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C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2.读图识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下四幅图所表达的的主题是(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外的文化交流 D.政权的分立与对峙3.下图所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种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念 B.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C.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 D.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4.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虎门的销烟刺激了鸦片走私 B.中国论为英国的殖民地C.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不利局面 D.自然经济对工业文明的排斥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教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A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八七会议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D 中共三大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A.A B.B C.C D.D6.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7.山西左权县流行的民歌《土地还家》唱道:“一块一块好土地,分到咱穷人手。……一手锄头一手枪,生产练兵忙。一次一次打胜仗,保卫咱好时光”。民歌中所唱内容发生于_______之后。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三大改造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年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实现祖国安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C.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D.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9.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10.下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C.巴黎公社成立 D.十月革命爆发11.如图是1935—195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导致数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两次工业革命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C.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D.取得二战最终胜利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联盟 C.欧洲联盟 D.欧洲共同体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图B(1)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________(地名),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1分)图A朝代在①处设立________(机构),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分)图B明朝末期,________(国家)殖民者出兵侵占我国台湾,(1分)1662年,________(人物)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分)材料二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正式批准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治今台南市),三县——凤山、诸罗、台湾,隶属福建省;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驻兵8000,分水陆八营;澎湖直辖于府,设副将一员,驻兵2000。营各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台湾军政机构与内地完全相同,从此,台湾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管辖台湾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实施这些措施的意义。(2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促进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新发展?(2分)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制宪议会于1789年通过的《人权宣言》以自然法学派大力宣扬的自然权利思想为基点,宣称自由、私有财产、人身安全和反抗压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大力提倡言论、信仰、出版自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明确提出主权在民、代议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奠定了近代世界社会、政治秩序的理论基石。其影响超越了国界,瑞士、比利时、丹麦、奥地利、西班牙则相继根据《人权宣言》原则颁布了宪法。——摘编自李伟《法国1789—1799年宪法理论和实践》(1)图A事件发生于哪一年?(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权宣言》的主要思想。(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进步性。(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材料二图B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我们认为二月十九日这个法令虽然保留了浓厚的农奴制残余,但是,它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失去了支配农民的人身权力,不能把他们任意买卖和交换,他们有权拥有财产,可以担任公职,从事工商活动。改革后大约有二千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然而,为了赎取“份地”,农民须交纳一笔高于实际地价二倍的赎金。——摘编自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①图B反映的事件是由谁领导的?(1分)依据材料二,简述该“法令”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历史局限性。(2分)材料三图C 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罗斯福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新政”措施,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实行“以工代赈”的救济措施,逐渐使遭受经济危机的国民渡过难关。1935年政府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从此,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器、稳定美国社会的安全阀的重要作用。——摘编自刘芳、毕可影《社会保障制度史》②图C中1929—1933年失业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实行的主要措施。(1分)并简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2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从近现代法治发展历程中得到的感悟与认识。(2分)15.(15分)“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敢为人先 救亡图存】材料一 图A康有为 梁启超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一人。他在1899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中指出:“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民族建国问题而已”,即建立一个民族民主的现代国家。战后游欧归来的梁启超,为了避免西方业已出现的弊端,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既要求对中国传统的旧思想求解放,又强调必须打破对西方现代思想的迷信,号召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 ——摘编自《梁启超的爱国论》(1)材料一图A人物参与的哪一历史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的影响。(2分)【视死如归 血战到底】材料二 图B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持续了三个多月。它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誉“八百壮士”,称其为“民族典型”。 ——摘编自《资深外交官厉声教追忆老上海的抗战岁月》(2)材料二图B场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淞沪会战的意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淞沪会战中抵抗外敌的民族英雄。(1分)【勤劳勇敢 无私奉献】材料三 计划制定后,人民群众投入了极大的劳动热情……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有135个项目已经施工建设,有68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我国中部地区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和军工企业,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陈夕总主编《中国共产党与156项工程》图C 图D(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分)指出材料三图C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1分)简述图D成功发射的重大意义。(2分)【脚踏实地 鞠躬尽瘁】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自主经营,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贫困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2021年,我国终于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摘编自马振清、李明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之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消除贫困所做的努力。(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C A B A D C C C A B A13.(1)夷洲;澎湖巡检司;荷兰;郑成功。(4分)(2)措施: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或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兵。(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使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3)做法:要不断传承大陆与台湾深厚的友好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1)时间:1789年。(1分)思想: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分权;保护私有财产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历史进步性:《人权宣言》阐明了民主、平等、法治等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近代新的政治秩序奠定了理论基石。(2分)(2)①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1分)内容: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拥有一定的权利。(1分)局限性: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具有掠夺性;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分)②主要原因:经济大危机的爆发。(1分)措施:颁布一系列法律文献,建立法律保障。(1分)意义:有利于美国社会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社会秩序。(答出任两点即可得2分)(3)共同作用: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认识:任何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法律是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建设必须与国情相适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历史事件:公车上书。(1分)内容:爱国要与兴民权相结合;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增强文化自信,发扬本民族的文化。(1分)影响: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分)(2)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1分)意义: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时间,有利于坚持长期抗战。(2分)民族英雄:姚子青;谢晋元。(任意一点1分)(3)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正确领导;苏联的援助。(任意一点1分)时代精神:艰苦创业。(1分)重大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分)(4)努力: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实施并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制定针对性的扶贫计划;探索救济性扶贫、开发式扶贫和“精准扶贫”多种模式;选派精干力量深入扶贫一线。(任意两点2分)主题名称:弘扬中国精神坚守复兴初心;传承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