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5张PPT)亚中Central Asia中亚的位置与范围Central Asia's location and scope壹(1)填出国家名称:A ,B ,C ,D ,E 。(2)中亚地形以 和 为主,主要平原有 平原和 平原,东南部有 山脉和 高原。(3)填出河、湖名称: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平原丘陵图兰里海沿岸天山帕米尔阿姆河乌拉尔河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读中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中亚的位置、组成和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1 .半球位置1600Km1100Km3750Km800550500350哈 萨 克 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2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再加上山地阻挡,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3.经纬度位置50°N40°N50°E80°E70°E60°E北温带,主要在40°N~50°N之间,经度范围大致在50°E~80°E之间;里海(50°E, 40°N)、咸海(60°E, 45°N)、巴尔喀什湖(70°E—80°E, 45°N )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亚欧大陆中部东亚的西部俄罗斯的西南部西亚、南亚的北部位于俄罗斯以南,伊朗、阿富汗以北,里海以东,中国以西。图兰平原50°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相对位置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中亚交通位置:古代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现代“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中亚西至里海,东至我国新疆,北与俄罗斯毗邻,南同伊朗、阿富汗接壤;地处亚欧大陆心脏地带,是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著名的“丝绸之路”都穿过该地区。中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The superiority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 Central Asia交通位置亚欧大陆心脏、是沟通亚欧之间陆上交通的必经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读图思考:1、从连云港到鹿特丹“亚欧第二大陆桥”的沿线地区的降水量有什么变化?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请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亚欧第二大陆桥”的地理意义是什么?读图思考:1、从连云港到鹿特丹“亚欧第二大陆桥”的沿线地区的降水量有什么变化?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请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亚欧第二大陆桥”的地理意义是什么?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加强亚洲与欧洲的文化、经济贸易往来与合作;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等。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距黑海约1100千米1.经纬度位置35 N—55 N,50°E—85°E深居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经中国新疆,经中亚、西亚到达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是古代最长的一条商路。今天,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 西到鹿特丹。2.海陆位置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Kazakhstan Astana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汗血宝马)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哈 萨 克 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斯塔纳阿什哈巴德比什凯克塔什干杜尚别哈 萨 克 斯 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中国接壤濒临里海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中亚的位置、范围Location, composition and scope of Central Asia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通过西域到达地中海沿岸亚欧大陆桥路线方案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Route Plan哈萨克斯坦(连云港)陇海线——兰新线——北疆线——中亚——西欧(鹿特丹)第二亚欧大陆桥:“现代的丝绸之路”、“亚欧大陆的金腰带”亚欧大陆桥路线方案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Route Plan哈萨克斯坦北京上海香港纳吾什基纳吾什基优点1.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2.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3.适合远程、量大的货物。缺点1.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铁路运输有何特点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Route Plan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高速化对其建设起推动作用。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大陆桥运输的潜力大。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越性Superiority of new EurasianContinental Bridge Construction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运输距离大大缩短。辐射范围扩大(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面积5000多万平方千米,辐射区内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5%)。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的战略意义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水平的平衡协调发展。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亚自然地理特征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Asia贰Central Asia Geographical Things Distribution Map中亚地理事物分布图东北部丘陵:哈萨克丘陵;东南部山地高原:天山、帕米尔高原;中西部平原: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以平原[西]与丘陵[东]为主,西部为平原,东北部为丘陵,沙漠、戈壁广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中亚地形地势特征Central Asian topography1中亚的地形地势特征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山地:天山、帕米尔高原中部丘陵:哈萨克丘陵西部平原: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Pamir Plateau中亚的气候类型特征特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多大风天气;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山岭阻挡水汽中亚气候类型与特征Climat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Asia2卡扎林斯克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主要集中夏季;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植被类型:草原、荒漠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是 气候,南部是 气候,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纬度不同,蒸发量不同)造成的差异。中亚气候类型与特征Climat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Asia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中亚气候类型与特征Climat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Asia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50°70°60°50°40°80°中亚气候类型50°50°40°60°70°80°中亚地区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加大;由于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易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上。东南局部地区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中亚气候类型与特征Climat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Asia2说明中亚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西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200㎜):温带荒漠 荒漠土 双峰驼东北地区(降水量处于200㎜-400㎜):温带草原 黑钙土 黄羊、旱獭东南部山地:山地森林和山地草原中亚植被、土壤和动物Climat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Asia2植被类型小结:干旱的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稀少、短小、水量小;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贫瘠;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水森林草原耕地非植被灌木稀树草原中亚的植被特征森林草原荒漠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畜牧业、灌溉农业发达中亚的植被特征卡拉库姆沙漠哈萨克南部草原卡拉库姆沙漠是中亚地区大沙漠。突厥语意为“黑沙漠”。位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以西,面积35万平方公里。Central Asia Geographical Things Distribution Map中亚地理事物分布图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伊犁河c尔伏加河拉乌尔河锡尔河阿姆河尔额齐河斯天山帕米尔高原中亚的河流与湖泊水文特征中亚湖泊:内陆湖、咸水湖(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中亚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径流量小(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乌拉尔河)巴尔喀什湖咸海里海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乌拉尔河中亚河流水文特征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in Central Asia湖泊:内陆湖、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径流量小(如: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3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天 山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中亚河流水文特征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in Central Asia3多内流河;流量较小,上游水量大,下游水量小(沿途蒸发、下渗;引水灌溉);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和少量山地降水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夏汛和春汛,汛期短,夏汛明显气候干旱植被少,河流含沙量较大结冰期较长,冬季断流。河流流量越往下游水量越小原因:沿途蒸发、下渗引水灌溉里海咸海额尔齐斯河锡尔河阿姆河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乌拉尔河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锡尔河:源于天山西部,注入咸海,中亚最长河。阿姆河:源于帕米尔高原,注入咸海,中亚径流量最大的河。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注入里海。(注入里海的还有伏尔加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我国境内,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中亚河流水文特征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in Central Asia3内流河:(内流河流经地区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蓝色为自然河流红色为运河线段粗细代表河流流量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点?时间上:主要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二季,夏季最大。空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径流量从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小。中 亚发源于我国阿尔泰山,流经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汇入鄂毕河,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中亚河流水文景观Hydrological landscape of rivers in Central Asia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跨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与右岸支流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西流至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伊犁河Hydrological landscape巴尔喀什湖卫星云图Satellite cloud map of Lake balkashi萨雷姆瑟克半岛伊犁河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解析Analysis of the reason why Balkhash lake is poor in the West and salty in the West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伊犁河)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伊犁河萨雷姆瑟克半岛中亚的湖泊与河流分析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的原因 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有流量相对较大的伊犁河的淡水注入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2)洋流: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3)河流: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4)距海远近: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5)结冰或融冰:高纬海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偏低。(6)海区封闭性: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流少,盐度高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in Central Asia【例 题】素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塞克湖,位于天山的封闭断陷盆地中,湖水终年不冻,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雪峰所围,面积6332km ,平均水深278米,有多条小河汇入该湖,但无一条流出。游客在夏季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1)说明伊塞克湖冬季不易结冻的原因。①湖泊水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②地处高山盆地中,冷空气难以入侵;③内陆咸水湖,盐度较高,不易封冻。(2)解释伊塞克湖夏季“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高山浓云密布”的成因。①夏季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在湖中心附近形成冷高压,湖中心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②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山地阻挡抬升成云致雨。(1)说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特点: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里海水文概况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海运业发达。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国家的湖。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注入里海的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盐度北部低南部高周边国家:哈、土、俄、阿、伊。里海“湖海”之争;里海环境问题。周边国家:油气资源丰富里海是“海”,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它被划分成扇形领土区域,这将有利于在里海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国家进行开发,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在里海的财富就将缩水。里海是“湖”,按照国际法的规定,里海资源应当是沿岸各国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开采里海任何资源必须征得各国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后方能进行。二. 里海“湖海”之争实质:油气之争哈、土、俄、阿、伊里海水文概况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里海环境问题里海水污染严重,珍贵的海生动物渐渐消失,鱼籽酱是里海特产,目前,鱼籽酱产量大大减少。给周边国家带来经济损失。里海形成过程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a.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山脉隆起,里海与地中海分离,形成湖泊(湖盆)。b.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c.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发育为咸水湖的原因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a.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b.无出水口,盐分无法外排;c.地处内陆,蒸发旺盛。里海北部沿海有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注入,但却有沙漠分布,试分析原因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里海北部沿岸地区虽距海较近,但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风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较少;地势低,气温高,蒸发量较大;上中游用水量大,造成下游缺水。乌拉尔河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该河流流经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出现汛期。南部纬度低,气温升高较快,积雪融化更早,出现汛期早;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上升慢,积雪融化晚,汛期推迟。里海湖海之争以里海为例,北部湖水含盐度低,为0.2‰,而南部含盐度高达13‰。分析里海南部和北部盐度的差异。形成原因:a.里海北部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河流注入,淡水对湖水起稀释作用;北部湖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b.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故其盐度北部低、南部高;较少河流注入稀释,所以盐度较高。里海水文特征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1)淡水补给量增多a.降水→气候湿润,降水量多,湖水补给量多;b.冰川融水→周边高山冰雪量大,冰川融水补给量多c.径流汇入→水系发达,多条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多d.人为→(人口稀少,人类用水量少)(2)蒸发量要小a.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b.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c.盆地地形,大气稳定,风力小,蒸发量少d.湖水深,湖面广,温度较低,蒸发量少(4)可能有径流排出盐分、水域交换(3)蒸发量小于淡水补给量淡水湖成因Hydrological survey of the Caspian Sea吉尔吉斯斯坦阿姆河咸海 AralAral Sea中亚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 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入咸海水量减少,咸海面积缩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阿拉尔斯克莫伊诺克B03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使湖泊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严重(过度引用阿姆河、锡尔河水导致咸海干涸)。咸海的变迁与消逝The chang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ral Sea咸海的消逝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危害原因:①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过度的引水灌溉,使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③过度放牧、开垦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危害:使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加剧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正在消失的湖——咸海(45°N,60°E)面积萎缩的原因:自然: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②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人为:a.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大量引水灌溉,工业、生活用水过度,导致入湖水量减少;b.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湖泊萎缩的危害①湖泊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气候更加干旱;②湖泊缩小,湖水盐度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减产)④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出现“白风暴”;⑤加剧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肥力下降。自然原因:深居内陆,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人为原因: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②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阿姆河锡尔河咸海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The chang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ral Sea咸海面积不断缩小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壹失去调节气候的功能;贰生态环境恶化,产生危害更大的盐尘暴;叁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肆加剧土地退化;伍传统渔业衰落,导致渔民失业、贫困。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应对措施①合理分配河流的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并防止过度放牧,实行退耕退牧;③恢复流域内的植被。1.有河流注入的河口附近湖区,因泥沙的淤积,湖盆坡度平缓,水深较浅。其他湖区相反。2.湖岸萎缩面积越大(水位下降,出露面积越大)的湖区,湖盆坡度平缓,水深较浅;反之相反。3.等深线稀疏的湖区,湖盆坡度平缓,水深较浅;等深线稀疏的湖区,反之相反。内流湖湖盆坡度和深度的判断The chang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ral SeaB【考点链接】 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最能代表中亚地区湖泊特征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等高线与河流相交,在地形上一定表示为山谷,并且由低处凸向高处,所以A图河流向东流,湖成为河流的源头,是淡水湖,B图河流向西流入湖泊,且湖泊没有出口,可能为内流湖(咸水湖),符合中亚湖泊的特征,D图中的湖泊都有流进和流出的河流,应为淡水湖高高高高高高咸海的变迁与消逝The chang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ral Sea该图所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白风暴”“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19731986200120042010盐尘暴(白风暴)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不仅会使土壤盐渍化、使植物枯焦死亡、对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另外,盐尘暴还会腐蚀电线、金属等设施,造成大面积停电。盐尘暴盐尘来源: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盐分在地表和土壤中聚集;气候干燥,湖泊萎缩,湖底裸露使盐分出露盐碱化的分析思路1.干旱半干旱地区: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不合理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植被破坏导致地表裸露,蒸发量大)盐碱化的分析思路2.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旱涝灾害频繁;冬春多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地上河使地下水位升高;盐碱化的分析思路3.滨海地区海水倒灌;人工养殖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浸泡土地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丰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a.接近蒙古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b.地形较平坦,对空气的阻力小,风力强;c.位于温带,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中亚自然资源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中亚自然资源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中亚各种矿藏丰富,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品种比较齐全;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矿业为各国主要经济支柱。4中亚的自然资源概况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矿业为各国主要经济支柱。石油:里海东岸及湖底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铁: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哈萨克斯坦中亚的自然资源概况1971年当前苏联地质学家在土库曼斯坦进行钻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地下洞穴。他们决定点燃漏出来的天然气,截至至今,这洞口的火焰从未间断过。当地人称之为“地狱之门”。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China Kazakhstan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system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阿拉山口(1)阐述中哈输油管道建设区位条件?有利方面:①里海沿岸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好,区域需求量小;②我国油气资源紧缺,需求旺盛;③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政策推动;④两国相邻,具备管道建设的地缘优势。⑤便于与现有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⑥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地质稳定,施工难度小;⑦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较高的技术保障不利方面:①冬季气候寒冷,多冻害天气;②线路长,工程量大;③多沙漠、戈壁,东段地表起伏大,工程难度较大,成本高。;④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中亚自然资源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2)分析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意义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对中国来说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深化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减轻中国对中东地区能源进口依赖,实现进口多元化,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和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亚自然资源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亚人文地理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entral Asia叁中亚人口人文特征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Asia population以白种人为主;地广人稀,分布不均;宗教信仰主要是伊斯兰教;中亚地广人稀,总人口约7400万,多分布于绿洲、河流沿岸、山麓。人口密度1哈萨克斯坦民众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地区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约有130 多个民族,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中亚伊斯兰教清真寺Islamic mosque in Central Asia伊斯兰教风格建筑Islamic mosque in Central Asia中亚的农业生产概况种植业:中亚灌溉农业发达,以棉花、小麦为主。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羔羊皮和细毛羊是中亚著名畜牧产品。农业分布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发展灌溉农业(棉花和水稻)中西部荒漠草原、东南部山地高原发展畜牧业2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中亚灌溉农业发达,以棉花、小麦为主;小麦:中亚西部及北部。水稻(少量):阿姆河、锡尔河下游。棉花: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主导因素:水源(高山冰雪融水)农作物:春小麦、棉花熟制:一年一熟2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种植业——灌溉农业Planting原因:(1)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2)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北部丘陵有位于来自北冰洋冷空气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纬度高,蒸发弱。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Uzbekistan - Platinum country中亚是仅次于中国、美国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深受原苏联影响,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②棉田分布在两条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多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棉花的生长;④有河流提供灌溉,灌溉水源充足;⑤棉花成熟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管理和采摘。中亚棉花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加剧干燥程度,加剧温差。②对土壤: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③对水文:大量引用内流河水,使河流下游流量减小,湖泊盐度也进一步增大。④对植被:河流下游地区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除了盛产“白金棉花”,乌兹别克斯坦还是中亚重要的水果产地。简析其成为重要水果产地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恶化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农业结构调整,水果市场需求大;气候适宜,水果品质优良,种类多;水果保存经验丰富。①合理分配灌溉用水;②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③调整农业结构(适当减少种植棉花、水稻等耗水量大的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④加强湖河沿岸植被恢复。中亚灌溉农业的发展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应采取哪些措施 长期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强烈,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严重。过度垦殖,使土地荒漠化加剧。过量引用河流水,使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基本丧失。措施: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①过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枯竭;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且蒸发强烈,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②过量引用河流水,入湖水量,湖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含盐量增加,鱼类绝迹,湖底裸露,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基本丧失,在大风影响下,形成“白色风暴”;③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使土地荒漠化加剧合理分配灌溉用水;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适当减少种植棉花、水稻等耗水量大的作物;加强湖河沿岸植被恢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措施:KAZAKHSTAN : Wheat Production by Oblast哈萨克斯坦-各州小麦产量图主要产区少量产区非种植区农业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游牧业畜牧业以养羊为主(产出羔羊皮);羔羊皮和细毛羊是中亚著名的畜牧产品。畜牧业分布在中部和南部;有利条件: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畜牧业A-Husbandry细毛羊羔皮羊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中亚畜牧业圈养景观The landscape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entral Asia畜牧业有利条件:中部和南部气候干旱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中亚发展农牧业的限制因素:水源生态问题:①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②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中亚农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有利:(1)中纬度大陆内部,夏季光、热充足;(2)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3)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4)生长周期较长,产品品质好。不利:(1)大陆内部,降水少,水资源不足;(2)纬度较高,地区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3)易导致荒漠化、盐碱化问题。分析中亚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利弊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entral Asia中亚工业发展概况General situation of industry in Central Asia3中亚的工业生产概况采矿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等比较发达中亚的工业概况采矿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地毯纺织和畜产品加工业等比较发达;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产品都需要进口。哈萨克斯坦军事工业发达,是前苏联重要军事工业基地。中亚的工业发展“地毯之国”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人善于编织地毯,以细羊毛编织的地毯闻名于世,“地毯之国”由此得名。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世界第三大产油区。军事工业发达,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哈萨克斯坦工业Kazakhstan military industry工业部门:机械制造、冶金、采矿、油气开采及加工业等工业分布:①哈萨克斯坦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部在其东部地区。因为苏联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卫国战争时期,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加之哈萨克斯坦东部矿产资源丰富,因此机械等重工业向东部转移,这一转移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冶金工业的发展。②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里海沿岸。因为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对资源产地有极大的依赖性,故主要分布在西部。哈萨克斯坦工业Kazakhstan military industry哈萨克斯坦工业Kazakhstan military industry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致力于建立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共同使用军事基地、靶场和其他军事设施;哈萨克斯坦境内还有俄罗斯在其周边地区最大的军事设施。4中亚重要城市Important cities in Central Asia阿斯塔纳ASTANA比什凯克 Bishkek杜尚别DUSHANBE塔什干 Tashkent阿什哈巴德 Ashgabat中亚重要城市Important cities in Central Asia⑥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原首都,最大的城市。②比什凯克③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⑤阿什哈巴德①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④杜尚别3.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中亚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工业中心。1.城市分布特征:城市稀少;集中在高山山麓和内流河沿岸(影响因素:水源)2.内河流沿岸最有利于城市形成发展的位置:内流河上游的高山山麓原因:内流河上游水量较大,水源较充足,高山山麓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产品丰富。外流河沿岸最有利于城市形成发展的位置:河口、其次在干支流交汇处塔什干4中亚重要城市Important cities in Central Asia阿斯塔纳 ASTANA ,努尔苏丹(Н р С лтан),原名阿克莫拉、阿斯塔纳,1997年取代阿拉木图成为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面积952平方公里,人口150万。阿斯塔纳ASTANA阿拉木图 Almaty,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金融、教育等中心。早年因盛产苹果被称为苹果城。苏联解体之后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后迁都于中北部阿斯塔纳。阿拉木图 Almaty比什凯克Bishkek比什凯克 Bishkek(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是该国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教及文化中心。塔什干 Tashkent,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州首府。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塔什干 Tashkent杜尚别 DUSHANBE,塔吉克斯坦的首都,塔吉克斯坦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航空要站。工业以棉纺织、缫丝、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杜尚别 DUSHANBE阿什哈巴德Ashgabat阿什哈巴德 Ashgabat,土库曼斯坦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阿什哈巴德州首府,建于1881年,人口100万;科学、文化和新闻事业较为发达。5中亚区域发展与战略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Central Asia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机制堪称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国家和谐共处的典范,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加强地区经贸以及人文合作,为地区间睦邻友好合作带来新机遇与新可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员国Member States and observer states of the Shanghai C-Organization成员国观察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蒙古嘉宾出席对话伙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斯里兰卡土耳其东盟土库曼斯坦独联体联合国中亚的工业发展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2500万吨。哈萨克斯坦:世界第三大产油区中哈石油管道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Central Asia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China Kazakhstan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ipeline system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阿拉山口修建的原因: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源的地缘多样化,降低运输成本,获得稳定而丰富的能源供给,也能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①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现象;②石油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③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带动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哈萨克经济的影响: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③完善基础设施; ④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哈石油管道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Central Asia动 荡 的 中 亚苏联解体至今已近30年,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其他12个前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除了经济发展困境外,很多国家甚至还深陷战乱或内部动荡。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之初实行激进改革,加之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该国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经济一度出现大滑坡,至今无法摆脱困境。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民众举行示威抗议活动,抗议者袭击了阿拉木图市长办公室。随后迅速蔓延到了哈萨克斯坦全境。由俄罗斯等国士兵组成的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应托卡耶夫请求进入哈萨克斯坦,协助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任务完成后将开始分阶段撤离。当地时间2022年1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发生的冲突已经导致塔方三名士兵受伤。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土地资源中亚各国中国区域差异优势互补优势优势资金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区域合作......产业商贸交通扩大市场、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加强联系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内流河内陆湖里海咸海水资源缺乏光热资源丰富植被稀少(荒漠、草原)平原、丘陵为主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山地牧业棉花、小麦羊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开采、冶金、机械纺织业盐碱化、荒漠化、湖泊面积减小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概况范围 气候地形 河湖 人口与宗教 矿产资源 农业 类型 分布 农产品分布 工业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日、年较差大, 降水少,变率大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周围山岭阻挡水汽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丘陵分布在东北部(哈萨克丘陵),东南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多内流河湖,主要的湖泊包括里海、咸海及巴尔喀什湖中亚地广人稀,总人口约6800万,多分布于绿洲、河流沿岸、山麓。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石油:里海东岸及湖底 (哈、乌)天然气:乌、土煤:哈、吉铁:哈有色金属:哈畜牧业 灌溉农业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高山山麓地带;畜牧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草原和丘陵地区。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水稻(少量):阿姆河、锡尔河下游。棉花: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中亚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发达。中 亚 习 题区域地理 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 315 mm。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 000年~距今5700年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D.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2.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CB中 亚 Central Asia世界区域地理 第四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