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3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学习目标
(1)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2)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建|构|知|识|体|系|
系统知识(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基本 国情 内容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地位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主要 矛盾 根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决定因素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2.中国共产党
诞生条件 新思想 (思想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新组织 (阶级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初心使命 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
地位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建国方案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深化]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初心使命、政治目标的不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革命实践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四个彻底”: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必修1: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建立新中国的目标决定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决定的。
2.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2)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
二、选择题
1.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道:“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下列对当时社会现状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示理解] 把握“三对关系”
2.在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尝试救国救民之道,而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  )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③工人阶级在辛亥革命后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心骨
④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指导] “似是而非”选项的排除
  “似是而非”选项是指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所指不吻合、不匹配,即所答非所问,如上面的T2,选项①虽然说法正确,但实质是对题干的同义语重复,不是题目的“原因”所在。在政治学科的命题中,这样设置干扰项的手段非常普遍,学生在审答题目时,一定要审清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否则,很容易掉进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中。
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讲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将无法实现,新中国的诞生也将无从谈起。”据此可感悟到 (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与奋斗,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系统知识(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党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第一阶段 1949—1952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第二阶段 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成就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 制度的确立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1956—1978年)
主题 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成就 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1978年—……)
党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 开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地位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目的 发展生产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善制度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加强党建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意义 生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改革开放的意义:四个面貌;三个飞跃;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
人民 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家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
标志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意义 对中华 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新时代的内涵(四个时代)和意义(三个意味着)
对科学 社会 主义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对人类 社会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 贡献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结论 党的领导 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
实践充分 证明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拓展] 新时代十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的三件大事与三个历史性胜利
(1)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
(2)三个历史性胜利: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强调]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节点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一、判断题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4)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
二、选择题
1.某中学组织了“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活动:走进西柏坡革命纪念馆,聆听三大战役等红色故事;步入辽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抗日战争起始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最有可能感悟到 (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奋斗历程 ③建立新中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④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新征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浙江1月选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个重要年份,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心,吹响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奋进号角。下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混点拨] 区分两个“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考法训练]
                
1.(2024·北京高考)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涉及知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
2.(2024·浙江6月选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  )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3.(2023·湖北高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涉及知识:改革开放+社会历史的发展]
4.(2024·广西柳州三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深刻阐明了每个时期的历史意义。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联通]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
不同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斗争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人民的选择→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 共产 党团 结带 领人民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站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改革 开放中 (富起来)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新时代(强起来) 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系统知识(一)
一、(1)提示:× 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提示:×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提示:× 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4)提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提示:√
二、1.选B 近代中国(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当选;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错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③当选,答案为B;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④错误。
2.选D ①是同义语反复,非设问原因,不当选;中国共产党是主心骨,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错误。
3.选B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性,这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与奋斗,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①④当选,答案为B。②③分别强调的是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不当选。
系统知识(二)
一、(1)提示:×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提示:×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3)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提示:×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1.选C 材料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新征程,①④不当选。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活动,同学们最有可能感悟到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奋斗历程和建立新中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②③当选,答案为C。
2.选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B错误。C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未涉及,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
3.选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②错在“同步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④当选,答案为D。
随堂综合训练
1.选A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正确;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②正确;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故答案选A。
2.选D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表明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D正确;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A、B、C排除。故答案选D。
3.选C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不能笼统地说“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排除。
4.选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错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错误。
10 / 10(共106张PPT)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课
学习目标
(1)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2)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输入你的标题
建构知识体系
一、
二、
系统知识(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三、
目 录
系统知识(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四、
课时质量评价
一、
随堂综合训练
系统知识(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输入你的标题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基本国情 内容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地位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续表
主要矛盾 根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决定因素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2.中国共产党
诞生条件 新思想 (思想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新组织 (阶级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续表
初心使命 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
地位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建国方案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深化]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初心使命、政治目标的不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革命实践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四个彻底”: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续表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必修1: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建立新中国的目标决定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决定的。
2.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一、判断题
(1)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提示: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输入你的标题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
(2)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提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提示: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
提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

现场小测试基础知识的随机抽查
二、选择题
1.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道:“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下列对当时社会现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近代中国(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当选;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错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③当选,答案为B;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④错误。
[图示理解] 把握“三对关系”
2.在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尝试救国救民之道,而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  )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③工人阶级在辛亥革命后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心骨
④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是同义语反复,非设问原因,不当选;中国共产党是主心骨,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③错误。
[解题指导] “似是而非”选项的排除
“似是而非”选项是指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所指不吻合、不匹配,即所答非所问,如左栏的T2,选项①虽然说法正确,但实质是对题干的同义语重复,不是题目的“原因”所在。在政治学科的命题中,这样设置干扰项的手段非常普遍,学生在审答题目时,一定要审清题干与题肢的逻辑关系,否则,很容易掉进命题人精心设置的陷阱中。
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讲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将无法实现,新中国的诞生也将无从谈起。”据此可感悟到 (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与奋斗,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性,这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与奋斗,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①④当选,答案为B。②③分别强调的是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不当选。
系统知识(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党的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输入你的标题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第一阶段 1949—1952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第二阶段 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续表
第二阶段 政治成就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 制度的确立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1956—1978年)
主题 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成就 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1978年—……)
党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续表
改革开放 开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地位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目的 发展生产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善制度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加强党建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续表
改革开放 意义 生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改革开放的意义:四个面貌;三个飞跃;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



人民 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家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
标志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意义 对中华 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新时代的内涵(四个时代)和意义(三个意味着)
对科学 社会 主义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续表
意义 对人类 社会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新时代的内涵(四个时代)和意义(三个意味着)
续表
党的 贡献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续表
结论 党的领导 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
实践充分 证明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拓展] 新时代十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的三件大事与三个历史性胜利
(1)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
(2)三个历史性胜利: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强调]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节点
×
一、判断题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提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输入你的标题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
提示: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4)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提示: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
现场小测试基础知识的随机抽查
二、选择题
1.某中学组织了“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活动:走进西柏坡革命纪念馆,聆听三大战役等红色故事;步入辽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抗日战争起始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最有可能感悟到(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奋斗历程 ③建立新中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④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新征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新征程,①④不当选。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活动,同学们最有可能感悟到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奋斗历程和建立新中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②③当选,答案为C。

2.(2023·浙江1月选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B错误。C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未涉及,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

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个重要年份,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心,吹响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奋进号角。下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②错在“同步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④当选,答案为D。
[易混点拨] 区分两个“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2024·北京高考)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输入你的标题
考法训练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涉及知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①正确;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②正确;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错误。故答案选A。
2.(2024·浙江6月选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表明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D正确;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A、B、C排除。故答案选D。
3.(2023·湖北高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涉及知识:改革开放+社会历史的发展]

解析: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不能笼统地说“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排除。
4.(2024·广西柳州三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深刻阐明了每个时期的历史意义。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错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
输入你的标题
知识联通
不同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斗争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人民的选择→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续表
中国共产党 团结带领人民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站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改革开放中 (富起来)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续表
中国共产党 团结带领人民 在新时代(强起来) 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据情灵活自选的随堂训练(题目设计:鲜活素材原创命题)
课时质量评价
(标 的为推荐讲评题目,配有精品课件)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近代中国的2 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小王通过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近代中国的展品,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展品,①②当选,答案为A;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错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错误。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可以从百年党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伟力。下列对四个时期取得的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是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错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②错误。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3.(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4.(2025·辽宁名校联盟联考)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傲立于世界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急需回答的理论命题、学术命题。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基于 (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适应,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傲立于世界政治舞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②③当选,答案为C;④不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原因,不当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5.杭州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  )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 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 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A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C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当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6.某高三学生准备在2025年高考结束后进行一场研学之旅并撰写研学报告,他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再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么,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 ②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间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时间点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①③当选,答案为A;②④不当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7.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谈到,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这说明改革开放 (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推动制度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③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富国强 ④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错误;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说明改革开放推动制度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②④当选;③错在“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8.(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三月考)“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某校举行合唱比赛,同学们奏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不忘初心》等20多个反映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通过观看演出,我们可以感受到 (  )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③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在党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光辉历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不忘初心》等20多个反映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光辉历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②④正确。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一词不符合实际,③错误。故本题选D。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9.(2024·广东深圳二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假如给这则报道拟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  )
A.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强国大任 B.聚焦中国成就 贡献中国智慧
C.回望来时之路 坚定前行道路 D.感受悲怆历程 探索复兴方案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未涉及坚定理想信念、贡献中国智慧、感受悲怆历程,并且我国还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B、D不当选,C当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毛泽东同志出生的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成功召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1978年,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材料有效信息 教材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续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成功召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1978年,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 改革开放的意义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续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所取得的成绩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示例: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所取得的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作出了巨大贡献。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1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循大道,致万里。“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自信源自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开辟的发展道路,也源自不断激发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底气和决心。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一主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设问要求,围绕“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一主题,调用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党的领导等知识组织答案,整合答案时,要注意要求的内容和设问中的字数限制。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1
2
3
4
5
8
7
6
9
10
11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夯实了我们自信的底气。
1
2
3
4
5
8
7
6
9
10
11课时质量评价(八)|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近代中国的2 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可以从百年党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伟力。下列对四个时期取得的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辽宁名校联盟联考)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傲立于世界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急需回答的理论命题、学术命题。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基于 (  )
①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杭州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  )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
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
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
6.某高三学生准备在2025年高考结束后进行一场研学之旅并撰写研学报告,他计划到江西井冈山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光,再到河南林县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么,在他的研学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  )
①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 ②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谈到,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这说明改革开放 (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推动制度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③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富国强 ④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三月考)“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某校举行合唱比赛,同学们奏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不忘初心》等20多个反映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通过观看演出,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③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在党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光辉历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广东深圳二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假如给这则报道拟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  )
A.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强国大任
B.聚焦中国成就 贡献中国智慧
C.回望来时之路 坚定前行道路
D.感受悲怆历程 探索复兴方案
二、非选择题
1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同志出生的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成功召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1978年,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1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循大道,致万里。“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自信源自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开辟的发展道路,也源自不断激发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自信,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底气和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一主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课时质量评价(八)
1.选A 小王通过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近代中国的展品,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展品,①②当选,答案为A;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错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错误。
2.选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是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错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②错误。
3.选A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错误。
4.选C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适应,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傲立于世界政治舞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②③当选,答案为C;④不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原因,不当选。
5.选B A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C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当选。
6.选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间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时间点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①③当选,答案为A;②④不当选。
7.选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错误;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说明改革开放推动制度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②④当选;③错在“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
8.选D 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不忘初心》等20多个反映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光辉历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②④正确。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一词不符合实际,③错误。故本题选D。
9.选C 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未涉及坚定理想信念、贡献中国智慧、感受悲怆历程,并且我国还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B、D不当选,C当选。
10.解析:
材料有效信息 教材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成功召开;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意义
1978年,我们党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 改革开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所取得的成绩及意义
答案示例: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所取得的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作出了巨大贡献。
11.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设问要求,围绕“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一主题,调用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党的领导等知识组织答案,整合答案时,要注意要求的内容和设问中的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夯实了我们自信的底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