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二)-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一、书写1.书写展示。用铅笔抄写下面的词语,做到规范、端正、整洁。①草房 ②树林 ③非常 ④方面 2.读拼音,写汉字。 3.按课文内容填空。(1)池草山花红 出水 鸟林 《春夏秋冬》(2)中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诸葛、东,上官、欧阳…… 《姓氏歌》(3)泉眼无声惜流,树阴照水柔。小荷才露尖尖,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4)白乘舟将欲,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5)不知则,不能则。 《荀子》(6)蚂蚁搬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二、连线题4.读一读,再用直线连起来。①读书百遍 始于足下 ④竹篮子打水 节节高②读万卷书 而义自见 ⑤芝麻开花 长不了③千里之行 行万里路 ⑥兔子尾巴 一场空三、填空题5.下面的字我会读。把正确读音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 piāo B.piáo C.tiào D.bàoE.pàng F.bàn G.tiāo H.pào①瓢( )飘( ) ②抱( )炮( )③胖( )伴( ) ④挑( )跳( )6.请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1)亻 (2)辶 (3)木 (4)扌 7.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半( ) 住( ) 包( ) 午( )伴( ) 往( ) 跑( ) 牛( )8.照样子写字,再组成两个词语写下来。工→红(红花)(火红)①青→ ( ) ②主→ ( )③白→ ( ) ④也→ (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游来游去 ( )又大又圆 ( )火红火红( )跑来跑去 ( )又高又大 ( )雪白雪白四、句子训练10.例: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用加点的字写句子)11.听 故事 都 我们 喜欢 爷爷 讲(连词成句)12.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苹果 , 。13.小明写作业。(扩句,至少扩两处)五、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荷叶上的水珠①水珠们最喜欢荷叶了,每天清晨都要跑到荷叶上去玩。②他们一会儿变成一粒粒晶莹透亮的珍珠,一会儿连成一串串细细的项链。③风一吹,荷叶开始跳舞了,水珠就在滑溜的荷叶上玩起了过山车。“过山车真好玩!”砰——水珠们撞车了,变成了一个水球!“一点儿也不痛,我们继续玩!”不好,太阳出来了!他们全都滑到池塘里游泳去了。14.联系上下文可知,“晶莹”的意思是( )A.黑暗,没有光 B.光洁而透明15.起风时,水珠在荷叶上玩的游戏是( )。A.碰碰车 B.开火车 C.过山车16.判断下面说法,对的画“√”,错的画“×”。(1)水珠们喜欢在傍晚时到荷叶上玩。( )(2)水珠们“撞车”后变成了一个水球。( )17.请联系生活想一想:太阳出来时,水珠们为什么全都滑到池塘里游泳去了?( )A.因为水珠们该回家了。B.因为水珠们游泳的时间到了。C.因为水珠们被太阳一晒就会蒸发。阅读乐园。吃水不忘挖井人(节选)①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②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8.根据选文填量词。一( )井 一( )石碑19.为什么要挖井?在选文中用“______”画出来。20.石碑上刻着什么?在选文中用“______”画出来。21.“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挖井人”指的是( )。①乡亲们 ②毛主席22.乡亲们在井旁边立石碑的原因是( )。①乡亲们饮水思源,时刻怀念、感恩毛主席 ②毛主席饮水思源,时刻怀念、感恩乡亲们六、书面表达23.看图写话。请你仔细观察右边的画面,然后要写清楚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景物、谁在干什么、心情怎样等等。注意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二)-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树”“常”“面”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字要写在格子的中间,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医、常、房、讲”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3.(1)(2)(3)(4)(5)(6)【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青、鱼、细、晴、千、家”的正确写法。4.【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俗语、歇后语的掌握。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俗语背诵熟悉,将字音字形认准,看准题目要求,规范连线。①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出自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意为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早出自于明·董其昌《画决》。形容读书多,社会阅历丰富。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早出自春秋末期《老子》第六十四章。原指走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迈第一步开始的;后多比喻做事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逐步积累。④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⑤芝麻开花——节节高: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⑥兔子尾巴——长不了:比喻办事没有耐心,没有长性;多用来形容邪恶之人,邪恶势力不会长久。5. B A D H E F G 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①瓢:piáo,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故选B。飘:piāo,随风摇动或飞扬。故选A。②抱:bào,用手臂围住。故选D。炮:pào,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故选H。③胖:pàng,体态丰满、脂肪多。故选E。伴:bàn,同伴 ;陪伴;陪同。故选F。④挑:tiāo:用细长的物件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tiǎo: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tiāo,担;选择。故选G。跳:tiào,以脚蹬地,使身体往上或向前的动作。故选C。6. 他 们 过 近 林 相 打 抱【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1)亻:带有“亻”的字大多和人有关,如:休、他、你、住等;(2)辶:带有“辶”的字大多和脚步动作有关,如:送、追、迎、退等;(3)木:带有“木”的字和大都数都与树木、木材有关,如:树、棋、桥等;(4)扌:带有“扌”的字大多和手部动作有关,如:找、打、挂、把等。7. 半年 住房 包子 中午 伙伴 来往 跑步 牛羊【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半的组词有:一半、半边、半年、半个;伴的组词有:老伴、伙伴、结伴、陪伴;住的组词有:记住、把住、住家、住房;往的组词有:往事、往来、过往、交往;包的组词有:包间、大包、包吃、小包、包月、包括、包房;跑的组词有:跑道、跑车、跑马、起跑、短跑、跑步;牛的组词有:牛皮、牛奶、种牛、放牛、牛肉、九牛一毛;午的组词有:午睡、上午、正午、中午、午间、下午、午觉。8. 清(清水) 清晨 住(入住) 住下 拍(拍打) 拍摄 池(池塘) 水池【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结构以及组词。①“青”字加“日”旁,可组成新字“晴”;“晴”字可组词:晴天、晴朗。②“主”字加“氵”旁,可组成新字“注”;“注”字可组词:注水、注入。③“白”字加“木”旁,可组成新字“柏”;“柏”字可组词:柏树、松柏。④“也”字加“亻”旁,可组成新字“他”;“他”指可组词:他的、他们。9. 小鱼 西瓜 枫叶 小狗 大象 白云【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游来游去”的事物有蝌蚪、金鱼等。“又大又圆”的事物有月亮、南瓜等。颜色是“火红火红”的事物有枫叶、太阳、红旗等。“跑来跑去”的事物有小猫、小狗、蚂蚁等。“又高又大”的事物有老虎、大树、恐龙等。颜色是“雪白雪白”的事物有棉花、云朵、雪等。10.要是妈妈不在家,我就和外婆一起去学校。【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阅读题目例句可知,句子运用“要是……就……”这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写句子,前面的分句提出假设“早一分钟”,后面的分句提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能赶上绿灯”。仿照例句,运用“要是……就……”写句子。比如:要是明天下雨,就不去公园了。11.我们都喜欢听爷爷讲故事。【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按照通常的语言逻辑和语法结构,应该是“我们”作为主语放在句首,表达主体人物;接着是表达主体的行为动作“喜欢听”;然后明确听的来源是“爷爷讲”的;最后说明听和讲的具体内容是“故事”。这样就按照主谓宾的结构合理地连成了一个通顺的句子“我们都喜欢听爷爷讲故事”。这个句子是陈述句,后面使用句号即可。改为:我们都喜欢听爷爷讲故事。12. 红红的 圆圆的【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第一个是写出荷叶的外形特点,第二个是写出荷叶的颜色特点。据此写出苹果的外形和颜色的特点。示例:苹果小小的,青青的。13.小明在家里认真地写作业。【详解】本题考查扩句能力。扩写句子就是给原句加上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是句子更具体、生动,并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小明”是名词,可以修饰“小明”的形容词有:认真的、聪明的、勤奋的;“写”是动词,在动词前加上地点状语可以是在教室里、在书房里、在图书馆里;在动词前加入副词可以是专心地、认真地、艰难地;改为:聪明的小明在教室里专心地写作业。14.B 15.C 16. × √ 17.C【导语】这篇短文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荷叶上水珠的动态之美。文章通过“珍珠”“项链”等意象展现水珠的晶莹剔透,用“过山车”“撞车”等游戏化描写赋予水珠童趣。语言清新活泼,动词运用精准(“跑”“跳”“滑”),拟声词“砰”增强了画面感。结尾处太阳的出现既自然收束情节,又暗含科学常识(蒸发)。全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将科普知识融入诗意想象,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14.本题考查字词分析。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他们一会儿变成一粒粒晶莹透亮的珍珠”可知,“晶莹”形容水珠光亮、洁净且透明的状态。故选B。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风一吹,荷叶开始跳舞了,水珠就在滑溜的荷叶上玩起了过山车。”可知,水珠在荷叶上玩的游戏是过山车。故选C。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水珠们最喜欢荷叶了,每天清晨都要跑到荷叶上去玩。”可知,水珠们喜欢在清晨跑到荷叶上玩耍,故此项判断为错误。(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砰——水珠们撞车了,变成了一个水球!”可知,水珠们撞车后变成了一个水球,故此项判断为正确。17.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太阳出来了!他们全都滑到池塘里游泳去了”及结合生活常识可知,太阳照射下,荷叶上的水珠会因高温蒸发成水蒸气。作者用拟人化的表达(“滑到池塘里游泳”),实则暗示水珠因蒸发而融入水中。故选C。18. 口 块 19.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20.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1.② 22.①【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展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办实事的精神。文章采用简洁的叙事结构:先描述乡亲们吃水困难(问题),再写毛主席带领挖井(解决),最后通过立碑表达感恩(升华)。语言朴实,但蕴含着饮水思源的深刻道理。18.本题考查量词。第①段“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和第②段“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可知填量词“口”和“块”。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①段“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指出由于村子缺乏水井,村民需长途挑水,这是挖井的直接原因。2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第②段“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完整呈现了石碑内容,强调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第①段“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指出虽然乡亲们参与劳动,但核心人物是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下半句正是“时刻想念毛主席”,直接点明人物,故选②。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②段“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结合碑文内容,明确体现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毛主席挖井不仅解决了缺水问题,更改善了村民的卫生条件,革除了落后观念。故选①。23.例文: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开了,柳树吐出了嫩绿的芽,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小红、小军和小花在田野里奔跑着,欢笑着,尽情地玩耍,开心极了。【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话。看图写话四大步骤:1.按顺序看图;2.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主要要素;3.发挥想象力;4.先读后写,组织语言后答题。观察图片中存在的人、物及其周围环境,思考人或物具体做了什么,并展开合理的联想。注意措辞的准确以及语句的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观察图片可知是在一个春天,有小燕子,有发芽的柳条,开花的桃树,有小朋友们正在田野里尽情玩耍,据此展开写话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