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九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抽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
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己保留,只须交“答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你班组织开展“品二十四节气·悟先民智慧”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诗文积累】
1.小皖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制成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请你补充所缺的古诗文。(10分)
穿梭于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之中,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下那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每一桢都是
时间赋予大地的独特诗篇。春来时,白居易于《钱塘湖春行》中,以“(1)
一,一”描绘了
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生的早春花草图:夏日里,崔灏于《黄鸩楼》上吟咏的“(2)一,一
描绘了草木藏蕤、绿意盎然的盛夏景象;秋风起,曹操在《观沧海》中以“(3)一,一”展
现出草木在秋日里依旧生机勃勃;冬日寒,岑参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4)一,一”
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奇丽与壮美。大雪过后,张岱笔下的西湖美景“(5)
一,一,上下一白”
犹如一幅肃静淡远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
【知识拓展】
2.下面是安安同学搜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卡片,请完成下列任务。(10分)
名称
二十四节气
类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盎然,暑滋长,秋静收,冬zhù藏。“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自然物候现象和中华农业
文明相伴而生,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绵yá赓续数千年,是可以持续汲
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节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概述
盎()然
zhù()藏
绵yan()
汲()取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暑滋长”的“长”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山高水长
B.身无长物
C.草长营飞
D.长久之计
(3)请你为下面两副对联选择相应的节气,将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节气
①晨钟报晓春方去,佳节称人夏始临。
()
对联
②篱菊已残孟冬月,岭梅初放小春天。
()
A.立春
B.立夏
C.立秋
D.立冬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名著探究】
3.“节气”常出现在古典文学名著的诗文中。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你看那猪八戒行凶,闯至门前,厉声高叫:“泼怪物!送我师父出来!”…众小妖连忙取出。妖
邪结束了,执兵器在手,即命开门,走将出来。八戒与沙僧对列左右,见妖邪怎生披挂。好怪物!
你看他:
头戴金盔幌且辉,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围宝带团珠翠,足踏烟黄靴样奇。鼻准高隆如峤耸,天庭广
阔若龙仪。眼光闪灼圆还暴,牙齿钢锋尖又齐。短发莲松飘火焰,长须潇洒挺金锥。口咬一枝青嫩藻,
手拿九瓣赤铜锤。一声咿亚门开处,响似三春惊蛰雷。这等形容人世少,敢称灵显大王威。
(节选自《西游记》)
(1)上述语段出自《西游记》中的“
”这一情节;语段中的“惊蛰”是春天的
第个节气。(2分)
(2)阅读《西游记》最宜选用精读或者跳读的阅读方法。语段中的诗歌应当采用哪种方法?请说
明理由。(3分)
【综合实践】
4.小语喜欢立春这个节气,找来几幅有关春天的书法作品,下面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寧无物润
人袭香暗
%民急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小篆,字形体正势圆,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二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蚕头雁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工整的笔画。
C图三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四是草书,字形端庄,笔法流动自如,点画疏密得体,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5.在冬至节气之后,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惯。右侧是小文同学
搜集的铜钱版“九九消寒图”,请你结合民间歌谣,用简洁的语言介
九九消要零面
三九
绍古人是如何用“九九消寒图”数九的。(4分)
g
Q三QQ三0
Q三0Q三
QQ五0Q三

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
0

四九
五亚九
E
耳g耳

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风右頭雪
0000
豆0
0

6,在“节气推介”环节,小徽想把最富哲理的“小满”推介给大家,
71L

豆宜宜
请你联系生活及下面的释义,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

句式、修辞一致。(3分)
红Q红
耳红
释义:第一,与气候的降水有关,即小满之“满”,指雨水盈满第二,与小麦的生长有关,这个
“满”,指麦粒饱满。两者之“满”,加上“小”,含有敬慎而节制地应对盈满,以及促成、呵护善待
饱满的深长意味。
哲理:小满,是小有成绩后的节制与沉稳,
,是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恩和赞美。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永远的“大先生”
陈桂珍
①那年放寒假第一天,我去找同学玩儿,傍晚时下了大雪,冒着雪一路奔跑回家,一进家门就呆住
了。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2025 届九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抽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 分)
1.(10 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每空 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10 分)
(1)(4 分) àng 贮 延 jí (每空 1 分)
(2)(2 分)C
【 解析】“暑”的意思是“热(跟‘寒’相对)”,“暑滋长”的意思就是“热气产生”,而“长”字读
“zhǎng”时的意思是“生”;读“cháng”时的意思是“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结合选项,
只有 C项读“zhǎng”。故选 C项。
(3)(4 分)B D
【解析】第①副对联描绘的是春天悄然结束,夏天即将到来的场景。从“夏始临”可以推断,这里对
应的节气应该是立夏。第②副对联描绘的是孟冬时节(农历十月)菊花凋谢,而山岭上的梅花开始绽放的
景象。虽然对联中提到了“小春天”,但这里的“小春天”并非指一个具体的节气,而是用以形容梅花初放
时带来的春意。从“孟冬月”“梅初放”可以推断,这里的节气是指立冬。
3.(5分)
(1)(2分)通天河收妖 三 (每空 1 分,第 1 空意思对即可)
(2)(3 分)
示例一:精读。这段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比喻、夸张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通过精读,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些修辞带来的文学美感,感受《西游记》作为古典名著的文学魅力。
示例二:跳读。这段诗歌主要是对灵感大王的形象进行详尽描写,虽然生动细腻,但对整体情节的推
动和故事的发展影响较小,因此可以选择略过。
(本题 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3分)D
【解析】图四作品字形端庄,笔法流动自如,点画疏密得体,结构匀称,潇洒畅达,是行书。D 项分
析有误,故选 D项。
5.(4分)
《九九消寒图》共有九格。格子里共有八十一枚铜钱,代表冬季最冷的八十一天。人们根据每天的天
气情况,在铜钱的不同方位进行涂画,用以表示当天的天气。涂完八十一枚铜钱后,就迎来下一年的春暖。
(言之有序 2 分,言之有物 2分)
6. (3 分)
示例:是对收获与成长的期许和渴望 (答案要符合语境)
二、阅读(55 分)
【一】(22 分)
7.(3分)C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认为在老师家吃到的苹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是因为这次给老师拜
年的经历融合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苹果的珍贵、老师的慷慨无私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等多种因素。这
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最珍贵的味道。C“是因为这种苹果本地没有”的分析签赏不
正确。故选 C 项。
8.(3分)D
【解析】“一丝不苟“指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甲】处主要叙述老师家访给“我”
带来的积极影响;【乙】处主要体现老师踏实、认真、坚忍的特点,与“一丝不苟”品质不符;【丙】处主
要叙述老师给“我”的苹果让“我”记忆深刻,代入这三处均与语境不符;【丁】处描写老师的“大衣剪裁
得体,熨烫得没有一丝皱褶”,与他“一丝不苟”的特点相符。故选 D 项。
9. (4 分)
①请母亲停下脚步,不必再送行,表示客气和礼貌。
②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10. (6 分)
①通过详细描绘“大先生”刻钢板的过程,突出了他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对待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使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凸显了他作为教师的师德风范,表现出这种精神品质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照应后文中“我”做
试卷时格外珍惜、工整书写的习惯;
③深化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大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每点 2 分,共 6 分)
11. (6 分)
我的理解:“大先生”是指这位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有着极高的水平,而且在为人处世、对待学生方面也
都展现出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 (此点 4 分,两个要点各 2 分)
原因: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这种深远的影响和启迪,使得“大先生”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永远鲜活。 (此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17 分)
12.(3 分)D
【解析】从材料四“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大多数远未实现”可知,D 项“大多数已经
实现”理解和判断不正确。故选 D项。
13.(4 分)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具体地说明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加速与农业生产融合,“智慧农业”
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说明方法 1分,答出具体作用 3 分 )
14.(4 分)
①提升粮食收购量,增加粮食总产量;
②扩充仓储容量,提高储备能力;
③通过存储条件改造减少粮食损耗,帮助农户降低储粮损失率。
(答对 2 点即得满分)
15. (6 分)
①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土地利用率;
②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③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
④倡导节约粮食,杜绝食物浪费现象;
⑤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每点 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三】(16 分)
16.(4 分) (1)源头 (2)考虑,想到 (3)想要 (4)只 (每空 1 分)
17.(2 分) 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每处 1 分)
18.(4 分) (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是)颓败衰老的样子,就再难入睡。 (每句 2 分)
19.(6 分)
【甲】表现出一种人生感慨或乐观旷达的情怀。【乙】表现出一种闲情逸致的乐趣。【丙】表达了对天
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三、写作(55 分)
按照安徽省中考评分标准。
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项 目
(55-48 分) (48-39 分) (39-30 分) (30-21 分) (21-0 分)
分数 30-26 分 26-21 分 21-16 分 16-11 分 11-0 分
内容 评 文章切题 文章切题
基本切题 勉强切题 文不切题
(30 分 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尚明确
分) 标 感情真实 感情真实
内容比较具体 内容不具体 内容不具体
准 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
分数 25-22 分 22-18 分 18-14 分 14-10 分 10-0 分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 评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运用基本合理 运用有缺陷
(25 分 运用得好 运用很差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分) 标 结构合理 结构不完整
条理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层次不清楚
准 语言流畅 语病较多
语句通顺 语句较通顺 语句基本通顺
四:卷面(5 分)
5 分 4-3 分 2 分 1-0 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字; ①有错别字; ①错别字较多; ①错别字多;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②字迹清楚; ②字迹较清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④卷面整洁。 ④卷面较整洁。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