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课程标准】
1.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
2.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美国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菊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图中大陆上的土著居民是谁?




资料1: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等作物。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
资料2:贪婪而残暴的西班牙殖民者疯狂地破坏印第安文明。在半个世纪里,西班牙殖民者屠杀1200-1500万印第安人。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土屠居民人口锐减。
2、为什么他们现在成为所在国家的少数民族?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3、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还有哪些国家?
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为了寻求黄金和白银,它们最早进行新航路的开辟。
4、殖民扩张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国家 西 班 牙 葡 萄 牙
时间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
殖民范围 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随后的三百年里,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圭亚那)荷兰、英国和法国
殖民统治 政治:总督治理;专制统治
经济掠夺(方式):掠夺金银财富;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 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
影响 ⑴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掠夺了巨额财富。 ⑵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⑶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⑷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2550吨)的黄金和1亿公斤(10万吨)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外国征服者出现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总共不少于7000万,也许还要多,一个半世纪以后就减少到总共只有350万。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奴隶贸易的本质: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
对欧洲的影响:加速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对欧洲国家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
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拉丁美洲在拉美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欧美各国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为主。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 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知识拓展】拉丁美洲独立后,列强的殖民扩张
主要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特点(方式)
葡萄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垄断商路
西班牙
菲律宾
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
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人到达东方。
(2)概况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导学问题]阅读教材第70-71页,第二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四、五、六四个自然段,分别指出在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东亚地区进行殖民活动的主要国家和被侵略的对象。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区域
主要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地(半殖民地)
南亚
英国
印度
殖民地
东南亚
荷兰
印度尼西亚
殖民地
英国
缅甸、马来亚
殖民地
法国
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
殖民地
美国
菲律宾(夺自西班牙)
殖民地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亚
英、法、俄
奥斯曼帝国
半殖民地
英、俄
伊朗
半殖民地
东亚
英、法、俄、美、日等
中国
半殖民地
日本
朝鲜
殖民地
[问题探究1]根据教材课文和第71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概括指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特点。
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历史原貌图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问题探究1]根据教材课文和第71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概括指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特点。
特点:早期通过东印度公司的来进行殖民扩张与统治;直接掠夺土地和财富、征收重税、发展种植园和对中国的鸦片贸易等。以印攻印;直接侵略。
在英国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后,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聚宝盆的地位从此确定,被誉为“帝国皇冠上最珍贵的明珠”。
——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 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
1858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统治,1876年起英国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称号。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史论: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选集》第2卷
破坏了印度传统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印度社会进步
用唯物史观念一分为二辩证看待:既要看到其破坏性,给被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又要认识到其对被殖民地近代化的客观推动作用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问题探究]结合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的总结表格和教材第71页“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示意图,回答:列强在19世纪中期以来在亚洲侵略的重点是哪些国家(地区),唯一逃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并且变为殖民国家的是哪个国家?
重点
中国, 战败,半半国家
特殊
日本,独立,殖民国家
帝国主义者争夺的最大一块骨头还是中国,无论哪个强国对这块骨头都想咬上一口。
——【美】R 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瓜分中国成为20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夺的主要目标。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历史阶段 时期 地域 概 况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蒸汽时代 (全方面殖民入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非洲 腹地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电气时代 (速度加快,瓜分狂潮) 19世纪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⑵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
20世纪初 非洲大陆 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思考】为什么此时西方列强开始全面入侵非洲?
①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②交通工具的改进
③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
④强大的军事力量。
⑤非洲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价格低廉的原料
18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
非洲内陆探险:欧洲冒险家(英国利文斯顿、美籍英国人斯坦利)深入非洲内陆探险,一方面使外界开始了解非洲;另一方面,为欧洲殖民国家进一步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
斯坦利探险刚果
利文斯顿非洲探险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历史阶段 时期 地域 概 况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蒸汽时代 (全方面殖民入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非洲 腹地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电气时代 (速度加快,瓜分狂潮) 19世纪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⑵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
20世纪初 非洲大陆 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列强瓜分非洲的野心
英国的计划被称为“二C 计划”,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是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方案。法国“2S计划”,由塞内加尔向东部非洲的索马里扩张,企图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因而推行“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德国的方案是把要连接东非和西南非洲的属地,建立斜断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历史阶段 时期 地域 概 况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蒸汽时代 (全方面殖民入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非洲 腹地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电气时代 (速度加快,瓜分狂潮) 19世纪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⑵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
20世纪初 非洲大陆 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884年柏林会议
俾斯麦出席柏林会议
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议定书》共5章38条,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刚果自由邦”与法属、葡属殖民地的边界;宣布在该地区贸易自由;刚果河与尼日尔河自由通航;禁止买卖奴隶;任何国家以后凡在非洲取得新领土都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并通告《议定书》各签字国;英国和法国应分别“保证”尼日尔河下游和上游的航行自由等。通过这次会议,西方列强确定了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共同准则,划分了各自在非洲中部的势力范围,从而开始了瓜分非洲的高潮。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9 世纪70 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 左右的非洲土地;19 世纪晚期,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
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在非洲殖民地
真正独立的千年古国埃塞俄比亚
利比里亚名义独立,实际上是美国殖民地
历史阶段 时期 地域 概 况
工场手工业时代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持续进行奴隶贸易。
蒸汽时代 (全方面殖民入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①英法: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并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
②英国: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非洲 腹地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电气时代 (速度加快,瓜分狂潮) 19世纪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⑵1884年,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
20世纪初 非洲大陆 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侵略非洲的特征
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
①逐步放弃奴隶贸易,转而全方面进行殖民入侵;
②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1. 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
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
体系最终形成。
2. 表现:①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
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除日本、俄罗斯亚洲部分)
②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③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④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更多的人口生活在半殖民地。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⑴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⑵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联系加强。
⑶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列强掀起了大规模的瓜分世界的狂朝;努力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导致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影响
(1)对殖民者:帝国主义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
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2)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
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破坏性: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
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②建设性: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客观进步性)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经济体系:
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
知识体系构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东南亚:荷、英、法、美汇聚东南亚
西亚:英、法、俄在西亚的势力范围
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
15-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工业革命后欧洲殖
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瓜分非洲的结果
北非:英、法之间的争斗
内陆探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英、法、德野心勃勃
柏林会议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的原因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1、“居于这一帝国行政结构顶端的是西印度事务院,它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它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任命,并对殖民地事务行使一般管辖权。美洲的最高权力委托给分别坐镇在墨西哥城和利马的两名总督。”材料中的这两名总督(  )
A.受西印度公司管辖
B.代表西班牙国王管理殖民地
C.具有独立管理拉丁美洲的权力
D.设置在西班牙,受到君主的严密监督
 B 
课堂训练
2、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其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A 
课堂训练
4、1850—1930年,东南亚的森林覆盖率从85.3%减少到73.2%。东南亚原本以森林、荒野和沼泽为主的生态系统转变成以人类干预自然为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整齐划一、有序排列”的种植园自然景观。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B.殖民扩张造成新的生态危机
C.东南亚经济现代化的初步发展
D.国际范围内分工进一步发展
 B 
课堂训练
5、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
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
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