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营口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2025.5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伴随着这个起点的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是( )
A. 小明说:“我今年身体迅速长高, 长高了6厘米。”
B. 小李说:“我希望父母陪伴我,但又不喜欢他们经常唠叨。”
C. 小磊说: “我长胡须了。 ”
D. 小红说:“我的体重增加很快,今年增重了10斤。
2.“一个人不应完全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管理情绪。”这是因为( )
①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
②情绪是复杂多样的,不可控制
③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动
④情绪是不稳定的,总让人心烦意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 ②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
③情绪会相互传染 ④启示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调控情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对此,某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初中生开展性教育课程及讲座,这( )
①是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学生逐渐走向性成熟,会对性产生好奇
②是因为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学校迫不得已
③可以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的发生
④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自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下列属于自强表现的是 ( )
A. 刚愎自用, 固执己见
B. 好高骛远, 一意孤行
C. 唯我独尊,孤芳自赏
D. 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6.下列名言中,体现自信的是 (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在残奥会上多次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的文晓燕,在2024年3月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她表示:我愿意站出来为残疾人群体发声,勇敢地跟大家讲,我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没什么不一样。在她身上,突显出的重要品质是 ( )
A.关爱他人,善于表达 B.团队合作,勇登高峰
C.克服惰性,创造价值 D.勇战挫折,自信自强
8.河南好人、诚实守信榜样亓培坤,在清扫街道时发现价值20万元的金首饰,守等失主、完璧归赵;河南好人、爱岗敬业榜样、公交车长蒲立杰拾到20万元完璧归赵、拾金不昧……这些河南好人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要( )
①讲仁爱,关心帮助他人
②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
③尚和合,构建和谐社会
④守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9.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价63%,预计明年减负超500亿。这一措施体现了 ( )
①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③重民本的思想理念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热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之中
②人文精神能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优秀节目才能广泛传播
④这些节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向上向善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尺巷,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 以和为贵。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能从六尺巷所体现的“和合”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大智慧。这( )
①要求人们彼此尊重包容和谐相处
②彰显了中华民族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要求全盘继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④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处世方法的体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中学生小美以前看到男生就烦,最近她越来越喜欢打扮,还特别在意男生的评价,想和男生说话,但与男生说话时有非常拘谨,甚至希望得到男生的好感,她很困惑:“我是不是变坏了 ”如果你是她的同学,请你为她解惑( )
A.这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会影响心理健康
B.这是异性同学间正常的现象,任其发展就行
C.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D.这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要拒绝与异性交往
13.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和性侵害能力。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
②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③遇到性侵害和性骚扰,不敢反抗
④遇到危险,快速离开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近年来,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为遏制此类不法行为,青少年应该( )
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
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分子
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配置完善监控设备并加强管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最近,小丽收到一位男生的“表白信”,你认为她在回信中应如何表达才合适( )
A.谢谢你对我的表白,但我不能接受,我们以后不要再来往了
B.我们之间相互不了解,你喜欢的未必是真正的我,况且我不喜欢你
C.青春期出现的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应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你的这种情感是不正常的,请你自重自爱,“早恋”害人害己
二、材料题
16.(10分) 情景一 进入中学以后,婷婷体重飙升,脸上还长出了很多青春痘,她为此非常烦恼。
(1)婷婷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婷婷的同桌你会怎样劝说她 (3分)
情景二 因为小伟没有认真上网课而被妈妈批评教育,他感到非常伤心、委屈、难过,之后的好几天他都无法把情绪调整过来,导致他直接生病住院了。
(2)小伟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小伟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3分)
情景三 进入中学以后小龙发现自己很矛盾,一会喜欢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让做什么就偏偏不做什么;一会遇到麻烦困难的时候,又渴望父母出现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小龙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出现了什么心理 小龙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心理 (4分)
17.(10分)材料一 某校对本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关于“你认为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10.5%的同学不关注男生女生交往的问题,有9.3%的同学认为男生女生可以不交往。
(1)有同学认为:“初中阶段,男生女生交往会带来麻烦,没必要交往。”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7分)
材料二
(2)请你回答小丽的疑惑,并且告诉她应该怎么做。(3分)
18.(10分)材料一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90后”“独臂筑梦师”张超凡顽强拼搏,成为百余家媒体专访的创客校长;“中国好人”谢启明小时候被车祸夺走一条腿,但他不轻言放弃,创办的“中途之家”已帮助5000多名残友走出了家门;“无臂男孩”彭超以不服输、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赢得人生的胜利………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
(1)“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
(2) “少年强则国强”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6分)
(3)为增强同学们的自强意识,请你设计一句励志语。(2分)
19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内容。
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4分)
知 同学们把传统美德的内容贴在了板报上。 A. ___的荣辱观念 B. ___的社会风尚 C. ___的爱国情怀 D. ___的担当意识 (2)请你把左侧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行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生活中你可能是孝亲敬长的好少年,也可能是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3)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传承哪些美德 (2分)
七年政治
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D
6. C
7. D
8. D
9. D
10. D
11. B
12. C
13. B
14. A
15. C
16. (1) 青春期身体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身体发育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2) 没有调节好情绪,使自己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状态 通过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等方法,合理调节情绪。
(3) 反抗与依赖的矛盾心理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可以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17.(1)该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理由:①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2)小丽心中萌发的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期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情感,小丽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应该学会恰当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18.
(1)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 “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砺成长,砥砺前行。
(3)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下,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19.(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2)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20*2=40分)
1.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促进了教育发展 B.激化了阶级矛盾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促进了阶级流动
2.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在紫薇城洛城殿亲自策问各地贡士,上万考生云集于此,考试持续多日,殿前试人由此开始。据此可知,武则天 ( )
A.以民为本 B.虚心纳谏 C.创立殿试 D.重视生产
3.《旧唐书》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由此可知,唐朝( )
A.社会风气开放 B.对外交通发达 C.经济贸易繁荣 D.民族交融显著
4.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建筑布局被诗人描述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座城市是 ( )
A. 南宋临安 B.北宋开封 C.唐都长安 D. 隋东都洛阳
5.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在《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的描写。这说明 ( )
A.唐太宗统治后期唐朝走向衰落 B.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农民起义加速唐朝的灭亡 D.政权分裂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6.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与这一局面的出现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 重农抑商 B. 实行“推恩令” C.藩镇割据 D. 重武轻文
7.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分别应填( )
A.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C.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8.唐三彩中常见的骆驼和胡人俑形象(如图),反映唐朝的显著特点是( )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民族关系的融恰
C.对外交往具有侵略性 D.史学成就的突出
9.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 白居易 D.吴道子
10.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倡导“大医精诚”,强调医者应心怀仁德、医术精湛。他系统整理前代医方,结合自身诊疗经验编撰的医学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唐本草》
11. 阅读课文目录, 你会看到以下内容“唐朝建立”、“开元盛世”、“僧一行”、“大运河的开凿”等,请问与以上内容有关的阶段特征是 (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2.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在世界上有突出的地位。主要开凿于隋唐时期,位于甘肃西部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 )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秦始皇兵马俑
13.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D.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
14.北宋中后期国家的军费、官俸不断膨胀,在对西夏的军事中屡战屡败,土地兼并不断,社会危机重重,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摆脱社会危机,北宋采取了什么应对之策( )
A.王安石变法 B.张居正改革 C.庆历新政 D.建立行省制度
15.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
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意在 ( )
A.赞美祖国壮美秀丽的河山 B.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C.抒发对百姓悲惨生活的同情 D.揭露金国侵略者的凶恶残暴
16.下面的思维导图反映出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宋与西夏的互市 B.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夏金与南宋的对峙 D.中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
17.示意图可以直观反映事件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下面示意图中空白处应填入( )
A.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B.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C.设立三司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18.元朝努力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的南下游玩
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 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9.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宋史》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下面有关“交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铜钱太重 B.体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C.在北宋时期已经取代了铜钱 D.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宋元时期的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在海外一些地区和水下沉船的遗迹中发现了大量宋元瓷器碎片。这一现象反映了宋元时期( )
A.繁荣的海外贸易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中外文化的往来 D.制瓷技术的提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 母。
———《资治通鉴》卷
材料三 (1005年)宋辽约定:双方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北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四 (议和)后宋、辽之间120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相互贸易,礼尚往来,双方互(派)使(节)共达数百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 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 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西域、西藏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 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 材料二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怎样的主张 (2分)
(2)材料三中反映的北宋与辽议和之事,历史上称为什么 (1分)
(3)结合材三、四,说说宋辽议和给双方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答两点2分)
(5)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请谈谈作为学生,如何对待民族关系。(2分)
2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 “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他还经常引用古人的话: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贞观铜牙弩, 开元锦兽张。
材料四 吾宋制治,有知州,有通判,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 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1)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所示大运河开凿的目的。(2分)
(2)唐朝时期,农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写出图二所示的两种新农具。(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曾把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分)
(4)阅读材料三,按时序分别写出该诗提到的两个唐朝盛世的名称和当时在位的皇帝。(4分)
(5)结合以上材料,尝试分析隋唐时期,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2分)
23.研学之旅是学生愉快的学习之旅,是在实践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9分)
第一站展厅【走进“陕博”—————领略“万国衣冠拜冕旒”】
藏品介绍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第二站展厅【品鉴“文物”————欣赏“璀璨华夏文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宋朝进行研究性学习。
①泥活字版 ②宋代瓷器 ③北宋纸币拓片 ④水罗盘 ⑤宋代蹴鞠铜镜
⑥苏轼 ⑦宋代火器 ⑧泉州市舶司遗址 ⑨岳飞 ⑩《清明上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站展厅反映的历史信息;通过第一站的参观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外双向交流的例子各一例。(3分)
(2)依据第二站展厅展品,选择至少两个信息点对“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的观点加以论述。(格式:
①信息:②史实论证)(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B C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B A B B B C B A
21.(1)文成公主入藏。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主张民族平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2)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3)积极影响:宋辽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双方互派使节,礼尚往来,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上的友好关系。消极影响:北宋每年给辽的岁币,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①在东南地区,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②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③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选两点回答)
(5)坚决维护国家的民族政策,反对一切分裂行为。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有理即可)
22.(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2)新农具:筒车、曲辕犁。
(3)治国思想:以民为本,关注百姓(意思相近即可)。人物:魏征。
(4)名称、皇帝:贞观之治,唐太宗(或李世民);开元盛世,唐玄宗(或李隆基)。
(5)统治者采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实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措施。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理即可)
23.(1)历史信息: 唐朝外交开放,接纳多国使节(如东罗马、新罗);壁画体现唐朝“天朝上国”的大国气象。
交流例子: 玄奘西行 (对外):鉴真东渡 (对内传播文化)。
(2)论述:
信息点:活字印刷(①)与纸币(③)。
史实论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印刷术比之前的雕版印刷术更加灵活、高效,
能够重复排版使用,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提高了印刷效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刷量大幅增加,文化知识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随着商业的繁荣,金属货币携带不便,交子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方便了商品交易,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北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交子的发行和使用,推动了货币制度的变革,反映出北宋在商业金融领域的创新和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