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延安中学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测试卷
地理 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标有“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正确选项有2~4个,未特别标注的选择性类试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
2. 本试卷共5页,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共26分)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图1示意1985~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城镇化发展,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单选)
A.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镇占地面积的大小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镇数目的多少
(2)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平均城镇化率超过73%,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城市群的城镇化过程处于____(单选:A/前期,B/中期,C/后期)阶段,三大产业中的主要产业为____(单选: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3)目前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单选:A/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B/改革开发政策,工业发展迅速)。目前世界城镇化的重心是____(单选:A/发达,B/发展中)国家。
(4)据图1,简要归纳1985~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表现。
(5)图2为长三角某城市的地价曲线,甲处对应的区域可能是( )(单选)
A.普通居住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生态保育区
(6)近年来,长三角大力推进“绿色公共交通”的建设。这主要解决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____。(选填序号)
①能源问题 ②交通问题 ③环境问题 ④就业问题
材料二:“潮汐车道”是指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量的不同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可以在特定时段改变通行方向的车道。
(7)“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不定项选择)
A.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B.区域功能单一
C.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D.市中心交通拥挤
(8)结合图3,该市工作日上午7:00~9:00,图4中潮汐车道设置合理的是( )(单选)
二. 甘肃省“平凉红牛产业”(共21分)
材料: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位于黄土高原腹地,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草类茂盛,牛肉品质优良。部分红牛养殖企业以当地黄牛为基础,选育出地方优质牛种;牛舍配备撒料车、清扫车、按摩刷、音乐定时播放器等现代化机械设备;为母牛佩戴电子耳标,通过平凉红牛信息平台为育种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并探索推行养、加、贸一体化全产业链开发。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但随着经济发展,平凉市的窑洞多已闲置。平凉市政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打造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农耕部落”,将废弃窑洞改造成牛舍,形成了“窑洞养牛”的独特景观(下图)。
(1)大寨乡地处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昼夜温差____(选填:大/小),草类富含蛋白质;人口稀疏,对环境破坏小,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选填:大/小),红牛生长环境好,牛肉品质优良。
(2)下列关于窑洞对自然环境适应性的分析,正确的有( )(不定项选择)
A.当地降水少,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坍塌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窑洞冬暖夏凉
C.多草类植物,林木稀疏,木质建筑材料少
D.黄土土层深厚,建造窑洞就地取材,建筑成本低
(3)指出平凉市红牛产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4)与传统的牛舍养殖相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说明“窑洞养牛”的优点
三.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21分)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④____⑥____。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下渗
(3)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的( )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配不均 C.水体污染问题 D.循环利用率低
(4)三种水循环类型中,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参与的是____循环。
(5)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化学能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陆地淡水的总量不断增加 B.调节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
C.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7)华北地区农民播种早春作物时有时会覆盖地膜,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蒸发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8)某区域在城市建设中,浇筑不透水的水泥路面,将导致下渗____(填“增加”或“减少”),地表径流____(填“增加”或“减少”)。
(9)该区域为减少城市雨涝的发生,拟建设“海绵城市”,下列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下图为该地区回收利用房屋雨水的效果图
(10)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11)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12)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
A.拉萨 B.吐鲁番 C.北京 D.呼和浩特
四. 嫦娥六号采回月球样品(共21分)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探测器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返航,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经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在月球背面,探测器无法与地球直接进行通信,需借助中继卫星“鹊桥号”来作为地月通信的中转站。
(1)月球背面是图1中的_______(单选:A.左图 B.右图),其表面环形山数量比正面更_______(单选:A.少 B.多),月面形态比正面更_______(单选:A.平坦B.崎岖)。
(2)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中继星才能将数据传回地球,是因为( )(单选)
A.地月之间距离遥远 B.太阳活动的干扰 C.月面的环形山阻挡 D.月球自身的遮挡
(3)“鹊桥号”中继星所需要的能源,主要靠电池板吸收来自太阳_______(单选:A.日冕层B.色球层C.光球层)的_______(单选:A.光能 B.热能)。
(4)嫦娥六号返回器返回地面需穿过大气层。以下大气垂直分层及气温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单选)
A. B.
C. D.
(5)图示的I大气分层( )(单选)
A.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C.大气的密度和气压最高 D.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6)科研人员对月壤中的玄武岩岩屑进行定年研究,发现嫦娥六号着陆点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从火山岩变成岩屑和月壤的过程,主要受到( )(不定项选择)
A.陨石撞击 B.风力作用 C.流水冲刷 D.温度变化
(7)结合下面的景观图,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分析内蒙古四子王旗作为航天器着陆点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共25分)
1. (1) C (2分)
(2) C (2分) C (2分)
(3) B (2分) B (2分)
(4)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或人口增加)、城市群形成(或城市连片发展) (6分)
(5) B (2分)
(6) ②③ (2分)
(7) ABC (3分)
(8) A (2分)
二. 甘肃省“平凉红牛产业” (共21分)
2. (1) 大 (2分) 小 (2分)
(2) ABCD (3分)
(3) 技术化:培育优质品种,保障红牛质量; 机械化: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精准监控,预防疾病,减小红牛病死率;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6分)
(4)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土地成本;减少新建牛舍的投入;窑洞冬暖夏凉、遮风避雨,减少牛群发病率,降低了养殖成本;独特的“窑洞养牛”景观会吸引游客,增加农户收入。(8分)
三.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28分)
3. (1) 降水 (2分) 地下径流 (2分)
(2) B (2分)
(3) A (2分)
(4) 陆地内 (2分)
(5) D (2分)
(6) A (2分)
(7) B (2分)
(8) 减小 (2分) 增加 (2分)
(9) D (2分)
(10) B (2分)
(11) C (2分)
(12) C (2分)
四. 嫦娥六号采回月球样品(共26分)
3. (1) A (2分) B (2分) B (2分)
(2) D (2分)
(3) C (2分) A (2分)
(4) D (2分)
(5) C (2分)
(6) AD (3分)
(7) 植被以草原为主,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天器的着陆和地面人员搜索。
人口密度小,相对安全。 恶劣天气较少。 (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