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标要点: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第1课时 锋与天气气团与锋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上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3)范围:水平范围在几百千米到数千千米,厚度在几千米到十几千米。(4)特征: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现象大致一样。2.锋(1)锋面①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②自身特点: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③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2)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大气中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使空气冷却的方式有多种,下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读图,回答1~3题。1.A气团和B气团中的水汽压状态为( )A.A饱和,B未饱和B.A未饱和,B饱和C.A、B均未饱和D.A、B均已饱和2.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 )A.未饱和 B.不变C.凝结 D.增加3.若不同气团水平混合后形成了雾,两气团可能具备的条件是( )①湿度较小 ②温差较小 ③湿度较大 ④温差较大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B气团都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下,因此都没有饱和。第2题,由图可知,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压为e,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上,因此水汽会凝结。第3题,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凝结,可能会产生雾,由此可推测出两气团混合后形成雾需具备类似A、B两气团的条件,即湿度较大,接近饱和水汽压,温差较大。答案:1.C 2.C 3.D锋面及其天气状况1.冷锋(1)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2)降水原理: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3)天气特征2.暖锋(1)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2)降水原理: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3)天气特征3.准静止锋(1)概念: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2)天气特征(3)典型例子锋面 时间 成因 出现地区 天气江淮准静止锋 夏初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达一个多月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 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 昆明和贵阳之间 给贵阳等地带来持续的阴雨天气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微思考 1.暖气团的温度一定比冷气团的温度高吗?提示:冷、暖气团的分类主要与经过地区的温度状况有关,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移向高纬的气团;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同一气团移向高纬度为暖气团,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2.锋前、锋后如何确定?提示: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确定的,面向锋面前进方向,以锋线为界,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2022年10月19日至22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三天内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气温下降了6 ℃~10 ℃、局地12 ℃以上。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雪。1.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新疆时,常会出现沙尘天气,而不是雨雪天气。分析其原因。(区域认知)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2.分析材料中显示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反映的天气系统。(综合思维)提示:冷锋天气系统。3.简述冷空气影响某地时的天气变化呈现的特征。(综合思维)提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1.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2)看锋面坡度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在锋前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4)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5)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过境前 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2.图解两类准静止锋(2024·山东潍坊月考)“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留下一片云雨。”这是地理人独有的情诗。据此回答1~2题。1.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反气旋2.下列能正确表示该情诗中“我”所在位置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说明冷暖气团相遇,会形成锋面,“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大,暖气团势力弱,冷暖气团相遇之后,暖气团被推走,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故选A项。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我”表示冷气团。A、B项所示锋面符号表示冷锋,三角形所指的方向为冷锋移动的方向,也是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所以冷气团位于冷锋锋后,①表示冷气团的位置。故选A项。答案:1.A 2.A下图为北京市2023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回答3~4题。3.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13日13~15时 B.13日21~23时C.14日3~5时 D.14日6~8时4.本次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使故宫花草树木迎暖吐绿B.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C.导致永定河产生春汛现象D.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在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市气温明显下降,出现降水天气,应为冷锋过境。图中14日3~5时气温变化剧烈,出现降水天气,应是冷锋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故选C项。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2月份,北京地区处于冬末时节,气温较低,此次天气系统过境不会使故宫花草树木迎暖吐绿,A项错误。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小,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水源,且此时气温较低,农作物还没有进入生长期,B项错误。此次降水量较小,不会导致春汛现象,C项错误。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降水,导致道路湿滑,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D项正确。故选D项。答案:3.C 4.D课时作业(十一) 锋与天气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甲图中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暖空气在锋面上被迫抬升,该锋是冷锋。乙图中暖空气向冷空气移动,冷空气在锋面下后退,是暖锋天气,形成连续性降水。第2题,甲图为冷锋,北方寒潮是冷锋快速入侵造成的。长江下游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华北平原春旱是受大陆气团影响;江淮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答案:1.A 2.C(2024·宁夏石嘴山月考)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寒潮4.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1~4日 B.5~6日 C.6~7日 D.7~8日解析:第3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应该下降,A项错误;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B项正确;台风属于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与图中气温不符,C项错误;寒潮属于冷锋,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下降,D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据图分析,该地气温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地受暖锋影响,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5~6日温差小,说明此时为阴雨天气,所以5~6日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故选B项。答案:3.B 4.B5.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不太显著B.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C.暖气团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D.锋面是一个倾斜、静止的界面解析: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B项正确;锋面的两侧分别是冷暖气团,温度、湿度、气压差异显著,A项错误;由于冷气团冷而重,暖气团暖而轻,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且锋面会发生移动,而不是静止的,C、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B下表为某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读表,回答6~7题。日期 7 8 9 10 11 12 13 14天气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阵雨 小雨最高气温(℃) 10 16 20 22 22 25 23 6最低气温(℃) -2 4 8 8 14 14 4 -1风向风力 西北风3~4级 微风 东南风3~4级 东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北风4~5级 北风4~5级6.7日到12日,该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 )①太阳辐射较强 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 ③暖气团持续补充 ④洋流经过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7.13日该地有冷气团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 )A.凌晨 B.中午C.午夜 D.傍晚解析:第6题,7日到12日,该地区白天最高气温由10 ℃变为25 ℃,气温上升较快;根据表格信息可知,7日到12日期间,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因此气温持续上升;7日到12日期间,我国该地风向由7日的西北风转为之后的东南风、南风,说明受我国南方来的暖气团持续补充影响,气温上升很快;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地形是否为盆地;洋流只会影响沿岸地区,而且影响应该是稳定的,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是否在沿海地区。第7题,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前后,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表可知,13日最高气温为23 ℃,与前几日最高气温大致相当,说明13日14时之前冷空气还没有到达,因此排除13日凌晨和中午;由材料可知,13日当日有阵雨而且风向由 12日的南风转为北风,说明13日受冷空气抬升作用影响出现了降水天气,因此推断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可能是13日傍晚,而不可能是13日的午夜。答案:6.B 7.D地面气温变化可表示锋面进退。下图表示1月10日至2月16日受昆明准静止锋推移影响的三个城市14时地面气温变化。读图,回答8~9题。8.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9.2月2日,②城市( )A.地处锋面前缘 B.出现逆温现象C.仍受冷气团控制 D.气压和湿度骤降解析: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昆明准静止锋偏东(东北)侧为冷气团,偏西(西南)侧为暖气团。冷气团若往暖气团方向移动会对所经地区带来降温天气,因此锋面移动过程中降温较早的城市位置更偏东。读图可知,③线条在1月10日左右就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出现时间最早,应位于最东;①线条在2月9日左右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降温的时间最晚,位置最偏西;②线条最明显的一次降温出现在1月30日左右,因此位置居中。综上所述,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①②③,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项。第9题,读图可知,②城市2月1日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随着锋面继续往西(西南)方向移动,2月2日,锋面已经过境,②城市没有位于锋面前缘,而是位于冷气团一侧,受冷气团控制,C项正确,A项错误;2月2日该城市气温略有回升,由于地面温度升高,锋面造成的逆温层逐渐消失,B项错误;由于没有位于锋面前缘,气压和湿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8.A 9.C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滇黔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一般锋前温高日晒,锋后低温阴雨。云贵准静止锋位置的来回摆动、强度的不断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天气影响极大。冷暖空气位置和强度的对峙情况往往造成不同的准静止锋锋向分布,根据上述定义将锋向分为三类,即南北型、西北—东南型和东西型。下图示意云贵准静止锋锋向空间位置分布。读图,回答10~11题。10.根据云贵准静止锋的空间位置分布特征,可知( )①昆明比贵阳受冷气团影响时间长,雨天更多 ②昆明比贵阳受暖气团影响时间长,晴天更多 ③贵阳比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时间长,气温更高 ④贵阳比昆明受冷气团影响时间长,气温更低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1.影响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空间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冷暖气团势力 ③地表植被④水汽含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第10题,根据云贵准静止锋的空间分布特征,可知冷气团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时间更长,气温更高,晴天更多;而贵阳受冷气团影响时间更长,且位于冷锋锋后,气温更低、雨天更多,B项正确。第11题,根据图示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的空间位置分布和准静止锋锋向的特征,可知影响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空间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A项正确。答案:10.B 11.A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13题。12.四地中形成锋面且锋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甲 冷锋 B.乙 暖锋C.丙 冷锋 D.丁 冷锋13.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晴朗少云 B.大雨倾盆C.沙尘飞扬 D.寒风刺骨解析:第12题,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中,其中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侧形成冷锋。甲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A项错误;乙位于低压槽且位于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B项正确;丙位于高压中心,不易形成锋面,C项错误;丁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D项错误。故选B项。第13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A项正确,B项错误;该处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不会沙尘飞扬和寒风刺骨,C、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12.B 13.A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下图为4日8:00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及风力示意图。(1)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锋面,并解释该锋面形成的原因。(2)推测4日8:00时鄱阳湖南部地区的天气特征。(3)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分析锋面在此次南昌雷暴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据“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分析,锋面自北向南运动,应该是冷锋过境,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应该是冷锋过境时。结合图中偏北风、偏南风(西南暖湿气团)可画出锋面位置。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鄱阳湖南部地区恰好位于冷锋的锋后位置,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降低;位于锋面附处近,风力变大,冷锋锋后多降水天气。第(3)题,“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判断,雷暴形成需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且伴随强烈的上升气流。锋面过境时,锋面附近温差较大,气压差大,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可以形成上升气流;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空气受热进一步抬升,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答案:(1)画图略(注意: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靠近锋线的锋后,锋面是冷锋,向南运动)。原因:北方干冷空气南下,风力大,势力强;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2)天气特征:风力变大;气温降低;云量增大;出现降雨。(3)锋面过境时,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8张PPT)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 锋与天气研习任务一 气团与锋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_________空气。(2)分类: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上图中A所示为________,B所示为_________。(3)范围:水平范围在几百千米到______千米,厚度在几千米到______千米。(4)特征: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现象大致______。温度湿度大范围冷气团暖气团数千十几一样2.锋(1)锋面①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_________;②自身特点: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______地带;③天气特征: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附近常伴有云、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2)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___所示。交界面过渡大风降水C大气中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使空气冷却的方式有多种,下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读图,回答1~3题。1.A气团和B气团中的水汽压状态为( )A.A饱和,B未饱和B.A未饱和,B饱和C.A、B均未饱和D.A、B均已饱和2.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 )A.未饱和 B.不变C.凝结 D.增加CC3.若不同气团水平混合后形成了雾,两气团可能具备的条件是( )①湿度较小 ②温差较小 ③湿度较大 ④温差较大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B气团都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下,因此都没有饱和。第2题,由图可知,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压为e,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上,因此水汽会凝结。第3题,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凝结,可能会产生雾,由此可推测出两气团混合后形成雾需具备类似A、B两气团的条件,即湿度较大,接近饱和水汽压,温差较大。研习任务二 锋面及其天气状况1.冷锋(1)概念:_________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2)降水原理: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______,使暖气团______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___。冷气团下面被迫雨(3)天气特征2.暖锋(1)概念:暖气团主动向_________移动的锋。(2)降水原理: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______,冷却凝结产生云、雨。(3)天气特征冷气团爬升3.准静止锋(1)概念: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2)天气特征(3)典型例子锋面 时间 成因 出现地区 天气江淮准静止锋 ______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达一个多月的______天气______准静止锋 冬半年 南下的_________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 昆明和贵阳之间 给______等地带来持续的______天气夏初梅雨昆明冷空气贵阳阴雨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微思考 1.暖气团的温度一定比冷气团的温度高吗?提示:冷、暖气团的分类主要与经过地区的温度状况有关,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移向高纬的气团;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同一气团移向高纬度为暖气团,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2.锋前、锋后如何确定?提示: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确定的,面向锋面前进方向,以锋线为界,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2022年10月19日至22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三天内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气温下降了6 ℃~10 ℃、局地12 ℃以上。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雪。1.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新疆时,常会出现沙尘天气,而不是雨雪天气。分析其原因。(区域认知)提示: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2.分析材料中显示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反映的天气系统。(综合思维)提示:冷锋天气系统。3.简述冷空气影响某地时的天气变化呈现的特征。(综合思维)提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1.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2)看锋面坡度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在锋前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4)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5)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过境前 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2.图解两类准静止锋(2024·山东潍坊月考)“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留下一片云雨。”这是地理人独有的情诗。据此回答1~2题。1.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反气旋A2.下列能正确表示该情诗中“我”所在位置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A解析:第1题,“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说明冷暖气团相遇,会形成锋面,“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大,暖气团势力弱,冷暖气团相遇之后,暖气团被推走,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故选A项。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我”表示冷气团。A、B项所示锋面符号表示冷锋,三角形所指的方向为冷锋移动的方向,也是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所以冷气团位于冷锋锋后,①表示冷气团的位置。故选A项。下图为北京市2023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回答3~4题。3.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13日13~15时 B.13日21~23时C.14日3~5时 D.14日6~8时4.本次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使故宫花草树木迎暖吐绿B.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C.导致永定河产生春汛现象D.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C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在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市气温明显下降,出现降水天气,应为冷锋过境。图中14日3~5时气温变化剧烈,出现降水天气,应是冷锋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故选C项。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2月份,北京地区处于冬末时节,气温较低,此次天气系统过境不会使故宫花草树木迎暖吐绿,A项错误。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小,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水源,且此时气温较低,农作物还没有进入生长期,B项错误。此次降水量较小,不会导致春汛现象,C项错误。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降水,导致道路湿滑,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D项正确。故选D项。课时作业(十一) 锋与天气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AC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甲图中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暖空气在锋面上被迫抬升,该锋是冷锋。乙图中暖空气向冷空气移动,冷空气在锋面下后退,是暖锋天气,形成连续性降水。第2题,甲图为冷锋,北方寒潮是冷锋快速入侵造成的。长江下游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华北平原春旱是受大陆气团影响;江淮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2024·宁夏石嘴山月考)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寒潮4.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1~4日 B.5~6日 C.6~7日 D.7~8日BB解析:第3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应该下降,A项错误;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B项正确;台风属于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与图中气温不符,C项错误;寒潮属于冷锋,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下降,D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据图分析,该地气温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地受暖锋影响,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5~6日温差小,说明此时为阴雨天气,所以5~6日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故选B项。5.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不太显著B.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C.暖气团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D.锋面是一个倾斜、静止的界面解析: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B项正确;锋面的两侧分别是冷暖气团,温度、湿度、气压差异显著,A项错误;由于冷气团冷而重,暖气团暖而轻,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且锋面会发生移动,而不是静止的,C、D项错误。故选B项。B下表为某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读表,回答6~7题。日期 7 8 9 10 11 12 13 14天气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阵雨 小雨最高气温(℃) 10 16 20 22 22 25 23 6最低气温(℃) -2 4 8 8 14 14 4 -1风向风力 西北风3~4级 微风 东南风3~4级 东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南风3~4级 北风4~5级 北风4~5级6.7日到12日,该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 )①太阳辐射较强 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 ③暖气团持续补充 ④洋流经过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7.13日该地有冷气团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 )A.凌晨 B.中午C.午夜 D.傍晚BD解析:第6题,7日到12日,该地区白天最高气温由10 ℃变为25 ℃,气温上升较快;根据表格信息可知,7日到12日期间,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因此气温持续上升;7日到12日期间,我国该地风向由7日的西北风转为之后的东南风、南风,说明受我国南方来的暖气团持续补充影响,气温上升很快;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地形是否为盆地;洋流只会影响沿岸地区,而且影响应该是稳定的,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是否在沿海地区。第7题,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前后,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表可知,13日最高气温为23 ℃,与前几日最高气温大致相当,说明13日14时之前冷空气还没有到达,因此排除13日凌晨和中午;由材料可知,13日当日有阵雨而且风向由 12日的南风转为北风,说明13日受冷空气抬升作用影响出现了降水天气,因此推断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可能是13日傍晚,而不可能是13日的午夜。地面气温变化可表示锋面进退。下图表示1月10日至2月16日受昆明准静止锋推移影响的三个城市14时地面气温变化。读图,回答8~9题。8.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9.2月2日,②城市( )A.地处锋面前缘 B.出现逆温现象C.仍受冷气团控制 D.气压和湿度骤降AC解析: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昆明准静止锋偏东(东北)侧为冷气团,偏西(西南)侧为暖气团。冷气团若往暖气团方向移动会对所经地区带来降温天气,因此锋面移动过程中降温较早的城市位置更偏东。读图可知,③线条在1月10日左右就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出现时间最早,应位于最东;①线条在2月9日左右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降温的时间最晚,位置最偏西;②线条最明显的一次降温出现在1月30日左右,因此位置居中。综上所述,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按经度排序正确的是①②③,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项。第9题,读图可知,②城市2月1日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随着锋面继续往西(西南)方向移动,2月2日,锋面已经过境,②城市没有位于锋面前缘,而是位于冷气团一侧,受冷气团控制,C项正确,A项错误;2月2日该城市气温略有回升,由于地面温度升高,锋面造成的逆温层逐渐消失,B项错误;由于没有位于锋面前缘,气压和湿度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D项错误。故选C项。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滇黔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一般锋前温高日晒,锋后低温阴雨。云贵准静止锋位置的来回摆动、强度的不断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天气影响极大。冷暖空气位置和强度的对峙情况往往造成不同的准静止锋锋向分布,根据上述定义将锋向分为三类,即南北型、西北—东南型和东西型。下图示意云贵准静止锋锋向空间位置分布。读图,回答10~11题。10.根据云贵准静止锋的空间位置分布特征,可知( )①昆明比贵阳受冷气团影响时间长,雨天更多 ②昆明比贵阳受暖气团影响时间长,晴天更多 ③贵阳比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时间长,气温更高 ④贵阳比昆明受冷气团影响时间长,气温更低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11.影响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空间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冷暖气团势力 ③地表植被 ④水汽含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BA解析:第10题,根据云贵准静止锋的空间分布特征,可知冷气团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昆明受暖气团影响时间更长,气温更高,晴天更多;而贵阳受冷气团影响时间更长,且位于冷锋锋后,气温更低、雨天更多,B项正确。第11题,根据图示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的空间位置分布和准静止锋锋向的特征,可知影响云贵地区三类准静止锋空间位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A项正确。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13题。12.四地中形成锋面且锋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甲 冷锋 B.乙 暖锋C.丙 冷锋 D.丁 冷锋13.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晴朗少云 B.大雨倾盆C.沙尘飞扬 D.寒风刺骨BA解析:第12题,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中,其中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侧形成冷锋。甲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A项错误;乙位于低压槽且位于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B项正确;丙位于高压中心,不易形成锋面,C项错误;丁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D项错误。故选B项。第13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A项正确,B项错误;该处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不会沙尘飞扬和寒风刺骨,C、D项错误。故选A项。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下图为4日8:00江西省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及风力示意图。(1)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锋面,并解释该锋面形成的原因。(2)推测4日8:00时鄱阳湖南部地区的天气特征。(3)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分析锋面在此次南昌雷暴天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据“4月4日,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团的共同影响,江西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区域性降水过程”分析,锋面自北向南运动,应该是冷锋过境,8:00南昌市受锋面影响出现雷暴天气应该是冷锋过境时。结合图中偏北风、偏南风(西南暖湿气团)可画出锋面位置。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鄱阳湖南部地区恰好位于冷锋的锋后位置,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降低;位于锋面附处近,风力变大,冷锋锋后多降水天气。第(3)题,“雷暴是指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强烈的气流抬升会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判断,雷暴形成需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且伴随强烈的上升气流。锋面过境时,锋面附近温差较大,气压差大,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可以形成上升气流;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空气受热进一步抬升,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答案:(1)画图略(注意:南昌市位于锋线上或靠近锋线的锋后,锋面是冷锋,向南运动)。原因:北方干冷空气南下,风力大,势力强;与西南暖湿气团相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2)天气特征:风力变大;气温降低;云量增大;出现降雨。(3)锋面过境时,大气层不稳定;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促进强对流的形成,引发雷暴天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锋与天气学案.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锋与天气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