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域资源与经济【A卷】(解析版)2024-2025学年粤人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区域资源与经济【A卷】(解析版)2024-2025学年粤人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区域资源与经济(培优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该地区部分国家主要产品出口占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
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气候类型齐全,季风气候显著 D.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2.图中反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出口产品的特点是( )
A.产品价格高 B.初级农矿产品多 C.高科技产品多 D.工业制成品多
3.撒哈拉以南非洲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畸形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
C.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D.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答案】1.D 2.B 3.B
【解析】1.读左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A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热带气候为主,无季风气候,C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多为黑色人种,D正确,故选D。
2.读右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多直接出口咖啡、可可、金刚石等价格低廉的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品少、科技水平低,故图中反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出口产品的特点是初级农矿产品多、产品价格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联系已学可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以及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都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容易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发展经济。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缓解当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表示的纬线是( )
A.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赤道
5.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地带延伸的,其北侧和南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4.C 5.D
【解析】4.①表示的纬线是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北,穿过非洲北部,C正确;北极圈没有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南,0°纬线为赤道,ABD错误;故选C。
5.非洲主要位于热带,由图可知,“绿色长城”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其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其南侧为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D正确;与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无关,ABC错误;故选D。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3/4 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受纬度因素的影响,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猴面包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较广,果实可食用,常在粮食供应不足时为当地饥民提供食物,被称为“生命之树”。读某摄影师在坦桑尼亚拍摄到的猴面包树照片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摄影师拍到图示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
7.摄影师在坦桑尼亚不可能拍摄到的是( )
A.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 B.当地黑皮肤居民击鼓歌唱
C.鸸鹋在猴面包树下漫步 D.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种植园
【答案】6.D 7.C
【解析】6.由材料分析,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图中的猴面包树枝繁叶茂,属于湿季景观;坦桑尼亚位于南半球,12月属于湿季,可以看到图中景观,其他月份不属于其湿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摄影师在坦桑尼亚可能拍摄到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A正确;当地以黑色人种为主,可以拍摄黑皮肤居民击鼓歌唱,B正确;鸸鹋属于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在非洲不可能拍摄到,C错误;坦桑尼亚地处南半球的热带,可能拍摄到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种植园,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本区绝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2024年1月1日,金砖国家大家庭再添五个新成员(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埃塞俄比亚),金砖五国升级为金砖十国,金砖合作机制迈入新阶段。读“金砖十国分布图”和“光伏产业图”,完成下面小题。
8.沙特阿拉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为应对石油的枯竭,该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位于赤道,太阳辐射较强 B.沙漠地区,气温较高
C.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D.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9.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的意义包括(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扩大各国贫富差距
③促进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8.C 9.A
【解析】8.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A错误;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产业与气温高低无关,B错误;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C正确;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产业与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无关,且不是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C。
9.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的意义有: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①③④正确;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并不会扩大各国贫富差距,②错误,故选A。
当今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尤为重要,一方面全球资源和能源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下图是中东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国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乙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丙地适合发展灌溉农业
④丁国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图中A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建成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游客前往参观 B.减少石油的开采和出口
C.向经济多样化发展 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12.该区域石油资源分布和外运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①航线主要输往欧洲和美洲
C.②和③航线,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马六甲海峡是三条航线的必经之地
【答案】10.D 11.C 12.A
【解析】10.读图可知,甲国为沙特阿拉伯,该国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①正确;乙处运河为苏伊士运河,通过红海沟通印度洋,通过地中海沟通大西洋,②错误;丙地附近有河流,适合发展灌溉农业,③正确;丁国为埃及,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④正确。故D①③④正确,故选D。
1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是向经济多样化发展,弥补依赖石油出口发展经济的单一模式,C正确;与吸引游客前往参观、减少石油开采和出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无关,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该区域为西亚地区,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正确;①航线主要输往东亚,B错误;②航线通过非洲好望角,运量大,③航线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量小,C错误;霍尔木兹海峡是①、②、③航线的必经之地,D错误。故选A。中东自古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素有“两洋三洲五海”之称。其中的“两洋”是指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 是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 是指阿拉伯海、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
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助力埃及基建的重要项目。下图示意阿拉曼位置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世界区域主题】
13.封顶当月,阿拉曼新城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严寒多雨 D.高温少雨
14.与开罗相比,阿拉曼新城的发展优势是( )
A.邻国众多 B.水源丰富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15.阿拉曼新城建成后将( )
A.改善尼罗河的水质 B.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C.增加埃及住房压力 D.充分开发沿岸资源
【答案】13.A 14.C 15.D
【解析】13.从图中的气候资料来看,阿拉曼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其冬季温和湿润,12月的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多,因此气候特征为温和湿润,故A正确;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不会寒冷,且冬季降水多,不是干燥,所以“寒冷干燥”不符合阿拉曼新城12月的气候特征,是错误选项,故B错误;阿拉曼新城冬季气候温和,达不到严寒的程度,“严寒多雨”是错误选项,故C错误;高温少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的特征,12月是冬季,所以“高温少雨”是错误选项,故D错误;故选A。
14.读图可知,阿拉曼新城濒临地中海,海运便利,故C正确;阿拉曼新城濒临地中海,没有濒临其它国家,故A错误;阿拉曼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没有濒临河流,水资源不如尼罗河流流经的开罗丰富,故B错误;开罗是首都,科技更发达,故D错误。故选C。
15.读图可知,阿拉曼新城的位置靠近地中海,建成后能够更好地利用地中海的沿岸资源,因此阿拉曼新城建成后将充分开发沿岸资源,故D正确;改善尼罗河水质与新城建设关系不大,故A错误;阿拉曼新城的建设与长绒棉进口量没有直接关联,故B错误;阿拉曼新城建设本身就是在增加住房供给,会缓解而不是增加埃及住房压力,故C错误;故选D。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河流、气候、地表形态、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交通运输发达。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由莫斯科途经西伯利亚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西伯利亚大铁路西端位于(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17.该铁路沿线的新西伯利亚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服装工业 B.电子工业 C.食品工业 D.钢铁工业
【答案】16.A 17.D
【解析】16.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928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西端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煤炭、钢铁),轻工业落后。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等,D正确;服装工业 、电子工业 、食品工业均属于轻工业部门,ABC错误。故选D。
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但运输线路和枢纽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下图左示意俄罗斯地形,图右示意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运送到东亚港口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地形起伏大,施工难度大 B.寒冷期长,施工时间短
C.距离市场远,销售成本高 D.降水量大,施工条件差
19.通过北冰洋航线将液化天然气运至中国( )
A.最佳运输时间是3-5月 B.最佳运输时间是9-12月
C.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大量浮冰 D.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强烈的西北风
【答案】18.B 19.C
【解析】18.亚马尔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起伏小,A错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寒冷期长,施工时间短,B正确;亚马尔天然气项目主要供应欧洲和东亚市场,距离市场较近,且距离市场远并不是该项目建设中遇到困难,C错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量小,D错误。故选B。
19.北冰洋航线最佳的通航时间是7—9月。因为这段时间北冰洋地区气温较高,海冰融化较多,航道相对通畅。3—5月和9—12月,海冰范围较大,不利于船舶航行,AB错误;北冰洋航线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大量浮冰,因为北冰洋海域即使在夏季也有大量浮冰存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会与浮冰碰撞,对船舶安全造成威胁,C正确;北冰洋地区主要风向不是西北风,船舶在北冰洋航行遇到强烈西北风不是主要困难,D错误。故选C。
俄罗斯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以东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俄罗斯国土约1/4在欧洲,3/4在亚洲,是一个横跨两大洲的国家,但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读“俄罗斯矿产、工业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 B.欧洲部分矿产资源更丰富
C.欧洲部分国土面积更广阔 D.欧洲部分人口、经济集中
21.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位于( )
A.东欧平原南部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22.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洲部分沿南部修建,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 )
①纬度较低,冻土层较薄②地形平坦,便于施工
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人口、城市、工业较集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0.D 21.A 22.C
【解析】20.由图可知,俄罗斯的人口、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是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D正确;俄罗斯的两大平原分别在欧洲和亚洲部分,A错误;亚洲部分国土面积更广阔和矿产资源更丰富,BC错误;故选D。
21.受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农业分布在纬度位置较低、气候条件适宜的平原地区,如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主要原因是:南部人口、城市、工业较集中;南部纬度低,气温较高;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①③④正确。南部为山地,地形崎岖,修建难度较大,②错误。故选C。
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国土面积的70%,欧洲部分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工业的四分之三集中在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三也集中在欧洲,因此被传统上认为是欧洲国家。
2023年,中俄双方商定在切实提升农业合作水平,保障两国粮食安全方面开展双边合作。读“俄罗斯地理事物分布”(图左)和“北半球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纬度”(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23.俄罗斯的南部地区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可能是( )
A.咖啡、可可 B.苹果、稻米 C.稻米、小麦 D.小麦、向日葵
24.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俄罗斯湿地面积广大,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俄罗斯湿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高原
②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作用
③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种类
④俄罗斯湿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
⑤湿地可以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5.下列关于我国与俄罗斯发展农业合作中,对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广,可耕地利用率很高
B.俄罗斯农业科技力量强大
C.俄罗斯人口稀少,国内市场农产品需求小
D.俄罗斯纬度较高,夏季凉爽而短促,热量不足
【答案】23.D 24.D 25.A
【解析】23.俄罗斯南部地区纬度在45°N以北,根据图中的信息,以上四组作物中,可知这里适合种植向日葵和小麦,产量最大,D正确;可可、咖啡属于热带作物,稻米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苹果主要分布在暖温带,都不适合在俄罗斯种植。排除ABC,故选D。
24.俄罗斯湿地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平原,①错误,④正确;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种类、净化空气的作用,②正确,③错误,⑤正确。故选D
25.俄罗斯幅员辽阔,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广,但可耕地利用率不高,A错误;俄罗斯农业科技力量强大,B正确;俄罗斯人口稀少,国内市场农产品需求小,C正确;俄罗斯纬度较高,夏季凉爽而短促,热量不足,气候因素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俄罗斯的四个地形区分界线: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分界线: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分界线: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分界线:勒拿河。
二、解答题(50分)
26.读俄罗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首都是A 。
(2)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 (东或西)半球,是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图中①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 山脉。
(3)被称为俄罗斯“母亲河”的是 。
(4)图中的B是 湖,它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5)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是因为 (地势或纬度)较高。
【答案】(1)莫斯科
(2) 东 乌拉尔
(3)伏尔加河
(4)贝加尔
(5)纬度
【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简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俄罗斯首都、地理位置、母亲河、气候等问题,考查学生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
【详解】(1)俄罗斯跨亚欧两洲,是传统的欧洲国家,首都是A莫斯科。
(2)东半球上的大洲主要是亚洲、欧洲、大洋洲,俄罗斯跨亚欧两洲,领土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据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的乌拉尔山脉。
(3)据所学知识可知,被称为俄罗斯“母亲河”的是位于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
(4)据图可知,图中的B是贝加尔湖,它是世界上最深、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5)北极圈穿过俄罗斯,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是因为纬度较高。
俄罗斯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
27.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F G
(2)这一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
(3)该地区的石油大部分运往东亚、 、 等国家和地区。
(4)该区域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使用的语言是 。
【答案】(1) 黑海 地中海
(2) 石油 波斯湾
(3) 欧洲西部 北美洲
(4) 伊斯兰教
【分析】本大题以中东地区图为材料,涉及中东地区的资源和石油外运路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
【详解】(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F是黑海,G是地中海,中东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中东石油大部分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4)中东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28.【海上航运强协作】“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主要往来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有力地助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读“海希轮”号航行路线图和广州、新加坡、吉达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海希轮”号班轮从上海经广州,到达新加坡,驶向吉达,各地气温和降水差别很大,据图可知,关于各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轮船1月经过该港口时,正值当地的雨季
B.新加坡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C.吉达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广州、新加坡、吉达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新加坡
(2)吉达所在的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半岛。当地的人属于 色人种,他们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服饰特征(如下图所示),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气候特征。
(3)对比广州、吉达两个城市的纬度位置和气候资料图,两地的降水特征符合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中的(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D
(2)阿拉伯 白 天气炎热干燥
(3)B
【分析】本大题以“海希轮”号航行路线图和广州、新加坡、吉达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热带气候的分布和特点、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和特点、降水的分布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轮船1月经过该港口时,当地并未雨季,A错误;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所以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表述错误;吉达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C表述错误;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故广州、新加坡、吉达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新加坡,D表述正确。
(2)吉达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这种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所以沙漠广布,因而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服饰特征。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3)全球降水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但广州、吉达(两城市判断,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分布规律是: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少。A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的农作物。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平均单产可达到当地传统稻谷平均单产的2倍。国际友人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材料二:“非洲气候类型与水稻试验基地分布图”。
(1)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因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由图中水稻试验基地的分布可知,试验基地种植杂交水稻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2)非洲气候类型以 为中心,呈现南北对称分布的规律。其中甲处的水稻试验基地是 气候,下列四图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类型特征的是 (填字母)。在该气候区设立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 (选填“抗旱性”或“耐热性”)。
(3)多年来,在袁隆平团队的帮助下,杂交水稻技术在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广,简述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的意义。(至少答出二点)
【答案】(1) 南北回归线 气温高,热量充足
(2) 赤道 热带雨林 D 耐热性
(3)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饥饿贫困人口;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并培育优质良种;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交往。
【分析】本题以非洲气候类型与水稻试验基地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气候、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的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读图可知,水稻试验基地主要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种植杂交水稻的共同优势条件是气温高,热量充足。
(2)读图可知,非洲气候自赤道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甲处的水稻试验基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与D一致。在该气候区设立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耐热性。
(3)非洲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问题严重。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有利于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饥饿贫困人口,进而促进非洲的社会稳定;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引进并培育优质良种;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交往;通过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中国展现了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尊重。第七章 区域资源与经济(培优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该地区部分国家主要产品出口占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
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气候类型齐全,季风气候显著 D.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2.图中反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出口产品的特点是( )
A.产品价格高 B.初级农矿产品多 C.高科技产品多 D.工业制成品多
3.撒哈拉以南非洲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畸形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加大矿产开采与出口
C.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D.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缓解当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表示的纬线是( )
A.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赤道
5.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地带延伸的,其北侧和南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猴面包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较广,果实可食用,常在粮食供应不足时为当地饥民提供食物,被称为“生命之树”。读某摄影师在坦桑尼亚拍摄到的猴面包树照片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摄影师拍到图示照片的月份最可能是( )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
7.摄影师在坦桑尼亚不可能拍摄到的是( )
A.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 B.当地黑皮肤居民击鼓歌唱
C.鸸鹋在猴面包树下漫步 D.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种植园
2024年1月1日,金砖国家大家庭再添五个新成员(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埃塞俄比亚),金砖五国升级为金砖十国,金砖合作机制迈入新阶段。读“金砖十国分布图”和“光伏产业图”,完成下面小题。
8.沙特阿拉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为应对石油的枯竭,该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位于赤道,太阳辐射较强 B.沙漠地区,气温较高
C.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D.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9.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的意义包括(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扩大各国贫富差距
③促进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下图是中东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国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乙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丙地适合发展灌溉农业
④丁国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图中A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建成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游客前往参观 B.减少石油的开采和出口
C.向经济多样化发展 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12.该区域石油资源分布和外运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①航线主要输往欧洲和美洲
C.②和③航线,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马六甲海峡是三条航线的必经之地
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助力埃及基建的重要项目。下图示意阿拉曼位置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认识世界区域主题】
13.封顶当月,阿拉曼新城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严寒多雨 D.高温少雨
14.与开罗相比,阿拉曼新城的发展优势是( )
A.邻国众多 B.水源丰富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15.阿拉曼新城建成后将( )
A.改善尼罗河的水质 B.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C.增加埃及住房压力 D.充分开发沿岸资源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交通运输发达。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由莫斯科途经西伯利亚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西伯利亚大铁路西端位于(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17.该铁路沿线的新西伯利亚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服装工业 B.电子工业 C.食品工业 D.钢铁工业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下图左示意俄罗斯地形,图右示意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运送到东亚港口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地形起伏大,施工难度大 B.寒冷期长,施工时间短
C.距离市场远,销售成本高 D.降水量大,施工条件差
19.通过北冰洋航线将液化天然气运至中国( )
A.最佳运输时间是3-5月 B.最佳运输时间是9-12月
C.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大量浮冰 D.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强烈的西北风
俄罗斯国土约1/4在欧洲,3/4在亚洲,是一个横跨两大洲的国家,但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读“俄罗斯矿产、工业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 B.欧洲部分矿产资源更丰富
C.欧洲部分国土面积更广阔 D.欧洲部分人口、经济集中
21.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位于( )
A.东欧平原南部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22.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洲部分沿南部修建,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 )
①纬度较低,冻土层较薄②地形平坦,便于施工
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人口、城市、工业较集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中俄双方商定在切实提升农业合作水平,保障两国粮食安全方面开展双边合作。读“俄罗斯地理事物分布”(图左)和“北半球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纬度”(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23.俄罗斯的南部地区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可能是( )
A.咖啡、可可 B.苹果、稻米 C.稻米、小麦 D.小麦、向日葵
24.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俄罗斯湿地面积广大,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俄罗斯湿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高原
②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作用
③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种类
④俄罗斯湿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
⑤湿地可以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5.下列关于我国与俄罗斯发展农业合作中,对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广,可耕地利用率很高
B.俄罗斯农业科技力量强大
C.俄罗斯人口稀少,国内市场农产品需求小
D.俄罗斯纬度较高,夏季凉爽而短促,热量不足
二、解答题(50分)
26.读俄罗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首都是A 。
(2)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 (东或西)半球,是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图中①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之一—— 山脉。
(3)被称为俄罗斯“母亲河”的是 。
(4)图中的B是 湖,它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5)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是因为 (地势或纬度)较高。
27.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F G
(2)这一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
(3)该地区的石油大部分运往东亚、 、 等国家和地区。
(4)该区域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使用的语言是 。
28.【海上航运强协作】“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主要往来于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有力地助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读“海希轮”号航行路线图和广州、新加坡、吉达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海希轮”号班轮从上海经广州,到达新加坡,驶向吉达,各地气温和降水差别很大,据图可知,关于各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轮船1月经过该港口时,正值当地的雨季
B.新加坡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C.吉达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广州、新加坡、吉达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新加坡
(2)吉达所在的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半岛。当地的人属于 色人种,他们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服饰特征(如下图所示),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气候特征。
(3)对比广州、吉达两个城市的纬度位置和气候资料图,两地的降水特征符合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中的(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的农作物。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杂交水稻平均单产可达到当地传统稻谷平均单产的2倍。国际友人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材料二:“非洲气候类型与水稻试验基地分布图”。
(1)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因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由图中水稻试验基地的分布可知,试验基地种植杂交水稻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2)非洲气候类型以 为中心,呈现南北对称分布的规律。其中甲处的水稻试验基地是 气候,下列四图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类型特征的是 (填字母)。在该气候区设立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 (选填“抗旱性”或“耐热性”)。
(3)多年来,在袁隆平团队的帮助下,杂交水稻技术在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广,简述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的意义。(至少答出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