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Y-1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清楚,同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 或 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班级正在制作一本题为《何以陕西》的主题宣传册,请你参与完善宣传册的内容。
【一省千面】三区焕彩,万象竞呈,这里是“陕西”。请完成文案推敲。
这里,是陕西!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中温、暖温、亚热3个气候带,自然形成了陕北、关中、陕 南三大区域,造就了这里高原沟峁、平原沃野、江南水乡的奇huàn 景象。踏足陕西,万千气象尽收 眼底。穿梭古城街巷,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攀上秦岭之diān, 眺望绿水青山中的生态奇迹;深入产业园区,见证智慧火花如何点燃发展引擎。
1.文案中有两个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助注音。(2分)
(1)穿梭( ) (2)眺望( )
2.整理文案的过程中,小语有两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加以补充。(2分)
(1) huàn______ (2)diān ______
【文脉绵延】珠玑溢彩,翰墨飘香,这里更“陕西”。请将宣传册精选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3.经典诗文默写。(11分)
登上西岳华山的苍龙岭,俯瞰连绵群山,(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脱口而出,豪迈的雄心壮志便得以抒发;踏入西安临潼的大秦剧场.观看实景剧《复活的军团》,那金戈交鸣的震撼场景,令人脑海中浮现。(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 弃 疾 《 破 阵 子 · 为 陈 同 甫 赋壮词以寄之》)的壮烈战斗场面:步入西安兴庆宫公园,只见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漫步于关中书院,聆听悠悠书声,(4)“读书足以怡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弗朗西斯 ·培根《谈读书》)的话语在心底悄然回响。真可谓:文化基因,融入生活,日用而不觉; 行走陕西,文明之源,可探又可赏。
【时代华章】周秦遗风,汉唐余韵,这里真“陕西”。请校对宣传册中的语段。
①这是怎样的一方古韵今风呢□②或许大概就是没有哪里能复刻它的辉煌与深邃。③追溯至 约6000年前,半坡文化的曙光便已照耀在这片黄土地上;3000多年前,渭河之畔,周王朝崛起,博大 精深的周文化从这里滥觞;1000余年前,大唐盛世,万邦来朝,长安城巍峨矗立于关中腹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时刻□④走过历史的_____(A. 沧桑 B. 苍老),你便能更加_____(A. 沉迷 B. 沉醉)于陕西那份质朴而深厚的滋味。
4.第②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次填人语段第①③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B.! 。 C. ; D. ……
6.同学们反复推敲词语使用的准确性,请为第④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回响】河浪悲歌,诗语寄情,这里很“陕西”。请为宣传册寻找素材。
7.请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3分)
风陵渡( 节选)
艾 青
风陵渡是险恶的
黄河的浪是险恶的
听呵
那野性的叫喊
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
和鲸吞我们的生命
而那潼关啊
潼关在黄河的彼岸
它庄严的
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1)这首诗的作者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33年,他用“艾青”这个笔名发表了 成名作《 》,轰动诗坛。(1 分 )
(2)1938年2月;战火似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这首诗记录了艾青乘船渡黄河到潼关时的心境。请 你说说诗人用“潼关”这一意象,寄寓了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 ( 9 分 )
【材料一】《中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报告》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从多维度对全国 31个省份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第1位,连续8年居全 国首位;江苏超过北京位列第2位,北京居第3位,浙江和上海依然排第4位和第5位。进入前10 名的省份还有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和陕西。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不断优化,追赶超越迈 出更大步伐。2024年陕西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全国第10位,比上年提升1位。
陕西省创新实力、效率、潜力排名
【材料二】陕西作为科教资源大省,拥有百余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上百万专业技术人才, 但较低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却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堵点”。为打通这些“堵点”,秦创原应运而生。
2021年3月,陕西省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明确秦创原的总窗口设在西部科技创新港 和西咸新区,当地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各市都可参与其中,并致力把秦创原打造成为全省创新 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建设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的 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4年来,超万项科技创新成果从秦创原走出实验 室,光子、氢能等21个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崛起。
如今,《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新的征程,秦创原再度 启航,强调新质、改革、协同、生态,围绕产业、科技转化、人才再度发力,迈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陕西奋力迈向科技强省》)
【材料三】“秦创原”,这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名字,给这块凝重的文化厚土赋予了新的生命。秦, 是陕西的简称,谐音为“勤”,寓意三秦大地和陕西人的勤劳执着;创,就是创新、创业和创造、创优; 原,这里有三层意思:其一,原是一个高地、台地,意在要搭建一个创新平台的高地;其二,它还有源源 不断的意思,希望“秦创原”的科技成果能够源源不断地走出去;其三,它还有追根溯源的意思,希望 “秦创原”能够成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站在“秦创原”的高地上,以西咸新区和西部科 技创新港为总窗口,全省其他高新区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将在这里发 挥着总统筹、总牵引、总服务和总示范的作用。
(摘编自《好一个“秦创原”》)
【材料四】在秦创原;技术不会只沉睡在实验室。从景区游览到日常出行,从地下到天空, 一个 又一个“看得见”的创新场景正不断涌现。
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诗经里景区内,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打造的氢能助力车 10秒即可更换氢瓶,环保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了新体验;在沣西新城,来自九识智能公司的无人快递车来回穿校,这些无人快递车每月能为当地网点节省近8000元的配送成本,释放出更多人力拓展 精细化服务;2月28日,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揭牌,同日,地铁巡检、空地协同物流配送、河道巡 检、警用安防和消防救援等5项无人机应用场景集中投用展示。
2024年,西咸新区先后获批建设氢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4个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 聚集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秦创原的创新裂变,正在带动陕西全域的产业发展——北上黄土高原,陕西科技大学牛育华团 队打造的“苹果面膜”(一种腐植酸免套袋膜剂)早已为金秋的丰收蓄势;南下翻过秦岭,从秦创原走 出去的氢能重卡,在商洛的砂石运输路上找到了商机;西望咸阳,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咸阳 彬州的新厂房将为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带来新机遇;东去渭水,光伏、增材制造等产业在 “原”上生机勃勃。
(摘编自《陕西:“原”上春潮涌创新正当时》)
8.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向前来参观的小秦介绍“秦创原”标识的构图要素和寓意。(汉字和英文字母 不需要描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材料四,整理秦创原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具体应用清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据统计,陕西创新实力指标曾连续6年居全国第13位;2024年,陕西创新效率、潜力指标的排 名均有所上升,分别居第13位、第5位。
B. 秦创原有着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特点,自建成以来,从这里涌现出了超万项科技 创新成果,推动了数十个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建设。
C.秦创原的总窗口在西咸新区,西部科技创新港和全省其他高新区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 共同发挥着总统筹、总牵引、总服务和总示范的作用。
D.2024 年,西咸新区先后获批建设氢能、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4个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 聚集区,不断增强的产业实力,正带动陕西全域的产业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一盆浆水菜慰平生
马小玲
儿时的记忆里,我家的厨房是土墙黑瓦的偏房。不知是窗户过于矮小,还是土墙的四壁太过灰暗,我总觉得小小的厨房里不够亮堂。 一方土灶台上,依次摆放着堆叠的盆盆碗碗。靠北的角落里, 终年摆放着一个大肚的瓦盆,那是母亲专门用来泡浆水菜的。 一年四季满满当当, 一旦有了空隙,母亲就会从坡上摘回来各种各样的时令菜蔬及时装满。白萝卜叶子、辣辣菜、苦麻菜、刺野菜、芹菜、青 菜、牛皮菜……家菜、野菜,田里种的坡上长的,凡是能泡的能吃的,我都在那个瓦盆里见过,也都在 嘴里嚼过。
母亲像是会变戏法,把勤劳和聪慧都倾注在浆水菜里。虽然佐料不多,可她们总能变着花样做出多种浆水菜吃食,或为主食,或为下饭菜。
菜豆腐、酸米汤、甜浆子、菜捞饭、浆水面皮、浆水面、浆水鱼鱼、浆水面片、浆水拌汤……这些都 是作为主食来吃的。素炒浆水、凉拌浆水、浆水豆腐、浆水豆芽,这些则是最常见的下饭菜。
最喜欢和母亲去田间地头找浆水菜。长相似莴笋、个头又高大的苦麻菜杆粗叶长,喜欢生长在 地头或者田坎畔。每每遇见,母亲都会如获珍宝。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从根部开始,一片一片掰下 肥硕的叶子,任浓稠乳白的汁液沾满手指。
还记得第一次采摘时,见那一滴滴乳白浓稠的汁液从苦麻菜杆、叶的断裂处汩泊冒出,我简直吓 坏了。“妈,我们掰掉了它的叶子,苦麻菜受伤流血了!看,它疼得血都变成白色的了!”
冬去春来,地里的刺野菜最是肥嫩,母亲也喜欢把它们挖回家泡成浆水菜。可挖刺野菜、洗刺野菜却极富挑战性。那些经了冬雪滋养的一株株胖胖的刺野菜懒洋洋地窝在土坷垃间。 母亲寻见了,蹲下身子,一手拢住叶片,一手拿着戳刀,轻轻一挑就把它们从土里刨出来了,顺手拾起抖几抖,把粘在茎叶间的泥巴抖掉再丢进菜篮。只一会儿功夫,菜篮底就绿茵茵横卧一堆。
我却做不到母亲这般干净利落,我怕它们叶片边沿那些直扎手的小毛刺。我可是狠狠吃过几次 亏的,自那以后,我对这些貌似可爱的小家伙就敬而远之了。 一旦在地头发现它们的踪迹,只盯着不 动手,我守着它们等候母亲来处理,看它们在母亲的手里变得服服帖帖。
红薯的茎叶,在夏日里常被母亲采回家泡浆水菜。我对它们的情感,却不在口腹之间,而在于玩 一种游戏。我们一伙孩子,挑选出一些长相匀称的红薯叶,去掉叶片,只要那段筷子长短的茎,左一下右一下,一点点掰断。这可是一项技术活,急不得,躁不得,力气大了,容易断,只能屏住呼吸,小心 翼翼,一点点用力,要做到茎断而皮相连。我们把这些链条挂在耳朵上当耳环,团在手腕上做手链。 我们比谁做的耳环好看,谁的手链精致。
浆水菜还有一些神奇的功效。那年夏天,我被开水烫伤了腿,情急中母亲搬来浆水盆,她利索地从盆中挑出一大碗浆水菜,让我坐在椅子上放平腿,把一根根浆水菜排兵布阵似的密密麻麻贴在我 的烫伤处,半个多小时一换,一连几天,天天如此。说来神奇,这个方法竟治好了我的烫伤,而且没留下丝毫疤痕,简直比药还奇妙。
尽管如此,未成年前,我始终是不怎么喜欢吃浆水菜的,总觉得味同嚼草。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学着母亲的样泡浆水菜了 好像是在成家之后,只是我倒腾半天做好的 浆水菜放不了几天就白了。我也因此专门请教过母亲,究其原因还是疏懒。母亲告诉我浆水菜是勤快菜,得天天翻动,隔三差五就要除旧换新,想泡好浆水菜,那得人勤快。母亲还告诉我,浆水汤就是 个大肚婆,无论多么厉害的菜,它都收纳,一旦经了这道汤水的浸泡,都得收敛心性。
而我呢 记起来了才去浆水菜坛子里搅拌两筷子,上班忙起来的时候十天半月才吃一次,也直 到在生活中摔得鼻青脸肿后,才深谙母亲话里的深意。 如此这般,我怎么能够泡出母亲做的那样的 浆水菜呢 时间久了,觉得浪费,干脆不泡了。
好在街上有卖浆水菜的,想吃了就去买一些,可终究没有自己做的吃起来放心。于是,就在假期里 泡 。
泡浆水菜是要浆水汤做引子的,有了引子,就可以把各种蔬菜焯水泡进去。儿时常听长辈们说 “要知道浆水菜盆盆从哪里酸的”,我始终不解其意,直到了解了浆水菜的泡法,这才明白,那是父辈 们教育晚辈传承感恩、饮水思源这些美德时最质朴的俗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酒店的席面上,最后一道主食常常是浆水拌汤、菜豆腐稀饭、浆水鱼鱼。 从前不懂,如今懂了。对于那些酒酣饭饱,或应酬或羁旅的食客而言,这是暗示,也是提醒,更是召 唤 。
该回家啦!
11.文章围绕浆水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母亲寻见了,蹲下身子一手拢住叶片,一手拿着戳刀,轻轻一挑就把它们从土里刨出来了,顺 手拾起抖几抖,把粘在茎叶间的泥巴抖掉再丢进菜篮。(这句话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我呢 记起来了才去浆水菜坛子里搅拌两筷子,上班忙起来的时候十天半月才吃一次,也 直到在生活中摔得鼻青脸肿后,才深谙母亲话里的深意。(句中的“母亲话里的深意”指的是什 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以“一盆浆水菜慰平生”为题,有什么妙处 请简要分析。(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对浆水菜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结尾说“对于那些酒酣饭饱,或应酬或羁旅的食客而言,这是暗示,也是提醒,更是召唤。该 回家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 冈,上青龙寺门。门高出绝寰埃①,宜写目放抱②。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互云③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有月 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至乙夜,帖悬天心。予喜方雪而望舒④ 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此时定身周目,谓六合八极,作我虚室。峨峨帝城,白玉之京。涂然寒胶,莹然鲜著,彻入骨肉。 众骸跃举,若生羽翎,与神仙人游云天汗漫⑤之上,冲然而不知其足犹蹋寺地,身犹求世名。二三子 相视.亦不知向之从何而来,今之从何而遁。不讳言,不嘻声,复根还始,认得真性。非天借静象,安 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邪!且冬之时凝互有之矣,若求其上月下雪,中零清霜,如今夕或寡。某以其寡 不易会,而三者俱白,故序之耳。
(选自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有删改)
【注释】①出绝寰埃:超越凡尘。②写目放抱:放眼远望使心胸开阔。③互(hù) 云:寒云。④望 舒:月亮。⑤汗漫:广大,无边际。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宜写目放抱( )
(2)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 ( )
(3)若生羽翎 ( )
(4)某以其寡不易会 ( )
17.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我不与并 呼尔而与之
B.为寺僧道深所留 天子为动
C. 其大如盘 其此之谓乎
D.而三者俱白 而或长烟一空 ·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天借静象,安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下面哪个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首联中的“五津”指蜀州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为什么却说“风 烟望五津”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出的情感火花。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三、作文(50 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日前,“汉语盘点2024”活动“年度字词”揭晓,“智”字当选为国内年度字。这主要是因为, 2024年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智”还是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需要具备 的才能。个人成长也是如此,应该用“智”去突破困境,作出抉择,实现自我的蜕变与升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一个或多个让你感受到“智”的力量的高光瞬间;可以详细记 叙你用“智”化解难题、突破瓶颈的具体事件;可以阐述“智”在你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独特 角色;也可以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善用“智”,以从容的姿态奋勇向前。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1 . ( 2 分 ) ( 1 ) suō (2)tiào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2 . ( 2 分 ) ( 1 ) 幻 ( 2 ) 巅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3 . (11分)(1)会当凌绝顶 一 览众山小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4)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评分标准】第(1)(2)(3)题,每题3分;第(4)题2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 漏字,该空不得分。共11分。
4. (2分)或许就是没有哪里能复刻它的辉煌与深邃。(或:大概就是没有哪里能复刻它的 辉煌与深邃。)
【评分标准】句子修改正确,得2分。共2分。
5 . (2分)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6 . (2分)A B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7 . (3分)(1)(1分)大堰河 — — 我的保姆
(2)(2分)“潼关”象征着坚韧、强大的抗日力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守卫祖国平安的 抗日力量的赞美,以及对祖国最终能抵御外敌、获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评分标准】第(1)小题作品名填写正确,得1分。第(2)小题答出“对抗日力量的赞美”, 得1分;答出“坚定信心”,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二 、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 一 ) ( 9 分 )
8. (4分)[示例一]小秦,“秦创原”的标识以“秦岭”为外形轮廓,融入“创”字的字形, 呈现“原”这一高地地貌。以“秦岭”为形,代表秦创原立足三秦大地,彰显秦人蓬勃向上、 敢闯敢拼以及勤劳执着的精神;融入“创”字字形,体现“创新、创业和创造、创优”,寓 意秦创原营造创新生态,以创新为内核驱动发展;呈现“原”的高地地貌,寓意秦创原搭建 创新驱动总平台,促使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输出,成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
[示例二]小秦,“秦创原”标识的主体是由6个几何图形组成的金字塔。最下面的梯形,代 表秦创原是陕西搭建的创新平台高地,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其余5个几何图形 代表着陕西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市及其高新区,这些都是秦创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代表着不同领域的创新成果、科研项目或各类创新主体,它们是秦创原新生态的组成部分, 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元的创新格局;金字塔构型稳固且向上的形态,寓意秦创原立足陕西,不 断产出科技成果,带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一带一路”沿线高质量发展。
【评分标准】写出构图要素得1分,分析出寓意得3分。不唯一,贴合材料内容,意思对即 可。共4分。
9. (3分)应用场景:景区 砂石运输
作用:节省配送成本,释放人力拓展精细化服务。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0 . (2分)B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 二 ) ( 2 1 分 )
11. (3分)①儿时家中专门泡浆水菜的瓦盆及用来泡浆水菜的各类菜蔬;②母亲凭借勤劳 聪慧,用浆水菜制作出多样主食和下饭菜;③“我”与母亲一起采摘苦麻菜、刺野菜、红薯 茎叶等浆水菜的独特经历;④浆水菜治好了“我”的烫伤且不留疤痕的神奇功效;⑤成家后 “我”尝试泡浆水菜的过程、失败原因及从中获得的感悟;⑥酒店席面上的浆水菜引发“我” 的思考。
【评分标准】每点0.5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 (4分)(1)(2分)运用动作描写,“蹲下”“拢住”“挑”“拾”“抖”“丢”等 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挖刺野菜时动作的干净利落,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能干。
【评分标准】点明动作描写,得1分;表达效果分析合理,得1分。共2分。
(2)(2分)①做浆水菜乃至任何事都需勤勉,不能疏懒,唯有用心经营、辛勤付出才能 收获美好;②生活包罗万象,人在生活历练中应收敛锋芒、沉淀心性,以平和心态面对人生。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3. (4分)①点明“浆水菜”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围绕浆水菜写了诸多回忆和感悟; ②“慰平生”点明浆水菜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慰藉,承载着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以 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饱含着作者的情感;③朴实中见诗意,以小见大,将饮食升华为生命 哲思;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任答2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 (5分)“我”对浆水菜的情感经历了从儿时的不喜欢,觉得味同嚼草,到成家后学着 母亲泡浆水菜,虽不顺利但仍尝试,再到后来理解浆水菜所蕴含的意义,对其产生喜爱、怀 念之情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 的理解,懂得了母亲的勤劳智慧,体会到了浆水菜中蕴含的亲情、家乡情以及生活哲理。浆 水菜在“我”心里不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我”情感的寄托,这是成长过程中“我”对生 活认知不断深入的体现。
【评分标准】情感变化过程概括合理,得3分;指出变化说明的内容,得2分。意思对即可。 共5分。
15. (5分)示例:浆水菜是家乡的特色食物,代表着家的味道。对于那些在外应酬、羁旅 的人来说,酒店席面上的浆水菜,暗示着他们在酒足饭饱后,不要忘记生活的本真;提醒他 们在忙碌奔波、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迷失自我;更是召唤他们回归家乡,回到那个充满 温暖和亲情的地方。无论走多远,家乡始终是心灵的归宿,而浆水菜就是连接家乡与游子的 情感纽带。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浆水菜和喜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能回 归本真生活、珍惜亲情、勤奋做人、踏实做事的期待。
【评分标准】分析出暗示、提醒、召唤的内容得3分,答出浆水菜的象征意义及作者情感得 2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
( 三 ) ( 1 2 分 )
16 . (4分)(1)适宜,适合 (2)全,都 (3)好像,如同 ( 4 ) 少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
17 . (2分)B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8. (4分)(1)(2分)白玉一样的雪花在空中搅动,飞舞下来散落在地上,我和朋友们 都喜爱这样的雪景。
(2)(2分)如果不是上天借助这静穆景象,怎能如此助长我的浩然之气呢!
【评分标准】(1)关键词“喜”“之”翻译正确,各得1分。计2分。(2)关键词“象” “安”翻译正确,各得1分。计2分。共4分。
19. (2分)[示例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理由: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山水游记、写景 散文为主,重在描绘自然山水之美,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本文细致描绘了长安雪下望 月的美景,通过对雪景、月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陶醉,在内容和情感 表达上与该单元主题高度契合,可作为其补充阅读材料。
[示例二]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理由: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往往在写景中蕴含深刻的 人生感悟与哲理思考。本文作者在描写完长安雪下望月的奇妙景色后,从眼前的自然景象联
想到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融入景色之中,这与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章在写景中融入深刻内涵的特点相符,可作为该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结合文章主旨和所选单元的特点或具体课文篇目说明理由,言之有 理即可。共2分。
(四)(4分)
20. (2分)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通过“风烟”和“望”,将相隔千里的秦、蜀 两地连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表达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也为下文抒发离情别绪 做铺垫。
【评分标准】答出“夸张”或“想象”的手法,得1分;答出“表达牵挂之情”或“为下文 做铺垫”,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1. (2分)(1)道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劝勉友人乐观面对离别,积极向上。
(2)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担忧和惆怅。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三、作文(50分)
22. (50分)
备注 作文中以下任意一项突出,可在获得的相应等次分上增加3分,但总分不得 超过50分。
A.感情真挚 B.表达富有创意 C.思想有深度
补充说明:
(1)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设上限。
(2)没有拟写题目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3分。
(3)文中出现真实地名、 校名或人名的,在获得的相应等次分上扣2分。
(4)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不足20行的诗歌,每少一行扣1分。
(5)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在四等之内评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