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3张PPT)陆地与海洋——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Land and Ocean课标要求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2、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3、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4、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5、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资料:1961年4月12日,在前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加加林穿着宇航宇航服登上东方1号宇宙飞船,莫斯科时间9时7分,飞船在运载火箭推动下,点火升空,进入32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飞行。加加林在座舱内从舷窗向外观望,不禁欢呼道:“多么美啊!我看见了陆地、海洋和云彩,整个地球更像个大水球!”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考点一基础梳理一、全球海陆分布状况“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约1.49亿平方千米。海洋占71%,约3.61亿平方千米。基础梳理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39%海洋61%北半球陆地19%海洋81%南半球陆地38%海洋62%东半球陆地20%海洋80%西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基础梳理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相反。从纬度看: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陆地面积比重增大,但北极地区是海洋;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陆地面积减少,但南极地区是陆地。基础梳理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以经度0°,北纬38°为中心,陆地面积占47%,海洋面积占53%,集中了全球陆地的81%;水半球以经度180°,南纬38°为中心,陆地面积占11%,海洋面积占89%,集中了全球海洋的63%。陆半球水半球以地球上任意一个点为中心看地球,都是海洋大于陆地基础梳理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大洋海内海陆间海海湾海峡读图识记BCADEFGJHI概 念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临水大洲 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内海 伸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陆间海 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海湾 向陆地凹进的海域海峡 两个海区之间的狭窄水道基础梳理三、几个重要的概念阿拉斯加湾孟加拉湾哈德逊湾波斯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亚丁湾大澳大利亚湾世界主要海湾海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勘察加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拉布拉多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半岛世界主要半岛四大类岛屿四大类岛屿亚 洲欧 洲非 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绝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 ××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所处特殊经纬线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如台湾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注意东部和东岸不同,东部是其一部分相邻地区的位置 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如京津冀地区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南部与山东、河南相邻。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如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带,靠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交通位置 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1)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2)主要分布在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3)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亚洲:太阳升起的地方60°E~170°E;11°S~81°N世界第一大洲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处”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于北、东半球0066.50N600E1200E非洲:阳光灼热的地方17°W~51°E;35°S~37°N世界第二大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一词源于希腊文,是“阳光灼热”的意思气候对称分布面积3000万平方千米00300E00300N300S北美洲:北美利加州168°W~11°W;7°N~72°N世界第三大洲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面积2423万平方千米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300N900W南美洲81°W~34°W;54°S~12°N世界第四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为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加最早提出“新大陆”的概念,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块大陆称为亚美利加大陆面积1800万平方千米300S00400W600W800W南极洲:第七大陆世界第五大洲由于地处地球最南端而得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600W200E1400E欧洲24°W~60°E;36°N~71°N世界第六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处”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地势较为低平400N200W00600E大洋洲世界第七大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1200E1500E400S300S等高线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半球 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 南美洲和北美洲跨东西半球 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南极洲跨南北半球 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等高线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亚非北南,南极欧大洋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等高线南极洲:2350米>亚洲:950米>非洲:7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大洋洲:400米>欧洲:340米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区域认知(1)大洲分界线①②③④⑤⑥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极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区域认知(1)大洲分界线——其他分界线区域认知(1)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区域认知(1)大洲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区域认知(1)大洲分界线——其他分界线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1)世界上最大的洋? (2)正在 “裂开”的洋?(3)热带的洋? (4)跨经度最广的洋?呈“S”型位于东半球最冷的洋最小的洋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观察地球仪,填写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四大洋沿岸有哪些大洲?①②③④①亚 洲南美洲大 洋 洲欧洲非洲南 极 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等高线(1)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2)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世界第二大洋。(3)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世界第三大洋。(4)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四大洋特点区域认知四、全球七大洲四大洋等高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界线:亚洲大陆最东端杰日尼奥夫角(66°4′45〃N、169°39′7〃W)和美洲大陆最西端威尔士王子角(65°35′47〃N、168°5′5〃W)之间的连线。(分界线与海峡中两个小岛无关)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等高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146°51′E线至南极大陆。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等高线北冰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哈德孙海峡—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等高线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20°E线至南极大陆。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等高线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大致以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7°16′W经线为界。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大西洋与印度洋:经过非洲南段厄加勒斯角20°E北冰洋与大西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印度洋与太平洋:经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与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段合恩角67°W北冰洋与太平洋:白令海峡区域认知(2)大洋分界线30°E±30°55°N±15°90°E±60°40°N±30°90°W±35°50°N±20°20°E±30°赤道0°±35°135°E±20°23.5°S±15°60°W±20°20°S±30°66.5°S以内区域认知五、构建世界海陆分布的大致经纬度区域认知五、构建世界海陆分布模式图在下图中适当的位置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且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0°23°26′N亚马孙刚果东非高原马六甲撒哈拉恒河口30°N墨西哥湾40°N五大湖波斯湾长三角地中海图兰平原日本海23°26′S30°N马达加斯加阿根廷南非大分水岭几内亚湾0°黑海苏伊士30°E60°90°100°120°150°60°W90°30°N30°S0°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长江密西西比河巴拉那河墨累达令河120°E0°120°W中国东部沿海美国西部沿海90°E90°W俄罗斯中部,青藏高原60°E60°W美国中部南美中部0 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区域认知五、构建世界海陆分布模式图简笔画地图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0°23°26′N66°34′S23°26′S66°34′N0°90°E180°90°W七大洲的位置(1)①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很干燥,其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 )A.寒流 B.地形 C.西风带 D.副高(2)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3)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CBA随堂训练下图为“沿23°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如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2题。1.题图中 (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2.题图中 (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AB随堂训练世界主要海峡英吉利海峡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德雷克海峡海峡麦哲伦海峡区域认知世界上主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间唯一通道区域认知世界上主要的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大西洋航线、亚欧航线的要道,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土耳其海峡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区域认知世界上主要的海峡曼德海峡沟通红海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区域认知世界上主要的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去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麦哲伦海峡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区域认知世界上主要的海峡朝鲜海峡A是朝鲜半岛,B是九州岛、C是本州岛沟通日本海和东海德雷克海峡A是南极洲,B是南美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德雷克海峡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下面是一组海峡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图示海峡中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右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出现的海峡在(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DA随堂训练读四幅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完成4~6题。4.宽度最大且常常有狂风巨浪的海峡是( )A.甲 B.乙C.丙 D.丁5.水位季节变化较大的海峡是 ( )A.甲 B.乙C.丙 D.丁6.甲、乙、丙、丁四个海峡中 ( )A.甲海峡是大洲的分界线 B.乙海峡周边多发达国家C.丙海峡的面积不断扩大 D.丁海峡沟通了两个大洋BC随堂训练D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考点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峭海拔较高,一般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中间低,四周高,四周山岭环绕海拔较低,一般500米以下,地势有起伏,坡度和缓海拔一般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巨大板块挤压面积广大新洋壳诞生之地基础梳理一、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基础梳理一、陆地地形类型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00米平坦广阔地面坦荡边缘陡峻起伏大起伏和缓相对高度<200米中间低四周高>500米>500米<500米无固定标准基础梳理二、世界地形之最在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高的高原最大的丘陵最大的盆地最长的山脉最高的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青藏高原哈萨克丘陵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区域认知二、世界地形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知 识 回 顾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地形 地形类型 以××为主(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分布 ××(地形类型)分布于××(方位)地势 地势高(低);××(方位)高,××(方位)低[或自××(方位)向××(方位)升高(降低)]地形平坦(崎岖)或地势起伏大(小)海岸线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广布)、冰川地貌发育(广布)亚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复杂, 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中下游多平原, 东部、南部河流水能丰富 ①地形复杂,气候多样;②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③青藏高原隆起使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①亚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欧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 ②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河流众多, 航运便利 ①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②由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②欧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非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②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 有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和尼日尔河等 ①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②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③非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北美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水系构成便利的水运网 ①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气候显著;②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状分布,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④北美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南美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从北向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河流水网稠密,主要河流是亚马孙河 ①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②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③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南部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⑤南美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大洋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和缓的山地 河流少,流程短 ①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山地东侧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状分布;②西侧背风坡降水少⑥大洋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南极洲区域定位 地形 河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冰川广布 无 平均海拔高,冰雪面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⑦南极洲基础梳理三、七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针对训练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C读下图,回答问题。4.该大洲为( )A.北美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南美洲5.甲海域沿岸 ( )A.多温带气旋活动 B.有著名渔场C.有暖流流经 D.多火山地震灾害下图为“某大洲沿90°经线局部地区剖面图”。AC随堂训练针对训练下图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4.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5.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C.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DD四、海底地形海底地形 特点大陆架 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 底部 洋盆 面积大,深度大,有锰结核分布海岭 生长边界,新洋壳诞生处,离大洋中脊越近,岩石的年龄越新海沟 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区,消亡边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基础梳理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是一处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读曾母暗沙地形图,完成11~12 题。11.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海盆 B.海沟C.大陆架 D.大陆坡12.下列是沿E--F线所画的四幅剖面图,正确的是( )随堂练习C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12海里0海里24海里200海里350海里公海领土非领土领海基线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定义的大陆架基础梳理四、海底地形海陆变迁及板块构造学说考点三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板块构造说等高线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的板块所构成的,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基础梳理一、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思考:(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其他板块都是大陆吗?大西洋属于哪个板块?(2)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格陵兰岛各属于什么板块?(3)赤道穿过几大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1、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基础梳理一、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板块名称 大致范围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太平洋)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包括非洲大陆,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包括南、北美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包括南极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基础梳理一、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大洋海岭地震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是地震易发地带基础梳理一、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板块构造学说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1、消亡边界日本群岛→|←高大的山脉和高原海岸山脉、岛弧、海沟学以致用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亚洲东部的岛弧及海沟是如何形成的?千岛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方,形成海沟和岛弧。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2、生长边界大陆板块张裂裂谷形成海水侵入海底扩张←|→裂谷、海洋、海岭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冰岛的形成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大西洋中脊美洲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由于洋壳较薄,岩浆会从海底涌出,冷却后形成海岭,又称“海底山脉”或“大洋中脊”。基础梳理二、板块构造运动与地形板块运动 背离运动 相向运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貌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海岭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运动方向 图示总结归纳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形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题。甲地所在地区(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内部,地质比较稳定C.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D.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雨两季C随堂练习课程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