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早期人类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通过观察动植物特性,逐渐发现部分植物、矿物具有缓解病痛的作用,形成“尝百草”的医药探索模式。这有利于研究我国( )A.农耕文明的起源 B.文化艺术的起源 C.中医文化的起源 D.政治制度的起源2.《王度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体现出古代( )A.畜牧事业的发展 B.等级制度的森严 C.礼仪制度的完善 D.诸侯国实力减弱3.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世也有“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的主张。这些都体现了( )A.巩固统治的需要 B.求真务实的原则 C.追求统一的愿望 D.以民为本的思想4.秦的统一,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如南北朝时期都以中华正统自居,宋元时期辽宋夏金共奉“中国”之号。由此可见,秦的统一( )A.奠定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B.影响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C.结束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5.唐朝在突厥故地设定襄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由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唐玄宗加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这体现了( )A.对沿海地区实行有效管理 B.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现象C.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特点 D.唐朝时的民族交往与交融6.一位同学分类梳理我国古代各方面的成就。其中①处应为( )第一类 科举制、①__________第二类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三类 北魏孝文帝改革、新民族回族形成A.驻藏大臣 B.转运使 C.伊犁将军 D.行省制7.《本草纲目》中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的方法等。据材料可知( )A.《本草纲目》的内容丰富 B.作者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C.《本草纲目》的影响深远 D.近代科学研究的分类方法8.太平天国控制长江中下游核心经济区长达14年,导致清廷财政崩溃、八旗军体系瓦解,迫使清廷启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组建地方武装,形成“督抚专权”的政治格局。这表明太平天国( )A.动摇清朝统治根基 B.打破传统经济秩序C.激发民族抗争意识 D.催生制度变革尝试9.下面不同时期的刊物体现出近代中国( )A.民族民权民生的探索 B.变法图强的革新精神C.爱国救亡的探索精神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0.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许多宣传语:红军保护穷人分田地!红军保护穷人翻身!红军真是穷人的救星!……这些宣传语( )A.启发了沿途民众的思想觉悟 B.说明红军动员群众参与斗争C.传播了红军反蒋抗日的主张 D.宣传了红军民族团结的主张11.“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中国的人民一齐起来救中国,所有的党派,快快联合来奋斗!”这首歌曲的创作是为了( )A.鼓舞人们为争取民族生存奔向人民解放战场 B.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动员广大工人、农民积极支援北伐战争 D.说明人民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条件1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通过丰富请示报告内容规定,创新请示报告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请示报告监督执行等。这一制度的实施( )A.统一了思想行动 B.强化了军事指挥 C.推动了经济建设 D.规范了党内纪律13.《大河报》曾刊登了一篇名为《大潮逼近,私营业主“势”微》的长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开封等城市商业领域的变革。由此可以了解当时的(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社 C.公私合营 D.抗美援朝14.她查阅大量中医古籍,获得启发,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研发出治疗疟疾效果良好的青蒿素类药物,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她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王进喜15.印度犍陀罗佛像高鼻梁、深眼窝、卷发,明显受到希腊雕塑的影响;东罗马帝国保存并传播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著作。材料说明古代文明具有( )A.地域性 B.统一性 C.交融性 D.多元性16.1266年,佛罗伦萨由贵族与平民平分政权,一百名新兴工商业市民组成的“市民会议”拥有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年,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这有利于( )A.强化西欧教会的神权统治 B.促进西欧庄园的发展C.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削弱西欧的中央集权17.观察下图,方框中“?”最恰当的是(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启蒙运动 D.进化论思想18.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修建了超过7.7万座桥梁和65万英里的公路,修建和扩建了数百个机场以及大量的学校、医院、法院和政府办公楼。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就业,刺激经济 B.改善全国的交通设施C.抗衡苏联,称霸世界 D.维护统一,防止分裂19.1961年,新兴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拒绝加入美苏两大阵营,倡导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有利于( )A.全力反抗法西斯侵略 B.促进国际秩序改革C.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D.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20.作品中塑造了超过200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景,是研究19世纪法国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被誉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该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战争与和平》 D.《夜间的咖啡馆》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河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0项为庙会,如平顶山宝丰马街书会、许昌禹州药会、洛阳牡丹花会、周口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摘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宝丰马街书会上的曲艺艺人正在表演材料二 河南庙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有固定的会期。随着时间的发展,庙会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娱乐活动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火表演、手工艺品展销和民间美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集中展示了中原地区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现代庙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祭祀和交易功能,还融入了更多的娱乐活动和商业元素。——摘编自《经典河南·庙会》(1)据材料一、二,概括河南庙会有哪些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河南庙会的价值。(3)河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请你任选一个,为非遗传承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各种报纸杂志 车厢里玩手机的人们材料二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内容生产从传统人力转向自动化、智能化模式;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短视频等平台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受众对个性化、实时性内容的需求倒逼媒体优化服务功能,强化用户关系建设。——摘编自《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终于来临,流量正在迎合大众》(1)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传媒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大众传媒领域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1年,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消除了内部关税壁垒。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在煤炭、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德国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体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关税保护、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殖民扩张获取了原材料和市场。——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二 1948年,美国为联邦德国提供了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同年,联邦德国政府实施货币改革、鼓励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1951年,联邦德国与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为联邦德国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和资源。——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指出该时期德国工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综上所述,从近现代德国经济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三、材料题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留学海外,熔铸中西智慧,以“医人”转向“医国”。成立同盟会,领导十余次反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终结两千多年帝制,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奠定共和根基。面对军阀割据,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重组国民党。作为民主革命导师,其共和理想与家国情怀深刻重塑近代中国政治格局。——摘编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材料二 李大钊,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1917年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推动中共建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以理论著述与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灯塔”。——摘编自朱成甲《李大钊传》材料三 荣毅仁,出身近代著名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新中国成立后,他率先响应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公私合营,为民族工商业转型树立典范。改革开放后,他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外资和技术,助力经济开放。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国家副主席等职,被誉为“红色资本家”。——摘编自庄寿仓《荣毅仁的传奇人生》(1)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活动进行分类总结。(提示:可从重大事件、主要事迹、评价等方面绘制)(2)上述人物主要在哪些领域开展活动?(3)上述三个人物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25.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 过去几十年,人类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开辟了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当今世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国人民企盼的……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时代发展的潮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2.B3.D4.A5.D6.D7.A8.A9.C10.B11.B12.D13.C14.C15.C16.C17.B18.A19.D20.A21.(1)分布广泛;地域性强;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影响力大。(2)展现了中原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性与多样性;展现了地方民俗、风土人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3)“守护文化根脉,传承非遗瑰宝;你我携手接力,延续千年匠心!”“让非遗活在掌心——传统不褪色,匠心永年轻。”“你的每一次关注,都是非遗生命的续航。”22.(1)新变化:由纸质载体变为手机,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接受信息的实时性大大增强;公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参与感增强。(2)原因: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推动;受众阅读需求不断提高。(3)感悟:科技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新兴媒体出现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23.(1)选择材料一原因:国家完成统一,消除关税壁垒;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体系的贡献;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殖民扩张。影响:增强了德国的国家实力;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选择材料二原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政策的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影响:促进了德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2)启示:国家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区域合作,助力经济发展。24.(1)人物 重大事件 主要事迹 评价孙中山 辛亥革命 成立同盟会,领导反清起义,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重组国民党。 民主革命导师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 领导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中共建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革命的灯塔”荣毅仁 公私合营 响应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公私合营;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外资和技术,助力经济开放。 “红色资本家”(2)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经济领域。(3)精神品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使命担当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25.题目: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论述: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世界贸易组织等的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汇聚更多发展伙伴、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