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理科综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Hg-200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捶打织品 B. 梳理丝线 C. 缝制衣物 D. 烧炭熨烫2.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 B. 加热液体C. 取用药品 D. 过滤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 2Cl B. Cl2 C. MgCl2 D. 2HCl4.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氧气方法B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坚持绿色发展C.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D. 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前行5.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以及少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人造空气”的氮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 可以利用Cu与反应,测定空气中含量C.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D.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6.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B. 中阳离子的符号为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由三种元素组成7. CuFeS2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可依据如下化学方程式制备:。由此推测X的化学式为A. Fe B. FeS C. FeCl2 D. FeCl38.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9. 下列涉及化学观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微粒观: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B. 根据守恒观:100g酒精+100g水,总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根据元素观: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知聚乙烯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 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化学性质也相同10. 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简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简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草纸是可燃物 B. 装在竹简内的草纸发生氧化反应C. 竹简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 打开竹简帽,吹一吹,降低了草纸的着火点11. “食以水为先”。如图所示为明代净水池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池中小砂石的作用是过滤B. ②池净水主要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C. ③池的水为纯净物D. 将③池中的水煮沸可降低其硬度12. 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图2甲表示的是纯净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1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 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C.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 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14. 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日 A.探究与水反应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方案A. A B. B C. C D. D15. 兴趣小组同学用相同形状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用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2中①②对应的物质分别是锌和铁B. 镁对应的气压变化中出现压强变小的原因是瓶中气体减少C. 铝对应的气压变化,说明在实验前没有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铝D. 该实验能证明金属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6. 东晋《华阳国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用于造币和制作仿银饰品,西方直到19世纪才仿制出白铜。镍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镍和铜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1)Ni的核电荷数为______,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2)镍白铜的熔点比纯铜______(填“高”或“低”)。17. 氢气的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1)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易燃空气”,之后命名为氢气。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发现氢气后,人们一直追求将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其理由是______。(2)2023年我国建成首座氨制氢加氢站。氨制氢的一种生产流程图如图所示。①步骤Ⅱ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②步骤Ⅲ的分子筛只让氢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该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18. 《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思想。书中记载了银朱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1)水银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2)“研磨”时,水银与石亭脂充分反应生成银朱,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有剩余的反应物是______。(3)“加热”时,银朱______(填“升华”或“凝华”),再经“蘸水擦盏”形成粉末贴于泥罐内壁,达到银朱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的目的。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C1O2是一种高效绿色消毒剂。在通常情况下,C1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C1O2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在50℃时分解为Cl2和O2。C1O2对绝大多数细菌、青霉、木霉、毛霉、根霉、曲霉等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实验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用四种不同浓度的C1O2对食用菌接种室进行熏蒸,测定不同时间段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如图。(1)ClO2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写一点)。(2)写出50℃时Cl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A. 不同浓度的ClO2熏蒸在1h时杀灭效果最差B. 用15mg/m3ClO2熏蒸可以维持高效杀灭时间达24hC. ClO2应避光密封保存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20.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2)用C装置制取,若要停止反应,关闭活塞,C中多孔隔板处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______(用字母a、b、c对如图进行排序)。(3)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为)与水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经实验发现,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控制反应的速率以得到平稳的气流,可选用上述发生装置______。21. 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除茶垢。在茶垢清洁剂中加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探究。【提出问题】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NaOH溶液可以吸收。【猜想假设】(1)同学们对该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1:只有猜想2:只有______猜想3:既有又有【实验验证】(2)按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气体依次通过B、C,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D中 观察到______ 猜想1正确【对比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小气泡缓慢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交流讨论】老师提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因过氧化氢不稳定会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使茶垢分解、剥离、脱落;使用时加入温度稍高的水,效果更好。(3)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使用冷水时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导致产生的氧气浓度低。(5)取质盘为1g的样品和于锥形瓶中,滴加适量水,利用装置E测定产生的体积。(提示:①读数时需等装置冷却至室温;②实验前后均需要调整量气管两边液面相平)①实验前,调节右侧水准管的高度,若______(填字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两端液面相平b.两端液面有稳定的高度差②量器管中若不放植物油将使氧气体积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③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茶垢清洁剂应注意(写一条即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2.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制氧剂中其他成分不能生成氧气。(1)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g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2)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理科综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S-32 Hg-200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28 ②. 27(2)低【17题答案】【答案】(1) ①. Fe+2HCl=FeCl2+H2↑ ②. 产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2) ①. 分解反应 ②. 物理【18题答案】【答案】(1)金属 (2) ①. S+HgHgS ②. S、硫或石亭脂(3)升华【19题答案】【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合理即可)(2) (3)BC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20题答案】【答案】(1) ①. 2H2O22H2O+O2↑ ②. D(2)c b a (3)B【21题答案】【答案】(1)二氧化碳##CO2(2)B中石灰水无现象,D中木条复燃(3)(4)温度低,过氧化氢反应速率慢(5) ①. b ②. 偏小 ③. 密封保存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2题答案】【答案】(1)解:设得到48g氧气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x则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的质量为答: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177.5g。(2)甲方案更合理,因为水汽能快速与制氧剂接触,且吸气或呼气时水汽都有机会与制氧剂反应,水汽的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