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三阶段化学学科素养展示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植物光合作用 B. 葡萄酿制美酒C. 木材制成桌椅 D. 化学电池放电2.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进橡皮塞 B. 点燃酒精灯C. 检验二氧化碳 D. 取用固体试剂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 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B. 常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4.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D. 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着火点5. “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的新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下图为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C. 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D. 铬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6. 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下列微粒说法错误的是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③④表示的是阴离子C. ①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 将10%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8. 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的待测值为27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9 D. 丙和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9. 如图,借助气体浓度传感器探究微粒的某些性质,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bB. 该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 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U形管D. 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10.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学科思想。下列实验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探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11.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C. 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微粒数之比为4∶312. 一种获取饮用水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p棉滤网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 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C. 所得到的净化水为纯净物 D. 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13.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概念的认识 B、对化学安全认识①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①做实验时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拿 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 D、对物质构成的认识①先预热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②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 ①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②CO2、H2O2中都含有氧分子A. A B. B C. C D. D1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变为红色D. 电解水实验中,电解器正、负极所连接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15. 在化学反应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之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88 B. 44 C. 22 D. 12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6. C919大飞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在机体主结构上,大量使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下图是锂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1)锂元素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中x=___________。(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周期。(3)锂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不同。(4)C919大飞机配有高性能锂电池,电池放电时会产生LiMnO2,已知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5)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_(写微粒符号)。(新考法·跨学科实践)17. “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1)“碳封存”:某实验基地通过将气态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变为液态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化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2)“碳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在反应物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3)“气调保鲜”中可使用来抑制细菌生长。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组菌生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的产生____________。(4)“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______的加剧。(5)“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______(写一条即可)18. 根据如图甲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原子在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铝与氧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2)过氧化氢(H2O2)能杀菌消毒,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3)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乙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①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19. 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米诺骨牌”创新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关,引发后续装置中的一系列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B中白磷没有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C中稀盐酸压入D中,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4)F用于收集气体,写出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20. 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工业上常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实现“碳捕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碳捕集”,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待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请你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求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绝密★启用前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三阶段化学学科素养展示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金属 ②. 1(2) ①. 26.98 ②. 三##3(3)质子数##核电荷数(4)+3 (5)Al3+(新考法·跨学科实践)【17题答案】【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间隔变小(2) ①. ②. -3(3)(4)温室效应 (5)随手关灯(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双面使用纸张等合理答案均可)【18题答案】【答案】(1) ①. 14.01 ②. 核电荷数不同##质子数不同(2)-1##-1价 (3) ①. N2+3H22NH3 ②. 1:3【19题答案】【答案】(1) ①. 有气泡产生 ②. ③.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 (3)试液变红(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20题答案】【答案】(1)4.4 (2)解:设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x=10.6g则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2%答: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