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典型奥数】和差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升初典型奥数】和差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通用版

资源简介

小升初典型奥数 和差问题
1.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字?
2.两个水池共蓄水40吨,甲池注进4吨,乙池放出8吨,甲池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两个水池原来各蓄水多少吨?
3.实验一小、实验二小两校共有学生2346人,如果实验一小增加146人,实验二小减少88人,两校的学生人数就相等,你知道两校实际各有多少人吗?
4.甲、乙两个笼子里共有小鸡20只,甲笼里新放4只,乙笼里取出1只,这时乙笼还比甲笼多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多少只?
5.两根绳子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6.4米,从第二根上剪去7.4米,这时两根绳子一样长,求这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6.张明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得8分,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7.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
8.一实验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和5名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人数正好相等。五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9.姐姐和弟弟共有贺卡80张,如果姐姐给弟弟3张后,还比弟弟多4张.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
10.周明和王刚两人数学成绩的和是182分。周明如果多考5分,就比王刚多3分。周明和王刚的数学各考了多少分?
11.在3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田奇和王强同学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跑2分3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跑则半分钟相遇,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12.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146棵.桃树比梨树少7棵,苹果树比桃树多4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13.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00袋,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大米?
14.小月、小平和冬冬,他们的年龄正好一个比一个大两岁(三个连续偶数).已知他们的年龄总和是42岁,他们中最大的是几岁?
15.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16.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1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7岁,最小的一个12岁,他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这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年龄是多少?
18.小琴、小静、小莲三人年龄和是20岁,小琴比小静大1岁,小莲比小静小2岁。三人的年龄各是几岁?
19.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80米要用多少秒?
20.今年小勇和妈妈两人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今年妈妈和小勇各多少岁?
21.小阳期中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是多少分?数学是多少分?
22.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生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1个男生没握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手,如此等等,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50名同学中有多少男生?
23.第七届“小机灵杯”数学竞赛复赛 甲校原来比乙校多48人,为方便就近入学,甲校有若干人转入乙校,这时甲校反而比乙校少12人。甲校有多少人转入乙校?
24.一个三层书架共放书108本。上层比中层多放11本,下层比中层少放5本,上、中、下三层各放书多少本?
25.南京长江大桥比美国纽约大桥长4570米,纽约大桥比我国武汉长江大桥长530米.已知三座桥长10640米,这些桥长分别是多少米?
26.方方和圆圆共有图书70本,如果方方给圆圆5本,那么圆圆就比方方多4本。问:方方和圆圆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27.甲乙两人的年龄和为一个质数,这个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的和是13,甲比乙大13岁,那么乙今年多大?
28.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050人,部分学生因搬家需要转学,已知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求两校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29.有大、小两个油桶,一共装油24千克,两个油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9千克和5千克。问:原来大、小两个油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30.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小强的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之和是194分,他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之和是186分,而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之和是180分,那么,小强的英语、数学和语文成绩到底各是多少?
3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32.小亚和小巧一共打了486个字,小亚比小巧多打了56个字,小亚打了多少个字?小巧打了多少个字?
33.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34.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5.小华和小敏共有铅笔25支,如果小华用去4支,小敏用去3支,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支,小华和小敏原来各有多支铅笔?
36.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37.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38.小记者到城北小学采访,收集到的资料是:该校本期共有学生1800人,男生比女生多150人.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9.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
40.图书馆的书架上、下两层共存书220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本放入下层,则两层书架上书数相等。求原来上、下层各存书多少本?
41.李涛用350元买了一件大衣、一条裤子和一双皮鞋.李涛过后只记得大衣比裤子贵170元,大衣比裤子和鞋子的总和还贵90元.你能帮李涛算出每件东西的价钱吗?
42.哥哥今年14岁,妹妹今年8岁,当兄妹俩岁数的和是42岁时,俩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4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4.一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45.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46.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7.两条公路成十字交叉,甲从十字路口南1200米处向北直行,乙从十字路口处向东直行.甲、乙同时出发10分后,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相等,出发后100分,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再次相等,此时他们距十字路口多少米?
48.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49.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去了162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足球多少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50.弟弟和哥哥一共收集了78张邮票,哥哥给弟弟20张后,哥哥、弟弟邮票张数同样多,哥哥、弟弟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51.小小正在读一本263页的故事书,不小心合上了。
(1)小小记得刚读完的连续两页页码之和是105,她刚读完的两页页码分别是多少?
(2)如果小小每天读30页,剩下的几天能读完?
52.一列货车与一列客车同时从北京站出发反向而行,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走7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468千米.求两车速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甲:65个 乙:55个
【分析】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这样就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
【详解】
方法一:
甲:(240÷2+10)÷2=65 (个) 乙:65-10=55(个)
方法二:
乙:(240÷2-10)÷2=55 (个) 甲:55+10=65(个)
2.甲:14吨 乙:26吨
【分析】根据“甲池注进4吨,乙池放出8吨,甲池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可知:原来乙池比甲池多4+8=12吨,那么把总吨数40吨减去12吨后,就是甲池的2倍,由此即可求出甲池原来的蓄水吨数.
【详解】40-(4+8)
=40-12
=28(吨)
甲池原来蓄水:28÷2=14(吨)
乙池原来蓄水:40-14=26(吨)
答:甲池原来蓄水14吨,乙池原来蓄水26吨.
3.1056人;1290人
【分析】实验一小增加146人,实验二小减少88人,两校的学生人数就相等。在实验一小人数没有增加,实验二小人数没有减少之前,两校的人数相差:146+88=234(人),利用(和+差)÷2=大数,就可以求出实验二小实际的人数。
【详解】根据题意画线段示意图如下:
(2346+146+88)÷2
=2580÷2
=1290(人)
2346-1290=1056(人)
答:实验一小1056人;实验二小为1290人。
【点睛】找出两个学校的人数差,利用和差公式解题即可;也可以用和倍方法解题。
4.只;只
【分析】这样想:已知甲、乙两个笼子里小鸡的和是20只,根据甲笼里放入4只,乙笼里取出1只,还剩1只可知,甲、乙两个笼里小鸡只数相差:4+1+1=6(只)。
【详解】(1)乙笼比甲笼多多少只?
4+1+1=6(只)
(2)甲笼原来有小鸡多少只?
(20-6)÷2
=14÷2
=7(只)
(3)乙笼里原来有小鸡多少只?
20-7=13(只)
或(20+6)÷2=13(只)
答:甲笼里原有小鸡7只;乙笼里原有小鸡13只。
【点睛】找出甲、乙两个笼里小鸡只数的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第一根:23.7米 第二根:24.7米
【分析】由题意,第二根比第一根长7.4-6.4=1(米),然后根据和差公式:(和-差)÷2=小数,求出第二根原来的长度,进而求出第一根的长度.
【详解】第一根长:[48.4-(7.4-6.4)]÷2
=[48.4-1]÷2
=47.4÷2
=23.7(米)
第二根长:48.4-23.7=24.7(米).
答:第一根原来长23.7米,第二根原来长24.7米.
6.数学99分 语文91分
【详解】95乘2,就是数学与语文两门得分之和,又知道数学与语文得分之差是8.因此
数学得分=(95×2+8)÷2=99
语文得分=(95×2-8)÷2=91或95×2-99=91
答:张明数学得99分,语文得91分.
7.19个;10个
【分析】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后,小黑兔又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可以得出小白兔原来的萝卜比小黑兔多:(个)。这时就可以根据和差问题问题来解决了。
【详解】[29+(5×2-1)]÷2
=[29+(10-1)]÷2
=[29+9]÷2
=38÷2
=19(个)
29-19=10(个)
答:小白兔19个,小黑兔10个.
【点睛】这道题关键也是要找到暗差,再根据和差公式解题即可。
8.男同学77人;女同学75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找出量率对应:
题中所给的已知数量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女工去掉5人就和男工人数的(1-)相对应,因此总人数也应去掉5人,相应的与男工人数的(1-+1)相对应。
【详解】男同学有:(152-5)÷(1-+1)
=147÷
=77(名)
女同学有:152-77=75(名)
答:男同学有77名,女同学有75名。
9.姐姐:45张 弟弟:35张
【分析】姐姐给弟弟3张,说明姐姐比弟弟多2个3张即3×2=6(张),又知姐姐给过弟弟后,还比弟弟多4张,可知姐姐原来一共比弟弟多6+4=10(张),这也就是姐姐比弟弟贺卡的数量差,题中知道二人贺卡张数和,可以求出原来两人各多少张.
【详解】3×2=6(张)
6+4=10(张)
姐姐:(80+10)÷2=45(张)
弟弟:80-45=35(张)
答:姐姐原来有45张,弟弟原来有35张.
10.92分;90分
【分析】已知周明和王刚两人数学成绩的和是182分,根据条件“周明如果多考5分,就比王刚多3分“可知,王刚的数学成绩比周明多:(分)。转换成和差问题解答即可。
【详解】[182+(5-3)]÷2
=[182+2]÷2
=184÷2
=92(分)
92-2=90(分)
答:王刚考了92分,周明考了90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熟记:小数=(和-差)÷2,或:大数=(和+差)÷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4米/秒 6米/秒
【详解】同向而跑,这实质是快追慢.起跑后,由于两人速度的差异,造成两人路程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增长,两人间的距离不断拉大,到两人相距环形跑道的半圈时,相距最大.接着,两人的距离又逐渐缩小,直到快的追上慢的,此时快的比慢的多跑了一圈.背向而跑即所谓的相遇问题,数量关系为: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同向而行2分30秒相遇,2分30秒=150秒,两个人的速度和为:(米/秒),背向而跑则半分钟即30秒相遇,所以两个人的速度差为:(米/秒).两人的速度分别为:(米/秒),(米/秒)
12.桃树45棵,梨树52棵,苹果树49棵
【分析】先用线段图表示出三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从图上可以看出,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7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多4棵,假设移动多的棵数,则两种果树共减少了7+4=11(棵),相应的总棵数就减少11棵:146-11=135(棵),而135棵对应的就是桃树棵数的3倍.
【详解】桃树:(146-7-4)÷3=45(棵)
梨树:45+7=52(棵)
苹果树:45+4=49(棵)
答:桃树有45棵,梨树有52棵,苹果树有49棵.
13.甲:429袋 乙:371袋
【详解】先求甲、乙两仓库大米的袋数差,由“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可知甲仓库原来比乙仓库多25×2+8=58袋.由此可求出甲仓库原来有(800+58)÷2=429袋,乙仓库原来有800-429=371袋.
14.16岁
【详解】42÷3+2
=14+2
=16(岁)
答:他们中最大的是16岁.
15.11千克
【分析】由题意得: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9÷2=9.5千克,这时两筐苹果一样重;要使乙筐中苹果千克数反而比甲筐多3千克,应再从甲筐取出3÷2=1.5千克,所以一共应从甲筐取出9.5+1.5=11千克苹果放入乙筐。
【详解】19÷2+3÷2
=9.5+1.5
=11(千克)
答: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如果甲比乙多n,要使甲乙两个数一样多,那么甲应给乙n÷2,进而得出结论。
16.4500米 6770米
【分析】根据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或小数=(和﹣差)÷2,即可求出问题.
【详解】铁路桥长为:(11270+2270)÷2=6770米
公路桥长为:(11270-2270)÷2=4500米
17.35岁
【分析】典型的和差问题
【详解】把年龄最小的人与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看成一个数,把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也看成一个数.最小的一个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是:(87+7)÷2=47(岁).最小的12岁,因此最大的年龄:47-12=35(岁).
18.7岁;8岁;5岁
【分析】以小静为标准,小琴比小静大1岁,小莲比小静小2岁,把小琴比小静大的1岁,补给小莲,那么小琴现在和小静一样大,而小莲比小静就只小1岁,如果再加上1岁,也和小静一样大。那么现在小静年龄的3倍就应该是(岁)。接下来就可以分别求出三人的年龄。
【详解】画线段示意图如下:
(1)小静年龄的3倍是:(岁)
(2)小静现在的年龄是:(岁)
(3)小琴现在的年龄是:(岁)
(4)小莲现在的年龄是:(岁)
答:小静年龄岁,小琴年龄岁,小莲年龄岁。
【点睛】根据题意,画出线段示意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秒
【分析】如果我们以无风时少年跑步速度为标准,在同样的风速下,顺风跑步速度高出标准的米数,与逆风跑步速度低于标准的米数是相等的,相当与风速。所以无风速度就是顺风速度和逆风速度的平均数。据此有两种解法如下。
解法一:先求出无风时少年速度是[(90÷10+70÷10)÷2],即8米;再求出无风的时候该少年跑80米需要的时间是(80÷8)秒。
解法二:以10秒跑步路程为标准,先求出该少年无风时10秒跑步路程[(90+70)÷2]米
;所以,在无风的时候跑该80米要用10秒。
【详解】解法一:
(90÷10+70÷10)÷2
=(9+7)÷2
=16÷2
=8(米)
80÷8=10(秒)
解法二:
(90+70)÷2
=160÷2
=80(米)
答:无风的时候他跑80米要用10秒。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逆风速度+顺风速度)÷2=无风速度,求出无风时每秒的速度。
20.妈妈:32岁 小勇:6岁
【分析】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即今年小勇也比妈妈小26岁.显然,这属于和差问题.
【详解】妈妈:(38+26)÷2=32(岁)
小勇:(38-26)÷2=6(岁)
21.语文92分,数学100分
【分析】要求语文和数学的成绩,由题意可得: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总成绩为96×2=192分;根据“数学比语文多8分”可知:假设数学考的和语文成绩一样多,那么两门课程共考192﹣8=184分;即语文成绩的2倍是184分,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得出语文的成绩;继而用语文的成绩加8得出数学的成绩.
【详解】语文:(96×2﹣8)÷2
=184÷2
=92(分)
数学:92+8=100(分)
答:语文是92分,数学是 100分.
22.28名
【详解】可以设想每个女生与最后一个与她握手的男生一同跳舞,不再与其他人握手。这样,一对对舞伴离开后,最后留下6(=7-1)名男生,所以男生比女生多6名,由和差问题的解法立即得到男生有(50+6)÷2=28名。
23.30人
【分析】利用移多补少思想思考,(人),当甲校转入乙校24人时,那么甲乙两校的人数就一样多,当甲校继续有同学转入到乙校时,每转入一个同学,甲校就比乙校少2人,当再从甲校转入(12÷2)人到乙校时,甲校就比乙校少12人,所以甲校一共转入乙校:24+6=30(人)时,甲校就比乙校少12人。
【详解】48÷2+12÷2
=24+6
=30(人)
答:甲校有30人转入乙校。
【点睛】熟练掌握移多补少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45本;34本; 29本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中层书的本数看作一份量,书的总本数减去上层比中层多的11本,加上下层比中层少放5本,就是中层放书的本数的3倍,据此即可求出中层,进而求出上层和下层放书的本数。
【详解】中:(108-11+5)÷3=34(本)
上:34+11=45(本)
下:34-5=29(本)。
答:上、中、下三层各放书45本、34本、29本。
【点睛】选择一个标准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南京长江大桥:6770米 美国纽约大桥:2200米 武汉长江大桥:1670米
【详解】
用一座桥的长度为标准,把三座桥的长度看成同样长.设三座桥的长度和南京长江大桥相等.如图可知:
南京长江大桥=(10640+4570×2+530)÷3=6770(米)
美国纽约大桥=6770-4570=2200(米)
武汉长江大桥=2200-530=1670(米)
26.38本;32本
【分析】方方给圆圆5本后,圆圆比方方多4本。,那么芳芳比圆圆多:(本)图书。原来方方有:(本),圆圆有:(本)。
【详解】[70+(5×2-4)]÷2
=[70+(10-4)]÷2
=[70+6]÷2
=76÷2
=38(本)
70-38=32(本)
答:方方和圆圆原来各有图书38本、32本。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熟记:小数=(和-差)÷2或:大数=(和+差)÷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27或77
【详解】个位与十位数字之和为13,那么这样的质数在两位数中只有67,三位数中为167,再继续则不符合常理;
当甲和乙的年龄和是67岁时
(67-13)÷2
=54÷2
=27(岁)
当甲和乙的年龄和是167岁时
(167-13)÷2
=154÷2
=77(岁)
答:乙今年可能27岁或77岁。
28.人,人
【分析】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实际上甲校比乙校多(20×2+10)人,即50人;找到了隐藏的差,就转变成了典型的和差问题。
【详解】画数量关系示意图如下:
乙:[1050-(20×2+10)]÷2
=[1050-50]÷2
=1000÷2
=500(人)
甲: (人)
答:甲、乙两校原来分别有学生550人、500人。
【点睛】这道题虽然只告诉了我们两个数的和,但是两数的差属于隐藏条件,找出这个隐藏条件是解题关键。
29.14千克;10千克
【分析】两个油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9千克和5千克,那么也就是说大桶比小桶多4千克的油,知道这两桶油的和,又找到了这两桶油的差,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如下:
大桶:(24+4)÷2
=28÷2
=14(千克)
小桶:14-4=10(千克)
答:原来大、小两个油桶各装油14千克、10千克。
【点睛】找到了这两桶油的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英语94分,数学100分,语文86分
【详解】由条件知:英语成绩+数学成绩=194,数学成绩+语文成绩=186,语文成绩+英语成绩=180,将三个式子相加,2(英语成绩+数学成绩+语文成绩)=560(分)
所以英语成绩+数学成绩+语文成绩=560÷2=280(分),用总成绩减去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之和就是语文成绩:280-194=86(分),同理,英语成绩:280-186=94(分),数学成绩:280-180=100(分)
31.4500 6770
【详解】有铁路桥为:(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32.271个 215个
【分析】由题意知两人打字的和与差,则根据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或小数=(和﹣差)÷2,即可求出问题.
【详解】小亚打字个数为:
(486+56)÷2
=542÷2
=271(个)
小巧打字个数为:486﹣271=215(个)
答:小亚打了271个字,小巧打了215个字.
33.甲校:488人 乙校:376人
【分析】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864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48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 32×2+48=112(人), 112是两校人数差.
【详解】乙校原有的学生:(864-32×2-48)÷2=376(人)
甲校原有学生:864-376=488(人)
答:甲校原有学生488人,乙校原有学生376人.
34.足球:40元 篮球:50元
【详解】篮球:(700+10×5)÷(10+5)=750÷15=50(元)
足球:50-10=40(元)
35.14支;11支
【分析】如果小华用去4支,小敏用去3支,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支,这就说明原来小华的铅笔比小敏的铅笔多3支。
【详解】根据题意画线段示意图如下:
(25+3)÷2
=28÷2
=14(支)
(支)
答:小华原来有14支铅笔,小敏原来有11支铅笔。
【点睛】找到隐藏的差,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再由和差公式即可解题。
36.桃树有140棵,梨树有120棵
【详解】解法一:桃树:(260+20)÷2=140(棵)
梨树:140-20=120(棵)
解法二:梨树:(260-20)÷2=120(棵)
桃树:120+20=140(棵)
答:桃树有140棵,梨树有120棵.
37.白兔9只,黑兔13只
【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白兔的只数比黑兔的只数少4只,或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4只.只要理解了这个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题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来解决了.
【详解】白兔:(22-4)÷2=9(只)
黑兔:22-9=13(只)
38.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多少人?
男:975人 女:825人
【详解】男生:(1800+150)÷2
=1950÷2
=975(人)
女生:975-150=825(人)
答:男生有975人,女生825人.
39.40米;60米;90米
【分析】先画线段图,从线段图可以看出,以第一块为标准,第二块减少20米,第三块减少: (米),总和减少: (米),即:(米)。120米相当于第一块布料长的3倍,求出第一块布料的长度,第二块、第三块就可以求出。
【详解】画线段示意图如下:
(1)第一块布料长度的3倍是: (米);
(2)第一块布料的长度是:(米);
(3)第二块布料的长度是:(米);
(4)第三块布料的长度是:(米);
答:第一块布料的长度40米,第二块布料的长度60米,第三块布料的长度9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容易理解题意。
40.120本;100本
【分析】根据从上层拿出10本放入下层后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可以知道上层书架上的书比下层书架上的书多2个10本,如果从上层书架中减去:(本),就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那么上、下两层书架上书的总数减少了20本,这时上、下两层书架上的书的总数就相当于下层书架上书的2倍;那么上、下两层书架上书的总数加上20本,这时上、下两层书架上的书的总数就相当于上层书架上书的2倍。
【详解】画数量关系示意图如下:
方法一:
下层: (220-20)÷2
=200÷2
=100(本)
上层: (本)
方法二:
上层:(220+20)÷2
=240÷2
=120(本)
下层:(本)
答:原来上、下层分别存书120本、100本。
【点睛】根据题意画出熟练关系示意图,即可理清上层和下层书的本数的关系。
41.大衣:220元 裤子:50元 皮鞋:80元
【分析】排列各已知条件:
①一件大衣+一条裤子+一双皮鞋=350元
②一件大衣—一条裤子=170元
③一件大衣一(一条裤子+一双皮鞋)=90元
比较②和③可以看出,在一件大衣的价钱中减去一条裤子的价钱,还剩170元,如果再减去一双皮鞋子价钱,就只剩90元,可见一双皮鞋为170-90=80(元).于是条件①可变为
④一件大衣+一条裤子=350-80=270(元)
再联系条件②可知问题变为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两数,这不难解决.
【详解】解:皮鞋:170-90=80(元)
大衣:(350-80+170)÷2=220(元)
裤子:220-170=50(元)
答:一件大衣220元,一条裤子50元,一双皮鞋80元.
42.24岁;18岁
【分析】由于“年龄差”不随年份的推移而变化,所以,兄妹的年龄差始终是: (岁)。当兄妹的岁数和是42岁时,由和差公式可以求解。
【详解】哥哥为:[42+(14-8)]÷2
=48÷2
=24(岁)
妹妹为:42-24=18(岁)
答:那时哥哥24岁,妹妹18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问题,熟记:小数=(和-差)÷2,或:大数=(和+差)÷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3.锡:200千克 铝:300千克
【详解】锡的重量:(500-100)÷2= 200(千克)
铝的重量:500-200=300(千克)
答:锡重200千克,铝重300千克.
44.上层47本,下层25本
【分析】如图:
【详解】上层比下层多:9×2+4=22(本)
下层有书:(72-22)÷2=25(本)
上层有:25+22=47(本)或72-25=47(本)
答:上层原有图书47本,下层25本.
45.甲有111吨,乙有69吨
【详解】当甲运走30吨时,甲乙两堆的和为:180-30=150(吨)
因为这时甲比乙多12吨,所以甲、乙分别为:
乙:(150-12)÷2=69(吨)
甲:180-69=111(吨)
故答案为甲有111吨,乙有69吨.
46.长33厘米,宽21厘米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因此,这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08÷2=54厘米,由此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为(54+12)÷2=33厘米,宽为54-33=21厘米.
47.5400米
【分析】设甲乙速度各为x、y 米/分钟,根据甲,乙同时出发10分钟,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相等和出发后100分钟,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再次相等,由此即可列出方程1200﹣10x=10y;100x﹣1200=100y,由此即可得出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这个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方法一:方程法.
解:设甲乙速度各为x、y 米/分钟,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方程组可以整理为:;
①+②可得:2y=108,则y=54,
把y=54代入②可得:x=66,
所以甲乙二人距离十字路口的距离为:54×100=5400(米),
答:出发100分钟后,甲乙两人离十字路口的距离为5400米.
方法二:第一次距离十字路口相等时,二人行走的路程之和是1200米,第二次距离十字路口相等时,甲行走的路程和乙行走的路程之差是1200米,所以可得:
甲乙二人的速度之和是:1200÷10=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之差是1200÷100=12(米/分),
所以甲的速度是:(120+12)÷2=66(米/分);
乙的速度是66﹣12=54(米/分),
所以甲乙离十字路口的距离是:54×100=5400(米),
答:100分钟后,甲乙两人离十字路口的距离为5400米.
48.哥哥40张,弟弟30张
【分析】由已知条件“哥哥给弟弟4 张后,还比弟弟多2 张”画图如下,可知哥哥的邮票比弟弟多4×2+2=10 (张).
【详解】弟弟有邮票:(70-10)÷2=30 张
哥哥有邮票:30+10=40 张
答:弟弟有邮票30张,哥哥有邮票40张.
49.排球:25元 足球:28元
【分析】
从图可以看出,如果从总钱数162元中减去4个3元,那么就可以得到相当于6个排球的总价,从而就能求出每个排球的单价,然后再求每个足球的单价.
【详解】排球:(162-3×4)÷(4+2)=150÷6=25(元)
足球:25+3=28(元)
50.哥哥59张 弟弟19张
【详解】哥哥:(78+20×2)÷2=59(张)
弟弟:(78-20×2)=19(张)
51.(1)52页和53页;
(2)7天
【分析】(1)刚读完的连续两页的页码之和是105,相邻两页的页码之差是1,然后根据和差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解答即可。
(2)由(1)中可得出读了53页,则用总页数减去读了的页数,即可求出这本故事书还剩多少页没读;用剩下的总页数除以每天读的页数,即可求出剩下的页数几天能读完。
【详解】(1)(105+1)÷2
=106÷2
=53(页)
(105-1)÷2
=104÷2
=52(页)
答:她刚读完的两页页码分别是52页和53页。
(2)(263-53)÷30
=210÷30
=7(天)
答:剩下的7天能读完。
52.客车:55千米/小时 货车:62千米/小时
【详解】两车的速度和:468÷4=117(千米/小时)
根据和差公式,可得客车车速:(117-7)÷2=110÷2=55(千米/小时)
货车车速:55+7=62(千米/小时)
答:客车、货车的速度分别为55千米/小时、62千米/小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