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合格性)(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合格性)(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高一政治科考试试卷
(合格性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的生活非常奢侈腐化,而广大奴隶则被当作牛马一样被买卖,每有战事,还要
去远方戍守或充当炮灰,这激起了奴隶的反抗。《甲骨文合集》记录了公元前 1339年至公元前 1281年商
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了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三座仓库熊熊燃烧的烈火把黑暗的夜空照得通
明。火烧奴隶主粮仓( )
A. 是基于奴隶只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
B. 反映了农民不甘于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C. 已经触及奴隶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
D. 是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元代张养浩的经典名句,一语道破了古代封建社会百姓的生活状态:王
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诗句中的百
姓之苦缘于( )
A. 封建制国家的发展主要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
B. 地主占有全部土地迫使百姓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C. 封建社会中的百姓即使是生逢盛世也无法幸福生活
D. 奴隶社会制度使百姓一直在痛苦的生活状态中挣扎
3.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
A. 共产党的历史主体作用
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D.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4.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
A.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B.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C. 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D.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
开放( )
第 1 页/共 15 页
{
A. 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 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 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 1978年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
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
的大解放,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
路。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A. 是决定近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与重要法宝
B.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C. 实现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 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根本遵循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
创立了( )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即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
须坚持胸怀天下。对此作出概括和阐述( )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方向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举措
D.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
因为( )
A. 劳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B.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C. 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D. 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
第 2 页/共 15 页
{
力”。下列有关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它是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B. 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11. 某村建立股份合作社,绿化荒山、修建池塘……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会务、影像
项目,村民通过提供食宿、销售特色手工产品获利丰厚。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收益重点用于环境改造、
运营支出和村民福利。发展这种集体经济可以( )
A.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B. 建立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C.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D. 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融合,推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12. 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明显复苏。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 1719.6
万户,同比增长 11.7%;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 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 67.3%;超过 7万户个体工
商户升级为企业。这表明我国( )
A. 基本经济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B. 个体工商户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
C. 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备某种量的优势
D. 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经营主体总量中的占比上升
13.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名著《国富论》中称,市场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
调节着市场上无数个寻求“自利”的经济个体的行为,并因此推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市场决定资源在
全社会配置的传导路径是( )
①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 ②反映供求状况
③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 ④商品价格涨落
⑤资源配置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⑥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A. ④→②→③→⑤ B. ①→④→②→③
C. ④→③→⑥→⑤ D. ④→②→③→⑥
14.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变化影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
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涨,一般会引起( )
A. 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B. 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C. 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D. 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第 3 页/共 15 页
{
15. 2024年 4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
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
做法与习近平所说的“希望”相契合的是( )
A. 青海年投入约 1.2亿元政府补助资金购买养老服务
B. 工商银行在 2023年服贸会上推介个人养老金产品
C. 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了销售量
D. 杭州娃哈哈投资近 5亿元在温州建成了智能化工厂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16. 2024年 3月 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
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 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 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 1件象
牙质铲形器形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
是( )
A. 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B. 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C. 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D.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17.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是远古百越的南越支系。在海南岛发现的 130多处文化遗址中,多属磨制
石器和夹砂粗陶的文化遗址。下列选项中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有( )
A. 人类已经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B. 原始畜牧业、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已出现
C. 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D. 生产资料由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同占有
18. 天下大同,原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并未实现。对此,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将“天下大同”作为理想社会的模型没有科学依据
B. 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未达到支持“天下大同”的程度
C. 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决定了“天下”不可能“大同”
D. “天下大同”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发展没有指导价值
1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 )
第 4 页/共 15 页
{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20.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这种文明制度
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该论断
( )
A.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B. 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C. 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 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
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A.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B. 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C. 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D. 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22.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
表人物纷纷登场,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其主要原因有( )
A.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C. 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及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
D. 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
23. 1920年 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 29岁的陈望道首次完成。毛泽东同志也曾说《共产党宣
言》是他一生所读次数最多的书,他曾多次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
翻阅,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这本书逐步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宣言》的翻
译出版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青年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B.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C. 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D. 马克思主义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
24.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
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 10月 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
第 5 页/共 15 页
{
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A. 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B. 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C. 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5.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
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
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论述印证了( )
A.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B. 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
C. 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心骨”
D. 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真理性
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 12月 18日,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此次会议( )
A. 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B.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C. 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7. 2023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八周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
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八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
著成效,已累计形成 696项制度创新成果,打造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样板。这从一个侧
面证明了( )
A.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新时代广东的发展面貌
B. 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实践的主题
C. 广东的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
2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
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第 6 页/共 15 页
{
A.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D. 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9. 从小岗破冰、深圳兴涛,到海南弄潮,雄安扬波……四十多年扬帆奋进,改革开放写下震撼人心的东
方传奇,让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十多年波澜壮阔,改革开放成
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告诉我们( )
A.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最大优势,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30. 2023年 2月 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
业发展新天地”。下列属于进行伟大斗争的是( )
A. 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本领
B. 要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C. 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D. 要坚持强根固魂,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31.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
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
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但我们有信心做出科学回答。我们的
这种信心来自于( )
A. 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遵循
B. 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D.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2. 2024年,从“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到 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再到中国航天 2024年首
次发射圆满成功,一批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
科技创新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第 7 页/共 15 页
{
A. 坚定文化自信,从首航到首飞再到首发展现了中国的科学家精神
B. 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C. 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强国发展之路
D. 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33. 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从 2023年 4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全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
斗。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G省采取举办读书班、讲专题党课、集中轮训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B. 是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科学体系
C. 是时代的精华,是具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D. 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34. 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
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标准和程序不统一
等。由此可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 )
A. 强化政府资源配置功能 B. 完善市场质量体系
C. 改变现有的市场经济规则 D. 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35. 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某烟酒茶商行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行销售的部分白酒,为侵犯注册商标专
用权商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责令该商行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
得并罚款 11.9万元的行政处罚。体现了政府( )
A.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调节缺陷
B. 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 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且正确给 1 分,未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36. 经过 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历程的有( )
A. 大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37. 从 1949年 10月新中国诞生到今天,我们走过了光辉的 75年。这 75年里,新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 )
第 8 页/共 15 页
{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B. 改变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 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伟
大梦想,必须( )
A. 进行伟大斗争 B. 实现同步富裕 C. 建设伟大工程 D. 推进伟大事业
39. 面临毕业或初入社会,许多年轻人都会有些困惑,一时还把握不了未来,却又急切地想看清未来,这
往往成为青春“成长的烦恼”。这要求中国青年应该( )
A. 怀抱梦想,脚踏实地 B. 敢想敢为,善作善为
C. 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D. 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40. 《自信之歌》写到:“帆船能到达彼岸,是把好了正确的方向:水珠能滴穿石头,是水滴不停地冲
撞。亿万人民同心同德,让我们有能力乘风破浪。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有毅力拥抱理想……自信
就要脚踏实地,永远走在复兴的路上。”与上述歌词大意贴切的是( )
A.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B. 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
C.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D.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4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
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下列对“魂脉”与“根脉”理解正确的是( )
A. “魂脉”与“根脉”的思想来源相同,二者一脉相承
B. “魂脉”与“根脉”存在高度契合性,二者贯通融通
C. “魂脉”与“根脉”的结合推进了党的理论守正创新
D. “魂脉”与“根脉”的结合为深化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42. 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这是基于( )
A.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同发展、优势互补
C. 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需要进一步得到增强
D.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突出
43. 从广表原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向“新”而行、以“质”致
远的热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正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新征程的新图景。发展新质生产力
是基于( )
第 9 页/共 15 页
{
A. 全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B. 我国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最
D. 生产力要适应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要求
44. 2024年 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行
动,推动各类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完善绿色低碳和产品技术标准 B. 规定各类更新设备的型号和价格
C. 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 D. 增加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直接投资
45.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对居民生活用水
实行“阶梯式水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种所有制水务企业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国有水务企业活力
B. 国有企业主导供水市场,通过获得垄断利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C. 水是混合型公共物品和战略资源,供水应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D. 向下调整“阶梯式水价”的阶梯价格,促使居民减少生活用水量
46. 在江西省资溪县,当地依托 53万亩毛竹资源打造竹科技产业园,涵盖上游竹拉丝、中游竹板、下游竹
家居等产业,不仅提升了生态产品附加值,也让一个个生态产业链从绿水青山间“长出来”。在四川省丹
棱县,当地守好生态家底,发展“美丽经济”,探索打造了“民宿+度假”的乡村旅游新模式,让好风光变
成村民的“金饭碗”。两地农民捧上“金饭碗”( )
A. 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集体经济地位 B. 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C. 增强了生态经济活力 D. 体现了创新发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47. 数字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也带来诸如互联网平台垄断、隐私信息安全、限制数据共享
等治理难题。面对此类挑战,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
A. 转变企业经营理念 B.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C. 加强企业行为监管 D. 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48.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确定为 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 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国家重视反垄断和反不正
当竞争,是为了( )
A.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B.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C.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D. 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49.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支撑,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在要求。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要求,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 )
第 10 页/共 15 页
{
A.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B. 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C. 破除地方保护,淡化市场监管 D. 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50.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是 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项内容。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
强化科学技术部的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此
次改革( )
A. 意在克服市场调节缺陷
B. 能更好统筹科技力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C.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D. 有利于更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 11 页/共 15 页
{
2024~2025 学年度高一政治科考试试卷
(合格性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题答案】
【答案】D
【2 题答案】
【答案】A
【3 题答案】
【答案】D
【4 题答案】
【答案】D
【5 题答案】
【答案】D
【6 题答案】
【答案】B
【7 题答案】
【答案】D
【8 题答案】
【答案】D
【9 题答案】
【答案】D
【10 题答案】
【答案】D
【11 题答案】
【答案】B
【12 题答案】
【答案】B
【13 题答案】
【答案】D
第 12 页/共 15 页
{
【14 题答案】
【答案】B
【15 题答案】
【答案】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 2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16 题答案】
【答案】BD
【17 题答案】
【答案】CD
【18 题答案】
【答案】B
【19 题答案】
【答案】AC
【20 题答案】
【答案】AB
【21 题答案】
【答案】AD
【22 题答案】
【答案】AD
【23 题答案】
【答案】AC
【24 题答案】
【答案】BC
【25 题答案】
【答案】BC
【26 题答案】
【答案】AD
【27 题答案】
【答案】AD
【28 题答案】
第 13 页/共 15 页
{
【答案】AC
【29 题答案】
【答案】CD
【30 题答案】
【答案】AB
【31 题答案】
【答案】AB
【32 题答案】
【答案】AC
【33 题答案】
【答案】BC
【34 题答案】
【答案】BD
【35 题答案】
【答案】AD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且正确给 1 分,未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36 题答案】
【答案】ABCD
【37 题答案】
【答案】C
【38 题答案】
【答案】ACD
【39 题答案】
【答案】ABCD
【40 题答案】
【答案】AB
【41 题答案】
【答案】BC
【42 题答案】
【答案】AB
第 14 页/共 15 页
{
【43 题答案】
【答案】A
【44 题答案】
【答案】AC
【45 题答案】
【答案】A
【46 题答案】
【答案】BCD
【47 题答案】
【答案】CD
【48 题答案】
【答案】ABCD
【49 题答案】
【答案】AB
【50 题答案】
【答案】BCD
第 15 页/共 15 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