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二节 洋流课标要点: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习任务一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_______________等。2.世界主要的洋流(以北半球冬季为例)地转偏向力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太平洋 D____________、E北太平洋暖流、F_____________________、G东澳大利亚暖流、H____________、I千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____________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__________________、M加那利寒流、N____________、O本格拉寒流印度洋 P厄加勒斯暖流、Q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3.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为______;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为______。②洋流模式图暖流寒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为______;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为______。②洋流模式图(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______大陆外围,海面广阔。这里终年受______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暖流南极西风(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 冬季 夏季成因 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季风环流的组成环流方向 _________方向 _________方向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 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向___流 盛行西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向___流逆时针顺时针西东微思考 1.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吗?提示: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2.为什么在南北半球同样西风控制下的海区,洋流性质不同?提示:是南北半球不同的海陆面积分布造成的。在北半球,海水受西风吹拂形成了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形成了寒流(西风漂流)。一对德国老夫妇在北部海岸的阿姆鲁姆岛度假时拾到一只在海上漂流了108年之久的漂流瓶,这是史上漂流时间最久远的漂流瓶。他们打开瓶子后,发现里面有一张明信片,还有一封以英文、德文与荷兰文写的信,信中是一份调查问卷,信中写道:请拾获者将资料填写后,寄回位于普利茅斯的英国海洋生物学会,随后能获得一笔奖金。1.分析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英国普利茅斯漂到德国北部海岸。(综合思维)提示:洋流,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2.若在上海近海投放一漂流瓶,若干年后有没有可能漂到大连附近海域?(地理实践力)提示:有可能。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等漂到大连。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类型 分布 组成 特点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中低纬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 北半球流向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流向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寒流,西侧暖流类型 分布 组成 特点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 逆时针环流;大洋东侧暖流,西侧寒流南极外围洋流 南纬40°以南 从南极点俯瞰,西风漂流呈顺时针流动,南极环流呈逆时针流动类型 分布 组成 特点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中高纬海域。(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3.巧记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结合所学的风带、气压带知识加以理解,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具体如下图所示:(2)利用简图记忆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3)洋流的命名原则是“流经地区+洋流性质”。例如,南太平洋洋流系统中,流经澳大利亚东部的海洋,且为暖流的洋流,叫作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秘鲁附近海区,且为寒流的洋流,叫作秘鲁寒流。(2024·山东济宁月考)下图为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离岸风影响2.②洋流属于( )A.风海流 B.密度流C.补偿流 D.暖流AC解析:第1题,①洋流自东向西流,为北赤道暖流,是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A项正确;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洋流的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差异不大,C项错误;受离岸风影响多形成补偿流,①洋流为风海流,D项错误。故选A项。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补偿流,C项正确,D项错误;风海流主要为东西流向,②洋流不是风海流,A项错误;密度流分布于密度差异较大的两个海域之间,表层海水由低密度海区流向高密度海区,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如果②洋流属于密度流,其流向则应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但②洋流的实际流向是由较高纬向较低纬流,所以②洋流不属于密度流,B项错误。故选C项。(2024·福建厦门月考)众所周知,南极洲生活着世界上最多的企鹅。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纬度和海拔并不高,却生活着很多企鹅。读图,回答3~4题。3.该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B.受寒流影响C.气温较高 D.受暖流影响4.图中的洋流名称是( )A.秘鲁寒流 B.南赤道寒流C.巴西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第3题,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南美洲大陆的西岸,受寒流的影响,岛上气候凉爽干燥,生活着很多企鹅。故选B项。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洋流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为秘鲁寒流。故选A项。BA研习任务二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平衡全球热量和水分:促进高、低纬度间______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热量(2)影响沿岸气候洋流性质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暖流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______ 空气在暖流上流过,将逐渐变得______,对流加强,易形成降水寒流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______ 当空气与寒流接触,则稳定性增强,难以______偏高暖湿偏低致雨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类型 形成过程 举例寒流和暖流交汇处 海水______强烈,沉积于海底的______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日本_________渔场、英国北海渔场上升流 在秘鲁沿海,在____________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______ 秘鲁渔场扰动营养北海道东南信风上涌微思考 1.受寒流影响的沿海地区一定形成荒漠吗?提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有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少,但是是否形成荒漠,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在中高纬度地区,虽然降水量少,但是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没有形成荒漠。如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的东岸地区,同样受寒流的影响,但其陆地景观是森林、苔原,而不是荒漠。2.分析洋流对海洋航线及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提示: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北极地区洋流挟带冰山,易对航运产生威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在北冰洋的重要港口,是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摩尔曼斯克港是北极圈中唯一的一个不冻港,尽管冬季外界气温低于-30 ℃~-40 ℃,但港湾终年不冻。下图是摩尔曼斯克港位置和世界部分海区洋流分布图。1.分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该港口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终年不冻。2.分析比摩尔曼斯克港纬度还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很长封冻期的原因。(区域认知)提示:受千岛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封冻期较长。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气候 全球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气候 大陆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等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2.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2024·山西太原质检)有报道称,世界最强暖流M(见下图)的流速已接近停滞。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海域东侧的洋流流向与性质是( )A.向南 寒流 B.向南 暖流C.向北 暖流 D.向北 寒流2.如果暖流M停止流动,则会使( )A.太平洋南北温差缩小B.北美洲东部海平面下降C.欧洲西部气温下降D.非洲西北部降水增加AC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示海域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大洋东侧洋流为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故选A项。第2题,世界最强暖流M将热量源源不断地向高纬输送,如果暖流M停止流动,会使大西洋南北温差扩大,图示区域为大西洋,A项错误;北美洲东部海水流动减弱,海平面可能上升,B项错误;暖流M停止流动,欧洲西部获得的热量将会减少,气温下降,C项正确;暖流M停止流动,非洲西北部沿岸的加那利寒流不一定减弱,故非洲西北部降水不一定增加,D项错误。故选C项。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物质的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挪威海—格陵兰海洋流分布。读图,回答3~4题。3.P、Q、M、N四处海域中,浮游植物丰富的海域及原因是( )A.P处,径流汇入多 B.Q处,上升流旺盛C.M处,寒暖流交汇 D.N处,海水温度低4.受洋流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 )A.水汽丰富多海雾B.海面全年封冻C.污染物易向南扩散D.船舶航行顺风顺水CA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格陵兰岛东侧为寒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暖流。读图可知,四处海域中M处为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C项正确。P处距离陆地较远,受径流汇入影响小,A项错误。Q处不受离岸风的影响,无上升流,B项错误。N处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D项错误。故选C项。第4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暖流。该地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暖流带来充沛的水汽,遇冷凝结,多海雾,A项正确。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海面不封冻,B项错误。随着洋流向北流动,污染物易向北扩散,C项错误。如果船舶向北航行,则顺风顺水,如果船舶向南航行,则逆风逆水,题干中没有说明船舶航行的方向,则不能判断是否顺风顺水,D项错误。故选A项。课时作业(十七) 洋流读甲、乙两洋流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洋流为(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2.若乙洋流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秘鲁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巴西暖流BC解析:第1题,图1中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说明甲洋流位于北半球;甲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说明甲洋流为寒流。故选B项。第2题,根据图2中的等温线分布和凸向可判断乙洋流为南半球暖流,若其位于太平洋,则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选C项。南非的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每年某一段时间,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南非沙丁鱼就从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南非东岸向北迁徙,目的地是德班附近的海域,路线长度超过1 000千米。迁徙的沙丁鱼群通常有7千米长、1.5千米宽、30米深。读图,回答3~4题。3.当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动时,当地的( )A.东北信风在加强 B.副热带高压在加强C.东南信风在加强 D.盛行西风在加强4.南非沙丁鱼的产卵地选择在德班附近的海域,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温较高,适宜孵化B.沿岸上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涌,浮游生物丰富C.鱼群的活动空间更大D.寒暖流相遇,形成水障DA解析:第3题,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动,说明厄加勒斯暖流较弱,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此时西风的影响加强,D项正确,B项错误。南半球为东南信风,A项错误。东南信风加强,厄加勒斯暖流应加强,会使沿岸寒流北流受阻,C项错误。故选D项。第4题,德班附近的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适宜孵化,A项正确。沿岸没有离岸风,很难形成上升流,B项错误。厄加勒斯浅滩比德班附近的海域鱼群的活动空间更大,C项错误。该处不是寒暖流交汇处,D项错误。故选A项。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5.图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 B.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C.郑州白昼时间不断变长 D.南非的小麦正值收获季节6.下列关于甲海域渔场适宜捕捞的季节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 受上升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B.夏季 海域风浪较小,利于捕捞C.冬季 受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D.冬季 温度适中,鱼类生长快BA7.下列与①半岛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无关的是( )A.东北信风 B.副热带高压C.洋流 D.东南信风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不易出现风暴潮,A项错误;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B项正确;郑州白昼时间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C项错误;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的小麦不处于收获季节,D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印度洋西部海域。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形成离岸流,沿海地区形成上升流,使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选A项。第7题,读图可知,①半岛为索马里半岛。据纬度可知,该半岛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项符合题意;冬半年,该地受来自陆地的干热东北信风影响,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索马里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促进了索马里寒流的形成,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①②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①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②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读图,回答8~9题。8.哥伦布航海走①路线用时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雾 B.暖流C.潮 D.寒流9.冰山是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能够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当年,哥伦布在航行中最有可能看到冰山的海域是( )A.甲 B.乙C.丙 D.丁BA解析:第8题,洋流的流向会影响航海速度,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路线的航向与该处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向相反,所以用时较长。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及题干信息可知,海上的冰山多形成于高纬度海区,并会随着洋流漂流。图中甲海域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自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可能存在冰山,A项正确;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乙海域,结合该暖流的流向可知,乙海域不易出现冰山,B项错误;而丙海域与丁海域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C、D项错误。故选A项。这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这条纬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沿线上有巍峨的珠穆朗玛峰,有广袤的撒哈拉……下图示意控制该纬线的气压带及附近风带、洋流分布。读图,回答10~12题。10.控制该线的气压带,其气流运动状况及气候特点是( )A.动力原因上升 温和湿润B.热力原因上升 寒冷干燥C.动力原因下沉 炎热干燥D.热力原因下沉 高温多雨C11.下列景观类型的形成与甲风带有关的是( )①撒哈拉沙漠的热带荒漠景观 ②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雨林景观 ③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景观 ④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景观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12.关于图中洋流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使流经海区海水盐度减小B.②洋流流经海区较易形成渔场C.③洋流与西风漂流的成因、性质相同D.④洋流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污染程度CB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这条纬线经过的区域应该位于30°N附近,故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该气压带由动力原因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干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第11题,图示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热带荒漠景观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①正确;印度半岛热带季雨林与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有关,与东北信风无关,②错误;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与东北信风无关,③错误;中美洲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与东北信风从东部大洋带来大量的水汽有关,④正确。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第12题,图示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①洋流为暖流,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较大,A项错误。②洋流为寒流,是信风吹动海洋,造成表层海水离开海岸,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容易形成渔场,B项正确。③洋流与西风漂流成因相同,都是盛行西风形成的风海流,但性质为暖流,不同于西风漂流的寒流,C项错误。④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污染净化速度,D项错误。故选B项。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从格陵兰岛出发,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单位:℃),回答13~14题。13.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4.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来源不同 B.洋流性质不同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D.人类活动强度不同DB解析:第13题,纽芬兰岛附近出现的冰山来自格陵兰岛冰川前缘,春季、夏季和秋季,较暖的天气使冰川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产生的冰山数量较多;而冬季气温低,冰川以凝结为主,不易产生冰山。因此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第14题,图中显示,甲、乙两海域均位于北大西洋60°N附近,盛行风以西风为主,且均来自海洋,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海域有东格陵兰寒流流经,具有降温作用,而乙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具有增温作用,因此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B项正确。图中显示,甲海域和乙海域距大陆的远近相似,C项错误。人类活动强度对当地海域的水温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B项。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雾大多是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洋表面因冷却凝结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补充了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3)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第二节 洋流课标要点: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等。2.世界主要的洋流(以北半球冬季为例)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太平洋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O本格拉寒流印度洋 P厄加勒斯暖流、Q西澳大利亚寒流3.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为暖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为寒流。②洋流模式图(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①洋流性质: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为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为暖流。②洋流模式图(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极大陆外围,海面广阔。这里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冬季 夏季成因 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季风环流的组成环流方向 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 盛行东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向西流 盛行西南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向东流微思考 1.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高吗?提示: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2.为什么在南北半球同样西风控制下的海区,洋流性质不同?提示:是南北半球不同的海陆面积分布造成的。在北半球,海水受西风吹拂形成了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形成了寒流(西风漂流)。一对德国老夫妇在北部海岸的阿姆鲁姆岛度假时拾到一只在海上漂流了108年之久的漂流瓶,这是史上漂流时间最久远的漂流瓶。他们打开瓶子后,发现里面有一张明信片,还有一封以英文、德文与荷兰文写的信,信中是一份调查问卷,信中写道:请拾获者将资料填写后,寄回位于普利茅斯的英国海洋生物学会,随后能获得一笔奖金。1.分析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英国普利茅斯漂到德国北部海岸。(综合思维)提示:洋流,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2.若在上海近海投放一漂流瓶,若干年后有没有可能漂到大连附近海域?(地理实践力)提示:有可能。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等漂到大连。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类型 分布 组成 特点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中低纬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 北半球流向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流向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寒流,西侧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 逆时针环流;大洋东侧暖流,西侧寒流南极外围洋流 南纬40°以南 从南极点俯瞰,西风漂流呈顺时针流动,南极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中高纬海域。(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3.巧记洋流的分布规律(1)采用想象法分数式“”联想记忆。可结合所学的风带、气压带知识加以理解,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具体如下图所示:(2)利用简图记忆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3)洋流的命名原则是“流经地区+洋流性质”。例如,南太平洋洋流系统中,流经澳大利亚东部的海洋,且为暖流的洋流,叫作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秘鲁附近海区,且为寒流的洋流,叫作秘鲁寒流。(2024·山东济宁月考)下图为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离岸风影响2.②洋流属于( )A.风海流 B.密度流C.补偿流 D.暖流解析:第1题,①洋流自东向西流,为北赤道暖流,是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的,A项正确;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洋流的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差异不大,C项错误;受离岸风影响多形成补偿流,①洋流为风海流,D项错误。故选A项。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补偿流,C项正确,D项错误;风海流主要为东西流向,②洋流不是风海流,A项错误;密度流分布于密度差异较大的两个海域之间,表层海水由低密度海区流向高密度海区,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如果②洋流属于密度流,其流向则应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但②洋流的实际流向是由较高纬向较低纬流,所以②洋流不属于密度流,B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1.A 2.C(2024·福建厦门月考)众所周知,南极洲生活着世界上最多的企鹅。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纬度和海拔并不高,却生活着很多企鹅。读图,回答3~4题。3.该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B.受寒流影响C.气温较高 D.受暖流影响4.图中的洋流名称是( )A.秘鲁寒流 B.南赤道寒流C.巴西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第3题,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南美洲大陆的西岸,受寒流的影响,岛上气候凉爽干燥,生活着很多企鹅。故选B项。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洋流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为秘鲁寒流。故选A项。答案:3.B 4.A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平衡全球热量和水分: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2)影响沿岸气候洋流性质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暖流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 空气在暖流上流过,将逐渐变得暖湿,对流加强,易形成降水寒流 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低 当空气与寒流接触,则稳定性增强,难以致雨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类型 形成过程 举例寒流和暖流交汇处 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英国北海渔场上升流 在秘鲁沿海,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 秘鲁渔场微思考 1.受寒流影响的沿海地区一定形成荒漠吗?提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有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少,但是是否形成荒漠,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在中高纬度地区,虽然降水量少,但是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没有形成荒漠。如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的东岸地区,同样受寒流的影响,但其陆地景观是森林、苔原,而不是荒漠。2.分析洋流对海洋航线及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提示: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北极地区洋流挟带冰山,易对航运产生威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在北冰洋的重要港口,是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摩尔曼斯克港是北极圈中唯一的一个不冻港,尽管冬季外界气温低于-30 ℃~-40 ℃,但港湾终年不冻。下图是摩尔曼斯克港位置和世界部分海区洋流分布图。1.分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该港口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终年不冻。2.分析比摩尔曼斯克港纬度还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很长封冻期的原因。(区域认知)提示:受千岛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封冻期较长。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气候 全球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大陆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等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2.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2024·山西太原质检)有报道称,世界最强暖流M(见下图)的流速已接近停滞。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海域东侧的洋流流向与性质是( )A.向南 寒流 B.向南 暖流C.向北 暖流 D.向北 寒流2.如果暖流M停止流动,则会使( )A.太平洋南北温差缩小B.北美洲东部海平面下降C.欧洲西部气温下降D.非洲西北部降水增加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示海域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大洋东侧洋流为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故选A项。第2题,世界最强暖流M将热量源源不断地向高纬输送,如果暖流M停止流动,会使大西洋南北温差扩大,图示区域为大西洋,A项错误;北美洲东部海水流动减弱,海平面可能上升,B项错误;暖流M停止流动,欧洲西部获得的热量将会减少,气温下降,C项正确;暖流M停止流动,非洲西北部沿岸的加那利寒流不一定减弱,故非洲西北部降水不一定增加,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1.A 2.C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物质的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挪威海—格陵兰海洋流分布。读图,回答3~4题。3.P、Q、M、N四处海域中,浮游植物丰富的海域及原因是( )A.P处,径流汇入多 B.Q处,上升流旺盛C.M处,寒暖流交汇 D.N处,海水温度低4.受洋流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 )A.水汽丰富多海雾B.海面全年封冻C.污染物易向南扩散D.船舶航行顺风顺水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格陵兰岛东侧为寒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暖流。读图可知,四处海域中M处为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C项正确。P处距离陆地较远,受径流汇入影响小,A项错误。Q处不受离岸风的影响,无上升流,B项错误。N处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D项错误。故选C项。第4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暖流。该地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暖流带来充沛的水汽,遇冷凝结,多海雾,A项正确。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高,海面不封冻,B项错误。随着洋流向北流动,污染物易向北扩散,C项错误。如果船舶向北航行,则顺风顺水,如果船舶向南航行,则逆风逆水,题干中没有说明船舶航行的方向,则不能判断是否顺风顺水,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3.C 4.A课时作业(十七) 洋流读甲、乙两洋流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洋流为(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2.若乙洋流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秘鲁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巴西暖流解析:第1题,图1中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说明甲洋流位于北半球;甲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说明甲洋流为寒流。故选B项。第2题,根据图2中的等温线分布和凸向可判断乙洋流为南半球暖流,若其位于太平洋,则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选C项。答案:1.B 2.C南非的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每年某一段时间,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南非沙丁鱼就从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南非东岸向北迁徙,目的地是德班附近的海域,路线长度超过1 000千米。迁徙的沙丁鱼群通常有7千米长、1.5千米宽、30米深。读图,回答3~4题。3.当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动时,当地的( )A.东北信风在加强 B.副热带高压在加强C.东南信风在加强 D.盛行西风在加强4.南非沙丁鱼的产卵地选择在德班附近的海域,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温较高,适宜孵化B.沿岸上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涌,浮游生物丰富C.鱼群的活动空间更大D.寒暖流相遇,形成水障解析:第3题,厄加勒斯浅滩出现沿岸寒流并向北流动,说明厄加勒斯暖流较弱,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此时西风的影响加强,D项正确,B项错误。南半球为东南信风,A项错误。东南信风加强,厄加勒斯暖流应加强,会使沿岸寒流北流受阻,C项错误。故选D项。第4题,德班附近的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适宜孵化,A项正确。沿岸没有离岸风,很难形成上升流,B项错误。厄加勒斯浅滩比德班附近的海域鱼群的活动空间更大,C项错误。该处不是寒暖流交汇处,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3.D 4.A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5.图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B.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C.郑州白昼时间不断变长D.南非的小麦正值收获季节6.下列关于甲海域渔场适宜捕捞的季节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 受上升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B.夏季 海域风浪较小,利于捕捞C.冬季 受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D.冬季 温度适中,鱼类生长快7.下列与①半岛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无关的是( )A.东北信风 B.副热带高压C.洋流 D.东南信风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不易出现风暴潮,A项错误;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B项正确;郑州白昼时间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C项错误;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的小麦不处于收获季节,D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印度洋西部海域。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形成离岸流,沿海地区形成上升流,使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选A项。第7题,读图可知,①半岛为索马里半岛。据纬度可知,该半岛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项符合题意;冬半年,该地受来自陆地的干热东北信风影响,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索马里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促进了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促进了索马里寒流的形成,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5.B 6.A 7.B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①②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①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②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读图,回答8~9题。8.哥伦布航海走①路线用时较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雾 B.暖流C.潮 D.寒流9.冰山是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能够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当年,哥伦布在航行中最有可能看到冰山的海域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8题,洋流的流向会影响航海速度,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路线的航向与该处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流向相反,所以用时较长。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及题干信息可知,海上的冰山多形成于高纬度海区,并会随着洋流漂流。图中甲海域有寒流(拉布拉多寒流)自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可能存在冰山,A项正确;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乙海域,结合该暖流的流向可知,乙海域不易出现冰山,B项错误;而丙海域与丁海域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C、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8.B 9.A这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这条纬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沿线上有巍峨的珠穆朗玛峰,有广袤的撒哈拉……下图示意控制该纬线的气压带及附近风带、洋流分布。读图,回答10~12题。10.控制该线的气压带,其气流运动状况及气候特点是( )A.动力原因上升 温和湿润B.热力原因上升 寒冷干燥C.动力原因下沉 炎热干燥D.热力原因下沉 高温多雨11.下列景观类型的形成与甲风带有关的是( )①撒哈拉沙漠的热带荒漠景观 ②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雨林景观 ③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景观 ④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景观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12.关于图中洋流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使流经海区海水盐度减小B.②洋流流经海区较易形成渔场C.③洋流与西风漂流的成因、性质相同D.④洋流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污染程度解析:第10题,据材料可知,这条纬线经过的区域应该位于30°N附近,故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该气压带由动力原因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干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第11题,图示风带为东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热带荒漠景观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①正确;印度半岛热带季雨林与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有关,与东北信风无关,②错误;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与东北信风无关,③错误;中美洲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与东北信风从东部大洋带来大量的水汽有关,④正确。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第12题,图示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①洋流为暖流,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较大,A项错误。②洋流为寒流,是信风吹动海洋,造成表层海水离开海岸,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容易形成渔场,B项正确。③洋流与西风漂流成因相同,都是盛行西风形成的风海流,但性质为暖流,不同于西风漂流的寒流,C项错误。④洋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污染净化速度,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10.C 11.C 12.B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从格陵兰岛出发,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单位:℃),回答13~14题。13.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4.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来源不同 B.洋流性质不同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D.人类活动强度不同解析:第13题,纽芬兰岛附近出现的冰山来自格陵兰岛冰川前缘,春季、夏季和秋季,较暖的天气使冰川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产生的冰山数量较多;而冬季气温低,冰川以凝结为主,不易产生冰山。因此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第14题,图中显示,甲、乙两海域均位于北大西洋60°N附近,盛行风以西风为主,且均来自海洋,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海域有东格陵兰寒流流经,具有降温作用,而乙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具有增温作用,因此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B项正确。图中显示,甲海域和乙海域距大陆的远近相似,C项错误。人类活动强度对当地海域的水温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13.D 14.B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雾大多是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洋表面因冷却凝结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补充了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3)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水的运动第2节洋流学案.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水的运动第2节洋流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