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联读千古登临抒己怀漫说家国无限事思乡的牵绊、向上的自勉以及拯救时代的家国豪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学习目标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吟咏诗韵,体会诗词语言之美。品读课文,置身诗境赏析两首诗词在写景、抒情等方面的特点。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理解诗人心系天下的胸怀。01020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大声朗诵杜甫的《登岳阳楼》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感受两首登临诗歌的意蕴之美。要求:做到音读(读准字音),意读(读准节奏),情读(读出情感)。《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听诵读,初感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当怀楼头风共赏登临景学习任务二:任务二:当怀楼头风,共赏登临景细读两首登临诗词,选取诗词中的意象,描绘登临意境。学习活动一:诗歌 意象 意境《登岳阳楼》《金陵怀古》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戎马澄江、翠峰、归帆、残阳、酒旗、彩舟、白鹭、衰草营造雄浑壮阔、 气势磅礴的洞庭山水图营造雄浑壮阔、肃杀苍凉的金陵晚秋图学习活动二:任务二:当怀楼头风,共赏登临景细读两首登临诗词,选取诗词中写景句子进行赏析,品味其中的写景技巧。(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角度)学习活动二:任务二:当怀楼头风,共赏登临景《登岳阳楼》坼浮精妙动词的运用精妙动词效果分析力量感动态感“坼”,分裂。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广袤的吴楚两地冲开分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浮”,飘荡、浮动。洞庭湖几乎包容整个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这景象又何等宏大。学习活动二:《金陵怀古》写景技巧 效果分析比喻千里澄江如白练,青翠山峰像箭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江蜿蜒澄澈,山峰峭拔堆聚有致的特点。用典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之句,写出了江水澄澈平静的特点。江水、夕阳、淡云是静景,彩舟浮动、白鹭飞起、酒旗斜飞是动景,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归帆”“残阳”是远景,“酒旗”是近景,时空交错,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登临虽异地共谱家国情学习任务三:登临虽异地,共谱家国情余秋雨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品读《登岳阳楼》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体悟杜甫与王安石的伟大情怀。登临虽异地,共谱家国情请说说你从诗中哪一个字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思?《登岳阳楼》《金陵怀古》“涕”登临虽异地,共谱家国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讨论,完成本小组的任务。登上岳阳楼,为杜甫擦英雄泪,问一问他的眼泪为何而流。于千里澄江畔,伴王安石登临送目,想一想他为何而叹?《登岳阳楼》写作背景时年57岁身体羸弱安史之乱公元767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十分艰难。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吐蕃入侵,百姓流离失所。他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从《登岳阳楼》看杜甫的情怀思考:诗人为何流泪?明确:对亲朋好友的眷念,对年老多病的悲伤,对苍生饱受苦难、时局动荡的痛惜,对壮志难酬的悲慨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桂枝香·金陵怀古》写作背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词作抒发了金陵怀古之情。二十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兴起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人生之苦辛,家国之忧患,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思考:诗人叹什么?为何而叹?明确:对历史荣辱兴亡的感叹,对当时朝廷的担忧,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人生不如意(孤苦/变法失败)唐:动荡不安宋:表面太平,暗藏危机(积贫积弱,危机四伏)人社会这两篇课文在抒情的背景上有何相似之处?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诗歌 异 同《登岳阳楼》《金陵怀古》年老孤独,身世之悲对朝廷不思自强,苟且偷安现状的担忧国家命运的关心他们在登临之时,仍能够心怀家国,心系天下。这是诗人最伟大的地方!拓展延伸深悟登临学习任务四:学习活动一:回忆登临诗,明登临规律结合所学登临诗,分析在景物选取、写作手法、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通之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学习活动一:回忆登临诗,明登临规律常见景物常见手法常见情感天地、高山、夕阳、江海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登临诗情感类型1.赞美大好山河,抒发登临的愉悦之情。登高能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驱遣世俗之累和心中劳烦。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寄寓登高幽情,感悟人生哲理/感慨人生。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抒发作者的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临诗情感类型4.抒发思乡怀亲之苦或孤寂感伤之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课堂总结长江水、洞庭浪穿越千年的风雨,带着先贤至诚的家国情怀,向我们奔涌而来,流淌在这华夏大地,而我们也将怀着赤诚的家国情怀与涛声共鸣,与时代同频,敬先贤,振中华!布置作业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万兜鍪:千军万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登临之地 意象 意境 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