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对应填涂。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三次“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据此可知(  )
A.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热情
B.抗美援朝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C.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D.我国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3.学习历史需史论结合,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D.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4.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70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5.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提出,如果不以大规模的足够的工业生产为基础的话,即使现代国家也会黯然失色。新中国成立后,契合其主张的行动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推行“一五”计划
C.实施三大改造 D.接受苏联大量援助
6.“1954年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有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有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有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有工商界、宗教界人士,还有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代表。”材料反映了该会议(  )
A.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B.参会代表具有广泛性
C.维护了各民族大团结 D.确立了最高权力机关
7.1953年,河南安阳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苦干一年后,生产发展,产量提高,收入增加。其他嘲讽观察的村民纷纷要求入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业合作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索开始 D.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
A.赎买政策 B.自负盈亏 C.互助合作 D.按劳分配
9.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封建制度的废除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制度的实施
1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制定并实施了《共同纲领》
C.决定建立武汉长江大桥 D.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11.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
C.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2.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陶铸 D.邓小平
13.歌曲是时代的记忆。大庆油田建成后,急需文艺作品反映油田会战的情况,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大庆油田,深入体验生活,这样一首旋律豪迈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诞生了。这首歌曲“记忆”的时代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成就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初见成效 D.新中国国防基础建设大发展
14.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正确的是(  )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共产主义战士”
C.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 D.钱学森——“党的好干部”
15.小明在学习笔记上写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这两件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强调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 B.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
C.都为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6.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  )
A.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17.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  )
A.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 B.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
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
18.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领域。这反映我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D.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20.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都(  )
A.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B.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1949年10月)
材料二
朝鲜内战爆发不久,美国就纠集所谓“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很快就直逼中国东北边境。同时,美国宣布派遣第七舰队径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迫不得已但又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派遣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
——摘编自李晓辉《抗美援朝:捍卫和平的正义之战》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谈谈“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6分)
22.新中国走过的艰辛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奋斗与成功】
材料一
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还能造纸,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国初期工业水平的状况。(2分)为此我们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2分)这一举措的完成有怎样的意义?(2分)
【挫折与失误】
材料二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地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导致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哪两个严重失误?(4分)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2分)
【改革与富强】
材料三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城市的崛起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什么重大决策?(4分)图二中国农村开始实施了什么新的经济制度?(2分)图三会议提出要建立什么新的经济体制?(2分)
23.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下竞争力报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是什么?(2分)并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何作用?(4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深圳在经济特区中的地位(2分)并根据材料归纳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所示图表,概括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4分)
(4)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