无须合理合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也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空间,不是虚假空间,公民必须合理合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小明既不赞成第一种观点,也不赞成第二种观点。小明的观点实质上违背了(  )
A.规律的客观性要求
B.排中律的明确性要求
C.矛盾律的一致性要求
D.同一律的确定性要求
3.自相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断定。下列各项自相矛盾的是(  )
A.在张经理发言后,老陈说:“我基本上完全同意张经理的意见。”
B.小李在一次辩论会上说:“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C.方老师在介绍生物的分类时说:“眼虫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植物的特征。”
D.小陈在介绍南极洲动物情况时说:“南极位于海岸地带,鸟的种类虽少,但鸟却很多。”
4.在村委会选举中两位选民的对话如下:
问:“你投了赞成票吗 ”
答:“没有。”
问:“投了反对票 ”
答:“也没有。”
上述对话中的回答(  )
A.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B.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C.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
D.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5.合乎逻辑的思维必须是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的思维,违反上述要求就会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以下说法违反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的是(  )
①小明上班不久,将近两年 ②那个大学生将近20多岁 ③有人认为《人世间》是影视精品,有人认为《人世间》不是影视精品 ④我同意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也同意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小李和小王相约去看电影,下面是两人在看完电影之后,讨论电影主演演技时的一段话:
小李:“这位演员演技真差!”小王:“谁说的 比你演的好多了。”
从对话中得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小王的思维体现了思维明确性的要求 ②小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③小王的思维用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 ④小王的思维违反了思维确定性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美国政府多次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独”分裂势力,但做的全是干涉中国内政、阻止台湾回归的勾当。2024年1月24日,美“菲恩”号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由此可知,美国政府(  )
①思维游移不定,违背了思维明确性的要求 ②思维不融贯一致,违背了思维一致性的要求 ③犯了“两不可”的错误,在“是”“非”之间骑墙居中 ④思维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不符合逻辑的错误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黄是刘某家养的一只中华田园犬,属于大中型犬类,通常被拴在自家的小屋里。某日,同村赵某骑着电动车路过刘某家门口,二黄突然从屋内冲出并扑向赵某电动车前轮。赵某一时躲闪不及,摔倒在地致残,花去医疗费数万元。事后,赵某要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遭到刘某的拒绝。后来赵某去人民法院起诉刘某,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赵某:“我正常驾驶电动车为什么会摔倒 是被刘某饲养的狗冲出撞击而摔倒。”
刘某:“我家的狗撞击的是车,没有撞击赵某。哪怕就是我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
赵某:“刘某是狗的主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终,人民法院支持了赵某的诉讼请求。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说明刘某说法的错误之处。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9.“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西方国家惯用的一个辞藻,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志和标准强加于人,用少数国家的“帮规”取代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则。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必须明确基于的是什么“规则”,维护的是什么“秩序”,不能语焉不详。这体现了逻辑思维的(  )
A.确定性要求,不能“偷换概念”
B.明确性要求,不能“两不可”
C.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D.预见性要求,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10.在世界杯足球赛中,A、B、C、D四支球队进入半决赛,四位球迷一起预测冠军归属。
甲:A队不能夺冠,因为A队在小组赛和淘汰赛中胜得艰难。
乙:B队队员年轻、速度快、教练足智多谋,B队会得冠军。
丙:D队队员配合好、攻守平衡、有超级球星,D队将夺冠。
丁:B队磕磕绊绊走到四强已是奇迹,B队不可能最终夺冠。
决赛结果表明,他们中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夺冠球队应该是(  )
A.A队 B.B队 C.C队 D.D队
11.甲、乙二人就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展开争论。甲借助某事例表示“一边倒的网络舆论背后是事实的真相”,又列举另一事例表示“一边倒的舆论背后有时并非是事实的真相”。乙却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甲和乙的对话中(  )
①甲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②甲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 ③乙对矛盾命题作出了同假判断,违反了排中律要求 ④乙符合形式逻辑的要求,没有作“两不可”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周末忙着看贵州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村超”),小明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周一返校上课,语文刘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小明的作业没有写,于是刘老师把小明找来询问情况,发生了以下对话。
刘老师说:“小明,语文作业就一张试卷,你怎么没有写 ”
小明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写啊!各科作业加在一起那么多,哪个同学能写得完 ”
刘老师说:“那也不能一点儿也不写啊!”
小明说:“如果一定让我写完各科作业,那我就没有时间看‘村超’了,顶多有点时间发发呆,周末就没有休息时间了。”
刘老师有点生气地说:“那么,你认为看‘村超’比学习更重要吗 ”
小明小声说:“不是的。”
刘老师追问:“那你就是承认看‘村超’没有学习重要啦 ”
小明又连忙摇头。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分析小明的回答所犯的逻辑错误。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D 美国对“一个中国”的不同态度违反了矛盾律,而没有涉及同一律和排中律,A、C两项排除;违反排中律才会犯“两不可”的错误,B项排除;美国的态度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D项正确。
2.B 小明对两种观点都不赞成犯了“两不可”的错误,其实质上违背了排中律的明确性要求,B项正确;A、C、D三项排除。
3.A A项中的“基本上完全同意”自相矛盾,“基本上同意”和“完全同意”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断定,符合题意;“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是针对人类群体而言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是针对人的个体而言的,这句话是对不同对象的认识能力作出的相反论断,不属于自相矛盾,B项排除;C项中的“有动物的特征”和“有植物的特征”不符合自相矛盾定义中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断定”,排除;“鸟的种类少”和“鸟很多”不符合自相矛盾定义中的“同一方面”,不属于自相矛盾,D项排除。
4.C 排中律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题干对话并不违反排中律,A项错误。材料中两位选民的对话没有犯“两不可”的错误,B项排除。由材料中两位选民的对话得知,选民既没有投赞成票,也没有投反对票,表明选民投的是弃权票,该回答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C项正确。材料中的问答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不能强求人们必须在所给的两种情况之间作出选择,并不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D项排除。
5.A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小明上班不久,将近两年”中的“上班不久”与“将近两年”相互矛盾,违反了矛盾律;“那个大学生将近20多岁”中“将近”与“20多岁”相互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违反矛盾律,排除。
6.B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小李说法中的“演技差”不是和自己比较的,而小王偷换了论题,说这个演员比小李的演技好,小王的说法违背了同一律,不符合思维的确定性要求,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①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不是非A”属于矛盾律的公式,③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7.D 由材料可知,美国政府思维不融贯一致,自相矛盾,违背了思维一致性的要求,是不符合逻辑的错误思维,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未体现,排除。
8.答案 ①刘某的说法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赵某跟刘某讨论的是自己被刘某家冲出的狗撞击而摔倒,刘某却转移论题,讨论狗撞击的部位问题,撞击的是车不是人。②刘某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刘某说:“哪怕就是我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刘某的言论前后说法不一。
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关键信息①:我家的狗撞击的是车,没有撞击赵某→可联系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关键信息②:哪怕就是我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可联系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9.A 材料体现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A项正确,B、C、D三项排除。
10.A 乙、丁两位球迷的预测构成矛盾论题,根据排中律可知,这两种预测必定有一真,再根据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可知,甲、丙预测都是错误的,据此可推知夺冠球队应该是A队,A项正确。四人中只有丁的预测合理,夺冠球队应该是A队,B、C、D三项均排除。
11.B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甲对同一事物作出的相反的论断都加以肯定,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①正确,②排除。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这是对矛盾命题作出了同假判断,违反了排中律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③正确,④排除。
12.答案 ①违反了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老师问的是语文作业为什么没完成,小明回答的是没有同学能够完成全部作业。
②违反了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小明在前面断定没有同学能完成家庭作业,后面又说自己能完成家庭作业,只是会让周末没有休息时间,前后说法自相矛盾。
③违反了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老师问学习和看“村超”哪个更重要,小明既否认看“村超”比学习更重要,也不承认学习比看“村超”更重要。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和科学精神素养。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包括遵守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避免违反思维的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要求。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刘老师和小明的对话,即可发现小明的回答存在“偷换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方法总结】 辨别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所导致的错误类试题的解法
1.题型特点
给出具体事例,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知识辨别其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2.解题方法
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对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有清晰的认识,具体比较如下:
规律名称 基本内容 公式 要求 逻辑错误
同一律 思想与自身同一 A是A 确定性(与自身同一)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 A或者 非A 明确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两不可”
矛盾律 互相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 A不是 非A 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