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小明家的法律难题
涉及哪些问题?
哪部法律可以解决?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进民法典
认识民法典
目录
PART 01
知法典: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PART 02
明法理:探寻民法典的内在逻辑
PART 03
用法则: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01
任务一: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用一句话概括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民法典同人民群众
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小明还是胎儿时父亲意外离世,其母亲想让孩子改随母姓,并代小明保管其所属的遗产份额。
10岁的小明在商城购买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游戏机。小明母亲发现后要求退货遭到拒绝。
小明18岁高三毕业后,发现自己的考生信息被贩卖,导致骚扰信息不断。
小明30岁时出版了几本畅销书并购置了第一套房子,签署购房合同。也因其名声大噪有广告商未经本人允许利用其肖像代言。
60岁的小明与老伴商量订立遗嘱,几次修改遗嘱。
民法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
民法典如何守护一生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小明还是胎儿时父亲意外离世,尚是胎儿的小明,面临父亲遗产继承问题,其母亲因家庭变故想让孩子随她姓。
10岁的小明在商城购买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游戏机。小明母亲发现后要求退货遭到拒绝。
小明18岁高三毕业后,发现自己的考生信息被贩卖,导致骚扰信息不断。
小明30岁时出版了几本畅销书并购置了第一套房子,签署购房合同。也因其名声大噪有广告商未经本人允许利用其肖像代言。
60岁的小明与老伴商量订立遗嘱,几次修改遗嘱。
任务二:普法宣传
解读成长中的法律现象
任务要求:
请自学导学案中的素材包,化身普法宣传员,用民法典的内容解读小明一生所遇到的问题中所包含的法律常识,并说说民法典保护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小明还是胎儿时父亲意外离世,其母亲想让孩子改随母姓,并占有小明的遗产份额。
10岁的小明在商城购买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游戏机。小明母亲发现后要求退货遭到拒绝。
小明18岁高三毕业后,发现自己的考生信息被贩卖,导致骚扰信息不断。
《民法典》第1155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民法典》第1015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
《民法典》第19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民法典》第111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信息处理者,除不得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外,还不得非法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小明30岁时出版了几本畅销书并购置了第一套房子,签署购房合同。也因其名声大噪有广告牌未经本人允许利用其肖像代言。
60岁的小明与老伴商量订立遗嘱,几次修改遗嘱。
《民法典》第595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民法典》第1919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1142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德法同行:民法典如何守护一生
笔记整理
1.初识民法典
【定义】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地位】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知法典 了解民法典的身份档案
结合漫画,说一说:
民法典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对个人:民法典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社会:让社会更加和谐。
对经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明法理:
探寻民法典的内在逻辑
02
02
明法理:
探寻民法典的内在逻辑
45岁的小明工作路上为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做心肺复苏,却因用力过度,不慎压断老人一根肋骨。老人家属将小明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请问:小明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思考:请结合书本P84相关法条,回答问题。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小明的同事李某在某直播平台发表了侮辱烈士刘代旭的相关言论,引发了大量网友的不满。然而李某认为,想说什么是他的自由。
请问:李某的这一自由受法律保护吗?
第185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方某遗失了装有重要文件的电脑。他随即通过媒体悬赏五千元寻找。当捡到电脑的小明找到方某归还时,方某却拒绝支付费用。
请问:方某需要支付这五千元吗?
思考:请结合书本P84相关法条,回答问题。
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明法理:探寻民法典的内在逻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文明、和谐……
和谐、文明、平等
公正、友善……
爱国……
诚信
《民法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何联系?
(1)民法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民法典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明法理:探寻民法典的内在逻辑
03
用法则:
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小明30岁时购置了第一套房子,签署购房合同。
小明看中了一套房,与开发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购房合同。但是因房价上涨,开发商举报自己无证销售主张合同无效,要求收回房产。
小明诉至法庭要求开发商连带涨价部分全款赔付并支付精神损失费,被法院驳回。初审中,法院判定购房合同是在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的,故合同无效。
你觉得一审判决合理吗?
你认为要怎么判?说说你的理由。
以案释法
民法中应遵循的原则
用法则: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律师说法(来自媒体报道)
1.该结果不利于维护市场诚信………
2.明显丧失公平正义……
以案释法:
综合本案,你认为民法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力撼市场经济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了闻天公司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
3.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
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信原则
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用法则: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连一连:以下内容分别体现民法典的什么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愿原则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绿色原则
平等原则
公平原则
诚信原则
用法则: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小明人生事件番外篇:以案释法,解析民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
……
……
……
……
……
任务要求:
1.分小组抽取一副漫画,小组合作观察漫画,找出案例中对应的民法典条款,说明其体现的民法典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漫画中的对话补充完整,各组派一位代表展示成果。(时间5分钟)
任务三: 以案释法解析民法的基本原则
用法则:践行民法典于生活
课堂小结
地位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体现对各方面权利平等的保护
平等、自愿
公平、诚信
守法和公序良俗
绿色
确立的基本原则
实施的意义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认识民法典
小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也许我们就是民法保护的一个个“小明”,我们将续写小明的故事。被民法保护的我们,也要成为法律的传播者、践行者。我们的人生,都将与光同向,与法同行。
课后作业:
拍摄一张“家庭 / 校园中与民法典相关的场景”(如家长代签合同、同学隐私泄露),配文说明涉及的法律条文,制作 “我的民法典生活图册”。
随堂演练
1. 小美家的泰迪犬走丢了,情急之下她悬赏一万元寻犬,小丽在路边发现了走失的泰迪犬并送还小美。请问关于“悬赏一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丽有权索要悬赏的一万元,小美应当履行承诺
B.小丽只能按照泰迪犬的市场价格索要悬赏
C.小丽有权索要悬赏的一万元,但小美可以不足额支付
D.小丽属于做好人好事,不应该索要赏金
A
随堂演练
2.赵某借同事李某3万块钱,迟迟不还,李某无奈将赵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规定,要求赵某将3万块钱返回李某,并支付一定利息。这说明民法典( )
A.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B.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C.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D.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C
随堂演练
3.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表明民法典( )
①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③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④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随堂演练
4.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体现了民法典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的重要内容( )
A.友善
B.自由
C.爱国
D.平等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