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第一框《法不可违》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5年4月14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西藏公安网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案件。网民次某为博取流量,利用AI工具对涉“‘3.27’跨桥事故”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杜撰,生成谣言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安机关依法对次某行政拘留。次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2.“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业青年赵某参与吸毒,被公安机关查获。他将面临的结果可能是( )A.人民检察院将对赵某提起诉讼B.人民法院对赵某判处管制处罚C.公安机关对赵某给予行政处罚D.监察机关对赵某依法处置,并强制戒毒3.小闽在梳理知识时制作了以下小卡片。卡片中“ ”应正确填入的是(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4.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李某等人的行为是( )A.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5.为举行民法典宣传活动,小强同学搜集了如下案例,你认为其中可选用的有( )①李某将他人丢失的手表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②潘某误机后谎称飞机上有炸弹,被判处拘役5个月③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了其作品,被起诉侵权④张某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杨某为获取流量牟利,利用软件生成虚假新闻信息,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其依法进行行政拘留。杨某的行为( )A.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受到刑罚处罚 B.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C.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受到民事处罚 D.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民事处罚7.下列适合在“民法典宣传月”中选用的案例是( )A.捕猎、售卖国家保护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B.在跨年夜人群密集的步行街放烟花,被刑事拘留C.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D.张某私自填词、翻唱某歌手的原创歌曲,被诉侵权8.网络直播在促进灵活就业、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商业营销行为不规范、偷逃缴纳税款、假冒伪劣等问题。这些现象提醒电商从业者要( )①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依法自律,恪守底线③敬畏规则,遵章守法 ④信守承诺,诚信经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有( )①魏某未按照规定停放车辆被交警罚款200元②小陈编造谣言诋毁同事,法院判决小陈停止侵害并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的责任③李某因诈骗数额巨大,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8万元④照相馆未经小王允许就使用其照片进行宣传,小王得知后到法院起诉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0.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是( )A.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B.行政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C.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D.公民不遵守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11.小李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小李骑车擦伤小王家的小轿车,小李赔偿小王800元;小明把小李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上述三个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是( )A.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D.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12.农民工小张为讨薪,爬高压线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扰乱公共秩序,在获民警解救后又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孙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款。两人的遭遇告诉我们( )①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②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短视频博主赵某专注国风造型创作,在平台积累5.6万粉丝。某公司运营的换脸软件私自将赵某视频纳入素材库,用户通过该软件可选用赵某视频进行“换脸”,会员还可下载无水印视频。对某公司的做法,下列点评正确的有( )①是为了更好服务客户,无可厚非 ②擅自使用赵某的作品,构成侵权③违反了民法典的规定,需要担责 ④违背诚信原则,缺乏社会责任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刘某饲养了一只阿拉斯加犬,属于其所在城区养犬管理条例禁止饲养的大型犬,后因该犬咬伤徐某被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就徐某全部损失承担责任。这一判决告诫刘某( )A.要珍惜人身权利 B.要承担违法责任C.要善于运用法律 D.要增强权利意识二、辨析题15.七年级(1)班召开了“远离违法犯罪”的主题班会,小华认为:“一个人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请你对小华的观点进行辨析。三、分析说明题16.【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以“多彩的法治课堂”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案例 违法行为类型小赵因饲养的宠物狗常半夜乱叫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①某照相馆因擅自使用钱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②孙某因非法狩猎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③(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对应的案例中违法行为的类型。(2)写出以上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参考答案1.C2.C3.B4.C5.A6.B7.D8.D9.D10.B11.B12.D13.D14.B15.小华的观点错误。(1)违法包括犯罪,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2)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3)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6.(1)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2)以上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2024年8月,在青岛崂山风景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驾驶白色路虎越野车的女司机试图逆行插队,未能成功后追尾了前方的大巴车。这名女司机下车后,对正常行驶的男司机进行了激烈的辱骂,并猛击男司机的面部,导致男司机口鼻流血,但男司机并未还手。经调查,王某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并处行政拘留10日,罚款1000元。如何评价王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热点材料:路虎女司机逆行还狂扇对向司机耳光后逃离新课导入11.1法不可违自学导航1法律的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型3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4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要求?阅读课本P93-95页的内容高空抛物承担的法律责任案例一:因一碗豆腐脑,男子被行拘6日!近日,云南昆明西山区某居民小区内一男子,竟将未食用完的豆腐脑,随意从27楼窗口抛出,险些砸中楼下过往的行人。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6日并处罚款的处罚。案例二:天降横祸,我把整栋楼都给告了张三于楼下行走,突然被楼上抛下一块石头砸伤,张三后被送去医院抢救,发生若干费用。报警后因未找到具体人,张三遂将整栋楼的所有住户均告上法庭,经一审、二审之后,最终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由所有可能的加害者对张三赔偿共计39.3万元。说一说:这些事能做吗?为什么?谈一谈法律的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刚 性底 线以上图片表明法律有什么作用?以案说法,明作用1.法律的作用(如何理解“法不可违“)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了方向指引。(指引作用)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闯红灯校园欺凌未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思考: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别?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是违法行为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上面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观看视频,识别违法类别?行政违法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刑事违法行为17岁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上面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违法类别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程度 承担的法律责任 典型 案例 共同点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 违法 行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欠债不还、合同违约、未经同意发表他人作品、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图片等行政责任: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处罚刑事责任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较轻较重故意损坏文物或名胜、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拒不执行防疫规定等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制毒贩毒等民事法律规《民法典》行政法律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法律规《刑法》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①都违反了法律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共同点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2)分类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如:欠债不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轻微)严重违法行为(最严重)共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不同点:①触犯的法律不同;②社会危害程度不同;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结论:①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比较一般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与犯罪法不可违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判断违法行为:主要看行为人违反的法律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活学活用,你是法律小判官1.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相应的责任持刀抢劫他人财物。聂某某因醉驾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拘役并处罚金。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劳动能力,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某公司因擅用李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小强的爸爸因酒后驾驶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违法犯罪犯罪违法犯罪违法犯罪违法√观看视频,谈一谈违反法律需要承担责任的原因?给我们什么警示?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3.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和要求?(1)原因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危害)(2)要求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课堂总结法不可违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需担责原因都有损害、都具社会危害性、都承担相应责任。要求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巩固提升1.中学生小王的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① 拾到他人遗失的手表拒不归还② 在班级群里编造同学偷东西的谣言③ 骑电动车闯红灯被交警罚款 50 元④ 为赚取差价,网购盗版书籍卖给同学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2.小李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假冒品牌运动鞋,卖家拒绝退款。小李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卖家 “退一赔三”。该判决体现的民事责任是( )① 返还财产 ② 赔偿损失 ③ 行政处罚 ④ 赔礼道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3.连日来,融水法院干警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走进学校,为同学们送上2025年春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撑起校园法治“保护伞”,敲响法治“上课铃”,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因为(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②法律负责评判道德是与否③违法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1 法不可违 课件.pptx 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第一框《法不可违》同步练习.doc 媒体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