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面对判断的基本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①任何判断都必须有断定 ②任何判断都必须有真假 ③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④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下列语句中,不能够准确表达判断的是( )A.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B.不知道小明会不会来学校C.天空是蓝色的D.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3.下列语句属于真判断的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每逢佳节倍思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下列属于简单判断的是( )①性质判断 ②关系判断 ③联言判断 ④选言判断 ⑤假言判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5.①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②他是大学校长。以上两个判断( )A.都属于复合判断B.都属于简单判断C.①属于简单判断,②属于复合判断D.①属于复合判断,②属于简单判断6.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歧义句不能准确地表达判断,会使人产生误解。下列语句中,存在歧义的是 ( )A.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B.书友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淘得快乐C.他在篮球场上扣球的姿势太帅了D.老张向老李借了5 000元钱7.“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欧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充分尊重欧洲的发展道路,欧洲国家也须在涉港事务等中国内政上充分尊重中国。在原则问题上彼此尊重,是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之所以得出这一判断,是基于( )A.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B.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可以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意识C.来源于社会实践,并能够经受社会实践检验的判断是正确的判断D.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8.请阅读下列三组判断:①“苹果是水果。”“钢笔是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运行。”“上帝创造了一切。”③“外星人是存在的。”“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光是速度的极限。”运用“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回答什么是判断,并对材料中三组判断的特征进行分析。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9.人们认识了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就会形成反映该类事物的概念。但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思想,这就需要人们应用概念去断定,即判断。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①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是肯定判断 ②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③一个判断要么是真判断,要么是假判断 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断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四句话,属于判断的有( )①红豆生南国 ②春来发几枝 ③愿君多采撷 ④此物最相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会议指出,从巡视看,中管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政治上高度重视,严肃认真解决。上述判断( )①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属于真判断 ②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③其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具有全同关系 ④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完全得益于中央的巡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习近平主席的这些话语掷地有声。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的简单判断是( )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携手合作关系 ②国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拉手”和“拆墙”关系 ③中国与他国之间既坚持“拉手”“拆墙”,又坚持信任协商 ④中国坚持发展与他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语句不表达同一判断的是( )A.“意志坚强的人不怕失败!”和“意志坚强的人难道怕失败吗 ”B.“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不解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是该解决了。”C.“他确实不想再待在这里了。”和“他为什么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D.“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和“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14.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判断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若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划分,下面判断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若不奉行霸权主义,美国就不是美国 ③小明与小红是同班同学吗 ④李兰娟既是医生,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与判断这种思维形式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是语句,判断与语句之间的关系是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具体表现。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但判断与语句又不完全对应。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判断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下面,我们就来初步探讨一下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简析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2)请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以下四个判断进行分类:①流感存在人传人现象。②普京认识拜登。③他们既是党员,也是战士。④如果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援,脱贫攻坚战不会这么快就取得决定性成果。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1.A 本题考查判断的基本特征。①②属于判断的基本特征,正确。③④表达的是判断与语句的关系,不属于判断的基本特征,排除。2.B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但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B项是疑问句,它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故不是判断,其他三项都是判断。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3.D “草色遥看近却无”“每逢佳节倍思亲”均符合实际,是真判断,②④符合题意;①用了夸张的手法,并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不属于真判断,排除;③是疑问句,不属于判断,排除。【名师点睛】 用哲学上所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理解“判断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某一个判断是不是真判断要经受实践的检验。4.A 本题考查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的区别。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①②符合题意。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③④⑤不符合题意。5.D 本题考查判断的类型。①是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②是简单判断,D项正确,A、B、C三项排除。6.A A项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医生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也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医生来自三个医院,存在歧义,符合题意;B、C、D三项含义明确,不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排除。7.C 本题考查判断。来源于实践的判断不一定都是真判断,A项说法错误。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意识,B项说法错误。“在原则问题上彼此尊重,是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基于中欧交往和中欧关系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判断,也是能够经受社会实践检验的真判断,C项说法正确。D项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8.答案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上面三组判断都是肯定判断。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第①组判断都是真判断,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第②组判断都是假判断,不符合客观实际。第③组判断是真是假一时难以下结论,只有通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断定这些判断的真假。解析 本题考查判断的知识。第一问直接运用判断的含义和两个基本特征的知识回答。第二问,审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关键信息①:“苹果是水果。”“钢笔是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联系真判断、肯定判断。关键信息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运行。”“上帝创造了一切。”→可以联系假判断、肯定判断。关键信息③:“外星人是存在的。”“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光是速度的极限。”→可以联系肯定判断、判断的正确与否要接受实践的检验。9.D 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所以一个判断要么是真判断,要么是假判断,③正确。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④正确。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要借助于语境,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是真判断,但不一定是肯定判断,①排除。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也可能是假判断,只有依据社会实践作出,并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的判断才是真的判断,②排除。10.B 本题考查判断及其基本特征。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红豆生南国”的意思是红豆产于南方,对“红豆”这一认识对象有所断定,①符合题意。“此物最相思”的意思是红豆最能引人相思,对“红豆”有所断定,属于判断,④符合题意。“春来发几枝”的意思是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 这是疑问句,没有作出判断,②排除。“愿君多采撷”的意思是希望思念的人多采摘一些,是祈使句,没有作出判断,③排除。11.A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管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新成效和存在一些问题作出的判断,源于社会实践,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此属于真判断,①②正确,④错误;材料不涉及对概念下定义,③错误。12.B 由习近平主席的话可以作出简单判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携手合作关系,中国坚持发展与他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国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拉手”和“拆墙”关系的说法与实际不符,②说法错误;③本身包含两个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不符合题意。13.C C项中的第一个语句是表示肯定的判断,第二个语句表示的是询问,二者不同义,符合题意;A、B、D三项中的语句都是同义句,表达同一判断,不符合题意。14.C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可以将判断划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是简单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是复合判断。①是简单判断,②④是复合判断,③不构成判断。故C项正确,A、B、D三项排除。15.答案 (1)①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②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例:任何金属都是导电的;没有金属是不导电的;不导电的金属是没有的;难道有不导电的金属吗 (2)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①②属于简单判断,③④属于复合判断。解析 第(1)问属于简答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即可。第(2)问考查判断的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四个判断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