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1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第1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对二者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以人们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为标准来划分的推理种类 ②演绎推理需要一般性的判断作为前提,而一般性的判断是靠归纳推理来提供的 ③演绎推理要依赖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也要依赖演绎推理 ④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个推理属于(  )
A.演绎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
C.不完全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3.完全归纳推理是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以下推理不符合完全归纳推理的是(  )
①辩证唯物论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科学的,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 ②声音和光都沿着直线传播,都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因为声音有波动性质,所以光也有波动性质 ③某校高二年级,(1)班学生非常努力,(2)班学生非常努力,(3)班学生也非常努力,该校高二年级共有3个班,因此,该校高二年级学生都非常努力 ④小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初中生要以学习为主,高中生要以学习为主,所以,所有学生都要以学习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有一箱苹果,小明拿了其中3个尝了尝是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箱苹果是甜的。上述推理方法属于(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不完全归纳推理
D.完全归纳推理
5.把两个相同的电铃放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罩中,把其中的一个玻璃罩抽成真空。接通电源,可以听到非真空中的电铃响,而听不到真空中的电铃响。这说明,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这段文字包含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6.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一种多用途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呈青灰色,在兵马俑战士的颈部和头部、手臂和身体、袖子和手掌、袖子内侧,马的头部和颈部、四肢和蹄子等处均有发现,可能是用于陶俑不同部位的填补、粘接和抹平等。据此可知,研究人员采用(  )
A.演绎法,用已知的现代复合材料推断未知的古代复合材料
B.求同法,推断该复合材料使用与陶俑制作的因果联系
C.求异法,检测该复合材料的确切成分,提高推断的可靠性
D.共变法,观察该复合材料使用的位置,推断陶俑不同部件黏合的原因
7.天文学家观察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四处发生偏离,已知三处偏离是受其他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而另一处偏离原因不明。科学家认定该处偏离也应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致。根据这一假定,天文学家于1846年9月发现了海王星。天文学家发现海王星的过程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十岁时曾迅速而准确地算出老师布置的一道算术题目的答案。这道题目是这样的:1+2+3+……98+99+100= 高斯发现在这些数中,两头对称的两个数相加得数都是101。而两头对称的数,在1到100中共有50对。于是他用101乘以50得出5 050这一答案。
(1)高斯用的推理方法的类型是什么 这种推理属于必然推理还是或然推理
(2)这种推理在生活中有何局限性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9.[2024·江苏徐州期中]古人为了顺应农时,更好地进行生产,发现如果有两个二月、两个立春,当年的春季有可能会偏冷。因此总结了“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等农业谚语。由此可见(  )
A.“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具有必然性
B.农业谚语一般是人们通过归纳的方式形成的认识
C.“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运用的是抽象思维
D.农业谚语揭示了农业生产与气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0.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诸人虽家贫,有志自勤苦。由此可知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以上推理(  )
①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②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推理
③是一种归纳推理,它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或然推理
④前提只涉及部分对象,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小童感觉自己左腮下部有疼痛感,医生观察小童的左腮下部,发现皮肤外表无异样;扁桃体也没有红肿现象,用高温蒸煮杀菌过的筷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蘸取几粒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即判断扁桃体没有发炎。第二天,小童再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发现他左腮下部略有肿大,又听小童说班上有学生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而停课回家休息,随即判断小童很可能得了此病。后来小童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上述推理运用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12.灵秀湖北,仙居恩施。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土司文化的重要载体。“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道出了唐崖土司城的历史,唐崖土司城因此得名。目前它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司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灵秀湖北,仙居恩施”是联言判断 ②“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土司文化的重要载体”的谓项是周延的 ③唐崖土司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 ④“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是关系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通过只统计来自幸存者的数据,只能看到经过特定的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沉默的数据),使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当人们面对大量信息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往往会凭借直觉或者经验进行判断。人们在进行决策和选择的时候,不是基于事实和概率,而是倾向于易于获得的、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决策。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一些成员利用信息不对称,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让对方产生幸存者偏差,进而作出非理性决策。
结合材料,运用归纳推理的相关知识,阐述克服幸存者偏差的对策。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A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②③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正确;④是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排除。
2.B 因为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凡是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因此是归纳推理,并且是完全归纳推理。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3.D 由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可以得出:前提中必须考察认识对象的全部,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界限。由此可知,①③属于完全归纳推理。④没有考察认识对象的全部,不是完全归纳推理。②是类比推理,符合题意。
4.C 用“3个苹果”是甜的印证“整箱苹果”是甜的,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排除。
5.B 把其中的一个玻璃罩抽成真空。接通电源,可以听到非真空中的电铃响,而听不到真空中的电铃响。这说明,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在对两个玻璃罩的研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表明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的求异法,故B项正确,A、C、D三项排除。
6.B 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求同法,推断该复合材料使用与陶俑制作的因果联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演绎方法,也未涉及已知的现代复合材料,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求异法,也未涉及检测该复合材料的确切成分,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共变法,“观察该复合材料使用的位置,推断陶俑不同部件黏合的原因”与共变法的运用也不相符,D项排除。
7.D 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8.答案 (1)这是一种完全归纳推理。由于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2)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解析 本题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和归纳推理的前提遍及认识对象的全部范围的知识,可判断该推理为完全归纳推理。第(2)问属于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9.B 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古人发现如果有两个二月、两个立春,当年的春季有可能会偏冷,因此总结了一些农业谚语。所以农业谚语一般是人们通过归纳的方式形成的认识,B项正确。“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A项排除。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运用的是形象思维,C项排除。农业谚语未揭示农业生产与气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D项排除。
10.C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体现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①排除;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只涉及部分对象,其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11.D 本题考查探求因果联系的剩余法。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这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叫作剩余法。材料中医生对小童病情的诊断首先考虑是由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后被证实与此无关。之后结合小童的病情以及其同学的情况,考虑是流行性腮腺炎,使用了剩余法这一推理方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
12.A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①正确;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②错误;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司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③正确;“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是复合判断,④排除。
13.答案 ①在可能的条件下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方法,对前提中的每个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考察,由此推出具有必然性的结论。②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时要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和科学精神素养。幸存者偏差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而且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有限。因此,为了克服幸存者偏差,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运用完全归纳推理方法,在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时应当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