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学习目标(1)从内涵、结构、分类等角度,把握推理的基本知识,并明确演绎推理的条件。 (2)从含义、规则、结构和具体的推理方法角度,正确区分换质和换位推理。 (3)弄清三段论推理的基本结构和规则,并学会运用三段论推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分清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和合成式推理的一般规则。 (5)明确相容选言推理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具体方法。 (6)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种假言推理的具体类型并学会运用。|建|构|知|识|体|系|系统知识(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推理的构成与类型(1)构成:前提(依据的已有的判断)、结论(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结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的逻辑联系方式)。(2)类型:2.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含义 是从 前提推出 结论的推理 性质 演绎推理是力求从前提 得出结论的推理 正确 条件 ①作为推理根据的 是真实的判断; ②推理 正确 作用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 具有重要的作用 [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 )(2)依据对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 )(3)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 ( )(4)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 )(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 ( )二、选择题1.(2023·河北高考)北宋哲学家邵雍与其子在院里乘凉,忽见一人从院墙上探出身来环视一圈后缩了回去。儿子说,此人是贼。邵雍却说,如果他是贼,一看见咱俩就会马上缩回去,但他环视一圈后才缩回去,说明他在找东西,并且这个东西目标大,不需要进院查看,再看装扮,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农民,在找牛。儿子出门询问,果真如此。下列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 )①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故此人是贼 ②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此人没有马上缩回去,故此人不是贼 ③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此人找牛,故此人不用进院查看 ④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故此人来找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试题亮点] 小故事蕴含大智慧。第1题以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故事为素材,生动鲜活,趣味性强,通过邵雍父子对话展现逻辑学魅力,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思辨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伽利略说过,“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这里的“推理” ( )①就是通过实践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就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③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推出的新判断分别是推理的前件和后件 ④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国家的好政策,托起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国实施一个又一个的好政策,所以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一推理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是 ( )A.只要推理结论正确,不管推理结构如何,推理都是合理的B.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就是合理的,结论就是正确的C.只要推理结构正确,不管前提判断正确与否,推理都是合理的D.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并且推理结构正确,所以推理合理系统知识(二)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换质推理(换质法) 换位推理(换位法)含 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 ”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 和 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 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一不变位置)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 。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 ,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二变质)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 互换 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 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 (三变矛盾概念)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特别注意:检查新主项和新谓项的周延情况)推理 结构 ①所有S是P,所以,所有S不是非P ②所有S不是P,所以,所有S是非P ③有S是P,所以,有S不是非P ④有S不是P,所以,有S是非P ①所有S是P,所以,有P是S ②所有S不是P,所以,所有P不是S ③有S是P,所以,有P是S注意 换质位推理,应先换质后换位;换位质推理,应先换位后换质[归纳] 换质推理规则速记口诀:换质推理两步成,主项谓项位不动,先把联项来否定,谓项反义推理成。 2.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性(1)周延性是指对性质判断主项或谓项的外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 。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称之为周延,反之为不周延。 (2)六种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判断类型 结构式 简例 主项(S) 谓项(P)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S是P 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周延 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不是P 所有迷信都不是科学 周延 周延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S是P 有些鸟是会飞的 不周延 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S不是P 有些鸟不是会飞的 不周延 周延单称肯定判断 这个S是P 张三是足球运动员 周延 不周延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S不是P 李四不是科学家 周延 周延[归纳] 换质位推理总结(1)主项周延看量项:全称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周延看联项: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2)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3)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是简单换位;全称肯定判断是限量换位,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3.三段论推理含 义 性质判断的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 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构 成 由三个判断构成——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的 或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两个前提中,包含大项的前提叫作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作小前提 结 构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小项”(结论中的主项)、“中项”(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推 理 规 则 规则 错误 案例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 不同的项 四概念 群众(总体)是英雄,我是群众(个体),所以我是英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 小麦是可以食用的(不周延),大米也是可以食用的(不周延),所以大米是小麦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 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 班干部要有集体荣誉感(不周延),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周延)小项不当扩大 自媒体是思政教育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工具(不周延),所以,娱乐工具(周延)都是思政教育工具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 推出结论 双否定前提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其他规则 ①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 ②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 ③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 )(2)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关系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 )(3)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直接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 )(4)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分别是大项、小项和中项。 ( )(5)在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一次。 ( )二、选择题1.(2024·浙江6月选考)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试题亮点] 墨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核心人物,在某些方面甚至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本题引用墨子以骑马为例对词项周延规则的界定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逻辑文本的解读,对逻辑基本规则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对推理结构的判定;本题把重要历史文化人物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使得历史人物具有时代意义。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解读好、应用好文言文逻辑文本,是学习中国逻辑、宣传与弘扬中国逻辑思想的必由之路。2.(2024·天津高考)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曲艺之乡,被亲切地称为“哏儿都”。“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若以上判断为真,依据逻辑规则,下列判断肯定为真的是 ( )A.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B.有些相声演员是天津人C.有些有幽默感的不是天津人D.有些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3.(2024·广西高考)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据此,以下四个判断中,可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并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选项是 ( )①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②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③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④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A.①—③—② B.③—②—①C.④—①—② D.④—②—①4.(2023·湖南高考)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简答题5.(2024·北京高考T18节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据此,某同学作出如下推理: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写出该推理的类型,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系统知识(三)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联言推理(1)含义: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合成式 分解式依 据 如果所有的 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 就都是真的 推理 方法 如果联言推理的 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 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个体→整体: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 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整体→个体:分解式) 示 例 农村需要改革,城市也需要改革,所以,农村和城市都需要改革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归纳] 联言推理速记口诀联言推理分两类,合成、分解要辨对;先来说说合成式,各支全真结论真;再来看看分解式,联言真推一支真;最后谈谈联言假,一支为真它支假,一支为假它支真;如果各支均为假,联言判断难为真。2.选言推理(1)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 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推理方法相容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依据 选言支中 是真的 选言支不可能都真, 一真 推理 方法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 ,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 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 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示例 他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他经常锻炼,所以,他身体不好是由于营养不良 要么小宁能考上北大,要么小路能考上北大。小宁考上了北大,所以小路没考上北大 要么小宁能考上北大,要么小路能考上北大。小宁没考上北大,所以小路考上了北大[归纳] 选言推理速记口诀选言推理分两类,相容、不相容要辨对;二者共用有效式,否定肯定都能推;不相容独用一有效,肯定否定要记牢;为保推理根据全,穷尽选言支是关键。3.假言推理(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 进行的推理。 (2)推理方法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依 据 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不一定假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正 确 结 构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①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式 ②否定前件式 ③肯定后件式 ④否定后件式错 误 结 构 ①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②否定前件,肯定后件 ③肯定后件,否定前件 ④否定后件,肯定前件(3)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也未必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 )(2)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分解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 ( )(3)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4)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也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5)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 ( )(6)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王努力工作了,所以,小王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一推理是正确的。 ( )二、选择题1.(2024·天津高考)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据此可以推出 ( )A.若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则合同有效B.若合同有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C.若合同不是有效的,则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D.若合同无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2.(2024·河北高考)小李打110报警电话,坚称要订外卖,并否认打错电话,值班民警推断对方可能处于困境,行动不自由,是借“订外卖”来求救。民警假扮外卖员与小李对话,获知其地址后,警方迅速出警,小李成功获救。对此,由下列判断组成的正确推理是 ( )①小李打110报警电话订外卖 ②小李打错电话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 ④小李受人胁迫A.如果①,那么④B.如果①,那么④C.或者②,或者③D.要么②,要么③3.(2024·浙江1月选考)“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 ( )A.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B.气温没明显下降,那么寒潮没到来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4.(2025·辽宁沈阳市高三质检)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关于他们的对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华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 ②小华的评论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③小华的推理不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符合逻辑④小华的推理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不符合逻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简答题5.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设计一个假言推理,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并阐明理由。1.(2024·北京高考)“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山东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第三十八条教育、文化和旅游……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根据以上法条,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涉及知识:判断+选言推理+假言推理]3.(2024·江苏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涉及知识:概念+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组织学生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他们在行走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追寻党的奋斗足迹,得到了许多感悟:如果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根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前提,无法进行换位推理 ③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前提,可以得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对这一推理的逻辑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联言推理断定联言支不可为、不可执均为真,结论为真B.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为真,则可以肯定前件为真C.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了其前件,结论可以否定其后件D.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了前件,结论并不能否定其后件[解题技法] 用关联词区分3种假言推理(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才……;……才……;没有……就没有……(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就……;一……就……(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6.(2024·江西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说起电动自行车,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电动自行车物美价廉,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非法加装改装、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等问题也伴随而生,又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某地拟对电动自行车采取限制通行措施,引发不少市民热议。甲说:“我认为应当限行。只要采取限行措施,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不采取限行措施,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乙说:“我认为不应当限行。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而电动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所以,不应当采取限行措施。”丙说:“你俩的意见我都不赞同。对电动自行车限行,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又难以治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问题。”事实上,治理电动自行车涉及产品标准、电池安全、交通设施、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可能简单的一限了之。因此,如何加强全链条管理,既遏制电动自行车乱象,又保障合理的民生需求,是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考题。(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材料中甲、乙、丙三人的意见存在的逻辑错误。(2)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就如何治理电动自行车问题提两条建议。要求:措施具体,有合理性、可行性。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系统知识(一)[基本理论·整理强化]2.一般性 个别性 必然地 前提 结构必然联系 严密性[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1)提示:√(2)提示:× 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3)提示:× 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4)提示:× 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5)提示:×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二、1.选C 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从“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是贼”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类比推理,故选项①不正确。从“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是贼”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演绎推理,故选项②正确。从“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用进院查看”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演绎推理,故选项③正确。从“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来找牛”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类比推理,故选项④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C。2.选D “推理”是指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推理而不是判断,故①不符合题意。推理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推出的新判断分别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3.选D 推理结构如果不正确,推理就不会是合理的,A错误。除了前提是真实的,还必须推理结构正确,推理才是合理的,B、C排除。材料中的推理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是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并且推理结构正确,所以推理合理,D正确。系统知识(二)[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质 主项 谓项 不改变 联项 质位置 相矛盾 谓项2.(1)断定情况3.性质判断 概念 三个 结论 必然[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1)提示:√(2)提示:× 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3)提示:× 性质判断的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4)提示:√(5)提示:×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二、1.选B 根据墨子在《墨子·小取》中的讨论,乘马,至少乘过一匹马,就可以说是“乘马”了,但至于“不乘马”,就必须要不乘所有的马,这就是所谓周延与不周延的规则,如推理“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遵循了其中的周延规则,B正确;根据周延与不周延的规则,与选项相关的正确推理应该分别是“他登过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他驯过马,因此,他至少驯过一匹马”“他不尊重长者,因此,他不尊重任何长者”,A、C、D排除。故答案选B。2.选D 在结构正确的三段论推理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则结论一定是特称判断,该选项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A错误。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有些相声演员是天津人”作为结论,则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B错误。由前提“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推出“有些有幽默感的不是天津人”的结论,大项“天津人”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错误。由前提“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推出“有些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的结论,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D正确。3.选D “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化和个性化理解,因此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不是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③说法错误,A、B不选。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化和个性化理解,因此通过劳动教育理解“四个最”有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三段论的逻辑规则,若按照④—①—②的顺序,其中项是“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是不周延的,不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按照④—②—①的顺序,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②—①,C不选,D入选。故本题选D。4.选C “大学毕业生”是谓项,在肯定词后面,因此是不周延的,②正确。“李家老屋”是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周延的,④正确。“贫困户”是谓项,在否定词后面,因此是周延的,①错误。“回乡创业的村民”是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不周延的,③错误。三、5.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及其规则。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如下: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本题中大前提“新质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有的绿色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是特称肯定判断。在这两个前提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都不周延,违反了第②条规则,推理结构错误,所以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答案示例:该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该推理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是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之一,该同学的推理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推理结构错误,所以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系统知识(三)[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2)联言支 联言支 前提 结论 联言判断2.(1)选言判断 (2)至少有一个 有且只有选言支 前提 肯定3.(1)逻辑性质[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1)提示:×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2)提示:×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合成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3)提示:×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4)提示:×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5)提示:×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6)提示:× 由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其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二、1.选B “合同有效”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的充要条件。合同有效,则“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为真;“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构成一个联言判断,联言判断为真,则每个联言支都为真,故B正确。当“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这个联言支为真,不能必然推出合同有效,故A错误。合同无效属于合同不是有效的情形,“合同不是有效的”可推出“或者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内容不合法”,不能必然推出“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为真,故C、D错误。2.选D A、B选项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其逻辑性质进行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其前件。因此,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其前件(即通过肯定④而肯定①),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其后件(即通过否定①而否定④),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A、B排除。C选项为相容的选言推理,但②小李打错电话和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属于不相容的选言支,C排除。D选项为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根据题意可知,②小李打错电话和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属于不相容的选言支,二者只能存在其一,符合题意,D正确。3.选B “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是错误的推理,A错误。B项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一种有效的推理,正确。“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表明“寒潮到来”与“气温明显下降”只能选其一,而“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表明有“寒潮到来”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种情况,C错误。“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可推出“只有寒潮到来,气温才会明显下降”,“寒潮到来”是“气温明显下降”的必要条件,而材料中“寒潮到来”是“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的充分条件,二者表述意思不一致,D错误。故本题选B。4.选B 小华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联结项是“不但……而且……”,断定对象的两种情况同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只是否定了这篇散文富有哲理的评论,即认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有的不真,与承认它文笔生动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小华的推理不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符合逻辑,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B。三、5.解析:结合材料和三个假言推理的规则,用“如果……那么……”“只有……才……”等联结项表述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即可。分析如下:材料信息 关系 构成判断 进行推理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那么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 有效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答案示例:示例一:①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如果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那么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要顺利推进,就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②理由: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在该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示例二:①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只有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所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就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②理由: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该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随堂综合训练1.选A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陶瓷修复课的学生”在换位前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故答案选A。2.选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与第三十八条的具体规定可知,任何公民和组织有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都适用第三十八条,故“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①判断正确。“有第三十七条行为”(前件)是“适用第三十八条”(后件)的充分条件,“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其前件,即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的所有行为,包括第四款行为,③推理正确。“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意味着甲至少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即如果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意味着甲有侵占或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②中“侵占和破坏”说法错误,排除。④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认为“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但依据题意可知,“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④排除。3.选C 根据民法典规定,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仲裁机构有权予以撤销,由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规则可推出,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C正确;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是显失公平的合同,也有可能不是,故从概念关系的角度看,两者不是种属关系,A错误;由材料可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如果是显失公平的,则受损害方可以请求予以撤销,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也不意味着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该合同就是显失公平的,因为“否前否后”“肯后肯前”都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B、D排除。故答案选C。4.选D 本题容易误选③,错因是学生忽视三段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规则。“如果……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与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则后件真,后件假则前件假,“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否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无法得出后件会怎样,①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属于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换位后不符合换位推理中“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要求(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②正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进行推理时结论可以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存在,由此可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④正确。本题选D。5.选D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可以将该句式进行转换:如果“用强力施为”,就“一定会失败”;如果“用强力加以把持”,就“一定会失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此句是在前面假言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为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前不一定否后,因此由“圣人无为”推不出“故无败”,由“无执”推不出“故无失”,故D正确,A、B、C排除。本题选D。6.解析:第(1)问是分析类主观题,可考虑结合甲、乙、丙三人的意见,对接教材相关知识思考作答。注意这类试题在解答过程中要遵循“指出性质+规则+错误下结论”的答题逻辑。在甲的观点中,“只要采取限行措施,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可知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为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而认为“不采取限行措施,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推论属于否定前件式,这不能必然得出保真的结论,其推理结构错误,因此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为:“我认为不应当限行。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而电动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所以,不应当采取限行措施”,可联系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进而分析:大项“采取限行措施”在大前提“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丙的观点为:“你俩的意见我都不赞同。对电动自行车限行,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又难以治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问题”,分析可知,在这一观点中,“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和“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是矛盾关系,可联系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A和非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第(2)问属于建议类主观题,可考虑结合材料中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问题,对接教材相关知识提出约束和治理建议。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也必须将知识范围限定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范围之内,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治理电动自行车”方面,做到不偏题不跑题。结合材料“治理电动自行车涉及产品标准、电池安全、交通设施、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法规;结合材料“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非法加装改装、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等问题也伴随而生,又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可联系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示例:(1)甲: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甲否定前件再否定后件,不能必然得出保真的结论,其推理结构错误。乙:三段论推理,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丙: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A和非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2)示例:①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法规。通过立法明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销售规范、使用要求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确保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有法可依。②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渠道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14 / 14(共131张PPT)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六课学习目标(1)从内涵、结构、分类等角度,把握推理的基本知识,并明确演绎推理的条件。(2)从含义、规则、结构和具体的推理方法角度,正确区分换质和换位推理。(3)弄清三段论推理的基本结构和规则,并学会运用三段论推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分清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和合成式推理的一般规则。(5)明确相容选言推理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具体方法。(6)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种假言推理的具体类型并学会运用。输入你的标题建构知识体系输入你的标题建构知识体系一、二、系统知识(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目 录系统知识(二)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四、五、随堂综合训练课时质量评价系统知识(三)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三、系统知识(一)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输入你的标题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推理的构成与类型(1)构成:前提(依据的已有的判断)、结论(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结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的逻辑联系方式)。(2)类型:2.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含义 是从_______前提推出_______结论的推理性质 演绎推理是力求从前提_______得出结论的推理正确 条件 ①作为推理根据的_____是真实的判断;②推理_____正确作用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_________,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性个别性必然地前提结构必然联系严密性输入你的标题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2)依据对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提示: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3)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 )提示: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4)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 )提示: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就可以保持思维的严密性。( )提示: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二、选择题1.(2023·河北高考)北宋哲学家邵雍与其子在院里乘凉,忽见一人从院墙上探出身来环视一圈后缩了回去。儿子说,此人是贼。邵雍却说,如果他是贼,一看见咱俩就会马上缩回去,但他环视一圈后才缩回去,说明他在找东西,并且这个东西目标大,不需要进院查看,再看装扮,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农民,在找牛。儿子出门询问,果真如此。下列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①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故此人是贼 ②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此人没有马上缩回去,故此人不是贼 ③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此人找牛,故此人不用进院查看 ④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故此人来找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从“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是贼”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类比推理,故选项①不正确。从“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是贼”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演绎推理,故选项②正确。从“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用进院查看”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演绎推理,故选项③正确。从“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来找牛”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类比推理,故选项④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C。[试题亮点] 小故事蕴含大智慧。第1题以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故事为素材,生动鲜活,趣味性强,通过邵雍父子对话展现逻辑学魅力,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思辨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伽利略说过,“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这里的“推理” ( )①就是通过实践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就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③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推出的新判断分别是推理的前件和后件 ④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推理”是指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推理而不是判断,故①不符合题意。推理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推出的新判断分别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3.“国家的好政策,托起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国实施一个又一个的好政策,所以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一推理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是 ( )A.只要推理结论正确,不管推理结构如何,推理都是合理的B.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就是合理的,结论就是正确的C.只要推理结构正确,不管前提判断正确与否,推理都是合理的D.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并且推理结构正确,所以推理合理解析:推理结构如果不正确,推理就不会是合理的,A错误。除了前提是真实的,还必须推理结构正确,推理才是合理的,B、C排除。材料中的推理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是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并且推理结构正确,所以推理合理,D正确。系统知识(二)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输入你的标题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换质推理(换质法) 换位推理(换位法)含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___”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_____和_____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_______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一不变位置)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质主项谓项不改变联项续表推理 规则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二变质)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____互换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_______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______ (三变矛盾概念)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特别注意:检查新主项和新谓项的周延情况)推理 结构 ①所有S是P,所以,所有S不是非P ②所有S不是P,所以,所有S是非P ③有S是P,所以,有S不是非P ④有S不是P,所以,有S是非P ①所有S是P,所以,有P是S②所有S不是P,所以,所有P不是S③有S是P,所以,有P是S注意 换质位推理,应先换质后换位;换位质推理,应先换位后换质 质相矛盾谓项位置[归纳] 换质推理规则速记口诀:换质推理两步成,主项谓项位不动,先把联项来否定,谓项反义推理成。2.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性(1)周延性是指对性质判断主项或谓项的外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__________。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称之为周延,反之为不周延。断定情况(2)六种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判断类型 结构式 简例 主项(S) 谓项(P)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S是P 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周延 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不是P 所有迷信都不是科学 周延 周延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S是P 有些鸟是会飞的 不周延 不周延特称否定判断 有的S不是P 有些鸟不是会飞的 不周延 周延单称肯定判断 这个S是P 张三是足球运动员 周延 不周延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S不是P 李四不是科学家 周延 周延[归纳] 换质位推理总结(1)主项周延看量项:全称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周延看联项: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2)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3)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是简单换位;全称肯定判断是限量换位,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3.三段论推理含义 性质判断的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_________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构成 由三个判断构成——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的____或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两个前提中,包含大项的前提叫作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作小前提性质判断概念结构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小项”(结论中的主项)、“中项”(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续表推 理 规 则 规则 错误 案例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____不同的项 四概念 群众(总体)是英雄,我是群众(个体),所以我是英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 不周延 小麦是可以食用的(不周延),大米也是可以食用的(不周延),所以大米是小麦续表三个推 理 规 则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_______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 扩大 班干部要有集体荣誉感(不周延),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周延)小项不当 扩大 自媒体是思政教育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工具(不周延),所以,娱乐工具(周延)都是思政教育工具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______推出结论 双否定 前提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其他规则 ①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②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 ③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续表结论必然输入你的标题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 )(2)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关系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提示: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3)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直接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 )提示:性质判断的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4)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分别是大项、小项和中项。( )(5)在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一次。( )提示: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二、选择题1.(2024·浙江6月选考)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解析:根据墨子在《墨子·小取》中的讨论,乘马,至少乘过一匹马,就可以说是“乘马”了,但至于“不乘马”,就必须要不乘所有的马,这就是所谓周延与不周延的规则,如推理“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遵循了其中的周延规则,B正确;根据周延与不周延的规则,与选项相关的正确推理应该分别是“他登过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他驯过马,因此,他至少驯过一匹马”“他不尊重长者,因此,他不尊重任何长者”,A、C、D排除。故答案选B。[试题亮点] 墨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核心人物,在某些方面甚至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本题引用墨子以骑马为例对词项周延规则的界定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逻辑文本的解读,对逻辑基本规则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对推理结构的判定;本题把重要历史文化人物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使得历史人物具有时代意义。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解读好、应用好文言文逻辑文本,是学习中国逻辑、宣传与弘扬中国逻辑思想的必由之路。2.(2024·天津高考)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曲艺之乡,被亲切地称为“哏儿都”。“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若以上判断为真,依据逻辑规则,下列判断肯定为真的是 ( )A.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B.有些相声演员是天津人C.有些有幽默感的不是天津人D.有些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解析:在结构正确的三段论推理中,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则结论一定是特称判断,该选项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A错误。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有些相声演员是天津人”作为结论,则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B错误。由前提“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推出“有些有幽默感的不是天津人”的结论,大项“天津人”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错误。由前提“会说相声的是有幽默感的”“有些天津人是会说相声的”推出“有些天津人是有幽默感的”的结论,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D正确。3.(2024·广西高考)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据此,以下四个判断中,可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并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选项是 ( )①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②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③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④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④—①—② D.④—②—①√解析: “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化和个性化理解,因此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不是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③说法错误,A、B不选。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具体化和个性化理解,因此通过劳动教育理解“四个最”有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三段论的逻辑规则,若按照④—①—②的顺序,其中项是“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是不周延的,不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按照④—②—①的顺序,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②—①,C不选,D入选。故本题选D。4.(2023·湖南高考)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大学毕业生”是谓项,在肯定词后面,因此是不周延的,②正确。“李家老屋”是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周延的,④正确。“贫困户”是谓项,在否定词后面,因此是周延的,①错误。“回乡创业的村民”是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不周延的,③错误。三、简答题5.(2024·北京高考T18节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据此,某同学作出如下推理: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有的绿色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所以,有的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写出该推理的类型,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及其规则。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如下: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本题中大前提“新质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是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有的绿色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是特称肯定判断。在这两个前提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都不周延,违反了第②条规则,推理结构错误,所以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答案示例:该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该推理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是三段论推理的基本规则之一,该同学的推理中“当代先进生产力”作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推理结构错误,所以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系统知识(三)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输入你的标题基本理论·整理强化1.联言推理(1)含义: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 合成式 分解式依据 如果所有的_______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________就都是真的联言支联言支推理 方法 如果联言推理的_____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______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个体→整体: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__________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整体→个体:分解式)示例 农村需要改革,城市也需要改革,所以,农村和城市都需要改革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续表前提结论联言判断[归纳] 联言推理速记口诀联言推理分两类,合成、分解要辨对;先来说说合成式,各支全真结论真;再来看看分解式,联言真推一支真;最后谈谈联言假,一支为真它支假,一支为假它支真;如果各支均为假,联言判断难为真。2.选言推理(1)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_________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推理方法 相容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依据 选言支中____________是真的 选言支不可能都真,_________一真选言判断至少有一个有且只有推理 方法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_______,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_____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_____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示例 他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他经常锻炼,所以,他身体不好是由于营养不良 要么小宁能考上北大,要么小路能考上北大。小宁考上了北大,所以小路没考上北大 要么小宁能考上北大,要么小路能考上北大。小宁没考上北大,所以小路考上了北大续表选言支前提肯定[归纳] 选言推理速记口诀选言推理分两类,相容、不相容要辨对;二者共用有效式,否定肯定都能推;不相容独用一有效,肯定否定要记牢;为保推理根据全,穷尽选言支是关键。3.假言推理(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__________进行的推理。逻辑性质(2)推理方法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依据 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一定假;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后件假,前件不一定假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正确 结构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①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式②否定前件式③肯定后件式④否定后件式错误 结构 ①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①肯定前件,否定后件②否定前件,肯定后件③肯定后件,否定前件④否定后件,肯定前件续表(3)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输入你的标题即时评价·澄清微点一、判断题(1)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也未必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提示: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2)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分解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 )提示: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合成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3)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提示: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4)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也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提示: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5)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 ( )提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6)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王努力工作了,所以,小王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一推理是正确的。( )提示:由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其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二、选择题1.(2024·天津高考)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据此可以推出( )A.若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则合同有效B.若合同有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合法C.若合同不是有效的,则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D.若合同无效,则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解析: “合同有效”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的充要条件。合同有效,则“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为真;“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构成一个联言判断,联言判断为真,则每个联言支都为真,故B正确。当“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这个联言支为真,不能必然推出合同有效,故A错误。合同无效属于合同不是有效的情形,“合同不是有效的”可推出“或者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内容不合法”,不能必然推出“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不合法或意思表示不真实”为真,故C、D错误。2.(2024·河北高考)小李打110报警电话,坚称要订外卖,并否认打错电话,值班民警推断对方可能处于困境,行动不自由,是借“订外卖”来求救。民警假扮外卖员与小李对话,获知其地址后,警方迅速出警,小李成功获救。对此,由下列判断组成的正确推理是 ( )①小李打110报警电话订外卖 ②小李打错电话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 ④小李受人胁迫A.如果①,那么④ B.如果①,那么④C.或者②,或者③ D.要么②,要么③√解析:A、B选项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其逻辑性质进行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其前件。因此,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其前件(即通过肯定④而肯定①),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其后件(即通过否定①而否定④),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A、B排除。C选项为相容的选言推理,但②小李打错电话和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属于不相容的选言支,C排除。D选项为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根据题意可知,②小李打错电话和③小李假借订外卖向民警求救属于不相容的选言支,二者只能存在其一,符合题意,D正确。√3.(2024·浙江1月选考)“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 ( )A.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B.气温没明显下降,那么寒潮没到来C.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D.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解析: “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是错误的推理,A错误。B项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一种有效的推理,正确。“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表明“寒潮到来”与“气温明显下降”只能选其一,而“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表明有“寒潮到来”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这种情况,C错误。“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可推出“只有寒潮到来,气温才会明显下降”,“寒潮到来”是“气温明显下降”的必要条件,而材料中“寒潮到来”是“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的充分条件,二者表述意思不一致,D错误。故本题选B。√4.(2025·辽宁沈阳市高三质检)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关于他们的对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华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 ②小华的评论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③小华的推理不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符合逻辑④小华的推理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不符合逻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小华的评论属于联言判断,联结项是“不但……而且……”,断定对象的两种情况同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只是否定了这篇散文富有哲理的评论,即认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有的不真,与承认它文笔生动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小华的推理不符合逻辑,小浩的推理符合逻辑,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B。三、简答题5.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设计一个假言推理,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并阐明理由。解析:结合材料和三个假言推理的规则,用“如果……那么……”“只有……才……”等联结项表述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即可。分析如下:材料信息 关系 构成判断 进行推理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那么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 有效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答案示例:示例一:①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如果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那么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要顺利推进,就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②理由: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在该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示例二:①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只有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所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就必须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②理由: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在该推理中,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1.(2024·北京高考)“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陶瓷修复课的学生”在换位前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故答案选A。2.(2024·山东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第三十八条教育、文化和旅游……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根据以上法条,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涉及知识:判断+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与第三十八条的具体规定可知,任何公民和组织有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都适用第三十八条,故“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①判断正确。“有第三十七条行为”(前件)是“适用第三十八条”(后件)的充分条件,“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其前件,即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的所有行为,包括第四款行为,③推理正确。“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意味着甲至少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即如果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意味着甲有侵占或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②中“侵占和破坏”说法错误,排除。④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认为“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但依据题意可知,“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④排除。√3.(2024·江苏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从这一规定可以推出 ( )A.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种属关系B.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C.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D.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因此,该合同是显失公平的[涉及知识:概念+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解析:根据民法典规定,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仲裁机构有权予以撤销,由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规则可推出,有的仲裁机构裁决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显失公平的,C正确;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危困状态下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是显失公平的合同,也有可能不是,故从概念关系的角度看,两者不是种属关系,A错误;由材料可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如果是显失公平的,则受损害方可以请求予以撤销,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民事法律行为不是显失公平的,则不能请求予以撤销,也不意味着一合同被仲裁机构裁决撤销,该合同就是显失公平的,因为“否前否后”“肯后肯前”都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B、D排除。故答案选C。√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组织学生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他们在行走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追寻党的奋斗足迹,得到了许多感悟:如果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根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前提,无法进行换位推理 ③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前提,可以得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涉及知识:性质判断换位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解析:本题容易误选③,错因是学生忽视三段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规则。“如果……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与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则后件真,后件假则前件假,“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否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无法得出后件会怎样,①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属于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换位后不符合换位推理中“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要求(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②正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进行推理时结论可以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存在,由此可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④正确。本题选D。√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对这一推理的逻辑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联言推理断定联言支不可为、不可执均为真,结论为真B.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为真,则可以肯定前件为真C.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了其前件,结论可以否定其后件D.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了前件,结论并不能否定其后件[涉及知识:联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可以将该句式进行转换:如果“用强力施为”,就“一定会失败”;如果“用强力加以把持”,就“一定会失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此句是在前面假言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为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否前不一定否后,因此由“圣人无为”推不出“故无败”,由“无执”推不出“故无失”,故D正确,A、B、C排除。本题选D。[解题技法] 用关联词区分3种假言推理(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才……;……才……;没有……就没有……(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就……;一……就……(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6.(2024·江西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说起电动自行车,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电动自行车物美价廉,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非法加装改装、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等问题也伴随而生,又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某地拟对电动自行车采取限制通行措施,引发不少市民热议。甲说:“我认为应当限行。只要采取限行措施,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不采取限行措施,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乙说:“我认为不应当限行。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而电动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所以,不应当采取限行措施。”丙说:“你俩的意见我都不赞同。对电动自行车限行,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又难以治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问题。”事实上,治理电动自行车涉及产品标准、电池安全、交通设施、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可能简单的一限了之。因此,如何加强全链条管理,既遏制电动自行车乱象,又保障合理的民生需求,是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考题。[涉及知识:全民守法+排中律+三段论+假言推理](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材料中甲、乙、丙三人的意见存在的逻辑错误。(2)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就如何治理电动自行车问题提两条建议。要求:措施具体,有合理性、可行性。解析:第(1)问是分析类主观题,可考虑结合甲、乙、丙三人的意见,对接教材相关知识思考作答。注意这类试题在解答过程中要遵循“指出性质+规则+错误下结论”的答题逻辑。在甲的观点中,“只要采取限行措施,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可知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为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而认为“不采取限行措施,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推论属于否定前件式,这不能必然得出保真的结论,其推理结构错误,因此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为:“我认为不应当限行。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而电动自行车不是机动车,所以,不应当采取限行措施”,可联系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进而分析:大项“采取限行措施”在大前提“所有机动车都应当采取限行措施”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丙的观点为:“你俩的意见我都不赞同。对电动自行车限行,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又难以治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问题”,分析可知,在这一观点中,“对电动自行车限行”和“不对电动自行车限行”是矛盾关系,可联系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A和非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第(2)问属于建议类主观题,可考虑结合材料中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问题,对接教材相关知识提出约束和治理建议。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也必须将知识范围限定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范围之内,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治理电动自行车”方面,做到不偏题不跑题。结合材料“治理电动自行车涉及产品标准、电池安全、交通设施、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法规;结合材料“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非法加装改装、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等问题也伴随而生,又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可联系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答案示例:(1)甲: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甲否定前件再否定后件,不能必然得出保真的结论,其推理结构错误。乙:三段论推理,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丙: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A和非A,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2)示例:①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相关法规。通过立法明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销售规范、使用要求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确保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有法可依。②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渠道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据情灵活自选的随堂训练(题目设计:历年真题集训)课时质量评价(标 的为推荐讲评题目,配有精品课件)1234576891110√141312一、选择题1.亚里士多德是主张进行有组织的研究演绎推理的第一人,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之所以重视演绎推理,是因为( )①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出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 ②推理结构的普遍保真性,能保证从真实的前提推出真实的结论 ③演绎推理能够从推理的具体内容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 ④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进行演绎推理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①错误。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③错误。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2.(2024·湖南衡阳三模)“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精准施策B.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C.工作落实不到位D.在执行上走形变样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 “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精准施策”是周延的,谓项“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这是一个复合判断,可拆分为多个简单判断:“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属于特称否定判断,其主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周延;“一些工作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属于特称肯定判断,谓项“在执行上走形变样”不周延,本题考查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3.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要合乎逻辑规则,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 )①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配偶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②同学们可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你加入了篮球队,所以你没有加入足球队 ③如果下雨,运动会就延后,下雨了,所以运动会延后 ④只有及时浇水,花才长得好,花没长好,所以,没有及时浇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 “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为联言判断,联言判断为真,则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①正确。同学们可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可以都是真的,②错误。③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一个正确的推理结构,符合题意。④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排除。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4.(2025·江苏常州高三检测)“所有奥运奖牌获得者都表现出色,小丽表现出色,所以,小丽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这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若“小丽”为S、“表现出色”为M、“奥运奖牌获得者”为P,下面能反驳该三段论错误的是 ( )A.B.D.C.√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题干中三段论的错误在于中项“表现出色”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B图表示S和P属于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S、P)包含在一个属概念M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意思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表现出色,“小丽”“表现也出色”,但小丽未必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B正确。A、C图中P和M属于交叉关系,与三段论大前提“所有奥运奖牌获得者都表现出色”不符,不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均不符合题意。D图中M和P属于属种关系,但S和M属于交叉关系,表示小丽不一定出色,与三段论小前提“小丽表现出色”不符,不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5.(2025·湖北部分校联考)为了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下列属于正确的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是 ( )A.有些鸡鸭是下蛋的,所以,有些下蛋的是鸡鸭B.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中学生不是非球迷C.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所以,野生动物是非饲养的鸡鸭D.有些胎生的动物不是会飞的,所以,会飞的不是胎生的动物151617181234576891110解析:前提“有些鸡鸭是下蛋的”与结论“有些下蛋的是鸡鸭” 中,没有改变联项,把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了互换,属于换位推理,A符合题意。B属于换质推理,C属于换质位推理,均不选。从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 。D中“胎生的动物”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不能必然得出结论,不选。141312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6.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指出,“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战略”是种属关系,“必须长期坚持”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种差 ②“有的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进行换质推理可得出“有的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 ③以“有的传统产业里面是有新质生产力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④从“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推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都是一项世纪工程”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以“有的传统产业里面是有新质生产力的”为前提,换质后得到的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而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③符合题意。在由“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单称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都是一项世纪工程”(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组成的三段论中,小项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该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正确。“推动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战略”是种属关系,但“必须长期坚持”没有揭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本质属性,并不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种差,①错误。“有的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进行换质推理可得出“有的传统产业是非落后产业”,“非落后”产业并不等于新兴产业,②错误。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7.(2024·河北沧州二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 ②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 ③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④以“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 “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是以“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为前提的正确三段论推理,③应选。“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通过换质推理后就变成特称否定判断,而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④应选。材料中,“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是个联言判断,而“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是个选言判断,①不选。“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是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不选。故本题选D。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8.(2025·广东惠州高三二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由此可推出(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A.①是④的充分条件 B.③是题中判断的选言支C.④为真时,则①②③同时为真 D.①②③同时为假时,则④才假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题干中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①②③共同构成该假言判断的前件,④是该假言判断的后件;①是④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A排除。④为真时,则①②③同时为真,C正确。题中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该判断的前件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③是其中的一个联言支,B错误。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①②③中只要一个为假,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就为假,则后件④也假,D错误。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9.(2024·辽宁丹东一模)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法来将重点信息内容进行强调。下面选项中的推理与对应的类型正确的是 ( )选项 推理 类型A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所以,落后的就不是中国共产党 换质推理B 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说谎 换质位推理C 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禁止出现明火,所以,允许明火出现的地方不是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 换质位推理D 有些病毒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传染的不是病毒 换位推理√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换质推理应为:中国共产党不具有落后性,A错误。“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换质位推理应为:不说谎者是部分人,B错误。C选项的主项和谓项位置发生转换,性质由肯定变成否定,意思没有改变,推理符合换质位推理规则,C正确。“有些病毒不是传染的”是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D错误。故本题选C。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10.(2024·湖北武汉二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上述背景,以下有四个关于智能家居的描述:①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②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③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④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请从上述四个描述中选择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构成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选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①—② D.④—③—①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在①—②—④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小前提: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A排除。在②—③—④三段论推理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B排除。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③—①—②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C正确。D选项违背了三段论结构中的每个项必须出现两次的规则,“智能家居系统”出现了三次,D排除。故本题选C。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11.(2024·湖南邵阳三模)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是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对此,某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推理:在有爱的环境中能让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刘玲琍所在的学校为听障孩子提供了有爱的环境,所以,刘玲琍所在的学校能让该校所有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该三段论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①四概念 ②中项不周延③大项不当扩大 ④小项不当扩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41312解析: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题干中没有涉及四个概念,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三段论的中项“有爱的环境”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不周延,因此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②符合题意。题干三段论的大项“能让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了,因此,犯了“大项不当扩大 ”的逻辑错误,③符合题意。该三段论的小项“刘玲琍所在的学校”在前提和结论中保持一致,没有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15161718123457689111012141312.(2024·河北承德三模)某班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竞选班长,班上其他几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猜测。小黄:如果甲比丙的选票多,甲就会当选班长。小吴:丁的选票肯定最少,丙也不会当选班长。小静:只有丁比乙的选票多,甲才会当选班长。小韩:甲肯定比丙的选票多,但甲不会当选班长。竞选结果证明,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人猜错了。据此推断,当选班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51617181234576891110121413解析:小黄与小韩的猜测相互矛盾,根据矛盾律,小黄与小韩的猜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由于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人猜错了,可推知小吴、小静的猜测为真。小吴的猜测是个联言判断,全真则真,所以丁的选票最少,丙和丁都不会当选班长;小静的猜测是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丁比乙的选票少,所以甲不会当选班长。综合可推知当选班长的是乙,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1413.(2024·湖北黄冈二模)某校在2024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知有两个活动要求:(1)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2)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以下能同时满足这两个志愿服务要求的活动方案是( )①参加义务植树,不参加募捐活动 ②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不参加募捐活动 ③参加义务植树,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④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14解析:第一个条件“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此可以得出:不参加募捐活动,不参加义务植树;参加义务植树,参加募捐活动,排除①。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推出: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可能参加或不参加募捐活动,所以,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可以不参加募捐活动,②正确。第二个条件“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可以推出:参加义务植树,一定不能参加爱心回收活动,③排除。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参加募捐活动,可能参加或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就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所以,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④正确。故本题选C。15161718123457689111013141214.总经理让小王把财务报表拿给他看一下。当小王把财务报表交给总经理的时候,总经理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个数据有问题。他对小王说:“这个数据不对,请查查是原始数据有误,还是计算有误。”小王又仔细地计算了一遍,结果表明计算错了。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我们可以得出( )A.原始数据有问题 B.原始数据没有错C.不能肯定原始数据是否错了 D.能够肯定原始数据是否错了√151617181234576891110131412解析:题目涉及相容选言推理。原始数据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可能同时存在的,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C正确,A、B、D均不选。15161718123457689111013141215.(2024·安徽六安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以下是必然推理的是 ( )①如果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那么反腐败斗争不停②如果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则停止反腐败斗争③反腐败斗争停止了,说明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④反腐败斗争在继续,说明还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解析: “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如果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肯定了前件,必然能推出肯定后件“反腐败斗争不停”,①正确。“如果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否定了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停止反腐败斗争”,②排除。“反腐败斗争停止了”否定了后件,必然能推出否定前件“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③正确。“反腐败斗争在继续”肯定了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④排除。故本题选B。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412二、非选择题16.(9分)(2024·江西九江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某于2023年12月15日签订购买某品牌汽车合同,办理完相关手续并交付,同时签订了为期60天的保价协议,约定在保价期内若该款车降价则经销商应当退还降价差额。3个月后,王某在该品牌官网发现该款汽车早在2024年2月1日就已降价2万元。王某遂要求经销商予以补偿差价,经销商以已过保价期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诉求。王某耿耿于怀,遂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对该汽车品牌进行了多次诋毁,并多次发布销售员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称其为骗子。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发布“随意降价的品牌就是垃圾,这个品牌降价,这个品牌就是垃圾”“质量差就降价,别的品牌质量好,所以别的品牌不降价”“骗子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就是骗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最后王某因涉嫌侵权被销售员及该汽车品牌起诉。结合材料,从推理结构的角度对王某的言论进行反驳。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不当言论 推理规则 分析错误随意降价的品牌就是垃圾,这个品牌降价,这个品牌就是垃圾 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出现了随意降价、降价、品牌、垃圾四个概念质量差就降价,别的品牌质量好,所以别的品牌不降价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质量差就降价,不能推出别的品牌质量好就不降价的结论骗子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就是骗子 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眼中只有钱”是中项,中项在前提中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答案示例:①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王某言论一,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出现了随意降价、降价、品牌、垃圾四个概念。②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是无效式)。王某言论二,质量差就降价,不能推出别的品牌质量好就不降价的结论。③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王某言论三,“眼中只有钱”是中项,中项在前提中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17.(8分)(2024·山东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2月18日,5岁的多多在小区玩耍时,误触柜门为开启状态的矮配电柜,被电击击伤,多多家长认为物业公司和供电公司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据了解,供电公司与物业公司签订的《高压供用电合同》中,就案涉电力设备产权归属及法律责任的承担作了约定,案涉变压器箱柜的产权所有人系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辩称:变压器属于电力设施,应为电力公司管辖范围,物业公司不应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此次损害系多多自身过错导致,其父母应承担责任。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供电公司辩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供电设施产权所有者对在供电设施上发生的事故承担法律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故供电公司对本案事故不应承担责任。结合材料,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知识,分析供电公司辩称的理由。解析: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分析供电公司辩称的理由,注意作答主体为供电公司,需要调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答案示例: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条规定,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按照产权归属确定。供电公司与物业公司签订的《高压供用电合同》中,就案涉电力设备产权归属及法律责任的承担作了约定,案涉变压器箱柜的产权所有人系物业公司。故供电公司对本案事故不应承担责任。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18.(18分)(2024·湖北宜荆荆第四次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装电梯仍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在电梯加装和使用过程中,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因需求和利益不同,容易产生纠纷。刘某系某老旧小区某单元一层业主,其父母常年居住在案涉房屋内。2018年4月23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项目确认书》,确定某机电设备安装公司系该小区增设电梯项目的实施主体。2019年,该公司对案涉房屋所在单元全部12户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其中11户居民同意加装电梯,刘某表示反对。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后该公司在该单元北侧加装了外挂直行电梯,现已投入使用。刘某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拆除电梯。他认为该公司未征得其同意强行加装,只要加装电梯,就会对其房屋的通风、采光及老年人出行造成影响;拆除已经加装的电梯,将充分保障其家人的合法权益。(1)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推测刘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10分)(2)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结合材料中划线处内容,简要分析刘某推理的逻辑错误。(8分)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解析:第(1)问,对案涉房屋所在单元全部12户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其中11户居民同意加装电梯→民法的基本原则;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行使权利有界限,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人民法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第(2)问,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刘某推理依据的前提错误;“只要加装电梯,就会对其房屋的通风、采光及老年人出行造成影响”,这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拆除已经加装的电梯”是“否定前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逻辑规则。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答案示例:(1)①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刘某的诉讼请求。②民事主体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加装电梯程序合法,绝大部分业主同意,加装电梯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符合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③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有界限,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已加装的电梯并未明显影响低楼层住户利益,刘某应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④人民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通过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41516171812345768911101312(2)从推理根据的前提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有前一种情况就必有后一种情况,但经过勘验,加装电梯位置并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通行等造成影响,因此刘某推理依据的前提是错误的。从推理结构看,刘某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种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刘某的推理采用的是“否定前件式”,其推理结构不正确。1415161718课时质量评价(四十八)|掌握演绎推理方法一、选择题1.亚里士多德是主张进行有组织的研究演绎推理的第一人,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之所以重视演绎推理,是因为 ( )①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出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 ②推理结构的普遍保真性,能保证从真实的前提推出真实的结论 ③演绎推理能够从推理的具体内容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 ④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2024·湖南衡阳三模)“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在这段话里,下列四个选项中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精准施策 B.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C.工作落实不到位 D.在执行上走形变样3.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要合乎逻辑规则,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 )①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配偶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②同学们可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你加入了篮球队,所以你没有加入足球队 ③如果下雨,运动会就延后,下雨了,所以运动会延后 ④只有及时浇水,花才长得好,花没长好,所以,没有及时浇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2025·江苏常州高三检测)“所有奥运奖牌获得者都表现出色,小丽表现出色,所以,小丽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这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若“小丽”为S、“表现出色”为M、“奥运奖牌获得者”为P,下面能反驳该三段论错误的是 ( )A. B.C. D.5.(2025·湖北部分校联考)为了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下列属于正确的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的是 ( )A.有些鸡鸭是下蛋的,所以,有些下蛋的是鸡鸭B.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中学生不是非球迷C.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所以,野生动物是非饲养的鸡鸭D.有些胎生的动物不是会飞的,所以,会飞的不是胎生的动物6.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指出,“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战略”是种属关系,“必须长期坚持”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种差 ②“有的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进行换质推理可得出“有的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 ③以“有的传统产业里面是有新质生产力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④从“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推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都是一项世纪工程”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河北沧州二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 ②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 ③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④以“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5·广东惠州高三二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由此可推出 (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③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A.①是④的充分条件B.③是题中判断的选言支C.④为真时,则①②③同时为真D.①②③同时为假时,则④才假9.(2024·辽宁丹东一模)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法来将重点信息内容进行强调。下面选项中的推理与对应的类型正确的是 ( )选项 推理 类型A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所以,落后的就不是中国共产党 换质推理B 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说谎 换质位推理C 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禁止出现明火,所以,允许明火出现的地方不是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 换质位推理D 有些病毒不是传染的,所以,有些传染的不是病毒 换位推理10.(2024·湖北武汉二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上述背景,以下有四个关于智能家居的描述:①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②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③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④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请从上述四个描述中选择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构成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选项 (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③—①—② D.④—③—①11.(2024·湖南邵阳三模)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是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对此,某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推理:在有爱的环境中能让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刘玲琍所在的学校为听障孩子提供了有爱的环境,所以,刘玲琍所在的学校能让该校所有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该三段论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①四概念 ②中项不周延③大项不当扩大 ④小项不当扩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河北承德三模)某班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竞选班长,班上其他几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猜测。小黄:如果甲比丙的选票多,甲就会当选班长。小吴:丁的选票肯定最少,丙也不会当选班长。小静:只有丁比乙的选票多,甲才会当选班长。小韩:甲肯定比丙的选票多,但甲不会当选班长。竞选结果证明,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人猜错了。据此推断,当选班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3.(2024·湖北黄冈二模)某校在2024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知有两个活动要求:(1)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2)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以下能同时满足这两个志愿服务要求的活动方案是 ( )①参加义务植树,不参加募捐活动 ②参加爱心回收活动,不参加募捐活动 ③参加义务植树,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 ④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总经理让小王把财务报表拿给他看一下。当小王把财务报表交给总经理的时候,总经理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个数据有问题。他对小王说:“这个数据不对,请查查是原始数据有误,还是计算有误。”小王又仔细地计算了一遍,结果表明计算错了。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我们可以得出 ( )A.原始数据有问题B.原始数据没有错C.不能肯定原始数据是否错了D.能够肯定原始数据是否错了15.(2024·安徽六安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以下是必然推理的是 ( )①如果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那么反腐败斗争不停②如果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则停止反腐败斗争③反腐败斗争停止了,说明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④反腐败斗争在继续,说明还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6.(9分)(2024·江西九江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于2023年12月15日签订购买某品牌汽车合同,办理完相关手续并交付,同时签订了为期60天的保价协议,约定在保价期内若该款车降价则经销商应当退还降价差额。3个月后,王某在该品牌官网发现该款汽车早在2024年2月1日就已降价2万元。王某遂要求经销商予以补偿差价,经销商以已过保价期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诉求。王某耿耿于怀,遂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对该汽车品牌进行了多次诋毁,并多次发布销售员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称其为骗子。发布“随意降价的品牌就是垃圾,这个品牌降价,这个品牌就是垃圾”“质量差就降价,别的品牌质量好,所以别的品牌不降价”“骗子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就是骗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最后王某因涉嫌侵权被销售员及该汽车品牌起诉。结合材料,从推理结构的角度对王某的言论进行反驳。17.(8分)(2024·山东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2月18日,5岁的多多在小区玩耍时,误触柜门为开启状态的矮配电柜,被电击击伤,多多家长认为物业公司和供电公司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据了解,供电公司与物业公司签订的《高压供用电合同》中,就案涉电力设备产权归属及法律责任的承担作了约定,案涉变压器箱柜的产权所有人系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辩称:变压器属于电力设施,应为电力公司管辖范围,物业公司不应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此次损害系多多自身过错导致,其父母应承担责任。供电公司辩称:《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供电设施产权所有者对在供电设施上发生的事故承担法律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故供电公司对本案事故不应承担责任。结合材料,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知识,分析供电公司辩称的理由。18.(18分)(2024·湖北宜荆荆第四次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装电梯仍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在电梯加装和使用过程中,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因需求和利益不同,容易产生纠纷。刘某系某老旧小区某单元一层业主,其父母常年居住在案涉房屋内。2018年4月23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项目确认书》,确定某机电设备安装公司系该小区增设电梯项目的实施主体。2019年,该公司对案涉房屋所在单元全部12户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其中11户居民同意加装电梯,刘某表示反对。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后该公司在该单元北侧加装了外挂直行电梯,现已投入使用。刘某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拆除电梯。他认为该公司未征得其同意强行加装,只要加装电梯,就会对其房屋的通风、采光及老年人出行造成影响;拆除已经加装的电梯,将充分保障其家人的合法权益。(1)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推测刘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10分)(2)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结合材料中划线处内容,简要分析刘某推理的逻辑错误。(8分)课时质量评价(四十八)1.选C 进行演绎推理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①错误。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③错误。2.选A “精准施策是贯彻应用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精准施策”是周延的,谓项“精准思维的‘最后一公里’”是不周延的;“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不是因为思路办法不对,不是因为人力财力不够,而是因为在执行上走形变样”,这是一个复合判断,可拆分为多个简单判断:“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属于特称否定判断,其主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周延;“一些工作在执行上走形变样”属于特称肯定判断,谓项“在执行上走形变样”不周延,本题考查周延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选C “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为联言判断,联言判断为真,则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①正确。同学们可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可以都是真的,②错误。③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一个正确的推理结构,符合题意。④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是错误的推理结构,排除。4.选B 题干中三段论的错误在于中项“表现出色”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B图表示S和P属于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S、P)包含在一个属概念M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意思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表现出色,“小丽”“表现也出色”,但小丽未必是奥运奖牌获得者,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B正确。A、C图中P和M属于交叉关系,与三段论大前提“所有奥运奖牌获得者都表现出色”不符,不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均不符合题意。D图中M和P属于属种关系,但S和M属于交叉关系,表示小丽不一定出色,与三段论小前提“小丽表现出色”不符,不能反驳该三段论的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选A 前提“有些鸡鸭是下蛋的”与结论“有些下蛋的是鸡鸭” 中,没有改变联项,把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了互换,属于换位推理,A符合题意。B属于换质推理,C属于换质位推理,均不选。从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必然得出结论 。D中“胎生的动物”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不能必然得出结论,不选。6.选D 以“有的传统产业里面是有新质生产力的”为前提,换质后得到的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而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③符合题意。在由“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推动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单称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都是一项世纪工程”(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组成的三段论中,小项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该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正确。“推动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战略”是种属关系,但“必须长期坚持”没有揭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本质属性,并不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种差,①错误。“有的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进行换质推理可得出“有的传统产业是非落后产业”,“非落后”产业并不等于新兴产业,②错误。7.选D “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是以“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为前提的正确三段论推理,③应选。“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通过换质推理后就变成特称否定判断,而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④应选。材料中,“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是个联言判断,而“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是个选言判断,①不选。“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是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不选。故本题选D。8.选C 题干中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①②③共同构成该假言判断的前件,④是该假言判断的后件;①是④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A排除。④为真时,则①②③同时为真,C正确。题中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该判断的前件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③是其中的一个联言支,B错误。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①②③中只要一个为假,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就为假,则后件④也假,D错误。9.选C “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换质推理应为:中国共产党不具有落后性,A错误。“有的人不是说谎者”换质位推理应为:不说谎者是部分人,B错误。C选项的主项和谓项位置发生转换,性质由肯定变成否定,意思没有改变,推理符合换质位推理规则,C正确。“有些病毒不是传染的”是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D错误。故本题选C。10.选C 在①—②—④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小前提: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A排除。在②—③—④三段论推理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B排除。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有些可以远程控制的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③—①—②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C正确。D选项违背了三段论结构中的每个项必须出现两次的规则,“智能家居系统”出现了三次,D排除。故本题选C。11.选C 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题干中没有涉及四个概念,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三段论的中项“有爱的环境”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不周延,因此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②符合题意。题干三段论的大项“能让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了,因此,犯了“大项不当扩大 ”的逻辑错误,③符合题意。该三段论的小项“刘玲琍所在的学校”在前提和结论中保持一致,没有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12.选B 小黄与小韩的猜测相互矛盾,根据矛盾律,小黄与小韩的猜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由于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人猜错了,可推知小吴、小静的猜测为真。小吴的猜测是个联言判断,全真则真,所以丁的选票最少,丙和丁都不会当选班长;小静的猜测是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丁比乙的选票少,所以甲不会当选班长。综合可推知当选班长的是乙,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13.选C 第一个条件“倘若不参加募捐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此可以得出:不参加募捐活动,不参加义务植树;参加义务植树,参加募捐活动,排除①。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推出: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就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可能参加或不参加募捐活动,所以,参加爱心回收活动,可以不参加募捐活动,②正确。第二个条件“要么参加义务植树,要么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可以推出:参加义务植树,一定不能参加爱心回收活动,③排除。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推出:参加募捐活动,可能参加或不参加义务植树;根据第二个条件可以推出:不参加义务植树,就参加爱心回收活动,所以,参加募捐活动,也参加爱心回收活动,④正确。故本题选C。14.选C 题目涉及相容选言推理。原始数据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可能同时存在的,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C正确,A、B、D均不选。15.选B “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如果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肯定了前件,必然能推出肯定后件“反腐败斗争不停”,①正确。“如果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否定了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停止反腐败斗争”,②排除。“反腐败斗争停止了”否定了后件,必然能推出否定前件“不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③正确。“反腐败斗争在继续”肯定了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存在腐败问题的土壤”,④排除。故本题选B。16.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不当言论 推理规则 分析错误随意降价的品牌就是垃圾,这个品牌降价,这个品牌就是垃圾 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出现了随意降价、降价、品牌、垃圾四个概念质量差就降价,别的品牌质量好,所以别的品牌不降价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质量差就降价,不能推出别的品牌质量好就不降价的结论骗子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就是骗子 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眼中只有钱”是中项,中项在前提中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答案示例:①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王某言论一,犯了“四概念”的错误,出现了随意降价、降价、品牌、垃圾四个概念。②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是无效式)。王某言论二,质量差就降价,不能推出别的品牌质量好就不降价的结论。③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王某言论三,“眼中只有钱”是中项,中项在前提中没有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17.解析: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分析供电公司辩称的理由,注意作答主体为供电公司,需要调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答案示例: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条规定,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按照产权归属确定。供电公司与物业公司签订的《高压供用电合同》中,就案涉电力设备产权归属及法律责任的承担作了约定,案涉变压器箱柜的产权所有人系物业公司。故供电公司对本案事故不应承担责任。18.解析:第(1)问,对案涉房屋所在单元全部12户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其中11户居民同意加装电梯→民法的基本原则;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行使权利有界限,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人民法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第(2)问,从现场勘验和其他住户的陈述情况看,加装电梯位置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形成遮挡或影响,加装电梯后,楼门口进出依然顺畅,并不对老年人出行带来障碍→刘某推理依据的前提错误;“只要加装电梯,就会对其房屋的通风、采光及老年人出行造成影响”,这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拆除已经加装的电梯”是“否定前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逻辑规则。答案示例:(1)①人民法院不会支持刘某的诉讼请求。②民事主体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加装电梯程序合法,绝大部分业主同意,加装电梯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符合公平、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③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有界限,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已加装的电梯并未明显影响低楼层住户利益,刘某应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④人民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通过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从推理根据的前提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有前一种情况就必有后一种情况,但经过勘验,加装电梯位置并未对楼宇一层的房屋通风、采光或日照、通行等造成影响,因此刘某推理依据的前提是错误的。从推理结构看,刘某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种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刘某的推理采用的是“否定前件式”,其推理结构不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docx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pptx 课时质量评价(四十八)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