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标要求】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课程标准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宏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家国情怀: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时空观念:识记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的召开并明确其内容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思想并使其不断发展完善。3.历史解释: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意义。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时空坐标一条线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次会议: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中共二十大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总结以下问题:1.总结中共十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大会的主线和内容。2.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的途径是什么?3.思考点: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共十八大时间:背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摩擦和矛盾冲突加剧。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内容: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 “五位一体”总任务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历史纵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5年2月,习近平明确将“四个全面”定位为战略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二三四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位一体: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历史纵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5年2月,习近平明确将“四个全面”定位为战略布局。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都取得明显进展的社会。对中国而言,小康社会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知识拓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的内涵圆“梦”途径①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想一想: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①我们要担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甚至于时代的责任。②我们要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③我们要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一)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1、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3、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报告:习近平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一)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4、内容:1、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3、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报告:习近平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标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目标二的战略安排 ①2020-2035年 (15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2035-2050年(1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知识拓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依据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两大特征——即更加广泛和更高要求。包括:一是物质文化的需要;二是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开始产生明显的要求,而且不断地增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属于不平衡的发展。此外,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其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第三,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第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今的生产已经不是落后的生产了,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问题: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主要内容:“总目标”“总任务”“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写入宪法: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新梦想新理论新征程“新的矛盾”“新的目标”“新的指导思想”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意义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处于指导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理论 解决问题 意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知识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拓展: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简表。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总结以下问题:1.中共二十大何时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什么?2.中共二十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为什么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一)中共二十大(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会场1、时间2、报告3、主题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4、中共二十大三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23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中心任务◎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知识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三、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想一想:为什么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①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百年辉煌党史的精神基点;②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③从现实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