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9张PPT)区域地理东 亚-日 本East Asia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东亚的范围、面积、地理位置。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东亚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心理地图,准确描述东亚的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能够根据心理地图,描述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习目标千寻日本--一个耐人寻味的国家日本的地理位置考点一1地理位置45°N30°N145 °E130°E30~45°N,130°~145°E;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日本海太洋本州岛北海道岛四国岛九州岛日本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岛国平45 °35 °30 °145°140 °135 °130 °纬度位置30°N~45°N;130°E~145°E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海陆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半球位置中纬度、北温带1地理位置45°N40°N35°N30°N长春 44°N北京40°N郑州35°N武汉30°N130°E135°E140°E145°E30°E35°E45°E130°E135°E140°E145°E30°E35°E45°E1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主要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京约(35°N,140°E)西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临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日本海东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萨哈林岛(库叶岛)鄂霍次克海太平洋宗谷海峡(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对位置:1地理位置日本领土面积37.8万km ,略小于我国云南省的面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岛云南省38.3万平方公里2领土日本 北海道北海道岛琉球群岛四国岛九州岛本州岛(面积最大的岛屿)濑户内海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小岛屿组成3组成日本的自然特征考点二富士山为日本最高海拔的山峰,也是一座活火山,由于富士山的山顶被白雪覆盖,远处看来就像散发着银色的光芒。因此,它被日本人称作“圣山”。富士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据有文字记载,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横滨、神户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多滑坡、泥石流 ,地壳不稳定, 多火山、地震(海啸,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1地形海岸线曲折对日本的影响:有利于优良港湾的形成,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和方便对外经济联系;有利于海洋向陆地延伸,增加陆地的湿度,使降水增多,四面环海,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岸曲折,海湾多,利于海水养殖业,旅游业的发展。010203关东平原富士山朝鲜海峡宗谷海峡濑户内海富士山 3776m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多次,平均一天4~5次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陆 地边缘海(日本海)岛弧(日本)海沟洋盆火山地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据图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1地形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裂开的公路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倾倒的房屋日本是一个有名的“地震国”,公元六世纪就有地震记录。全国每年平均有一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五级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发生过100多次。成因: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1地形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富士山);每年有感地震1500多次,平均一天4~5次扩展:火山按活动情况分类:活火山 :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我国著名的活火山有台湾岛大屯火山群的主峰七星山和新疆昆仑山西段于田的卡尔达西火山群。死火山 :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如我国山西大同火山群。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如我国长白山天池、腾冲火山群。这三种类型的火山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汤屋热水之源--地热“圣岳”--富士山日本火山、地震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1)火山喷发、地震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引发次生灾害,如海啸。2)在火山、地震分布区,景色优美,地热资源丰富,易形成观光疗养地;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1地形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的冰川已经开始大量融化,海平面正在不断上升,像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我国上海,深圳,青岛、大连等都有会受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国家就是日本了,专家表示:因为2004印尼海啸的影响,马里亚纳正在不断扩大,将来如果扩张到日本,日本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到时候沉没的可能性极大。日本未来海底城是日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构造的一个项目,已成功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座海底城市蓝图,这座水晶般的“宫殿”最早能够在2035年开始修建。九州四月芳菲尽,本州樱花始盛开?东京花期:3月21日至4月初武汉花期:3月25日至4月初2气候2016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从山顶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图2为2016年日本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图,分析完成1~2题。1.北京与日本同纬度地区樱花开放时间相比( )A.相差一个月左右B.日本早半个月左右C.中国早半个月左右D.开花时间基本同步C4.影响中国和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降水量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 D.土壤肥力[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樱花开放时间主要与气温有关,我国大陆性较强,春季升温快,日本海洋性较强,升温较慢,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樱花开放较迟,影响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B项正确。B为何东京和武汉、鹿儿岛纬度相差5°,樱花却几乎同时开放?武汉 30°N东京 35°N鹿儿岛 31°N2气候思考:(1)气候类型有哪些?如何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北部:日本南部: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征:海性洋显著。原因: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亚热带气候分布的纬度偏高。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夏季风2气候太平洋沿岸(表日本):夏季降水较多,从太平洋吹来东南季风,地处迎风坡。日本海沿岸(里日本):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的水汽,地处山地迎风坡。太 平 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山地迎风坡夏季风山地迎风坡探究一: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2气候2气候太 平 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夏季风夏季风山地迎风坡探究二:濑户内海沿岸气候特征及成因?全年降水少,多晴天;冬季和夏季都位于背风坡,水汽少,气候干燥。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植被 土壤亚热带 季风气候 分布在40°N以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冬季,日本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夏季比同纬度气温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温带 季风气候 在日本,分布在40°N以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日本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夏季比同纬度气温低)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2气候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北京东京东京 北京最冷月均温 3.7°C -4.7°C最热月均温 25°C 26°C年降水量 1610mm 636mm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再加上沿岸日本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温差小。气温极值推后。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2气候-30-20-100102030 ℃0100200300400500600mm北京东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大陆性强2气候东京与北京相比:降水更丰富、季节分配更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1)季风气候显著。(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九州、四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①气温年较差、日教差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延后;②降水多达2000mm以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4)东西两岸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东部太平洋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濑户内海沿岸多晴朗天气。(5)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6月中旬-7月中旬)和台风(8-10月夏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风夏季风2气候什么是“大湖效应”?“大湖效应”是气象学中的一个专业用词,其定义通常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或海洋),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较多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降雪、雾的形式出现。“大湖效应”从定义来看是一种加剧大气降水的现象,一般来说要让大气产生降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二是要通过空气运动让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凝结核),从而产生降水。而冬季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往往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较少,从而产生的降雪量也不大。但是,如果冷空气能够经过未结冰的大片水域,那么由于比热差异,往往冬季湖面的温度较高,产生水汽的蒸发,从而进入空气中,增加了冷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和热量。当含有较多水汽的冷空气,到达湖泊对岸时,由于又碰到很冷的地面和地形的抬升,从而产生较多的降水(雪)。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大湖效应”,比如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冬季来自亚洲高压的冷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经过面积广阔的日本海海面,且暖流流经增加湿度,在到达日本的本州岛和北海道岛的西海岸时,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产生迎风坡效应,经常产生大量的降雪。雪墙公路在日本中部的富山县,那里有座山叫立山,向来有“日本阿尔卑斯山”、“日本最后秘境”之称的立山黑部,位于日本中部,自古即被视为日本灵山,与富士山和白山并列为日本三大神山。由于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大量降雪,积雪厚度达到数米至十数米高,立山黑部每年最令人期待的是春天的开山活动,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封山后,4月下旬开始,从雪地中辟出的车道,像雪地版的摩西分海,十几二十米高的雪墙,非常壮观,人身处其中,可以亲自触摸到雪墙,如极地般的冰壁以及感受到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人仿佛身处一片白色奇境中,是一生中不可错过的体验。 这样的雪墙奇观,一直持续到六月底,若是好运,即使到7月初,还有机会看到双层巴士高的雪墙。雪墙公路是这里最著名的景观,但雪墙公路只在四月到七月之间开放,这里每年从9月份就开始下雪,在十月到十一月中旬,就会有积雪,但冬季由于会有数月的大雪,为了安全,雪墙公路每年11月封闭。乘坐观光路线上的大巴游玩时,人们可以在Murodo 的巴士总站下车, 下车后有大约500米长的道路,路的两旁就是雪墙,可以沿着积雪的墙壁边上走,从下而上的仰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日本的“雪墙公路”位于日本海沿岸的富山县境内的立山,该地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冬春季节公路两旁会形成高达20米的雪墙,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往参观。思考:该地冬季降雪量大的原因?雪墙公路%参考答案:①冬季,气温低;②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携带大量水汽;③在立山遇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雪。雪墙公路%春季,“雪墙”来自于冬季降雪的积累,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还未大面积消融,因此,春季最适宜。思考:你认为哪个季节看“雪墙公路”景观最适宜,并说明原因 雪墙公路“短”“小”“流”“急”1.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多暴雨,易带来洪涝灾害。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因此流域面积小,河流短促。4.多山地丘陵,落差大,水流急。5.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6.航运条件差7.水能资源丰富3河流01002003004005006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太平洋中部高大山脉1.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原因1: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原因2: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考题链接】西北风2.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较少,解释其原因。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设立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冬季风夏季风【考题链接】3.根据流域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日本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4资源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绿色王国”。有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完工后,再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010203多地热资源、多硫磺矿(火山作用的结果)日本火山分布广泛,火山喷发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在火山分布区,景色优美,地热资源丰富,易形成观光疗养地。矿产资源缺乏:工业所需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4资源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矿产资源匮乏,依赖进口;森林资源丰富,但出于环保,开发规模小水能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成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带来 大量营养物质)4资源日本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木材确大量从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进口。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小结日本的人文特征考点三人口众多但自然增长率低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东京人口密度高达 6992人/km2老龄化严重,鼓励生育日本人口总数量为1.27亿(2016年)(世界第11名)。日本人口密度348.3人/平方公里(2016年)。1.人口5人口和民族日本的老龄化率在201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第一,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意大利(23.3%)和第三名葡萄牙(22.8%)。另一方面,老龄就业人口也连续16年增长,今年达到892万人。老龄人口在全体就业者当中的比例今年刷新了历史最高值达到13.3%。未来,日本的老龄化率还将继续上升,预计在1971至1974年第二次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全部成为高龄人口的204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5%。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政府一直声称要敦促进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促进老龄人口就业,但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仍旧是未解难题。5人口和民族大和民族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人与琉球人),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5人口和民族2. 人种,民族构成单一,居民多为 族,信奉 教和 教。京都是日本的古都和著名文化中心,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大和神道佛黄色5人口和民族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前者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后者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5文化日本是典型的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创新和吸引力。动漫是日本的重要产业链,在全球鲜有对手。日本的文化城市分布日本城市主要分布沿海地区,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大阪6主要城市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且海岸线长且弯曲,多优良港湾,再加上过来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因此为了发展加工贸易,新建了众多大型港口,有很多知名的港口城市东京:日本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世界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之一。京都:日本古都筑波:科学城种子岛:宇航中心横滨:港口之城丰田:汽车之城长崎:造船之城福山:钢铁之城硅岛:九州岛东京首都东京地处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达1200多万,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京都京都是日本故都,位于琵琶湖西南,群山环抱,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府首都。名古屋名古屋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它是中部地区的工业商业交通的中心,又被称作中京。奈良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著名游览城市。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横滨横滨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东临东京湾,是世界性大港之一,是日本著名的贸易港和工业中心。神户神户是日本著名国际贸易港和工业中心,横滨和神户是日本两个最大的港口大阪筑波3丰田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简称“丰田”(TOYOTA),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丰田汽车隶属于丰田财团。政治中心,最大城市-----东京最大港口---横滨、神户主要工业中心---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福山—钢铁城等6主要城市2.农业日本美国7经济---农业日本从事农业人数少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农业普遍采用小型农机,精耕细作重视农业科技和水利设施,集约化,单产高农业农農業7经济---农业(1)农业特点这种情况下,日本农业会以什么农产品为主呢?7经济---农业水 果フルーツ蔬 菜野菜茶 叶お茶稻 米ご飯沿海平原+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种植水稻(产量达到自给)丘陵→种植蔬菜、水果、茶和桑(仍需大量进口)(2)作物:7经济---农业农业农产品依赖进口但机械化水平高季风水田农业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日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纬度高,平均温度较低,水稻生长周期较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知识,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信息的可信度。可信。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接近,光热条件相似;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赚取高额利润差。(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大科技投入,多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要;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境利于提高粮食质量;改进营销方式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世界第3大经济大国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DP总量位居亚洲第二位。人均GDP约为我国的5倍。8日本的工业煤石油铁铜镍铝土铅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地原料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煤炭――中国、澳大利亚。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8日本的工业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百分比8日本的工业(1)经济特点:①经济高度发达,工业现代化程度高②经济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农业比重低③外向型经济,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赖性强(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67%31%2%8日本的工业④临海型工业,岛国多良港,海运条件优越⑤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最大贸易国为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部分国家)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敲黑板){日本经济发展分析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发展途径原料来源{海岸曲折,多良港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右翼势力的膨胀,军国主义的“复苏”,篡改教科书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等引起亚洲各国的强烈不满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开拓国际市场{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铁:巴西、印度、澳 棉花:中、美 木材:俄罗斯木材:俄罗斯、巴西以及东南亚、北美地区筑波北九州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科学城:筑波硅岛:北九州筑波,集中了数十个高级研究机构和两所大学,并以设备精良、人才众多、研究基础雄厚著称。人口职业构成主要是科技人员、大学生及其家属,其次是有关服务人员。城南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是全国研究开发电子技术的最大基地。筑波大学是新型国立综合大学。筑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国际上重要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8日本的工业(2)发展经济的条件8日本的工业主要工业区:①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②名古屋区(中京区):以名古屋为中心。③阪神区:以大阪、神户为中心,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区。④濑户内区:濑户内海沿岸。⑤北九州区:以北九州为中心(高新技术)“硅岛”。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和本州岛东北部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属于“临海型”。原因是沿海拥有众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出口。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环境较好的九州岛,有“硅岛”之称。8日本的工业(2)发展经济的条件原因岛国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降低成本;矿产资源缺乏,沿海分布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国内市场狭小,沿海分布有利于产品出口。筑波北九州8日本的工业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机械等。有利条件:①劳动力数量较多,素质高。(人口数量多,受教育水平高);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③科技水平高(筑波科学城是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中心);④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途径:①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③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利条件:①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③土地有限,缺少发展空间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⑤多地震等地质灾害,与周围邻国关系紧张。(3)对外贸易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欧洲。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附加值产品从中国进口:向中国出口:服装、煤炭、棉花、蔬菜等。汽车、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8日本的工业美国(煤、棉花、大豆、木材玉米)加拿大(煤、木材)俄罗斯(铁矿)中国(棉花、木材、玉米)印度(铁矿)西产油国要亚主非洲(石油)马来西亚(木材、石油、铝土)文莱、印度尼西亚(木材、石油)澳大利亚(煤、棉花、铁矿)巴西(铁矿)智利(铁矿)墨西哥(石油)>62-5<2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输入总额(万亿日圆)8日本的工业俄罗斯(钢铁)美国(汽车、钢铁、电子电器)中南美洲(船舶、钢铁)澳大利亚(钢铁、汽车)印度尼西亚(钢铁、汽车)非洲(船舶、汽车)西欧(船舶、汽车、电子电器)西亚(钢铁、汽车)中国(钢铁、汽车、电子电器)>62-5<2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加拿大(汽车)输出总额(万亿日圆)8日本的工业调整原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重、国内市场饱和等。产业转移:产业已转向发展中国家。侧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并利用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向外投资。以先进的制造业为主。电子、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工、精密机械、纺织等②主要的工业部门:① 工业结构的调整:(4)工业情况8日本的工业日本加速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的原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劳动力较廉价,减轻国内环境污染。目的地:美国、东亚、东南亚8日本的工业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什么?新兴工业向国土的南北两端扩散筑波(科学城)北九州(硅谷)①老工业区饱和,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严重问题;②南北环境优美及交通便利。日本工业的分布变化8日本的工业一、东亚概况二、日本新兴工业(高新技术工业):方向:向国土南北扩展代表:九州岛(硅岛),为临空型原因:地价昂贵以及环境问题,新兴电子工业向国土的南北两端(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岛东北部)扩展。传统工业(劳动与资源密集工业):方向:日本→东亚、东南亚饱和③工业分散:8日本的工业岛国地狭人稠资源缺乏多优良港湾外向型经济原料进口产品出口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新兴工业——九州岛出现问题渔业资源丰富寒暖流交汇季风水田农业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小型机械化板块消亡边界(亚欧与太平洋板块)火山、地震温泉、地热河流特征:短小、落差大、流量大、含沙量小、季节变化大、航运价值低,流域面积小1970年,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1990年日本生产汽车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日本汽车企业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和降低生产成本,其海外生产规模大幅增加。2016年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全球产量达2722万辆,其中海外产量合计达1871.9万辆,出口汽车总计435.1万辆。图1为2002~2015年日本本土汽车生产量,图2为日本本土汽车企业分布图。(1)总体上日本汽车工业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布局?日本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①日本地域狭小,除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相对丰富外,矿产资源极其贫乏。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②海运条件好,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很方便。汽车工业需要靠近原料地,特别是靠近钢产地,而日本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太平洋沿岸(三湾一海)地区;③国内消费有限,日本汽车需要大量出口,因此汽车工业也主要分布在优良港湾地区,特别是“三湾一海”地区。1970年,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1990年日本生产汽车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日本汽车企业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和降低生产成本,其海外生产规模大幅增加。2016年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全球产量达2722万辆,其中海外产量合计达1871.9万辆,出口汽车总计435.1万辆。图1为2002~2015年日本本土汽车生产量,图2为日本本土汽车企业分布图。(2)近年来,“日本汽车中国造”现象十分普遍,吸引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大量兴建合制企业的主要区位是什么?①市场和廉价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汽车消费量日益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②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较低。1970年,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1990年日本生产汽车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日本汽车企业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和降低生产成本,其海外生产规模大幅增加。2016年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全球产量达2722万辆,其中海外产量合计达1871.9万辆,出口汽车总计435.1万辆。图1为2002~2015年日本本土汽车生产量,图2为日本本土汽车企业分布图。(3)2002~2015年,日本本土汽车生产量的有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因素是什么?2002~2008年,生产量大,在1000万辆以上,且缓慢增长;2009年后产量明显下降,基本上在900万辆上下波动。原因:海外汽车生产量增加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日本渔业发达,历史悠久(近海捕捞、近海水产养殖、远洋捕捞)鱼是日本人的重要食物。渔 业渔主要产品鲑鱼、秋刀鱼、沙丁鱼漁業9渔业一、东亚概况二、日本自然原因:日本沿海温带大陆架广阔,又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原因:1)鱼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捕捞技术先进;3)沿海和陆上养殖业发达。4)拥有庞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海上捕捞能力强;9渔业鲑鱼狭鳕鲱鱼沙丁鱼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成因自然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下层营养盐上泛,位于大陆架,光照充足,位于温带地区,海水温差较大,海水不稳定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社会经济原因:历史悠久,捕捞技术成熟市场需求大9渔业《千与千寻》中的街和房屋便是以台湾九份为原型的,房屋顺应山势,鳞次栉比,陡窄的街道和陡直的台阶是九份最具特色的景观。如今九份依旧保留以着日日治时代的旧式建筑。印象日本之寻印象日本之“衣”--和服(“着物”)和服简介和服:早起深受我国唐朝服文化的影响,经改变后不用纽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常用的是“太鼓结”--在腰带打结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现如今其服饰早已为西服代替,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书道等其他隆重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衣 食 住 行 游”10印象日本之“食”--日料、茶、清酒日本清酒:借鉴中国黄酒而发展起来的国酒,被认为是“神的恩赐”。日料: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料理还需具备五色,黑白赤黄青。日茶:是日本传统的大众化饮料,唐朝时,日僧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学时将茶引入日本,日茶主要为绿茶,如玉露茶。“衣 食 住 行 游”10日本独特美食:日本的美食有着独特的风格,料理极具观赏性,所选择的材料是以新鲜的海产品和时令新鲜蔬菜为主,具有口感清淡、加工精细、色泽鲜艳、少油腻等特点。不可错过的代表性食物包括:幕内盒饭、寿司、牛肉火锅、天妇罗、鳗鱼、拉面等。“衣 食 住 行 游”10以寿司这一饮食习俗为例,说明当地自然条件对它的影响。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而用紫菜包裹。日本饮食简称和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寿司,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着鱼、肉、虾和各种佐料等。“衣 食 住 行 游”10印象日本之“住”--合掌房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和族建筑文化,既有东方的烙印也有西方的色彩。“衣 食 住 行 游”10世界遗产-「白川乡」银色世界:「白川乡」包括荻町、五箇山的相仓、菅沼3个聚落,村中保存了重要的历史景观,在1995年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位于本州岛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河川流经的安静山村。那里"合掌造"(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顶)式的民宅。由于地处豪雪地带,到了冬天村中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银色世界美景令人赞叹。白川乡位于日本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河川流经的安静山村。那里“合掌造”式的民宅,110 多栋连成一片,1995 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不仅建筑结构非常奇特,而且保留了传统的日本乡村民俗。(1)日本白川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气候具有哪些显著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同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其海洋性特点十分明显,年降水量大,尤其是冬季降水量大。(2)分析说明白川乡冬季降雪量十分丰富的原因。白川乡位于本州岛西北部的山麓地带,该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其经日本海的增温增湿作用后,湿润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易形成降雪(地形雨)。大湖效应大湖效应相似原理:暖锋典型地区:①北美五大湖区②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岛的西部地区③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每年春节假期,除北海道外,有不少中国游人去位于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的白川乡观赏雪景。图1中的白川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安静山村,村落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大量以古老方式,纯人工建造的合掌式建筑而闻名(为了抗震,合掌建筑屋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迭七八十厘米。 当地的固有产业是制作火药和养蚕。图2为日本区域地图。图3为岐阜的气候统计图,其年降水量在3000毫米以上。(3)说明白川乡合掌式建筑特色与当地降水特点的关系。甲丙乙丁(3)丰富的降水量,使得当地森林茂密,可为合掌形建筑提供丰富的材料;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造型独特(合掌形)的建筑,合掌屋的大坡度造型可使屋顶积雪尽快坠落,人工清除时也省时省力。(4)分析合掌屋合掌造型的好处甲丙乙丁(4)合掌造型屋面对称分布,受力均匀,房屋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屋顶接近地面,受损后屋顶冲击力较小;屋顶坡度大,方便冬日积雪落下,减轻积雪的压力;合掌造型屋顶高,楼层多,容纳的人多;楼层多,高楼层离地面较高防潮效果好,可保管制作火药的材料;较高楼层通风好、日照足适宜养蚕;屋顶厚可防雨雪下渗;隔热保温。(5)图中除白川乡外,你认为甲、乙、丙、丁四地中宜冬季赏雪是 地,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甲。甲地纬度最高,气温低,冬季降雪量多,且易保存;甲地分布在北海道西侧,位于来自日本海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上,降雪量大。甲乙丙丁印象日本之“行”--电车对内:日本的公共交通,主要可以分为轨道交通、巴士、的士三大系统。对外:主要是水运和空运。国内外交通便利。“衣 食 住 行 游”10樱花为温带、亚热带树种,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但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因此不宜种植有台风的沿海地带。樱花印象日本之“游”--樱花、动漫、温泉、富士山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频繁的地壳运动造就了日本星罗棋布的温泉,从海上小岛到山中秘境,处处都有可养颜、健身的泡汤或各式观赏性温泉。“衣 食 住 行 游”10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和族文化。樱花、吴服、俳句、折扇、日本文学、浮世绘、武士道、忍者、柔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清酒、神道教、艺伎、能剧、相扑、日本音乐、日本料理、日本园林、日本动漫等等。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也是在日本历史最长的宗教。它没有类似于释迦牟尼那样的教主或唯一神灵。神社神道是日本的神道的主体。所谓“神社神道”,是指以神社为中心的神道。日本几乎每个人口聚集地都至少有一个神社。除此之外,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的人在日本也较为广泛。し生态未来之寻--危机1(全球气候变暖)思考:全球气候变暖后,对日本造成了什么不利影响?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缩小,面临搬迁危机日本面临的危机10生态未来之寻--危机2(人口老龄化)回顾: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其发展有何影响?有何应对措施?人口众多,但自然增长率低;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建和完善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和保障体系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日本面临的危机10原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上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加重、国内市场饱和等。转移地区: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地区类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侧重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并利用资金、技术向外投资。生态未来之寻--危机3(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新工业时代的到来,促使日本进行工业升级和转移。但其对外经济依赖严重(美国),也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面临的危机10生态未来之寻--危机4(生态环境恶化)始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严重程度和“切尔诺贝利”是同一级别。经10年积累,核污染水量已达至少125万吨。核污染在1962年确定的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常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和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水污染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等;森林资源国内丰富,但每年也大量从国外进口木材。资源紧张日本面临的危机10生态未来之寻--危机5(生物入侵)结合材料分析海啸导致日本生物入侵的原因?材料:2011年3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近海地震引发海啸。6年来,海啸区残骸漂洋过海到达每股和加拿大海岸,其中包括“搭便船”而去的生物物种共计289个。震中日本面临的危机10《千与干寻》将一个个小小的环保细节渗透在片中的多个角落,比如小白的产生,原本就是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另外,本来是河主人的神仙却变成了肮脏无比的腐烂神,在经过干寻等人的帮助之后,被清洗出了许多垃圾。愿人与自然和谐,人类和平共生--雷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