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化学学科)选择题:序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A B D C A D选择题:序号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CD AC C BD AD15. (1)易液化(2) 空气或(3)过量,NO可完全溶于水生成硝酸(或氧化NO;减少污染并提高硝酸产率等合理即可)(4)c(5)产品中混有杂质(6) 若废水初始pH较高,较大,容易转化生成或沉淀,覆盖在磁性石墨烯表面,减少吸附量,导致除氮效果降低16【答案】(1) 吸收 180(2)氧化(3) 280 乙17. (1) Fe ;Fe-2e-=Fe2+ (2)正极(1分);还原(1分);0.2NA(3)硝酸银溶液; Fe或铁 ,Ag或银 (各1分) ;Ag+、Fe2+、H+18. 【答案】(1)乙烯,CH2=CH2(2) 羧基 乙酸乙酯(3)②(4)加成反应(5)(6)2CH3CH2OH+O22CH3CHO+2H2OCH2-CH2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学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卷(选择题,共 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年来,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迅速发展,下列有关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硅酸盐材料,可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其化学式为 Si3N4B.利用二氧化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C.碳化硅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D.富勒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系列笼形分子的总称,属于有机材料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烯互称为同系物 B.碳纳米管和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C. 69 Ga 和 7l Ga 互为同位素 D. 与 为同种物质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8A.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 O B.H2O10 的空间填充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CO2的电子式:4.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用于测定氯水的 pH B.钾元素的焰色试验 C.配制稀硫酸 D.制取并收集氨气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制备SO 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可以实现SO3 2 的完全转化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一定越明显C.压强越大,合成氨的产率越高,故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越大越好第 1 页 共 6 页D.景德镇碱水粑进行抽真空包装,是通过降低氧气浓度减缓食品氧化速率6. 医用口罩的主体过滤材料为聚丙烯熔喷布,聚丙烯是由丙烯( CH2 =CH CH3 )经过加聚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3 ] nB.丙烯能使酸性KMnO4 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C.丙烯是乙烯的同系物D.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7. 在小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其中能够使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高于乙处液面的是A.氢氧化钡加氯化铵B.过氧化钠加水C.氢氧化钠加硫酸D.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8. 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 a 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b→c 的反应属于固氮反应C.实验室制取气体 b 时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来盛装 d 的浓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 4 分,但只要错选一个就得 0 分9. 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 + 2NaOH+3H2O = 2Na Al(OH)4 + 2 B.向氯水中通入SO2 的离子方程式:Cl2 +SO2 + 2H2O = 4H + 2Cl +SO42+C.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的氯气:2Fe + 2I + 2Cl2 = 2Fe3+ + I2 + 4Cl D.将SO2 通入到H2S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2H2S+SO2 = 3S +2H2O10.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B.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 的漂白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SO2 的酸性氧化物通性和漂白性D.H2S水溶液变浑浊,体现了H2S的氧化性第 2 页 共 6 页1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H2NCOONH4 (s) 2NH3 (g)+CO2 (g),以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正 NH3) = 2 (逆 CO2) B.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12.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配制Na2S2O3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 液体体积 /mL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实验编 反应温度Na S OB.实验①和②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号 /℃ 2 2 3溶 稀硫 蒸馏V=10 液 酸 水C.实验①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① 25 10 20 0的反应速率更慢② 25 V 20 5D.该实验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③ 50 10 20 013. 纸电池像纸一样轻薄柔软,在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上与传统电池相比均有很大突破。如图为纸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某实验小组用铜、锌和硫酸铜溶液制作了简易纸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电池有助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更轻质更高效B.电子流向:锌→隔离膜→铜→锌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 +2e =CuD.若将CuSO4溶液改为NaCl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14. 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 mol H2(g)与 1 mol O2(g)反应生成 2 mol H2O(g)放出的能量为 490 kJ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1 mol H2(g)与 0.5 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H2O(l)释放的能量为 245 kJD.2 mol H2O(g)的能量比 2 mol H2(g)与 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第Ⅱ卷(60 分)三、非选择题(共 4 道题,除特别标注外,其余每空 2 份共 60 分)15. 氨既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按下图流程制硝酸。第 3 页 共 6 页(1)氨分离器中压强约为 15MPa 温度约为 20℃,分离氨是应用了氨的物理性质: 。(2)①A 是 。②请写出氧化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向吸收塔中通入 A 的作用是 。(4)工业生产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选择 (填标号)作为罐体材料。a.铜 b.铂 c.铝 d.镁(5)用石灰乳处理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2 ,NO),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亚硝酸钙产品,Ca (NO2 ) 是水2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该反应原理为Ca (OH) +NO+NO2 = H2O+Ca (NO2 2 ) ,若2n (NO) : n (NO2 ) 1:1,则会导致 。 (6)硝酸工业会产生含NO3 的酸性废水,可用磁性石墨烯负载纳米 Fe/Cu 还原去除,其转化机理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磁性石墨烯表面的物质。 ①转化 I 中,纳米 Fe 与NO 2+3 反应生成Fe 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研究发现,若废水初始 pH 较高,除氮效果会显著下降,原因是 。16.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该条件下,1mol N2 和1mol O2 完全反应生成NO ,会 (填“吸收”或“放出”) kJ 能量。(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第 4 页 共 6 页NiO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 转化为CO2和N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2NO+2CO 2CO2 +N2①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NO ,测得不同时间CO的浓度如下:时间/s 0 1 2 3 ……c(CO)/ 10-3mol L-1 3.60 3.05 2.85 2.75 ……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 ~ 2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 L-1 s-1 。②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实验编 NO初始浓度 CO初始浓度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t( C )号 ( 2mol L-1 ) ( mol L-1 ) ( m g-1 )I 280 1.20 10-3 5.80 10-3 82II a 1.20 10-3 5.80 10-3 124III 350 b 5.80 10-3 82i.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 ,b 。ii.实验 I 和实验 II 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O )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 II 的是曲线 (填“甲”或“乙”)。1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Fe+2Ag+=Fe2++2Ag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 1 所示。第 5 页 共 6 页(1)电极 X 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X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 (1 分,填“正极”或“负极”);Ag 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1 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当 Ag 电极增重 21.6g 是,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用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3)电解质溶液 Y 是 ;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1分)流向 电极(1分);溶液中 离子(填离子符号)移向银电极。18. 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1)A 的名称是 ,其结构简式为 。(2)CH3COOH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有机物E的名称 。(3)下列物质与 B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序号)。①CH3OH ②CH3OCH3 ③HOCH2CH2OH(4)A→D 的反应类型为 。(5)写出 F 的结构简式 。(6)B→C 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屯昌县屯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docx 屯昌县屯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