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5月试卷
(75分钟 100分)
考试范围: 山东科技版《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2章(40%)+第3章(6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逐梦苍穹之上,拥抱星辰大海”,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探测器配备了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祝融号”火星车利用正十一烷储能,正十一烷属于饱和烃
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材料
D.“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3.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CH3COOOH)等均可用于家庭消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B.75%医用酒精可有效杀灭病毒
C.“84”消毒液和乙醇混用,可提高杀菌消毒效果
D.上述物质均可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4.伞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可为我们遮蔽灼热的阳光、遮挡冰冷的雨水、抵御刺骨的寒风。下列关于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伞骨架采用的不锈钢是合金,具有耐腐蚀的特点
B.伞面所用的锦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刷在伞面上的熟桐油是天然植物油,具有防水作用
D.碳纤维是一种制伞新材料,与光导纤维的组成元素相同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基(—CH3)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17.6 g丙烷含有的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8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4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1.4NA
D.含13 g甲醛(HCHO)和17 g乙酸(CH3COOH)的液体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NA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12O4
B.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产生33.6 L(标准状况) H2
7.下列有机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A.CH4+Cl2CH3Cl+HCl
B.CH2CH2+HBrCH3CH2Br
C.CH3CH2OH+HClCH3CH2Cl+H2O
D.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8.现代石油化工以乙烯为原料,采用银作催化剂,生产环氧乙烷,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2(环氧乙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
B.环氧乙烷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环氧乙烷与乙醛(CH3CHO)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就不变,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A.C2H4和C3H6 B.C2H4和C2H6O
C.C3H6O和C4H8O2 D.C2H2和C6H6O
10.一种调味香精是由M、N(结构如图所示)两种物质形成的混合物。下列关于这两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C.环上的一氯代物数目分别为6、4
D.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分别与足量H2反应,消耗H2的质量相同
11.化学电池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化学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极的质量减小,Y极上有气泡产生,Z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电池的正极
B.Y极发生氧化反应
C.Z中阳离子向X极移动
D.X、Y、Z可以分别为Al、Mg、NaOH
12.利用CH4(g)+2NO2(g)N2(g)+CO2(g)+2H2O(g)可消除NO2的污染。在1 L的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 mol CH4(g)和1.00 mol NO2(g)进行上述反应,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温度 n/mol 0 min 10 min 20 min 40 min 50 min
① T1 n(CH4) 0.50 0.35 0.25 0.10 0.10
② T2 n(CH4) 0.50 0.30 0.18 x 0.15
A.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40 min时已达到平衡状态
B.由实验数据可知温度:T1>T2
C.实验②中,0~10 min内,CH4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
D.表格中x为0.15
13.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钙、磷、钾、硫、镁、钠等常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组成元素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对下列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x是锂元素
B.w、f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w>f
C.w、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g>w
D.碱性:f(OH)2>Ca(OH)2
14.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主要用于树脂及涂料的改性,其合成方法如图所示:
(Ⅰ)+HOCH2CH2OH(Ⅱ)(Ⅲ)+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Ⅰ、Ⅱ、Ⅲ的含氧官能团名称相同
B.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化合物Ⅲ中是否含有化合物Ⅰ
C.化合物Ⅲ与互为同系物
D.化合物Ⅲ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4分)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有金属,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被广泛应用到光电子工业和微波通信工业。下图①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②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B、C三种微粒所属元素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微粒B的电子式为    ,则镓离子与B形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3)D为某主族元素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已知x-y=12,则x=    ,由B和D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4)已知As与Ga同周期,As与N同主族。
①用原子结构理论推测,GaAs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半径:Ga>As
b.热稳定性:NH3>AsH3
c.碱性:Ga(OH)3>Al(OH)3
d.酸性:H3AsO4>H3AsO3
 
16.(15分)氮氧化物(NOx)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气体传感器可以测定其含量。
Ⅰ.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无污染的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g)+2CO(g)N2(g)+2CO2(g)。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Ⅱ.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NO2(g)、N2O4(g)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NO2(g)、N2O4(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3)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应从开始至7 min时,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要增大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种)。
Ⅲ. 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6)a极是    (填“负极”或“正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7)电池工作时,每消耗标准状况下4.48 L NO,理论上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17.(14分)酯类化合物Ⅰ可作香料和有机溶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在催化剂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换位,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如:2CH2CHCH3CH2CH2+CH3CHCHCH3
ⅱ.CH3CH2ClCH3CH2OH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H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反应⑥(H足量)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
(5)H足量时,E+HI。I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M,其结构简式为,合成该物质的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6)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A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H2反应后生成CH3CH2CH2Cl,写出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8.(15分)高分子化合物Q常被用作光盘的支持基片,Q的单体H可以由有机物A和C3H4O2合成,相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是化工中重要的基本原料,相对分子质量为46。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D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
(3)H发生加聚反应可得Q,Q的结构简式为    。
(4)F的结构简式为    。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制取C。
①A+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室制取C不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甲”、“乙”或“丙”),装置丙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
③当观察到b中                     (填反应现象)时,反应基本完成。
  
答案与解析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C D D C B B A C D B B D
15.(14分)
  解析:(1)镓(Ga)的原子序数是3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ⅢA族。
(2)A与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与镓化学性质相似,结合A的核电荷数为13,可知A为Al;微粒B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有18个电子,为S2-,电子式为]2-;镓为第ⅢA族元素,S为第ⅥA族元素,镓离子与B形成的化合物为Ga2S3。
(3)x-y=12,则x=y+12>2+8+y,说明D为阳离子,则y=8,x=20,说明D为Ca2+,其核电荷数为20。
答案:(1)第四周期第ⅢA族(2分)
(2)Al(2分);]2-(2分);Ga2S3(2分)
(3)20(2分);离子化合物(1分)
(4)①-3(1分)
②d(2分)
16.(15分)
  解析:(1)由图1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反应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5)v(N2O4)=v(NO2)=× mol·L-1·min-1=0.02 mol·L-1·min-1;若要增大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或增大NO2的浓度等。
(6)由a极上NO变成NO2可知,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该极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
(7)标准状况下4.48 L 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答案:(1)放热(2分)
(2)小于(2分)
(3)是(1分)
(4)2NO2(g)N2O4(g)(2分)
(5)0.02 mol·L-1·min-1(2分);升高温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或增大NO2的浓度等(任写一种)(2分)
(6)负极(1分);氧化(1分)
(7)0.4 mol(2分)
17.(14分)
  解析:依据信息ⅰ可知,CH2CHCH2Cl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而产物C能发生信息ⅱ的反应,则B为CH2CH2,C为ClCH2CHCHCH2Cl,B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乙醇,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G,G为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H,H为乙酸,C发生信息ⅱ的反应生成E,E为HOCH2CHCHCH2OH,乙酸与HOCH2CHCHCH2OH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
(1)由合成路线可知,氯气取代了CH2CHCH3中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生成CH2CHCH2Cl,因此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由H的结构简式可知,H中的官能团为羧基。
(6)A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H2反应的产物为CH3CH2CH2Cl,其同分异构体为CH3CHClCH3。
答案:(1)取代反应(1分);羧基(2分)
(2)CH2CH2+H2OCH3CH2OH(2分)
(3)ClCH2CHCHCH2Cl(2分)
(4)HOCH2CHCHCH2OH+2CH3COOHCH3COOCH2CHCHCH2OOCCH3+2H2O(2分);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5)加聚反应(2分)
(6)CH3CHClCH3(2分)
18.(15分)
  解析:由题干的流程信息可知,Q的单体H可以由有机物A和C3H4O2合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C3H4O2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E和H2O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A,故E为CH2CH2,CH3CH2OH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为B(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CH3COOCH2CH3),CH2CH2与HCl催化加成生成F(CH3CH2Cl),CH2CHCOOH与H2催化加成生成CH3CH2COOH,CH3CH2COOH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ClCOOH,据此分析解题。
(5)②为防止倒吸,实验室制取C的装置中长导管不能伸入试管液面以下,故不应选择的装置是甲。装置丙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答案:(1)乙醇(1分);酯基(1分)
(2)CH2CHCOOH(2分);取代反应(1分)
(3)(2分)
(4)CH3CH2Cl(2分)
(5)①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2分)
②甲(1分);防止倒吸(1分)
③上层油状液体的量不再增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