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阶段复习课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阶段复习课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阶段复习课
知识整合构建 综合思维导图
关键能力重构 助推思维进阶
1.思一思:如何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家里买楼房,除了价格、环境、交通之外,很多人都要考虑采光的问题,但怎样才算不挡光?运用地理知识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能力 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知识

示  



法 (1)选择在冬至日前后看房,因为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如果冬至日有足够的光照,其他时间就都可以。
(2)会估算:tan H=楼高/楼间距
①根据当地的纬度(可上网查阅),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即可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楼高:每层楼的高度×层数;
③楼间距:自行测量。
(3)若挡光?挡几楼?
若楼间距过小或者楼层过高,可以联系上面的计算方法,根据楼间距算出L1,被遮挡的部分L2=楼高-L1,进一步可以计算能挡几楼
2.做一做:太阳—标杆定向小实验。
(1)野外实验操作
陆军野外生存手册上介绍了在野外生存技能中的太阳—标杆定向法:找一根又高又细的标杆,使它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P处,至少过10分钟以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Q处时再放一块石头,就可以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图1所示)。你能说出上述实验的原理吗?
图1
答案: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观测到的太阳视运动的方向总体上是自东向西的,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方位相反,因而影子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10分钟后影子的顶点从P点到Q点是向东移动的,所以从P点到Q点所指方向是东。当然此原理主要适合于低纬地区。
(2)校内试验操作
在午前某一时刻,立杆,将皮尺(当绳子用) 一端固定在标杆底端,画一个半径略小于此时影长的圆,如下图2。
OP′表示当时影长,待影长落在圆上时,作一标记,作为A点,如图2中OA为此时影长;午后当影长又落在圆上时,作一标记,作为B点,如图2中OB为此时影长。作AB连线,找出AB的中点C,连接OC并延长。
结论:OC表示南北方向,AB表示东西方向,如
图3。
3.看一看:日晷图的判读。
古人观天察地,了解了日月运行的周期,创造了精度很高的计时工具日晷,常见的日晷如下图:
原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太阳方位不同,通过固定的指针产生的阴影来测量时间。日晷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故日晷与地面的倾角θ=90°-当地纬度。
判读方法:(1)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故面向日晷,左侧为东,右侧为西。
(2)春、秋分日出正东,晷针影子在正西(如A),即6时;日落正西,晷针影子在正东(如B),即18时。
(3)夏半年日出东北,晷针影子在西偏南(如C),6时之前;日落西北,晷针影子在东偏南(如D),18时之后。
(4)1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晷针影子在西偏北(如E);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晷针影子在正下方(如G),此时影子最短。14 时,太阳在西南,晷针影子在左下方(如F)。阶段复习课
能力 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知识
1.思一思:如何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家里买楼房,除了价格、环境、交通之外,很多人都要考虑采光的问题,但怎样才算不挡光?运用地理知识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图示  
判断方法 (1)选择在冬至日前后看房,因为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如果冬至日有足够的光照,其他时间就都可以。(2)会估算:tan H=楼高/楼间距①根据当地的纬度(可上网查阅),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即可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②楼高:每层楼的高度×层数;③楼间距:自行测量。(3)若挡光?挡几楼?若楼间距过小或者楼层过高,可以联系上面的计算方法,根据楼间距算出L1,被遮挡的部分L2=楼高-L1,进一步可以计算能挡几楼
2.做一做:太阳—标杆定向小实验。
(1)野外实验操作
陆军野外生存手册上介绍了在野外生存技能中的太阳—标杆定向法:找一根又高又细的标杆,使它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P处,至少过10分钟以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Q处时再放一块石头,就可以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图1所示)。你能说出上述实验的原理吗?
图1
答案: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观测到的太阳视运动的方向总体上是自东向西的,影子的方位和太阳的方位相反,因而影子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10分钟后影子的顶点从P点到Q点是向东移动的,所以从P点到Q点所指方向是东。当然此原理主要适合于低纬地区。
(2)校内试验操作
在午前某一时刻,立杆,将皮尺(当绳子用) 一端固定在标杆底端,画一个半径略小于此时影长的圆,如下图2。
OP′表示当时影长,待影长落在圆上时,作一标记,作为A点,如图2中OA为此时影长;午后当影长又落在圆上时,作一标记,作为B点,如图2中OB为此时影长。作AB连线,找出AB的中点C,连接OC并延长。
结论:OC表示南北方向,AB表示东西方向,如图3。
3.看一看:日晷图的判读。
古人观天察地,了解了日月运行的周期,创造了精度很高的计时工具日晷,常见的日晷如下图:
原理:日晷是根据一天中太阳方位不同,通过固定的指针产生的阴影来测量时间。日晷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故日晷与地面的倾角θ=90°-当地纬度。
判读方法:(1)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故面向日晷,左侧为东,右侧为西。
(2)春、秋分日出正东,晷针影子在正西(如A),即6时;日落正西,晷针影子在正东(如B),即18时。
(3)夏半年日出东北,晷针影子在西偏南(如C),6时之前;日落西北,晷针影子在东偏南(如D),18时之后。
(4)1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晷针影子在西偏北(如E);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晷针影子在正下方(如G),此时影子最短。14 时,太阳在西南,晷针影子在左下方(如F)。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