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半期监测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半期监测卷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半期监测卷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1—35.5 Ca—40 Zn—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计 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A.N2 B.O2 C.CO2 D.H2O
2.在我国自主分离稀土产品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家是( )
A.张青莲 B.徐光宪 C.屠呦呦 D.范旭东
3.《天工开物》记载“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即成黄铜”。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ZnCO3,ZnCO3属于( )
A.盐 B.酸 C.碱 D.氧化物
4.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稀饭 B.淡盐水 C.酸奶 D.香蕉
5.在实验操作水平测试前,小明同学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搅拌溶解
6.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金属光泽 D.质软
7.实验室用H2O2制取O2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B.需用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可用排空法收集
C.比较硫在空气和O2中的燃烧现象,都产生了淡蓝色火焰
D.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8.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白醋除去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
B 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中含有的甲烷可作燃料
C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导电性
D C和CO用于冶炼金属 C和CO均具有还原性
9.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C.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B.酒精燃烧,水不燃烧,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锂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锂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O
D.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甲和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丙和丁,能减轻空气污染。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
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CO2+N2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铁钉生锈过程中一定有氧气参加反应
C.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1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甲中的100mLNaCl饱和溶液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后,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二后,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中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甲溶液溶质的溶解度相等
13.将金属X插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再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X为铜 B.加入锌粉后的溶液中有Ag
C.蓝色消失的原因为Zn+ Cu(NO3)2 = Zn(NO3)2 + Cu
D.该实验可以知金属活动顺序为:Zn>Cu>Ag
14.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②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微粒观 D.转化观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用刀切西瓜时,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①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②铁与盐酸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
15.(5分)归纳整理,理解化学大概念——物质的变化。
(1)色彩斑斓:
A.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绿色再生资源车,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B.萤火虫由它体内的发光质通过酵素的催化与氧气进行氧化作用而发黄绿色的光。
C.红磷和白磷燃烧条件不同,但燃烧产物都是 色物质。
(2)才气横溢:
D.“墙角数枝梅,……为有暗香来”,能闻“暗香”说明梅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E.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3)温润有致:
F.生石灰放入水中放热将鸡蛋煮熟。
G.硝酸铵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清浊与共:
H.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概念感知:
分析以上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填字母序号)。
16.(3分)在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
绘制了如下的“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实现①可以加入的物质是 。
(2)写出实现②或③或④或⑤的一个反应方程式: 。
17.(5分)在化学实验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完制取CO2
的实验后继续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制CO2的剩余液(稀盐酸
和CaCl2的混合溶液),边搅拌边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2CO3溶液(图二),产生无色气体,白色沉淀不断增加。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是: 。
(2)指出图一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一处错误: 。
(3)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的 (填“酸性”或“碱性”)逐渐增强。
(4)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的溶质是 。
18.(7分)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在实验室设计装置利用H2和O2模拟工业制备H2O2,再制备供氧剂CaO2用于水产养殖。
Ⅰ. H2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制取并收集H2,需选用的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利用装置C干燥H2,可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
(2)利用KMnO4分解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设计装置模拟工业制备H2O2。反应过程分两步进行,流程和部分装置如下:
(3)关闭K2,打开K1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反应①。加热前需先通一段时间H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原因是 。
II.制备供氧剂用于水产养殖
查阅资料后动手实践:往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加入H2O2溶液,保持0-5℃充分反应,过滤、水洗并烘干后得到CaO2。
(4)原理分析:补充完整制备CaO2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H O2CaO2+2 。
(5)供氧剂使用:水产养殖中,CaO2与水缓慢反应释放出O2为鱼类供氧,反应的另一产物属于微溶于水的碱,该产物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
19.(7分)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小组同学以“古法制碱”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实验室模拟古法制碱
【实验设计】制碱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步骤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去污的成分
是 。
【实验实施】小组同学完成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后,立即进行步骤三实验,如图2所示。
项目二:验证氢氧化钾生成
(2)为了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小组同学再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图2烧杯静置后底部的少量固体,洗净后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中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CaCO3。同时也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钾
(3)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中的CaCO3均为步骤三反应生成。点点同学提出质疑,理由应是 。(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物质均未变质)
(4)点点同学提出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测量溶液pH的变化证明步骤三反应发生。经测定: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H 12.2 13.2 14.0
常温下Ca(OH)2饱和溶液的pH为12.7,实验配制的
K2CO3溶液pH为11.3。重新做步骤三实验,向盛有K2CO3溶液的烧杯中,分3次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悬浊液,分别测得烧杯内混合液pH变化后的数据如下:
①小组同学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认为可以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依据是 。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有KOH生成,还应测定的数据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
20.(5分)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80℃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Al+3H2OAl2O3+3H2↑。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2)若有54Kg Al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H2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