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远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老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固:高芳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脱氢酶催化NADH将1对电子传递给罐酶Q,同时生成NAD和H+,使H在膜两侧形成质子梯度,从而驱动ATP的合成。推测NADH脱氢酶的分布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基质D.线粒体内膜2.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高温或低温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酶活性B.食物中的蛋白酶进人消化道后有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C.利用淀粉和蔗糖验证酶专一性的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胰蛋白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3.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果蝇的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果蝇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位置关系的是②③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④③4.鸡的金银色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ZW型伴性遗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纯合的银色羽雄鸡与纯合的金色羽雌鸡杂交,F全为银色羽。F,自由交配,F2雄鸡全为银色羽,雌鸡一半为银色羽,一半为金色羽。下列杂交组合中,可通过子代毛色直接辨别雌雄的是A.F:的银色羽雄鸡与F的金色羽雌鸡杂交B.F:的银色羽雌鸡与F2的银色羽雄鸡杂交C.F2相互杂交得到的金色羽雄鸡,与F2的银色羽雌鸡杂交D.F2相互杂交得到的金色羽雕鸡,与Fz的银色羽雄鸡杂交5.乙肝病毒(HBV)的DNA复制过程为DNA-→RNA→DNA,HBV的DNA多聚酶具有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和RNA酶活性,抗HBV药物恩替卡韦(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DNA多聚酶的逆转录酶活性阻断病毒增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考前押题·生物学第1页(共6页)】NA.HBV核酸的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DNA复制完成后,该过程产生的RNA可被RNA酶降解C.恩替卡韦通过抑制RNA复制过程来阻断HBV增殖D.恩替卡韦与胞嘧啶类似物药物一起服用会影响治疗效果6.喷瓜的性别由复等位基因aP、a+和a决定,基因型和性别见下表。在一个喷瓜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植株数量比例为1:2:1,该种群随机交配,则子代不同性别植株的比例是A.雄性:两性:雌性=1:2:1基因型性别B.雄性:两性:雌性=3:2:1aPat、aPad雄性C,雄性:两性·雕性=3:9:4a+a+、ata两性D.雄性:两性:雌性=3:11:4aad雕性7.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一R)及受体抗体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TSH-R基因失活突变可导致TSH的作用效果降低;抗体TSH-R-SAb与抗体TSH-R-LAb分别激活与封闭TSH-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SH-R基因主要在垂体细胞中表达B.TSH-R基因失活突变患者的体温偏高C,TSH-R-SAb会导致机体的TSH含量低于正常水平D.TSH-R-IAb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来抑制TSH分泌8.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能够反映森林群落的构建过程和物种共存的生态策略。种群的生长环境、干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史特点等因萦,均可能引起植物种群空间格局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中不同高度的某种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不同种群数量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通常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C.捕食属于种群调节的密度制约因素,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息息相关D.某动物种群的数量波动到最大值对该种群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9.甲、乙、丙是生活在草原牧区的三种啮齿动物种群,甲和乙偏好开阔的生境,喜食植物茎叶;丙偏好遮蔽的生境,喜食植物种子。研究人员调查了三种不同放牧模式下三种动物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8度:禁贴:轮臂放牧放牧放做口甲A过度放牧模式下,甲、乙的空间生态位明显大于丙的空间生态位64 乙B.禁止放牧模式下,乙由于缺乏食物和栖息场所导致种群密度 丙减小C.轮替放牧改变了植被的覆盖度,有利于三种啮齿动物共存nD.轮替放牧有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种群规模,避免过度增长10.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等要素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足迹表示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B.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态足迹将逐渐缩小C.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各大洲都存在土壤荒漠化现象D.臭氧层破坏导致紫外线增强会提高生物突变的频率11.江西省宣风谷酒采用了传统酿酒法,对传统手艺进行了传承。其大体流程包含:浸谷→蒸谷→摊凉、拌曲→糖化→发酵→蒸馏、出酒。摊凉、拌曲过程中会加人巴豆、肉桂、银杏等几十位中草药,让酒具备养生功能。糖化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上,当谷粒表面长满菌丝,香甜、微带酸味,谷粒底部的晒垫上有少许潮湿时为最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蒸谷能够杀灭杂菌,诚少杂菌与酵母菌的竞争B.摊凉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酒曲,拌曲需要无菌环境C.糖化是分解淀粉的过程,时间越长出酒率越高D.发酵最适温度为28℃,该过程中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考前押题·生物学第2页(共6页)】N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细胞经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NADH脱氢酶催化NADH生成电子、NAD和H中,此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正确。2.D合成HSP蛋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A错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其受体分布在细胞膜上,B错误;HSP蛋白与激素受体结合成复合体,结合后阻止受体与核DNA的结合使受体处于非活性状态,说明HSP蛋白可能通过调控转录过程彩响细胞的代谢速率,C错误;HSP蛋白可能阻断了转录过程而阻断激素的作用,D正确。3.C低温不会破坏酶结构,A错误:食物中的蛋白酶进人消化道后会被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消化水解,丧失原有活性,B错误;利用淀粉和蔗糖验证酶专一性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正确;酶只起催化作用,无调节作用,D错误。4,B细胞自噬的过程导致细胞凋亡,会涉及细胞中的各种变化,A正确,调亡小体可转移至受体细胞,修复受体细胞DNA损伤,对细胞调亡起负反馈作用,B错误;调亡小体的形成需要细胞膜内陷,包裹细胞质,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端粒缩短会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获取全科5.A图①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图②若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③为减数分裂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图④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错误,A正确。6.C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将纯合的银色羽雄鸡与纯合的金色羽雌鸡杂交,F1全部表现为银色羽,说明银色羽为显性。假设相关的基因为D/d,亲本的杂交组合为ZPZP×ZW,F为ZZ、ZDW,F2为ZPZP、ZPZ、ZPW、ZW。F1的银色羽雄鸡(ZZ)与F2的金色羽雌鸡(ZW)杂交,子代雄性为银色羽和金色羽,雌性一半为银色羽,一半为金色羽,不能根据毛色即可辨别雌雄,A错误;F,的银色羽雕鸡(ZW)与F2的金色羽雄鸡(ZPZ或ZPZ)杂交,子代不能根据毛色即可辨别雌雄,B错误;F2相互杂交得到金色羽雄鸡(ZZ),与Fz的银色羽雌鸡(ZPW)杂交,子代雄性为银色羽,雌性为金色羽,可根据毛色即可辨别雌雄,C正确;F2相互杂交得到金色羽雌鸡(ZW),与F2的银色羽雄鸡(Z少ZP或ZDZ)杂交,子代不能根据毛色即可辨别雌雄,D错误。7.CHBV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和RNA酶,合成逆转录的模板需要核糖核背酸,逆转录需要脱氧核苷酸,A正确;逆转录完成后形成DNA一RNA杂交链,RNA由RNA酶降能钲确;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DNA多聚酶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逆转录过程来抑制V增殖,C错误;胞嘧啶类似物可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影响药物与逆转录酶结合,因此恩替韦闲宜与胞嘧啶类似物药物·起服用,D正确。8.DaPa+、a+a可以产生雄配子,这两种植株的数量此1:2,aPa+占1/3,aa占2/3,所以产生的雄配子为1/6aP1/2a+、1/3a。aa、aTa可以产生雌配子,这两罐株的数量比为1:2,aa占1/3,a+a占2/3,所以产生的雌配子为1/3a*、2/3a。列出棋盘:1/6aP1/2a1/3a1/3a+1/18雄性1/6两性1/9两性2/3a41/9雄性1/3两性2/9雌性所以雄性:两性:雌性=3:11:4,D正确。9.D紧张的救援过程中,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会使瞳孔扩张,A错误;甲状腺激素降低,下丘脑分泌TRH增多,B错误;受伤人员静脉注射药物作用到靶细胞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C错误;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和细胞外液含量减少,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将增加,D正确。10.C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位于甲状腺,TSH-R基因主要在甲状腺细胞巾表达,∧错误,TSH-R基因失活突变患者不能有效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速率慢,产热少,体温偏低,B错误;TSI-R-SAb激活TSH-R,发挥TSH的作用,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后通过反馈作用抑制TSH的分泌,所以TSH含量低于正常水平,C正确;TSH-R-IAb封闭TSH-R,TSH-R-IAb增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TSH分泌增加,D错误。11.C某种植物的高度不同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不同种群数量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通常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B错误;捕食尿于种群调节的密度制约因素,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息息相关,C正确;某动物种群的数量波动到最大值对该种群的发展不一定是有利的,D错误。12.B过度放牧模式下,甲、乙的种群密度较大,丙的很小,说明甲、乙的空间生态位明显大于丙的空间生态位,A正确:甲和乙偏好开阔的生境,喜食植物茎叶,禁止放牧模式下,甲的密度增大,乙的密度明显减少,可能是乙受到甲的排挤,缺乏竞争优势造成的,不一定是由于缺乏食物和栖息场所导致种群密度减小,B错误;轮替放牧改变了植被的覆盖度,三种动物的种群密度都较大,有利于三种啮齿动物共存,C正确:轮替放牧有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种群规模,避免过度增长,D正确。13.D碳足迹要除去海洋中对CO2的吸收量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CO等所需的森林面积,A错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态足迹可能将逐渐增大,B错误;目前南极洲没有土壤荒漠化现象,C错误;紫外线增强会提高生物突变的频率,对人体不利,D正确。14,A蒸煮能够杀灭杂菌,酿酒主要用酵母菌,A正确:拌曲不需要无菌环境,传统的制作也做不到无菌环境,B错误;糖【考前押题·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H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学答案.pdf 生物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