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题 三轮冲刺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物理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题 三轮冲刺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部分全国中考新课标趋势题
1.(2024·山东滨州)以下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D
类型 1
传统文化、古代科技、现代科技
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铁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A.揉泥:泥团能被揉成一定的形状,是因为泥具有弹性
B.拉坯: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晒坯:坯体在晒架上晾晒,坯体变干的过
程需要放热
D.利坯:类似于用卷笔刀削铅笔,刀片与坯
体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2.(2024·江西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展现了手工制瓷中的四道重要工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为我国研制的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该飞机使用氢为燃料,高压储氢罐可储氢4 kg,最大起飞质量可达1.2×103 kg。已知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2 m2;在空中以18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巡航时,前置螺旋桨为飞机提供的牵引力为2×103 N。
已知氢的热值为1.4×108 J/kg,g取
10 N/kg。求:
(1)发动机未工作前,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达到最大起飞质量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高压储氢罐内4 kg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飞机以18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巡航0.5 h,前置螺旋桨为飞机提供的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
解:(1)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2×103 kg×10 N/kg=1.2×104 N
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6×104 Pa
(2)4 kg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氢q氢=4 kg×1.4×108 J/kg=5.6×108 J
(3)由v=可得,飞机巡航0.5 h的距离
s=vt=180 km/h×0.5 h=90 km=9×104 m
牵引力做的功W=F牵s=2×103 N×9×104 m=1.8×108 J
4.(2024·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座椅上,伸小腿时,小腿绕膝关节上固定点O转动,股四头肌群收缩提供动力F1。
(1)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
(2)小腿从图示位置缓慢伸至水平位置,阻力臂的变化情况是   ,动力的变化情况是   。
 变大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融合
 变大 
类型 2
答案:如图所示
5.(2024·甘肃武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
B
6.(2024·四川泸州)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
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
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C
7.(2024·四川南充)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送巨木的场景,通过横杆、支架、悬绳、石块等,将巨木一端抬起,垫上
圆木,将其移到其他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架下垫的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横杆相当于一个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省距离
C.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让横杆右端的人远离支架,增大动力臂
D.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间的距离
类型 3
用物理学解决实际问题
C
8.如图甲所示,在圆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张画有两条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水,水量控制在两个箭头之间,透过水杯,看到一个箭头改变了方向(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   的特征,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物体的材质等,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这个方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
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选填
“照相机”或“投影仪”)。
 投影仪 
 实像 
 中间厚边缘薄、透光 
类型 4
模型建构
9.(2024·贵州改编)如图甲所示的条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极易使其另一端上翘而摔倒。现将其简化
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B、C点分别与
凳脚的E、F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人对
水平凳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压力作用于A点,可将条凳视为绕E点转动的杠杆
B.只要压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间,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C.只要在A、D点同时施加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D.在B或C点施加一个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C
10.(2024·江苏无锡)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间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类型 5
科学推理和解释
C
11.(2024·山西)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水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解:汽车车门受到的平均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 m=1×104 Pa
汽车车门的面积约为1 m2,车门受到水的压力F=pS=1×104 Pa×1 m2=1×104 N
该压力远远大于人的推力,所以车门很难打开。
12.(2024·长沙)研究人员利用秸秆、稻壳中的植物纤维与水泥发生反应,研制出一款新型板材,这种板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防火耐烧、隔热性能好等特性。请选择该板材的某一特性,并结合该特性,说出它的用途(不能与示例完全相同)。
示例:隔热性能好,用作建筑外墙的保温层。
解答:   。
 防火耐烧性好,用作耐火涂料(合理即可) 
类型 6
开放性设问和质疑创新
13.(2024·河南)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头脑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学习物理后,要能运用事实证据进行质疑和修正。请参照示例,另外列举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并通过实例进行反驳,写出正确观点。
【示例】错误观点:两个物体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磁铁靠近铁球,能将铁球吸引过来,因此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力的作用。
错误观点:   。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  _
_
 。
一定有力的作用(合理即可) 
与墙面接触,没有力的作用,所以两个物体接触,不
 竖直放在墙边的物体刚好
 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