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粤教版)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三节 极地地区大单元知识框架学习目标激趣导入任务一,任务二课堂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新课标要求探究活动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解读1.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独特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的科学价值。3.人类活动与极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章大单元知识框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了解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环境的影响。3.运用科学考察站分布图等资料,分析世界各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意义,说明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性。4.结合介绍极地环境的相关材料,说出极地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全球视野和人地协调观。激趣导入两极科考2022年10月下旬,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两批先后搭乘“雪龙2”号、“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共历时163天,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本次科学考察主要围绕南大洋(通常指南极洲周围水域)重点海域开展大气、水、生物等领域的调查研究,顺利完成了南大洋有关区域的调查任务,以及一些站点的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和部分区域的冰下地形探测,组织实施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自主学习1.结合《地理图册》,说说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需要克服的困难。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2.阅读图文材料,谈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风浪、海冰围困、冰崩、冰山、大雾 。低温干燥、强紫外线、大风、食物单一等。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气候严寒,终年冰天雪地,自然环境十分特殊。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1.描绘北极圈,说出北极地区纬度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北极地区位于 以北。北极圈范 围主要包括 及周边陆地。北冰洋66.5°N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2.指出北极地区的大洋、大洲及格陵兰岛,说出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中心是 ,四周分别是 、 、 。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海陆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北冰洋中心是海洋,周围是陆地格陵兰岛北美洲北冰洋亚洲欧洲格陵兰岛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面积约216.6万平方千米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处于北美洲与欧洲交界处,被北冰洋和大西洋环绕。它约4/5的区域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全岛终年低温,内陆终年冰冻。岛上84%的面积被冰层覆盖,拥有壮观的冰川和冰原 。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在北极点上,四周的方向都是 方向。经度跨了 °。纬度范围为66.5°N-90°N。3.说说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高纬度360跨经度范围广正南360°包含北极点NSSSSSS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4.说说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寒冷多风、天气易变纬度高——接受阳光少;西风漂流——阻止热量交换;大西洋洋流系统(寒流、暖流)。北极地区大部分常年被冰雪覆盖,冬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低于-20 ℃,一般年降水量100~250毫米。特殊的自然环境探究活动一读图9-3-2,思考下列问题。(1)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2)北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这会对北极航道的通航带来什么影响?特殊的自然环境探究活动一北极地区(1)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北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①位于北极圈以北,跨经度 360°。②以北冰洋为主,四周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包围。①纬度高,气候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冬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低于-20 ℃。②多狂风。③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一般年降水量100~250毫米。特殊的自然环境探究活动一北极地区(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这会对北极航道的通航带来什么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冰层的平均厚度下降,北极部分海域可通航时间逐步增加,在北极海域通航的船舶数量日趋渐增。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矿产资源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铁、金等金属矿产储量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北极待勘探油气资源量占全球待勘探资源总量的22%。5.说说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5.说说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海象海豹鲸鲱鱼鳕鱼北极熊北极兔北极狐驯鹿生物资源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因纽特人鄂温克人涅涅茨人6.说说北极地区有哪些居民?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7.描绘南极圈和60°S,说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和范围。66.5°S60°S纬度位置南极地区位于 以南66.5°S范 围主要包括 及周边的岛屿和海域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点≠南极洲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中心是 ,四周分别是 、 、 。8.指出南极地区的大洲和大洋,说出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大西洋南极洲海陆分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洲中心是陆地,周围是海洋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在南极点上,四周的方向都是 方向。经度跨了 °。纬度范围为60°S-90°S。9.说说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高纬度360跨经度范围广正北360°包含南极点SNNNNNN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3007509502350700600340冰盖厚度约2000米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约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约2000米。南极洲10.说说南极地区的地形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11.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的“寒极”、“白色荒漠”、“风极”?(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0C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迪蒙·迪维尔站曾观测到100米/秒的大风(12级台风的风速为32.7-36.9米/秒),这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11.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的“寒极”、“白色荒漠”、“风极”?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狂风。烈风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低,蒸发量小,空气中水气含量小干燥高纬度高海拔冰雪覆盖酷寒(为什么南极地区有这样的气候特点?)寒极白色荒漠风极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12.南极地区为什么被称为“资源宝库”?①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南极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储存了全球72%的淡水,据统计,在南极地区,冰雪总量之和约达2700万立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②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沿海地带生活着企鹅、海豹等动物,周边海域还有数量可观的鲸和磷虾。③丰富的矿产资源★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炭、铁矿的储量最为丰富,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在南极地区,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特殊的自然环境任务一海豹蓝鲸象海豹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磷虾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南极独特的野生动物企鹅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探究活动二读图9-3-4,思考下列问题。(1)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速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①位于南极圈内,跨经度 360°。②以南极大陆为主,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之间。①北极地区被陆地包围,南极地区被海洋包围,导致南极周围的风力较强。②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较高,气温较低。③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空气干燥,水 汽少,不容易形成降水。了解南极企鹅与环境的关系探究活动三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气候变暖危及企鹅生存(1)简述企鹅的体态特征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关系。(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给企鹅生存造成的威胁。企鹅是一种海鸟,主要以磷虾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地区,是南极的象征。企鹅既能直立行走,又能在冰盖上滑行。活泼可爱的企鹅给南极冰雪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它们的生存却因全球气候变暖等而受到威胁。①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对企鹅的栖息地造成破坏;②气候变暖影响生态系统、食物链稳定,可能导致企鹅食物来源紧缺。企鹅的体态特征与南极寒冷的气候相适应,主要体现在:①鳞片状的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可以阻止热量向外扩散。②厚厚的脂肪层,可以防止体温散失。③企鹅身材矮小,有助于减少热量损失。④企鹅脚生于身体最下部,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前肢成鳍状,这种身体结构使得企鹅在水中能够高效游泳和潜水,捕食水中的生物。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1.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进行哪些领域的考察?钻取冰芯收集陨石气象观测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1.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进行哪些领域的考察?极地地区是地球上几乎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区域,蕴藏着许多科学信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极地科学考察在地球、生物、物理和海洋科学等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未来,对造福人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派出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目前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有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站——1904年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2.说说南极科考的历程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急救物品厚棉衣食物防晒霜太阳镜手机3.科学家在极地区进行科考要准备什么物品?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南极洲中国北冰洋暖季极昼时期南极:每年11月—次年3月北极:每年6月—8月4.什么时候去?(科考最佳时间)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1985年2月、乔治王岛南端我国第一个科考站,且是五个科考站中纬度最低的。1989年2月、东南极大陆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国第一个位于南极圈内的常年考察站,为中国南极考察从大陆边缘向内陆深入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2月、伊丽莎白公主地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2024年2月、罗斯海域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在建成之前,因为其位于南极罗斯海区域被称为罗斯海新站,2024年2月7日,该站正式开站并命名为“中国南极秦岭站”。秦岭站5.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哪些科考站?2009年1月、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考察站,同时也是目前国内纬度最高的考察站。极地地区科学考察任务二黄河站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6.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考站是?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北极地区浮冰南极地区冰川消融全球生态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类活动对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1.观察:下图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踏破人类禁区,南极乘船旅游极地旅游极地环境被污染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2.观察:下图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失去“家园”的北极熊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极地动物栖息地变小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3.观察:下图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人类捕杀极地动物极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极地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4.观察:下图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穿上“油污晚礼服”的动物石油泄漏海洋环境被污染极地动物受到污染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使用制冷剂、发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工用品,导致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氯氟烃越来越多,使得极地地区上空的臭氧浓度不断降低,臭氧层变薄并出现空洞;臭氧层被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人类皮肤和眼睛健康,破坏海洋生态,还会影响地球气候,导致气温、降水等异常。臭氧层空洞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5.保护极地环境有哪些措施?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制定法律、条约来保护极地环境。1959年建立《南极条约》;1991年制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无氟冰箱(氟会破坏臭氧层)。科学考察人员或旅游人员要将产生的垃圾带走。守护极地 从你我做起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极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三《南极条约》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尤其是《南极条约》协商国加强了南 极地区的考察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或降低对南极地区环境的影 响。同时,国际社会通过团结与合作加强了对北极地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的建筑节能策略案例学习南极中山站极地环境特殊,科学考察站建设需要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努力实 现零排放。请说说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中国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005年起开始了改造和重建工作,在建筑节能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将建筑长边改为和冬季主导风向平行,并集中站区管线布置,减少了建筑群的供暖负担。新建建筑还加大了房屋进深设计以降低供暖能耗,设置了顶部天窗、侧面高窗等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其次,改造外墙结构,以强化建筑外墙保温和蓄热能力。最后,在供热、发电等方面采用发电余热回收技术等多种节能措施,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电。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的建筑节能策略案例学习中山站的建筑节能策略(1)建筑布局适应当地环境,降低建筑的供暖、采光能耗(将建筑长边改为和冬季主导风向平行,建筑设计加大进深,设置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2)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电,进一步降低建筑一次能源消耗。课堂练习1.有关南、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近年来冰川逐渐扩大21世纪教育独家资B.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是企鹅C.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温低于北极D.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于南极2.下列为两极地区共同特点的是( )A.都被称为“冰雪大陆”B.都是面积广阔的海洋C.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6~8月CC课堂练习3.读南极洲示意图,关于南极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洲被海洋环绕B.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D.南极洲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4.该大洲是世界上( )A.古老生物种类最多的大洲B.油气储量最丰富的大洲C.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D.跨纬度最多的大洲DC拓展延伸北极熊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冰熊。身体大而粗壮,肩高可达1.6米。成年雄性体重在300-800千克之间,头体长可达2.5米。雌性较小,体重150-300千克,体长1.8-2米。寿命长(可高达25年),主要以海豹为食,也会食用鲸和海象的尸体 。与棕熊相似,只是没有肩部驼峰。头部比其他熊的头部相对较小,耳小而圆,颈部细长。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每只脚有五个脚趾,爪子不可缩回,前爪大而桨状,适合在薄冰上游泳和行走。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圈冰层覆盖的水域。冬季洞穴的深度可达永久冻土层。首选栖息地是北冰洋的浮冰。北极熊通常在4月份交配,一般在12月或1月产两仔,且幼崽在母熊身边至少待两年 。其在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约66.6%不活动,其余的时间29.1%花在走步和游泳上、跟踪猎物1.2%或进食2.3%,98.5%的食物都是肉类。世界上北极熊的总数目约为2万至2.5万头,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挪威和俄罗斯。2008年5月,北极熊正式被列入濒危物种的行列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P112 阅读地理博览同步练习 第三节 极地地区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极地科考.mp4 第三节 极地地区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